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留抵退税

搜索文档
签订后取消执行的买卖合同是否需要缴纳印花税?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9-16 01:08
个人所得税扣缴违规处理 - 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报送信息、虚报专项附加扣除、应扣未扣税款或不缴少缴已扣税款等行为将按税收征收管理法处理 [6] - 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逾期不缴或少缴税款 税务机关可强制执行并处以不缴或少缴税款50%至5倍罚款 [6][7] - 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或应收未收税款 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 并对扣缴义务人处以应扣未扣税款50%至3倍罚款 [7]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条件 - 适用留抵退税政策的纳税人需同时满足纳税信用级别为A级或B级 [9] - 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发生骗取留抵退税 骗取出口退税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形 [9] - 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因偷税被税务机关处罚两次及以上 [9] - 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 先征后返(退)政策 [9] - 政策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此前已受理未办理的留抵退税申请仍按原规定执行 [10]
@餐饮业,合规纳税热点问答来啦!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9-01 01:34
餐饮服务增值税缴纳政策 - 现场制作并直接销售给顾客的食品按照"餐饮服务"缴纳增值税 [2] - 销售的外卖食品(需参与生产加工过程)同样按照"餐饮服务"缴纳增值税 [2][3] - 外购酒水、农产品等货物未经加工直接销售时按货物适用税率实行兼营计税 [3] 特许经营权税务处理 - 连锁加盟取得的特许经营权使用费收入属于"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需缴纳增值税 [4] 小规模纳税人税收优惠 - 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 [5] - 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 [5] - 小规模纳税人可放弃减税政策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18][19] 留抵退税政策适用范围 - 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可享受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全额退还及存量留抵税额一次性退还政策 [6][7] 农产品进项税抵扣 - 购进农业生产者自产农产品可使用农产品收购发票计算抵扣进项税额 [9][10] 纳税信用评价特殊情形 - 因税务机关原因或不可抗力导致未及时履行纳税义务不影响信用评价 [21] - 非主观故意的计算错误或笔误造成少缴税费不影响信用评价 [21] - 税务机关出具《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或"首违不罚"情形不影响信用评价 [23][24]
详解千亿级增值税留抵退税 政策大调整
搜狐财经· 2025-08-25 17:20
政策调整背景 - 中国对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 整体采取更谨慎态度 [1] - 政策调整旨在提高导向性与精准性 降低征纳成本并提高征管效率 [1] - 增值税作为中国第一大税种 年收入规模超6万亿元 今年前7个月国内增值税收入42551亿元同比增长3% [1] - 2022年留抵退税金额达2.46万亿元 为2021年办理规模的3.8倍 [2] - 近年财政收支矛盾加大 且出现企业骗税案例 需完善制度防范风险 [2] 制造业等四大行业政策 - 制造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继续享受按月全额退还留抵税额政策 [3] - 该政策体现国家优先支持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的行业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3][6] 房地产开发行业政策 -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享受单独留抵退税政策 新增留抵税额退还比例为60% [4] - 申请条件要求连续六个月新增留抵税额大于零 且第六个月新增额不低于50万元 [4] - 房地产业留抵税额总体规模可观 政策实施对行业经营稳定和高质量发展起支撑作用 [5] 其他行业政策调整 - 批发零售业 农林牧渔业 住宿餐饮业 居民服务修理业 教育 卫生社会工作 文化体育娱乐业不再享受全额退税 [3] - 除四大行业和房地产外的所有行业 新增留抵税额退税比例分级:不超过1亿元部分退60% 超过1亿元部分退30% [6] - 新增50万元政策门槛 减少偶发性及低金额退税申请 [7] - 政策从普惠式减税向结构式减税过渡 反映大规模减税政策适时退出 [6]
详解千亿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大调整
第一财经· 2025-08-23 06:32
