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货高端化
icon
搜索文档
毛利率超84%,最贵国货彩妆半年吸金近26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7 12:2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25.88亿元同比增长31.3% 净利润6.70亿元同比增长36.1% [2] - 毛利率84.2%较去年同期84.9%略微下降但仍处行业高位 [2] - 销售及分销开支同比增加24.8%达11.69亿元占总收入45.2% 其中营销推广开支超5.4亿元同比增速超20% [9] - 产品平均售价从163.8元下降至157元反映市场竞争加剧 [9] 业务板块构成 - 彩妆收入14.22亿元占总收入55%同比增长31.1% [8] - 护肤品收入10.87亿元占比提升至42%同比增长33.4%增速跑赢彩妆 [6][8] - 化妆艺术培训业务收入6730万元同比下降5.9%系主动控制招生规模所致 [8] - 香水新业务收入突破1141万元占总收入0.4% [2][17] 渠道战略特点 - 线下渠道收入12.24亿元同比增长26.6% 线上渠道收入12.97亿元同比增长39% [8] - 全国409个专柜配备超2800名美妆顾问构成国货最大专柜服务团队 [8] - 通过"骨相化妆法"专业手法形成高复购壁垒 服务与销售绑定模式为行业独有 [8] 高端化战略实施 - 产品定价超越国际品牌 小金扇粉饼11.5g售价354元 鱼子酱面膜65g售价715元高于香奈儿同类产品 [16] - 专柜超九成设立于中档及中高档商业项目包括武汉SKP等顶级商场 [16] - 2003年通过上海港汇恒隆广场专柜打入高端市场 开业9个月内保持销售冠军 [12] 资本运作历程 - 2024年12月10日登陆港股成为"国货高端美妆第一股" 集资净额21.87亿港元 [17] - 历经五次递表 2021年通过发审会但因股东风波未获批文 2024年转战港交所 [15] - 2021-2023年营收从15.77亿元增长至28.8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5.3% 净利润从3.31亿元增至6.6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41.6% [15] 海外扩张计划 - 战略性地进军海外市场 建设百货商店专柜及网店双渠道 [2] - 需面对不同肤质审美文化背景挑战 "骨相化妆法"输出成为全球化战略关键 [2] 创始人IP与业务协同 - 创始人毛戈平因《武则天》化妆造型获得专业认可 与妻子汪立群共同创立品牌与学校 [12] - 教育体系累计培养超15万名专业人才 课程年更新率30% 2025年课改优化率达80% [13] - "品牌+渠道+教育"协同模式构成业务护城河 教育板块输送人才并提供稳定现金流 [13]
毛利率超84%,最贵国货彩妆半年吸金近26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7 12:1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5.88亿元同比增长31.3% 净利润6.70亿元同比增长36.1% 毛利率84.2% 维持行业高位水平 [1] - 公司计划战略性地进军海外市场 通过百货商店专柜及网店双渠道布局 但面临不同肤质、审美和文化背景的挑战 [1] - 公司高端化定位显著 部分产品售价超过国际品牌如香奈儿 并依托"品牌+渠道+教育"协同体系构建业务护城河 [12][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25.88亿元同比增长31.3% 净利润6.70亿元同比增长36.1% 毛利率84.2% 较去年同期84.9%略微下降 [1] - 2021年至2023年营收从15.77亿元增长至28.86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35.3% 净利润从3.31亿元增至6.64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41.6% [12] - 2023年毛利率84.8% 净利率23.0% 显著高于珀莱雅13.82%和欧莱雅15.02% [12] 业务构成 - 彩妆业务收入14.22亿元占总收入55% 同比增长31.1% 护肤品收入10.87亿元占比42% 同比增长33.4% 增速略高于彩妆 [4] - 化妆艺术培训业务收入6730万元同比下降5.9% 公司称因主动控制招生规模所致 [4] - 香水业务收入1141万元占总收入0.4% 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13] 渠道策略 - 线下渠道收入12.24亿元同比增长26.6% 线上渠道收入12.97亿元同比增长39% 线上线下均衡发展 [5] - 截至2024年底全国409个专柜 配备超2800名美妆顾问 构成国货美妆最大专柜服务团队 [4] - 销售及分销开支11.69亿元同比增长24.8% 占总收入45.2% 其中营销推广开支超5.4亿元同比增超20% [5] 产品与定价 - 产品平均售价从163.8元下降至157元 反映市场竞争加剧带来的定价压力 [6] - 高端产品定价超越国际品牌 如小金扇粉饼11.5g售价354元 鱼子酱面膜65g售价715元 高于香奈儿同类产品 [12] 发展战略 - 创始人坚持高端化定位 直接进驻国际高端商场 2003年上海港汇恒隆广场专柜开业后9个月内保持销售冠军 [8] - 通过"品牌+渠道+教育"协同体系 教育板块累计培养超15万名专业人才 提供稳定现金流和人才输送 [9] - 2024年12月港股上市集资净额21.87亿港元 获"国货高端美妆第一股"称号 [13] 挑战与风险 - 营收和净利润增速较2024年同期明显放缓 面临高增长企业增速放缓困境 [6] - 新业务如香水尚未形成增长引擎 培训业务增长乏力 线上营销成本持续攀升 [13][14]
