媒体+畜牧

搜索文档
“陪您飞”!“我要飞"学员赴贸促中心探讨“出海”之路
南方农村报· 2025-09-20 04:05
活动背景与组织 - 广东畜牧行业组织"我要飞"学员代表赴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开展产业研学与交流对接活动 活动由南方农村报组织 包括广东牛产业协会 深圳市金新农科技 深圳乘乘控股集团等十五家企业代表参与 [3][4][5][6] - 研学小组于9月15日抵达北京 进行为期四天的活动 贸促中心彭延军主任 李洪涛副主任及相关处室负责人集体迎接并安排交流对接 [6][7][8][9] 贸促中心职能与支持 - 贸促中心负责国家农业国际贸易谈判 争端处理 产业安全监测及农产品贸易促进 彭延军主任系统介绍中心职能 并对畜牧企业出海提出具体指导性意见 [15][16] - 中心各负责人表示将把来访学员企业作为畜牧业国际贸易重点联系观察单位予以跟进支持 并在广东畜牧业中开展猪 牛 鸡 鹅 鸽及蛋出口贸易的专题研究 [17][18][19][20] - 中心计划在广东畜牧业中渐次开展出口贸易专题研究 为广东畜牧业出口提供研究支持 并期待打造可复制可推广模式 [19][20][21] 企业出海策略与市场机会 - 广东牛产业协会计划成立牛产品出口工作部 组织协会企业争取中心指导 推动潮汕牛肉丸等产品出口 [23][24] - 金新农作为农牧上市公司 将布局全球市场 与贸促中心联合启动农牧出海研究 稳健开展国际贸易 [25][26] - 东南亚市场在生猪养殖领域年需求量约为4500-5000万头 目前本地供应存在缺口 金新农具备提供猪场设计 生物安全防控等系统化解决方案的能力 [51][52][53] - 东南亚 中东 非洲等地区的中高端牛肉消费市场增长迅速 当地供应链体系尚未完善 为中国畜牧企业提供巨大商机 [43][44] - 企业计划在泰国 越南等国家设立销售网点 通过展示品质优势逐步建立品牌影响力 [46][47] 企业业绩与战略转型 - 乘乘集团2024年鸡蛋交易额突破50亿元 2025年预计达70亿元 公司探索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32][33] - 乘乘集团创始人强调媒体+畜牧的战略重要性 指出无形资产如品牌 技术 专利等占比从1975年17%升至2022年90% 媒体+是构建企业无形资产的核心引擎 [35][36][37] 合作模式与资源整合 - 活动促成企业间深度合作意向 围绕集群出海展开讨论 探索共建出海联盟 实现资源共享 风险共担 共同塑造广东畜牧国际品牌形象 [59][60] - 媒体+模式像粘合剂 整合分散的企业资源 实现优势互补 形成完整产业出海生态圈 [61][62][63][64] - 广州塑料集团研发推出既保温又保冷的特种包装材料 为畜牧产品流通贸易提供支持 [67][68] 行业推动与生态构建 - 南方农村报畜牧板块负责人认为媒体+畜牧创新模式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将搭建平台 整合资源 支持畜牧企业把握全球化机遇 提升国际竞争力 [70][71][72] - 活动旨在推动广东畜牧产业全球布局 构建产业协同发展生态系统 助力广东从畜牧大省向畜牧强省迈进 [72][73]
全文发布!“媒体+”赋能广东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
南方农村报· 2025-08-23 02:01
行业背景与战略定位 - 畜牧业是保障国计民生、丰富"菜篮子"供给的战略性基础产业 [5] - 广东作为全国重要的畜牧生产与消费大省,产业规模庞大、链条完整、特色鲜明,在智慧养殖、产业集群建设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6] -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为代表的数智浪潮深刻重塑产业生态,省委创新性推出《"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 [6] - "媒体+"模式推动生产与消费对接、乡村与城市连接,为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提供核心支撑 [6] 总体目标 - 以推动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媒体+"融合创新为路径,全面提升广东畜牧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7] - 打造"粤牧优品"区域公用品牌体系,培育细分领域10个以上年产值百亿级和100个以上年产值十亿级的特色畜牧知名品牌 [8] - 