政策调整背景 - 中国对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 旨在提高政策导向性与精准性 降低征纳成本 提高征管效率 [2] - 2022年留抵退税金额达2.46万亿元 超过2021年办理留抵退税规模的3.8倍 为疫情期间企业纾困重要举措 [3] - 受经济下行影响财政收入增长承压 实践中出现企业借留抵退税骗税案例 政策需进一步完善 [3] 全额退税行业范围变化 - 制造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4个行业继续实施按月全额退还留抵税额政策 [4] - 批发零售业 农林牧渔业 住宿和餐饮业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教育 卫生和社会工作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不再享受全额退税 [4] - 政策调整反映国家优先支持制造 科技 绿色等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的行业 [4] 房地产开发行业政策 -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纳税人享受单独留抵退税政策 新增留抵税额退还比例为60% [5] - 申请退税需满足连续六个月新增留抵税额大于零 且第六个月新增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 [5] - 房地产业留抵税额总体规模可观 政策实施对行业经营稳定和高质量发展起支撑作用 [6] 其他行业退税比例调整 - 除4大行业和房地产开发外的其他行业 新增留抵税额不超过1亿元部分退税比例为60% 超过1亿元部分退税比例降至30% [6] - 新政设置新增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的政策门槛 减少偶发性退税申请 [7] - 政策从普惠式减税向结构式减税过渡 反映疫情后经济企稳背景下大规模减税政策适时退出 [7] 税收数据表现 - 今年前7个月全国税收收入110933亿元 同比下降0.3% [8] - 其中国内增值税收入42551亿元 同比增长3% [8]
丰元股份: 关于收到增值税留抵退税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5 16:24
税务退还情况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丰元锂能收到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34,099,984.79元,款项已到账[1] - 公司控股孙公司丰元汇能收到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10,853,028.14元,款项已到账[2] 政策依据 - 丰元锂能退税依据包括财政部税务总局2022年第14号、21号公告及2019年第20号公告[1] - 丰元汇能退税依据包括2019年第39号公告、2022年第14号、21号公告及2019年第20号公告[2] 财务影响 - 退税事项将改善公司现金流,但对资产和损益无直接影响[2]
大规模留抵退税 首月“落袋”8015亿元
新华网· 2025-08-12 06:27
记者10日从财政部、税务总局、人民银行三部门联合举行的留抵退税新闻发布会获悉,今年4月1日 起实施的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首月全国已有8015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款退到145.2万户纳税人账户 上,再加上一季度继续实施的此前出台的留抵退税老政策退税1233亿元,1-4月共有9248亿元退税款退 到纳税人账户上,助企纾困的政策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享受存量和增量留抵退税的"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 政业""科研和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六个行业受益明显,共52.2 万户纳税人获得退税3927亿元。 今年实施的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除了"两聚焦"(聚焦小微企业和制造业)之外,还有"三 加力"。 国家税务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道树介绍,一是在扩大范围上加力。进一步退还存量留抵税额, 对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六个行业,不仅允许其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而且允许其退还存量留抵税额。二是 在提高比例上加力。将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六个行业增量留抵税额退还比例由60%提高到100%,和先 进制造业保持一致。三是在加快频次上加力。对所有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六个行业纳税 ...
退税“及时雨”为企业发展添动力
新华网· 2025-08-12 06:26
政策进展 - 截至6月9日全国累计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税缓费超2万亿元 [1] - 4月1日至6月9日新增14250亿元退税款到账 叠加一季度老政策累计达15483亿元退税款 规模超去年全年两倍 [2] - 1至4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2440亿元 其中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减税335亿元 "六税两费"政策减税降费476亿元 [2] - 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政策累计缓缴税费4289亿元 [3] 受益主体分布 - 小微企业获得退税7039亿元 占比49.4% 覆盖94.9%纳税人 [4] - 中型企业获得退税3412亿元 占比23.9% 覆盖4.4%纳税人 [4] - 制造业等六个行业获得退税7736亿元 户均退税115.2万元 [4] - 东部地区因经济体量较大 获得退税7391亿元 [5] 政策成效 - 5月份享受退税企业采购支出同比增长10.9% 较一季度加快3个百分点 较无退税企业高7.5个百分点 [6] - 5月份退税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6% 较一季度加快5.2个百分点 较无退税企业高9.6个百分点 [6] - 小微企业退税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7% 较一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 较无退税企业高17.8个百分点 [7] - 81.4万户困难行业企业获退税2593亿元 5月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 较一季度加快6.9个百分点 较无退税企业高14.3个百分点 [7]