半年吸金25亿 “毛戈平”IP能否复制到海外?丨美妆财报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03:5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25.88亿元 同比增长31.3% 净利润6.70亿元 同比增长36.1% [1] - 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 展现较强盈利质量 [1] - 2021年至2023年营收从15.77亿元增长至28.86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达35.3% 净利润从3.31亿元增至6.64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41.6% [9] - 2023年毛利率高达84.8% 净利率23.0% 远超珀莱雅13.82%和欧莱雅15.02% [9] - 2024年上半年营收20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41%至约5亿元 [9] 业务板块分析 - 彩妆板块收入14.22亿元 占总收入55% 同比增长31.1% [2] - 护肤品板块收入10.87亿元 占比提升至42% 同比增长33.4% 增速跑赢彩妆 [3] - 化妆艺术培训业务收入6730万元 同比下降5.9% 公司主动控制招生规模提升服务质量 [3] - 香水业务收入1141万元 占总收入0.4% 推出"国韵凝香"和"闻道东方"等高端系列但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11] 渠道战略布局 - 线下渠道收入12.24亿元 同比增长26.6% 线上渠道收入12.97亿元 同比增长39% [4] - 全国409个专柜 配备超过2800名专业美妆顾问 构成国货美妆最大专柜服务团队 [4] - 超过九成专柜设立于中档及中高档商业项目 包括武汉SKP、成都SKP及杭州大厦 [10] - 销售及分销开支同比增加24.8%至11.69亿元 占总收入45.2% 其中营销推广开支超5.4亿元 同比增速超20% [5] 产品定位与定价 - 产品平均售价从163.8元下降至157元 反映市场竞争加剧带来的定价压力 [5] - 高端化定位显著 小金扇粉饼11.5g售价354元 鱼子酱面膜65g售价715元 香奈儿同类产品50g售价670元 [10] - 坚持高端定位 直接进驻国际高端商场 2003年上海港汇恒隆广场专柜开业后9个月内保持销售冠军 [7] 海外扩张战略 - 准备战略性地进军海外市场 建设百货商店专柜及网店双渠道 [1] - 海外市场面临不同肤质、审美和文化背景的挑战 "东方骨相化妆法"输出成为全球化战略关键考验 [1] 创始人与品牌发展 - 创始人毛戈平因电视剧《武则天》化妆造型获得专业认可 1995年与妻子汪立群共同创立品牌 [7] - 毛戈平主导产品研发与品牌建设 汪立群负责美妆教育业务管理与战略规划 [7] - 化妆培训业务累计培养超过15万名专业人才 课程年更新率30% 2025年课改优化率达80% [8] 资本市场历程 - 2024年12月10日登陆港股成为"国货高端美妆第一股" 集资净额21.87亿港元 [10] - 经历五次递表 2024年1月撤回上交所申请 三个月后转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9] - 独特"品牌+渠道+教育"协同模式构筑业务护城河 成为冲击资本市场核心叙事 [8]
半年吸金25亿 “毛戈平”IP能否复制到海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03:50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5.88亿元同比增长31.3% 净利润6.70亿元同比增长36.1% 并战略性地进军海外市场建设百货商店专柜及网店双渠道 [1] - 公司高端化定位显著 2023年毛利率84.8% 净利率23.0% 远超行业竞争对手 产品定价达到国际水平 [10][11] - 公司面临增长动能减弱挑战 包括香水新业务未达预期 培训业务下滑 线上营销成本攀升 需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25.88亿元同比增长31.3% 净利润6.70亿元同比增长36.1% 