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头部效应
icon
搜索文档
“名单制”下的助贷变局
上海证券报· 2025-09-26 18:27
◎记者 温婷 《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下称"新规")将于10月1日起施 行。随着新规落地进入倒计时,已有逾20家金融机构(截至9月25日)公布了助贷业务合作名单,以贯 彻新规对于合作机构"名单制管理"的要求。其中,合作机构的"头部效应"明显,高度集中于头部平台, 如蚂蚁智信、支付宝、网商银行等蚂蚁集团关联公司,云瀚信息科技等京东关联公司等;合作模式除了 导流外,还包括联合贷款、担保增信、逾期清收等环节。 "合规调整已是大势所趋,但10月1日不是'临界点'。"多家助贷机构内部人士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对于他们来说,名单制与利率限制的行业规则已经明确,更多依赖动态调整。可以确定的是,助贷机构 三四季度的业绩将受到影响,特别是权益类收入占比较大的机构,短期业绩可能迎来阵痛。 逾20家机构晒名单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25日,已有24家金融机构公示了合作名单。其中,外资银行6家,股份制银 行6家,城商行4家,农商行3家,此外还包括1家民营银行和4家消费金融公司。 从已披露的合作机构数量来看,富邦华一银行披露的合作机构数量超过50家,而渣打银行(中国)、友 利银行(中国)、北 ...
2025北京商报家居智库沙龙丨北京商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李波涛:未来家居行业竞争将回归商业本质,标准化将是主要方向之一
北京商报· 2025-08-29 21:52
行业趋势 - 家居行业呈现标准化、多快好省以及头部效应三大趋势 [3] - 标准化进程将解决行业非标短板和痛点 推动产品质量标准和服务标准统一 [3] - 多快好省消费特点具体表现为需求多元化与消费圈层分化、产品快速迭代、品质追求提升、价格敏感度增强 [3] 竞争格局 - 行业竞争回归商业本质 品质成为核心标尺 [3] - 头部效应凸显导致赢者通吃市场格局 标准化为技术应用和规模效应提供基础 [3] - 标准化带来规模化效应 大幅降低边际成本并巩固头部企业优势 [3] 战略方向 - 企业需通过全渠道战略整合与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实现精准定位与差异化竞争 [1] - 企业需提升产品、营销及渠道多方面竞争力以适应消费分级时代 [3] - 行业需结合国补等国家政策实现穿越周期发展 [1]
AI重塑招聘行业,头部集聚效应进一步加速
搜狐财经· 2025-08-25 12:43
行业竞争格局 - 在线招聘行业头部效应显著 头部平台在用户规模 营收和技术应用上全面领跑[1] - 2025年4月求职招聘类App整体月活用户数约1.13亿 同比增长5.5%[2] - 头部三家平台BOSS直聘 智联招聘 前程无忧2025年6月累计不去重用户达9700万 较4月新增112万[2] 用户规模指标 - BOSS直聘2025年6月MAU达5400万 保持增长势头[3] - 头部三家平台用户累计使用时长占比从2025年4月的94.1%提升至6月的94.6%[3] - BOSS直聘用户使用时长占比从2025年4月的62%提升至6月的64.5%[4] 财务表现 - BOSS直聘第二季度月活用户同比增长16.5% 销售与营销费用同比下降23% 占收入比达历史新低[5] - 智联招聘2025财年营收5.61亿澳元 同比下降13.2%[6] - BOSS直聘同期营收77.61亿元 同比增长14%[6] - 猎聘2024年营收20.8亿元 同比下降8.8%[6] - BOSS直聘同期营收73.5亿元 同比增长23.6%[6] 业务发展策略 - 头部平台通过品牌效应实现从大城市白领招聘到白领蓝领全线级全覆盖的转型[6] - 蓝领与下沉市场成为重要营收增长动力[6] - BOSS直聘公布8000万美元派息与2.5亿美元回购计划 并在香港增发3450万股新股募资22亿港元[9] 技术应用与效率提升 - AI成为提升招聘平台撮合效率的关键技术[7] - 头部平台在AI技术投入 资源及应用场景上具有先发优势[8] - 大数据量和高数据质量有助于AI模型训练与迭代[8] - 全链路产品服务场景为AI落地提供更多机会[8] - AI推动行业从流量博弈转向效率竞争[9] 合规与治理 - 网络招聘服务管理规定等法规出台提高合规标准[9] - 信息真实成为用户重要考虑因素[9] - 头部平台在风控模型和人工审核方面投入更具优势[9]
170万亿资管市场格局重塑 专业化与头部化成定局
经济观察网· 2025-08-20 02:01
行业整体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末资产管理行业整体规模达170.13万亿元 较2024年末增长4.27% [1] - 银行理财规模达30.67万亿元 较2024年末上升2.38% [1][3] - 公募基金规模达34.39万亿元 较2024年末增长4.78% [1][5] 银行理财市场 - 理财公司存续规模27.48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4.44% 占银行理财市场89.61% [1][3] - 公募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导 公募产品占比94.82% 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比97.20% [3] - 服务投资者1.36亿人次 较2024年末增长8.37% 存续产品4.18万只 [3] - 二季度理财产品平均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约0.65% 偏股混合型产品达1.01% [3] - 支持实体经济规模约21万亿元 其中绿色债券超3200亿元 专项债券超1000亿元 中小微企业支持超5万亿元 [4] - 发行机构数量变化 银行减少24家至194家 理财公司增加1家至32家 [4] 公募基金市场 - 产品数量达12905只 货币基金规模14.23万亿元占比41.38% [5] - 股票型基金数量较2024年末增加13.50% [5] - 二季度新发产品375只环比增26.26% 募集份额2803.71亿份环比增12.16% [5] - 债券型基金募集规模1287.88亿元占比45.93% 股票型基金发行占比58.93% [5] - QDII基金业绩突出 股票型平均收益率7.91% 混合型达10.72% [6] - REITs基金平均收益率7.57% [6] 市场竞争格局 - 公募基金头部机构包括易方达、华夏、广发保持领先 [2][7] - 中小基金公司重点布局指数增强基金等差异化领域 [2][7] - 混合型、QDII、FOF等产品在多环节延续复苏态势 [7] - 银行理财市场呈现"强者恒强" 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主导 [2][4] 私募与保险资管 -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规模12.09万亿元 较2024年末降897亿元 [8] - 固定收益类占比73.50% 期货及衍生品类增长38.72% [8] -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规模5.56万亿元 较2024年末增0.35万亿元 [8] - 量化多头策略平均收益率6.83% FOF策略平均收益率-0.22% [8] - 保险资金运用余额34.93万亿元 较2024年末增5.03% [8] - 人身险公司股票资产规模增16.65% 财产险公司增7.37% [8] 创新与国际化 - 境外经验借鉴 美国险资增配国内权益与长久期债券 日本险资增配境外债券 [9] - 创新产品包括租赁住房REITs扩募、数据中心公募REITs、信用债ETF规模破千亿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