上半年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税缓费预计约2.86万亿元
新华网· 2025-08-12 06:25
税费支持政策规模与结构 - 截至6月25日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税缓费约2.58万亿元 预计上半年达2.86万亿元 [1] - 政策包含三部分:增值税留抵退税18266亿元(为去年全年2.8倍) 新增减税降费2859亿元 缓缴税费4632亿元 [1] - 中小微企业享受优惠金额占比近70% [1] 政策实施效果与经济影响 - 5月全国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9% 较4月(-7.4%)提升9.3个百分点 [2] - 6月1日至25日全国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8% 较5月提高4.9个百分点 [2] - 上海6月1日至25日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2% 带动长三角地区增长9.4% [2] 中小微企业经营状况改善 - 前5个月全国新办涉税市场主体554.7万户(同比增长6.2%) 其中99%为中小微企业 [2] - 6月1日至25日小微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 较4月和5月分别提高14.6和3.4个百分点 [2] - 留抵退税政策缓解企业现金流问题 增强发展韧性 [3] 后续政策推进方向 - 7月新增7个行业退税全面推开 同步推进社保费阶段性缓缴 [3] - 加快出口退税进度 推动政策快准稳好落实 [3] - 政策为保市场主体和稳增长做出贡献 助推5月宏观经济触底反弹 [3]
超2.1万亿元退税已到账 大规模留抵退税提振企业信心
新华网· 2025-08-12 06:19
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从4月1日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实施至8月15日,已有20131亿元退 税款退到纳税人账上,再加上一季度继续实施此前出台的留抵退税老政策1233亿元,已累计有21364亿 元退税款退到纳税人账户。大规模留抵退税存量留抵税额集中退还任务圆满完成,效果持续显现。 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的关键性举措。据了解,今年增值税留抵退税规模超过前三年总 和,原定全年退税任务提前到二季度集中完成,7月新扩围7个行业退税……政策落地不断提速,政策红 利不断扩围。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白彦锋教授说,增值税留抵退税,为经营遇到困难的企业及时提供了现 金流,也助力上下游产业链之间贯通起来、畅通起来。 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胡树林认为,退税资金在最短时间内从"纸上"落到企业"账上",让这一 助企纾困政策及时发挥出最大效用,十分地解渴和给力,对稳经济、保就业、强信心发挥了至关重要的 作用。(记者 孙韶华) 【纠错】 【责任编辑:刘睿祎】 在内蒙古,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通过税收大数据平台筛选分析,快速精准识别符合退税条件的企 业,并对有退税意愿的企业全环节跟踪辅导、全流程实时对接。 在 ...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减税降费!让企业享受实实在在政策红利
新华社· 2025-08-07 10:25
减税降费政策规模与结构 - "十四五"时期全国预计新增减税降费累计超10.5万亿元[1][2] - 同期办理出口退税预计超过9万亿元[2] - 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的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3.6万亿元 占比36.7%[2] - 民营经济纳税人新增减税降费7.2万亿元 占比72.9%[2] - 中小微企业享受新增减税降费6.3万亿元 占比64%[2] 企业经营受益案例 - 河北英虎农业机械2024年享受税费优惠超2800万元 另预计研发加计扣除及减免税额超1900万元[2] - 贵州金泽新能源累计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等税费优惠超6000万元 其燃料乙醇项目实现销售收入2亿余元[3] - 无锡透平叶片公司获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94亿元 增值税留抵退税及出口退税等优惠6800余万元[6] 研发创新支持成效 - 2024年度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3.32万亿元 较2021年度增长25.5%[3] - 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户数达61.5万户 较2021年度增长16.7%[3] - 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2021-2024年年均增长9.6% 2024年上半年同比增长8.9%[4] - 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2021-2024年年均增长10.4% 2024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1.9%[4] 市场主体发展动态 - 全国涉税经营主体突破1亿户 较2020年净增加3000万户[4] - 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占全国比重由2020年68.9%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71.7%[4] 税务服务与监管措施 - 税务部门开展"税务合规体检""项目管家""远程辅导专线"等多样化服务[6] - "十四五"期间查处骗取和违规享受税费优惠案件2.18万起 查补税款269亿元[6] - 2024年连续曝光31起骗享税费优惠的偷税案件[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