构建覆盖全省70%以上畜牧业主产县的"云端牧场"直播、电商矩阵,线上交易额占比逐年提升 [8] - 在重点品类实现全流程可追溯,打造"透明牧场"等可视化信任工程 [8] - 推动AI技术在畜牧领域应用,培育一批智慧标杆企业和示范养殖场 [8] - 建立省级"牧播客"孵化基地,培育一批善用新媒体营销方法的新农人 [8] - 推动"畜牧+文旅"融合项目规模化发展,积极培育畜牧主题文创、畜产品美食文旅等新业态 [8] 品牌塑造与信任工程 - 牵头建立"企业申请一协会评审一媒体公示"认证机制,制定并发布"粤牧优品"公用品牌标识、标准体系和准入认证规则 [9] - 开展"潮汕牛肉火锅节""认领一头广东年猪""中华百鸡宴品鉴""世界鸽王美食大赛"等系列活动 [9] - 举办广东生猪、家禽、蛋业、奶业等产业博览会 [9] - 推动制定《广东畜牧产品全流程追溯信息规范》团体标准,实现从补栏、养殖、动保、屠宰加工到冷链物流的全程可追溯 [9][10] - 鼓励龙头企业率先建设"透明牧场"可视化系统,对关键环节进行直播或录播 [10] - 联动媒体记者、消费者代表及行业专家开展"透明牧场探访行"实地活动 [10] - 发布《广东畜牧产品质量白皮书》,以专业视角解读与实证报道提升"绿色安全"共识 [10] - 发动会员单位挖掘整理畜牧产品菜谱、民俗故事及品牌内涵,引导企业入驻《广东畜牧美食地图》电子导览 [10] - 发布"岭南家宴畜牧菜谱"并摄制粤菜视频,推广产品文化价值与食材标准 [10] - 整合特色餐饮及畜牧主题生态游资源,编制三产融合链条导览 [10] 产销对接与市场开拓工程 - 协同科研院所、畜牧企业,联合媒体共同建设"牧播客"实训基地 [11] - 针对企业骨干、返乡青年及涉农院校毕业生三类群体,实施"牧播客"新农人培育行动 [11] - 设置"产业、市场、融媒"三维课程体系,建立分层级认证考核标准,设立"十大畜牧网红"奖项 [12] - 联合电商平台共建省级"云端牧场"公共服务平台,推广可视化云养殖、产地直发等新型产销模式 [12] - 依托媒体传播矩阵,积极参与"南品北上"营销活动,构建畜产品产销全国对接长效机制 [13] - 重点开拓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等核心消费市场 [13] - 联动媒体创作短视频宣传粤菜烹饪技法,展现"粤牧优品"食材的独特魅力 [13] - 推动"粤牧优品"纳入学校营养餐食材采购目录 [13] - 举办广东省畜牧业国际博览会,组织拥有出口意愿、具备出口资质企业参与重点国际展会 [14] - 制作多语种宣传资料,支持会员企业在自贸区培育跨境电商新业态 [15] - 联合媒体策划"黄鸡出海""鹅忆粤乡"活动,通过短视频、短剧、微小说等形式在海外平台进行文化输出 [15] 科技赋能与产业升级工程 - 联动科研院所筛选并推广适用于不同规模养殖场的智能化养殖和绿色低碳技术 [15] - 评审并发布省级智慧畜牧标杆企业(牧场)名单 [15] - 利用"媒体+"赋能,策划"广东智牧实践"系列短视频,推广标杆企业智能化应用场景与实践成效 [15] - 举办"畜牧科技创新与媒体传播峰会" [15] - 开展广东"秀美牧场"评选活动,基于智能生产、无抗养殖、绿色生态、产品质量等多维度制定评选标准 [16] - 借助媒体对"秀美牧场"进行宣传,重点推广种养循环模式,分享无抗养殖、绿色低碳等生产经营成功案例 [16][17] - 将"粤牧优品"深度融入丹霞山、罗浮山、开平碉楼等经典旅游路线 [18] - 支持"粤牧优品"认证企业打造集养殖观光、科普教育、互动体验于一体的"秀美牧场体验游"或"畜牧文化研学路线" [19] - 开发一批以清远鸡、狮头鹅、马冈鹅等"粤牧优品"动漫IP为原型的盲盒、潮玩和文创周边 [19] 实施步骤与机制保障 - 启动部署阶段(2025年8月-12月):发布行动方案,召开全省"媒体+畜牧"大会,启动"粤牧优品"标准制定、"牧播客"首期培训、"秀美牧场"首批遴选 [22] - 重点突破阶段(2026年):全面推进各项行动计划落地,建成广东"云端牧场"公共平台并上线运营,实现"粤牧优品"品牌首批认证和推广 [22] - 深化推广阶段(2027年):总结推广成功模式,扩大覆盖范围和深度,重点推动国际拓展和融合业态创新 [22] - 成立由各发起协会会长/秘书长和媒体机构组成的"广东媒体+畜牧融合推进委员会" [19] - 设立"媒体+畜牧发展基金",协会自筹为主,争取政府专项、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参与 [19] - 建立"媒体+畜牧"发展的关键绩效指标评估体系,定期发布《广东"媒体+畜牧"融合发展报告》 [20] - 设立"媒体+畜牧"创新奖,表彰在品牌建设、产销创新、科技推广、文化赋能等方面成效突出的先进单位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