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收支平衡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中国证券报· 2025-09-23 00:05
外汇储备方面,朱鹤新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始终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近两年在3.2万亿 美元以上。"我们持续做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保障资产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外汇储备充分发挥了 国家经济金融重要'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朱鹤新说。 与此同时,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朱鹤新介绍,推进资本项目收支便利化,"十四五"以来 办理相关业务近3000亿美元。升级推广科创类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提升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以 及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借用外债额度。丰富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应用场景,累计协助办理企业近16万家, 付汇已超过2.4万亿美元,获得融资超4300亿美元,其中七成为中小企业。"近期,我们新推出了涵盖跨 境投资、融资以及资本项目收付等9条一揽子便利化政策,后续将加强政策跟踪问效,让企业得到实实 在在的便利。"他说。 朱鹤新表示,展望"十五五",外汇局将健全"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的外汇管理体 制机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9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 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以来 ...
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 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中国证券报· 2025-09-22 20:20
● 本报记者欧阳剑环 朱鹤新介绍,国际收支运行更加稳健。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涉外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发 展,对外经贸呈现多元化格局、韧性增强。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保持在合理区 间。跨境双向投融资活跃,7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超10万亿元。 与此同时,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朱鹤新介绍,推进资本项目收支便利化,"十四五"以来 办理相关业务近3000亿美元。升级推广科创类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提升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以 及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借用外债额度。丰富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应用场景,累计协助办理企业近16万家, 付汇已超过2.4万亿美元,获得融资超4300亿美元,其中七成为中小企业。"近期,我们新推出了涵盖跨 境投资、融资以及资本项目收付等9条一揽子便利化政策,后续将加强政策跟踪问效,让企业得到实实 在在的便利。"他说。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9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 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以来,外汇领域有效统筹发展和安全,稳步推进高水平开放,为构建 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持。 朱鹤新表示, ...
国家外汇管理局: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11:51
(原标题:国家外汇管理局: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人民财讯9月22日电,中共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发布关于二十届中央第三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下一步,忠实履行党中央赋予的外汇监管职能。统筹发展和安全,建立健全"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 加安全、更加智慧"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推动外汇领域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做好金融"五篇大文 章",不断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建设开放多元、功能健全、竞争有序的外汇市场,积极 支持区域战略实施。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体系,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和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推进外汇储备经营管理高质量发展,发挥外汇储备的"稳定器""压舱石"作用。持续 推动构建中国特色金融监管体系,构建完备有效的外汇监管体系,加强监管协同,严厉打击外汇领域违 法违规活动。加强外汇领域法治建设。 ...
香港:二季度录得1055亿港元国际收支盈余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08:43
国际收支平衡 - 2025年第二季香港国际收支盈余达1055亿港元 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13.4% 储备资产同步增加同等数额 而第一季为854亿港元赤字(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10.7%)[1] - 经常账户盈余926亿港元(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11.8%) 反映储蓄多于投资 有利于累积对外金融资产[2] - 金融账户非储备资产整体增加211亿港元(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2.7%) 主要源自证券投资净增加[3] - 储备资产在第二季增加1055亿港元 与第一季减少854亿港元形成对比[4] 经常账户明细 - 货物贸易赤字从2024年第二季141亿港元扩大至2025年同季380亿港元[2] - 服务贸易盈余由275亿港元微增至300亿港元[2] - 初次收入净流入1070亿港元(流入6246亿港元/流出5176亿港元) 较2024年同季902亿港元净流入有所增长[2] 国际投资头寸 - 2025年第二季末对外金融资产总值572,443亿港元(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17.7倍) 负债总值388,797亿港元(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12.0倍)[5] - 对外金融资产净值达183,647亿港元(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5.7倍) 较第一季末169,229亿港元(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5.3倍)显著提升[5] - 资产净值与GDP比率为全球最高水平之一 为经济应对外部冲击提供缓冲[5] 对外债务结构 - 2025年第二季末对外债务总额154,636亿港元(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4.8倍) 较第一季末149,488亿港元增加5,148亿港元[6] - 银行界别债务占比53.1% 其他界别占29.1% 直接投资的公司间借贷占16.6%[6] - 债务增长源于所有界别债务增加 其中银行界别、公司间借贷及其他界别为主要驱动因素[6]