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 [1][2] - 2021年至2023年营收从15.77亿元增长至28.86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35.3% 净利润从3.31亿元增至6.64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41.6% [10] - 2024年上半年营收20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41%至约5亿元 [10] 业务构成 - 彩妆板块收入14.22亿元占总收入55% 同比增长31.1% [2] - 护肤品板块收入10.87亿元占比42% 同比增长33.4% 增速略优于彩妆 [3] - 化妆艺术培训业务收入6730万元同比下降5.9% 公司主动控制招生规模提升服务质量 [3] - 香水业务收入1141万元占总收入0.4% 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12] 渠道结构 - 线下渠道收入12.24亿元同比增长26.6% 线上渠道收入12.97亿元同比增长39% [4] - 截至2024年底全国409个专柜配备超过2800名专业美妆顾问 构成国货美妆最大专柜服务团队 [4] - 超过九成专柜设立于中档及中高档商业项目 包括武汉SKP 成都SKP及杭州大厦 [11] 成本与定价 - 销售及分销开支同比增加24.8%达11.69亿元 占总收入45.2% 其中营销及推广开支超过5.4亿元同比增速超20% [5] - 产品平均售价从163.8元下降至157元 反映市场竞争加剧带来的定价压力 [5] 战略发展 - 公司坚持高端化定位 直接进驻国际高端商场 2003年在上海港汇恒隆广场设首个专柜并保持销售冠军 [8] - 通过"品牌+渠道+教育"协同体系构建三大主营板块 教育体系累计培养超过15万名专业人才 [9] - 2024年12月登陆港股成为"国货高端美妆第一股" 集资净额21.87亿港元 [11] 行业地位 - 在胡润中国彩妆品牌TOP50榜单中位列第一 超越卡姿兰 花西子等竞争对手 [2] - 产品定价达到国际水平 小金扇粉饼11.5g售价354元 鱼子酱面膜65g售价715元 高于香奈儿同类产品 [11]
十年磨一剑,精油销冠王,林清轩闯关港股IPO
搜狐财经· 2025-05-30 12:01
公司概况 - 上海林清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若成功上市将成为港股"国货高端护肤第一股" [1] - 公司是中国前15大高端护肤品牌中唯一的国货品牌,已开始与国际知名品牌展开竞争 [3] - 公司自2003年创立以来专注于以中国高山红山茶制作天然护肤品,核心产品山茶花抗皱修护精华油连续11年稳居全国面部精华油榜首 [4] 市场地位与产品表现 - 2024年按零售额计,公司在中国所有高端国货护肤品牌中排名第一 [5] - 核心产品"小皇瓶"累计产销突破2000万瓶,成为中国高端油类护肤品市场的现象级产品 [4] - 2023年电商双十一天猫单渠道销售额突破亿元,较2022年GMV增长60%,销售额实现1.6倍增长 [5] 研发与技术优势 - 公司每年投入数千万元科研经费,拥有40多位硕博研发团队,已获得81项专利(40项发明专利) [5] - 研发"清轩萃"与"山茶类胜肽"两大核心原料,通过9道精密工艺提取高山红山茶活性成分 [5] - 2024年3月联合上海交通大学成立"细胞级抗皱联合研究实验室",发布《中国细胞级抗皱护肤蓝皮书》 [11] 渠道与扩张战略 - 线下门店总数达506家(2024年底),超95%布局于购物商场,直营店占比67.5% [6][7] - 2023年全面开放加盟,提出"3年开设1500家门店"目标 [6] - 践行OMO模式,线上渠道表现突出 [5] 财务与资本动态 - 2022-2024年总收入复合年增长率达32.3%(6.91亿元→8.05亿元→12.1亿元),2024年净利润1.87亿元 [11] - 2024年8月雅戈尔时尚科技成为第四大股东(持股4.491%) [10]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研智造中心于2023年底投产 [8]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从2019年3,329亿元增至2024年4,619亿元(CAGR 6.8%) [10] - 高端抗皱紧致类护肤品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594亿元增至2029年1,555亿元(CAGR 21.2%) [11] - 中国高端护肤品行业规模预计2029年达2,185亿元(2024-2029年CAGR 13.8%) [11] 竞争挑战 - 加盟扩张可能稀释品牌高端形象,门店已进入鹤岗等低线城市 [7] - 高端产品定价策略引发争议(如30ml精华液售价2260元遭遇市场冷遇) [7] - 面临欧莱雅、雅诗兰黛等国际巨头在研发投入上的压倒性优势 [7] - 2022年与香奈儿的"山茶花之争"凸显知识产权挑战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