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金经理卸任
icon
搜索文档
年内1434只产品基金经理卸任,中长期纯债基金数量最多
环球网· 2025-08-14 05:37
基金经理卸任情况 - 截至8月12日,今年已有1434只产品出现基金经理卸任,涉及935位基金经理 [1] - 2024年全年有2213只产品出现基金经理卸任,涉及1114位基金经理 [1] - 2023年全年有2009只产品出现基金经理卸任,涉及1018位基金经理 [1] 卸任产品类型分布 - 中长期纯债基金数量最多,达269只 [3] - 偏股混合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被动指数基金、偏债混合基金分别有237只、193只、167只、110只 [3] - 今年以来,卸任至少5只产品的基金经理共42位 [3] - 以ETF为代表的指数类基金和债券型基金构成卸任主力 [3] 重点基金经理卸任案例 - 原招商基金ETF基金经理苏燕青年内卸任18只产品ETF及ETF联接基金 [3] - 原国泰基金ETF基金经理晏曦年内卸任11只产品 [3] - 原南方基金基金经理黄斌斌年内卸任12只产品债券基金 [3] - 原中欧基金固收基金经理周锦程年内卸任11只产品债券基金 [3] 固收领域高管变动 - 招商基金固收老将马龙年初起累计卸任5只产品,在管规模曾在去年年中达到876.18亿元 [4] - 华安基金"固收一姐"孙丽娜卸任全部在管7只产品,合计管理规模达2999.26亿元 [4] - 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中,中欧基金曹名长、建信基金周智硕、嘉实基金洪流、广发基金张东一等多位百亿基金经理今年离任 [4] 行业管理特点 - 被动指数基金依赖标准化运作机制,基金经理可同时管理多只同类产品 [3] - 债券基金因规模庞大、策略趋同,容易形成"一拖多"的模式 [3] - 基金经理离任往往触发产品批量交接 [3] - 固收及"固收+"策略基金经理的变动近年来愈加引人瞩目 [3]
格林基金吴慧娟“清仓式”卸任,掌舵超60亿元债基不足4个月引关注
华夏时报· 2025-06-20 02:57
基金经理变动 - 格林基金公告显示基金经理吴慧娟因工作安排卸任三只产品基金经理职务,包括格林泓安63个月定开债(规模61亿元)、格林泓鑫纯债、格林泓盈利率债,且未转任公司其他工作岗位 [2] - 吴慧娟管理规模最大的格林泓安63个月定开债仅115天(2025年2月21日至2025年6月16日) [3][4] - 接近公司人士表示吴慧娟目前在职,但未明确后续是否离职 [2] 公司及产品概况 - 格林基金成立于2016年11月1日,注册资本2亿元,由河南省安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实际控制人为王拴红 [2] - 公司管理规模234.76亿元,旗下59只基金,11位基金经理 [3] - 规模最大的两只产品为格林泓裕一年定开债(67.02亿元)和格林泓安63个月定开债(61.14亿元) [3] 基金经理背景 - 吴慧娟为硕士研究生,曾任渤海证券和方正证券固收业务负责人,2023年12月加入格林基金,曾任固定收益部基金经理助理、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 [3][4] - 尹子昕(现任基金经理)同样来自渤海证券固收部,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硕士,2018年8月加入格林基金 [4] - 张晓圆(前任基金经理)也出身渤海证券固收部,三人形成连续管理链条(张晓圆2020年接管、尹子昕2022年接任、吴慧娟2025年接任) [5] 业绩表现 - 吴慧娟管理的三只产品在115天任职期内均取得正回报:格林泓安63个月定开债1.35%、格林泓鑫纯债A/C类1.06%/1.03%、格林泓盈利率债0.68% [7] - 格林泓鑫纯债规模较小(A类0.72亿元、C类0.77亿元),格林泓盈利率债规模6.94亿元 [7] 人事管理争议 - 三位连续管理同一产品的基金经理均来自渤海证券固收部,引发"小团体"掌控产品的质疑 [5] - 公司回应称同源现象因"天津金融机构较少",并类比北大清华校友关系普遍 [5] - 业内人士分析共管可能涉及老带新、策略分工或交接等不同情况 [7]
格林基金吴慧娟“清仓式”卸任!规模69亿元债基操盘不足4个月
搜狐财经· 2025-06-18 04:31