外汇局:2025年上半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3006亿美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8-08 11:25
2025年二季度国际收支 - 经常账户顺差1351亿美元 [1] - 货物贸易顺差2191亿美元 [1] - 服务贸易逆差465亿美元 [1] - 初次收入逆差414亿美元 [1] - 二次收入顺差40亿美元 [1] - 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1351亿美元 [1] 2025年上半年国际收支 - 经常账户顺差3006亿美元 [1] - 货物贸易顺差4566亿美元 [1] - 服务贸易逆差1059亿美元 [1] - 初次收入逆差569亿美元 [1] - 二次收入顺差67亿美元 [1] - 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2758亿美元 [1]
国家外汇管理局:2025年二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9715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09:21
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 - 2025年二季度经常账户顺差9715亿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5751亿元,服务贸易逆差3345亿元,初次收入逆差2978亿元,二次收入顺差287亿元 [1] - 2025年二季度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9715亿元,来华直接投资保持净流入 [1] - 2025年上半年经常账户顺差21589亿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32798亿元,服务贸易逆差7604亿元,初次收入逆差4089亿元,二次收入顺差485亿元 [1] - 2025年上半年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19810亿元 [1] 美元计值数据 - 2025年二季度经常账户顺差1351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2191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465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414亿美元,二次收入顺差40亿美元 [1] - 2025年二季度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1351亿美元 [1] - 2025年上半年经常账户顺差3006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4566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1059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569亿美元,二次收入顺差67亿美元 [2] - 2025年上半年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2758亿美元 [2] SDR计值数据 - 2025年二季度经常账户顺差996亿SDR,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615亿SDR,服务贸易逆差343亿SDR,初次收入逆差305亿SDR,二次收入顺差29亿SDR [2] - 2025年二季度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996亿SDR [2] - 2025年上半年经常账户顺差2257亿SDR,其中货物贸易顺差3425亿SDR,服务贸易逆差796亿SDR,初次收入逆差423亿SDR,二次收入顺差50亿SDR [2] - 2025年上半年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2065亿SDR [2]
国家外汇管理局:二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9715亿元
第一财经· 2025-08-08 09:11
经常账户表现 - 2025年二季度经常账户顺差9715亿元 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5751亿元 服务贸易逆差3345亿元 初次收入逆差2978亿元 二次收入顺差287亿元 [1] - 2025年上半年经常账户顺差21589亿元 其中货物贸易顺差32798亿元 服务贸易逆差7604亿元 初次收入逆差4089亿元 二次收入顺差485亿元 [1] 资本与金融账户表现 - 2025年二季度资本和金融账户(含净误差与遗漏)逆差9715亿元 来华直接投资保持净流入状态 [1] - 2025年上半年资本和金融账户(含净误差与遗漏)逆差19810亿元 [1]
一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1874亿元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7
国际收支总体状况 - 2025年一季度经常账户顺差11874亿元人民币[1] - 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10094亿元人民币[1] - 按美元计值经常账户顺差1654亿美元 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1407亿美元[1] - 按SDR计值经常账户顺差1260亿SDR 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1068亿SDR[1] 经常账户细分项目 - 货物贸易顺差2375亿美元[1] - 服务贸易逆差593亿美元[1] - 初次收入逆差155亿美元[1] - 二次收入顺差28亿美元[1] 资本和金融账户构成 - 资本账户逆差1亿美元[1] - 金融账户逆差1406亿美元[1]
利多星智投:揭秘外汇储备—国家经济安全的 “隐形盾牌”
搜狐财经· 2025-08-05 06:52
外汇储备定义 - 外汇储备是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持有的外国货币资产 用于干预外汇市场 维护经济金融安全 支付国际债务和稳定货币价值[3] - 包括外国货币现金 外国政府债券 特别提款权 国际银行存款及黄金储备等国际资产[3] 外汇储备构成 - 外国货币以美元 欧元 日元为主 中国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占比46%-52%[5] - 外币有价证券以外国政府债券为主 中国约60%外汇储备以美国国债和机构债券形式持有 规模达数千亿美元[5] - 黄金储备截至2025年6月末报7390万盎司(约2298.55吨) 价值2429亿美元 占外汇储备余额7.32%[5] 外汇储备作用 - 调节国际收支平衡 通过支付进口资金填补贸易逆差缺口[5] - 稳定本国货币汇率 央行通过买卖本币调节货币供应量[5] - 增强国家信用和偿债能力 确保外债本息支付 维护国际信用评级[5] - 应对国际金融风险 在资本外流等危机中稳定国内市场[5] - 支持经济发展 进口先进技术设备提升产业水平[5] 外汇储备规模管理 - 储备过多可能增加货币供应引发通胀 且存在汇率波动导致资产缩水风险[6] - 储备过少难以应对国际收支风险和维持汇率稳定[6] - 浮动汇率制国家一般认为外汇储备规模以GDP的10%较为合适[6] 中国外汇储备情况 - 2025年6月末规模达33174亿美元 连续6个月环比回升 首次站上3.3万亿美元大关[7] - 美元资产占比较大 因国际贸易2/3以美元结算 国际金融交易主要采用美元[7] - 正优化储备结构 适当下调美元比例 增持欧元等其他货币资产以实现保值增值[7]
国家外汇局贾宁: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扩大并不意味着资本流出压力增大
快讯· 2025-07-22 07:25
国际收支平衡分析 - 经常账户顺差增长对应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扩大是宏观平衡的正常现象,不能简单理解为资本流出压力增大 [1] - 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境内主体对外投资增加,而非外资撤离 [1] - 外资来华投资总体保持净流入状态,显示中国市场仍具吸引力 [1] 未来经济展望 -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将增强内外部平衡态势 [1] - 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稳步推进为国际收支平衡提供支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