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交流合作
icon
搜索文档
八部门:完善政策和要素支持,提振汽车行业外商投资信心
格隆汇· 2025-09-13 02:12
政策方向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1] - 方案提出深化中外多层次合作 深度参与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WP 29)工作[1] - 牵头起草更多汽车 动力电池 自动驾驶系统等领域国际标准法规 提高国际标准法规影响力[1] 标准制定 - 加快制定新能源汽车 动力电池碳足迹标准[1] - 推动核算方法 核算结果国际互认[1] 国际合作 - 高水平举办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 驻华使节走进中国汽车等活动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1] - 贯彻落实《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 完善政策和要素支持[1] - 提振汽车行业外商投资信心[1]
东西问丨苏发祥:60年生态路,西藏如何破解保护与发展难题?
中国新闻网· 2025-08-22 11:32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成就 - 建立自然保护区47个 总面积41.22万平方公里 占全区土地面积34.35% [4] - 森林覆盖率12.31% 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超48% 湿地保护率68.75% [4] - 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7% 主要江河湖泊水质100%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 [5]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 - 记录陆生野生脊椎动物1072种 维管束植物7504种 [4] - 包含雪豹 藏羚羊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及巨柏 喜马拉雅红豆杉等一级保护植物 [4] 生态惠民与绿色发展 - 2021-2024年年均提供生态岗位44万个 [5] - 南北山绿化工程累计带动就业900万余人次 增收29亿余元 完成造林107.93万亩 [12] - 2024年接待游客6389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746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5.8%和14.5% [14] 清洁能源产业发展 - 2015年以来累计外送电量约160亿千瓦时 [14] - 成为国家重要清洁能源接续基地 [14] 生态保护国际合作 - 2004年中美日三国联合科考全球变暖对冰川影响 [14] - 2023年中丹德瑞等国联合考察雅鲁藏布江演化及生态变化 [14] - 通过环喜马拉雅国际合作论坛等平台开展学术交流 [14] 生态工程典范案例 - 青藏铁路设置33处野生动物通道 实施沙害治理和草皮移植措施 [8] - 将生态保护视为发展本身 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8] 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融合 - 神山圣湖体系蕴含禁猎禁采挖等传统生态智慧 [10] - 藏族"众生平等"世界观与当代"生命共同体"理念相结合 [10]
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在苏州开幕 阿东信长星出席并致辞
苏州日报· 2025-07-16 00:09
论坛概况 - 2025年世界青年发展论坛于7月15日在苏州开幕,主题为"拓展青年潜能 助力全球发展"[1][5] - 论坛设三场主题论坛:绿色消费与可持续发展、人工智能与科技创新、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5] - 参会人员包括100多个国家、17个国际组织的青年事务部长、青年组织负责人及各国青年代表共约500人[5] 政府及国际组织表态 - 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表示江苏正着力打造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3] - 信长星提出支持青年投身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合作[3] - 联合国代表那迪娅等期待各国青年通过论坛达成富有洞见的交流与持续联系,推动创造和平、包容和可持续的未来[4] 青年发展倡议 - 中外青年代表共同宣读《"拓展青年潜能助力全球发展"国际青年倡议》[5] - 论坛发布全球青年发展行动计划第二批100个典型项目清单并启动"全球青年发展项目周"活动[5] - 阿东呼吁各国青年组织引领青年做全球发展的"破壁者"、全球安全的"行动者"和文明交流的"追光者"[4]
深圳海洋大学、深海科考中心和海洋博物馆统筹布局 深圳三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深圳商报· 2025-07-02 17:01
科技创新与海洋强国建设 - 科技创新被视为建设海洋强国的根本动力,深圳正通过海洋大学、深海科考中心和海洋博物馆一体化建设项目推动海洋科技发展[1] - 深圳积极探索多方位人才培育及引进模式,推动海洋领域专业人才集聚,并瞄准国际海洋前沿领域[1] 一体化建设项目进展 - 海洋大学、深海科考中心和海洋博物馆三个项目统筹布局,设施用房共建共享,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2] - 深圳海洋大学部分工程于2023年7月20日开工建设,东校区(生活区)预计2024年底封顶,主校园(一批)2026年12月建成[2] - 海洋博物馆总建筑面积约7.25万平方米,预计2025年底动工,聚焦"深海+科技"展示海洋硬科技前沿成果[2] 深海科考中心建设 - 深海科考中心实验办公楼一期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纳入海洋大学一批工程,预计2026年底建成[3] - 深海科考码头建设工作正在进行深化论证,结合国家深海保障基地需求统筹推进[3] 海洋科研平台与政策支持 - 深圳市2023年5月印发《深圳市海洋发展规划(2023—2035年)》,提出构建"1+X+N"海洋高校教育体系及人才引进机制[4] - 2023年11月出台《深圳市促进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每年安排不超过2000万元支持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4] 国际交流与合作 - 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海博会)2024年展览面积达9.5万平方米,吸引445家单位参展,其中国际展商31家[5] - 深圳2024年新增获批两项联合国"海洋十年"项目,包括"智慧立方iCUBES"和"提升公民海洋素养"计划[5] - 国际红树林中心在深圳成立并实体化运行,首批18个成员国签署协定,成为全球滨海湿地治理枢纽[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