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家队资金
icon
搜索文档
ETF跨入5万亿时代 “国家队”操作路线曝光
第一财经· 2025-08-31 15:00
"国家队"ETF持仓概况 - 截至6月底中央汇金中国国新等三家"国家队"机构合计持有26只ETF总市值达1.28万亿元较去年底增加2363.6亿元增幅超两成[1] - 三家机构合计持有基金份额3769.11亿份年内增加659.41亿份[5] 中央汇金操作策略 - 中央汇金总体持仓稳健持有21只ETF产品合计1971.2亿份未出现明显增减仅因基金份额合并调整易方达上证50ETF持有量减少9279.2万份[2] - 中央汇金资产上半年大幅加仓658.86亿份至1785.14亿份较去年底增加58.5%平均持仓比例从25.94%增至36.45%[2] 宽基ETF增持重点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获中央汇金资产最大增持112.37亿份[2] - 华夏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单只产品增持均超80亿份分别为95.45亿份89.31亿份81.83亿份[2] - 嘉实沪深300ETF南方中证500ETF等宽基产品也获得显著增持[3] 中小盘及科创类ETF布局 - 南方中证1000ETF华夏中证1000ETF广发中证1000ETF富国中证1000ETF等中小盘风格产品获增持8.6亿份至56.57亿份[3]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易方达创业板ETF等科创成长类品种同样获得增持[3] 央企主题ETF配置 - 中国国新旗下国新投资重点增持央企主题ETF包括1.33亿份南方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ETF和2390.9万份景顺长城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4] - 整体净增持1.48亿份上半年合计持有份额达12.76亿份[4] 行业主题资产扩展 - 中央汇金资产通过资管计划延伸至行业主题投资两个单一资管计划持有28只基金产品份额78.97亿份对应市值98.28亿元[5][6] - 主要增持医药宽基白酒军工芯片等行业ETF其中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增持超5.36亿份[6] ETF市场整体规模爆发 - 全市场ETF规模截至8月31日达5.12万亿元较去年底增长37.25%前8个月增量1.39万亿元刷新历史纪录[8] - 第五个万亿元突破耗时不足4个月此前四个万亿规模分别耗时近16年3年1年7个月[8] 多路资金共同参与 - 险资上半年加仓ETF近24亿份险资运用余额对权益类资产投资规模达4.7万亿元较去年底增加6223亿元[8][9] - 外资机构如巴克莱银行加仓15只ETF其中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增持5.41亿份瑞士联合银行集团增持36只ETF如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增持1.35亿份[9] ETF市场驱动因素 - 规模增长核心驱动包括政策支持市场情绪改善产品创新和投资需求升温[9] - 市场具有"要么涨净值要么增份额"的跨周期特征净值上涨贡献显著增长[10] - 未来增量可能集中在港股行业主题及债券ETF等方向[10]
“国家队”操作路线曝光
第一财经· 2025-08-31 14:53
"国家队"ETF投资策略 - 中央汇金资产上半年大幅加仓658.86亿份ETF 较去年底增长58.5% 主要增持华泰柏瑞沪深300ETF(112.37亿份) 华夏沪深300ETF(95.45亿份) 易方达沪深300ETF(89.31亿份)等宽基产品 [6] - 中国国新重点布局央企主题ETF 净增持1.48亿份 其中南方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ETF增持1.33亿份 景顺长城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增持2390.9万份 [8] - "国家队"通过资管计划延伸至行业赛道投资 两个资管计划持有98.28亿元基金 主要增持医药(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增5.36亿份) 白酒(鹏华中证酒ETF增超1亿份) 芯片等主题ETF [10] ETF市场规模扩张 - 全市场ETF规模突破5.12万亿元 较去年底增长37.25% 前8个月增量达1.39万亿元 第五个万亿突破仅用4个月时间 [12] - 险资权益投资规模较去年底增加6223亿元 达到4.7万亿元 外资机构如巴克莱银行增持15只ETF(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增5.41亿份) 瑞士联合银行增持36只ETF(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增1.35亿份) [13] - 市场呈现"涨净值或增份额"跨周期特征 未来增量可能集中在港股 行业主题及债券ETF等方向 [14] 头部产品持仓结构 - 三家"国家队"机构合计持有26只ETF 总市值1.28万亿元 较去年底增加2363.6亿元 增幅超20% 其中11只产品持有份额超百亿份 [8][9] - 前五大核心持仓为华泰柏瑞沪深300ETF(2929.05亿元) 易方达沪深300ETF(2177.07亿元) 华夏沪深300ETF(1723.53亿元) 华夏上证50ETF(1368.37亿元) 嘉实沪深300ETF(1459.59亿元) 合计占比超75% [9]
