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而不能倒
icon
搜索文档
渣打银行CEO呼吁:美国银行业危机后必须重新审视“大而不能倒”问题
智通财经· 2025-07-28 03:02
银行规模与监管反思 - 渣打银行首席执行官呼吁重新审视银行大而不能倒的理念 因规模达2500亿美元的硅谷银行在传统清算方式中被视为大而不能倒[2] - 整个大而不能倒银行的清算概念需要重新评估 因近期四家美国银行倒闭引发市场动荡[2] 存款市场份额与竞争格局 - 摩根大通存款份额约为12% 该比例在多个国家的主要银行中属于可控范围[2] - 美国银行业仍被视为竞争激烈的市场 尽管摩根大通掌控较大存款份额[2] - 监管机构需关注存款集中在纽约、芝加哥和洛杉矶等子市场 但12%的份额被认为可控[2] 银行业危机与监管应对 - 美国银行业困境始于3月初加密货币友好小型银行清算 随后蔓延至三家地区性银行[2] - 监管机构为全国银行提供融资渠道的反应被视为完美 但理想方式应为银行倒闭前提供流动性[2] - 提前流动性支持可使银行倒闭过程更有序 避免破坏对更广泛系统的信心[3]
美媒:特朗普的“黄金股”失误
环球时报· 2025-06-25 22:35
美国政府干预钢铁行业 - 日本制铁完成对美国钢铁公司的收购 美国政府通过优先股获得投票权及对工厂运营 资本投资 工作岗位迁移的控制权 [2] - 1952年杜鲁门政府试图将钢铁厂国有化以解决罢工 但被最高法院裁定违宪 [2] - 1961年肯尼迪政府施压钢铁公司维持价格 导致行业长期价格下滑趋势 [2] 国有化历史案例 - 1970年宾夕法尼亚中央铁路倒闭后 美国政府成立国家铁路客运公司并国有化关键基础设施 后因设施老化长期亏损 [3] - 1984年伊利诺伊大陆银行因过度扩张面临挤兑 政府以"大而不能倒"为由注资接管 该银行巅峰时总资产近400亿美元 [3] 行业国有化趋势 - 航空 汽车 医疗保健 能源等行业已处于事实上的部分国有化状态 受政府隐性控制 [4] - 美联储通过持有国债和债务货币化控制利率 具有国有化特征 [4] - 《芯片与科学法案》提供半导体建厂资金 被视作政府对芯片行业的干预 [4] 潜在国有化风险 - "黄金股"模式可能被复制 英特尔若持续亏损或面临以国防名义国有化 [5] - OpenAI因符合"对美国经济安全至关重要"标准 可能进入政府收购清单 [5] - 美国商务部长要求"黄金股"永久有效 华尔街人士参与交易结构设计 [5] 市场机制影响 - 美国股市价值依赖于政府不干预原则 "黄金股"政策可能破坏企业融资渠道 [5] - 国有化消除利润动机 价格管制导致行业发展停滞 [3]
买下李嘉诚港口的美国财团巨头贝莱德集团,真是强大到没朋友!
搜狐财经· 2025-03-27 00:01
文章核心观点 - 贝莱德集团作为美国投资巨头,资产规模庞大影响力强,在全球金融市场和中国市场广泛布局,虽面临监管压力但能在危机中崛起并持续扩张 [1][18] 公司概况 - 成立仅40年的美国投资巨头,掌控全球12万亿美元资产,相当于全球GDP的十分之一 [1] - 管理11.6万亿美元资产,可买下整个东京证券交易所所有上市公司,人均可分1500美元 [4] - 是美团第二大股东、阿里巴巴第三大股东、腾讯第四大股东等,持有多家中国龙头企业股份 [8] 核心业务与优势 - 拥有阿拉丁系统,为全球25%的可投资资产提供分析服务,每年技术服务创收10亿美元 [3] - 凭借数据垄断洞察市场波动,如同棋盘棋手能看穿十步之外 [3] 影响力与扩张策略 - 创始人拉里·芬克成为全球企业“软性立法者”,其公开信被视为商业风向标 [7] - “旋转门”策略使其与政府决策形成共振,如处理次贷烂摊子和执行企业债购买计划 [5] 在中国市场的布局 - 持有比亚迪、蔚来、小鹏等新能源车企股份,布局中国新能源赛道 [9][10] - 是中国人民保险最大股东、中国人寿第二大股东,控制中国金融业部分保险杠杆 [10] - 持有茅台、五粮液等白酒企业股份,投资组合映射中国经济崛起路径 [11] 危机应对与发展历程 - 2008年金融危机和2020年疫情期间,通过处理烂尾资产和执行企业债购买计划获利并提升地位 [12] - 早期是黑石集团旗下债券投资部门,后独立,通过与美林合并、收购巴克莱全球投资者部门等实现规模扩张 [20][22] 近期战略与未来展望 - 以228亿美元买下李嘉诚43个全球港口,控制全球贸易咽喉要道,获取航运数据和物流流向 [15] - 加速布局私募市场和另类投资,加强亚太区特别是中国市场布局,拓展咨询和技术服务业务 [24] 面临挑战 - 资产规模引发“大而不能倒”的系统性风险担忧,面临美国国会和欧盟的监管压力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