人事变动 - 基金经理吴慧娟因"个人原因"卸任格林泓安63个月定开债、格林泓鑫纯债及格林泓盈利率债三只产品的管理职责,相关产品将由原共管基金经理尹子昕全面接管 [1] - 吴慧娟的离任意味着彻底退出格林基金投研一线,未保留任何在管产品 [1] - 吴慧娟2023年12月加盟格林基金,2025年2月21日起担任三只产品的基金经理,短短不到4个月即宣告离任 [2] 基金经理背景 - 吴慧娟曾担任渤海证券固定收益总部业务经理,方正证券债券业务四部团队负责人、总经理等职务 [2] - 吴慧娟从2025年2月21日起担任三只产品的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合计达69.57亿元 [4] - 吴慧娟过往从业经历中无公募基金管理经验,基金从业资格系加入格林基金后于2024年1月取得 [4] - 吴慧娟在担任基金经理的短短117天内,同时担任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要职 [4] 渤海系"铁三角" - 格林泓安63个月定开债基金自成立以来历经张晓圆、尹子昕、吴慧娟三位基金经理,三人均具有渤海证券固定收益总部的工作背景 [4] - 张晓圆此前担任格林基金天津分公司总经理,尹子昕与吴慧娟担任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 [4] - 在格林泓鑫纯债及格林泓盈利率债两只产品中,同样有张晓圆、尹子昕、吴慧娟三位基金经理的身影 [4] 公司及产品情况 - 格林基金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募资产管理规模为232.11亿元,在全部基金公司中排名第111位 [5] - 吴慧娟管理的格林泓安63个月定开债基金规模为61.14亿元,占公司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的26.68% [5] 产品业绩 - 格林泓安63个月定开债基金年化收益率为4.31%,在3328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183位 [6] - 格林泓鑫纯债基金和格林泓盈利率债基金年化收益率分别为3.39%和2.14%,吴慧娟在任期间均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6]
四千亿指数基金管理归零,华夏基金“一哥”们接连“退幕”
南方都市报· 2025-04-21 11:39
核心事件 - 张弘弢因个人原因于2025年4月17日卸任华夏中证红利质量ETF及其联接基金的基金经理 至此其管理公募产品规模归零 [2][3] - 张弘弢卸任后仍担任华夏基金总经理助理 量化投资决策委员会主任及投资经理 [2][6] 基金经理变动细节 - 张弘弢卸任产品包括华夏中证红利质量ETF(规模5.27亿元)及其联接基金(规模1.29亿元) [3][4] - 接任基金经理杨斯琪任职年限不足1年 于2018年加入华夏基金 [5] - 张弘弢2024年11月曾因"工作需要"卸任7只产品 包括华夏沪深300ETF 华夏上证50ETF等千亿级指数基金 [3][6] 历史管理规模 - 张弘弢2024年三季度末管理9只指数基金 总规模达4555.89亿元 占公司指数产品规模(7402.61亿元)的61.4% [6] - 华夏基金同期管理总规模为1.66万亿元 指数基金规模在公募行业居首 [6] 公司监管情况 - 华夏基金2024年7月因"部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被北京证监局责令改正并暂停办理相关业务 [7] - 2024年7月至9月公司无新发产品申请被受理 [7] - 2024年8月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因相同问题收到警示函 [7] 其他核心基金经理变动 - "回报一哥"蔡向阳2021年11月突然逝世 其管理规模曾超470亿元 代表产品华夏回报A任职回报达167.07% [8][9] - "能源一哥"郑泽鸿2024年7月卸任4只基金 其中3只2021年后成立产品任职回报为-14%至-26.4% 最大回撤超40% [12][13] - "科技名将"周克平2025年3月卸任最后3只产品 管理期间华夏创新未来亏损41% 华夏创新视野一年持有A亏损37.4% [13]
华安基金孙丽娜“清仓”卸任7只产品 管理规模近3000亿元
犀牛财经· 2025-03-25 10:37
华安基金孙丽娜"清仓"卸任7只产品 管理规模近3000亿元 | 离任基金经理姓名 | 孙丽娜 | | --- | --- | | 离任原因 | 个人原因 | | 离任日期 | 2025年3月17日 | | 转任本公司其他工作岗位 | 元 | | 的说明 | | | 是否已按规定在中国基金 | 是 | | 业协会办理注销手续 | | 履历资料显示,孙丽娜于2010年8月加入华安基金,2014年8月开始管理公募产品,截至2025年3月17日离任,累计任职基金经理的时间超过10年。 3月15日,华安基金发布公告称,孙丽娜因个人原因于3月17日卸任全部在管的7只产品,分别为华安现金富利货币基金、华安日日鑫货币基金、华安现金宝 货币基金、华安鑫福定开债基金、华安现金润利基金、华安汇财通货币基金、华安鑫浦定开债基金。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孙丽娜管理的基 金规模近30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华安鑫福定开债基金和华安鑫浦定开债基金均被机构投资者大比例持有。 截至2024年末,有2家机构持有华安鑫福定开债基金份额比例超过20%,持有份额占比分别为33.33%、29.17%;有3家机构持有华安鑫浦定开债基金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