“国家队”ETF持仓密码本曝光:1.28万亿如何排兵布阵
第一财经· 2025-08-31 10:55
“国家队”ETF持仓规模与结构 - 截至6月底 中央汇金 中国国新等三家“国家队”机构合计持有26只ETF 总市值达1.28万亿元 较去年底增加2363.6亿元 增幅超两成 [1][8] - 持仓以宽基ETF为主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2929.05亿元) 易方达沪深300ETF(2177.07亿元) 华夏沪深300ETF(1723.53亿元)等5只核心产品市值占比超四分之三 [9] 中央汇金操作策略 - 中央汇金主体保持持仓稳定 持有21只ETF合计1971.2亿份 仅因基金合并技术性减持易方达上证50ETF 9279.2万份 [3] - 旗下中央汇金资产采取积极加仓策略 上半年增持658.86亿份至1785.14亿份 增幅58.5% 持仓比例从25.94%提升至36.45% [3] 重点增持品种分布 - 宽基ETF获最大增持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112.37亿份) 华夏沪深300ETF(95.45亿份) 易方达沪深300ETF(89.31亿份) 华夏上证50ETF(81.83亿份) [3] - 中小盘及科创类ETF同步加码 南方中证1000ETF(56.55亿份)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41.46亿份) 易方达创业板ETF(20.88亿份)等 [4][6] 中国国新投资方向 - 专注央企主题ETF配置 上半年净增持1.48亿份 重点增持南方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ETF(1.33亿份)和景顺长城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2390.9万份) [8] 行业主题资产配置延伸 - 通过资管计划布局行业赛道 两个单一资管计划持有28只基金 市值98.28亿元 重点增持医药(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增5.36亿份) 白酒 芯片等行业ETF [9] ETF市场整体发展态势 - 全市场ETF规模突破5.12万亿元 前8个月增长1.39万亿元 较去年底增幅37.25% 第五个万亿关口突破耗时不足4个月 [10][12] - 险资等长线资金积极布局 二季度末险资权益投资规模达4.7万亿元 较去年底增加6223亿元 上半年险资相关机构加仓ETF近24亿份 [11] 多机构资金协同入市 - 外资机构同步增配 巴克莱银行加仓15只ETF超1亿份 其中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增持5.41亿份 瑞士联合银行集团增持36只ETF包括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1.35亿份) [12] - 企业年金 私募等机构出现在多只ETF前十大持有人名单 形成多路资金合力格局 [12] ETF市场发展驱动因素 - 净值上涨与份额增长共同推动规模扩张 市场下行期吸引避险资金 上行期通过净值提升抵消部分净流出 呈现跨周期增长特征 [13] - 政策支持 产品创新及资产配置需求升温构成多重驱动 港股 行业主题及债券ETF有望成为后续增量主要来源 [12][13]
韩国人都开始买入大A,牛真的要来了?
大胡子说房· 2025-08-21 12:28
市场热度与资金流动 - 大A延续上涨趋势 日内最高价逼近3800点 成交量连续多日冲上2万亿[1] - 韩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持仓量从2024年末190.83亿元增长至244.75亿元 增幅达28%[4] - 市场热度引发对2015年牛市的回忆 当时指数从3200点涨至5178点后暴跌49%至2638点[5] 历史牛市与当前对比 - 2015年牛市总市值蒸发25.5万亿元 缩水幅度36% 30%个股跌幅超50% 95%投资者亏损[6] - 当年牛市由外资和杠杆资金推动 外资净流入约3.1万亿元 场外配资规模达2万亿[7][8] - 当前行情资金主要来源变为国家队资金和机构杠杆 机构杠杆持股占比超80%[9][10] 监管与风险控制 - 2015年因外资做空和监管缺失导致崩盘 场外配资通过P2P及影子银行无序进入[10] - 当前金融监管严格 禁止场外配资和影子银行 对杠杆资金准入要求提升[12] - 国家队资金以托举市场为目标 比外资更稳定 机构抗风险能力远强于散户[9][10] 行情性质与结构特征 - 当前行情更类似2021年结构性牛市 指数震荡向上但仅部分板块上涨[14] - 科技板块成为近期拉升主力 多数个股未跟上大盘涨幅[14] - 国家队资金有限 只能拉动重要指数 难以实现全面普涨[15] 投资策略建议 - 建议持有大盘相关指数或提前布局未轮动板块[17] - 慢牛基调下资金将在不同板块间轮动 全面牛市可能性低[16][17] - 当前仍属牛市初步阶段 需通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入场机会[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