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文明

搜索文档
一问到底丨“芯骨-条形芯撑”技术首次揭秘 三星堆最新研究成果发布
央视网· 2025-09-27 23:18
祭祀坑年代确定为商代晚期 有何意义?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了三星堆遗址多学科研究最新成果。三星堆祭祀坑埋藏年代是否确定?三星堆青铜器铸造有何独特的技术?三星堆出土的金器制 作技术、铜器彩绘工艺有哪些新发现? 三星堆祭祀坑的年代问题一直是学界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此次研究通过碳十四年代测定等技术,明确祭祀坑埋藏年代为商代晚期,这有什么重要意义 呢? 通过碳十四年代测定,三号、四号、六号、八号祭祀坑埋藏年代有95.4%的概率处于公元前1201年至公元前1012年,相当于商代晚期。 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 李水城:北京大学做了一个非常精确标本精选,从坑里边儿挑拣成的木炭,专门挑竹子的,测的年代就更加精确,为什么?因为竹 子的生长年代短,从这个角度来讲,新的测年就是把它定在了公元前的1100年,也是距今3100年,往前拉一点(距今)3200年。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 冉宏林:准确获取了祭祀坑的精确年代,这是一个填补空白的重要发现。祭祀坑年代的确定,对我们去进一 步认识古蜀文明它的一个演进和华夏化的进程也是非常关键的。 一、二、三、四、七、八号坑中发现的跨坑拼对器物,对确定祭祀坑的年代关系和性质十 ...
中国彩绘青铜已三千年!最新研究实证多彩三星堆
新华网· 2025-09-27 20:37
提起商周青铜器,人们脑海中浮现的是那抹古朴的青绿色。这其实是青铜器在地下埋藏千年后,被时光赋予的"锈色"。这片青绿掩去了它最初 的模样,那原本是一种如同太阳般耀目的金色,因而商周时期称青铜为"吉金"。 三星堆的青铜器同样如此。大约三千年前,三星堆人将铜、锡、铅的合金,按照一定比例铸造成高大的神树、巨大的面具、威严的神像……祭 祀天地神灵、沟通宇宙万物。最新公布的研究表明,这些充满了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青铜器,在灿烂的金色上更着有斑斓的色彩。 通过科技分析,考古学家揭开了三星堆青铜器的"色彩密码"。目前已发现的色彩为黑、红二色,黑色多见于描绘青铜人像和青铜面具的眉毛、 眼睛、头发等,也用来绘制一些特殊的图案和符号;红色常出现在青铜神树的花瓣上,青铜容器、人物服饰的细密纹饰凹槽里。这些彩绘在上 百件青铜人像、神兽、龙头等器物上均有发现,部分甚至肉眼可见。 "过去通常认为,中国彩绘青铜器多见于战国秦汉时期。三星堆彩绘青铜器数量众多、工艺精湛、取材自然,将中国彩绘青铜器出现的时间提 前了近千年。"负责此项研究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博士后刘百舸说。 新华社成都9月27日电(记者童芳 谢佼)27日在四川德阳召开的2025三星 ...
三星堆公布重大发现!专家:种种迹象表明,三星堆可能爆发过内战,神权贵族集团受到严重打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7 14:24
今天,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了三星堆遗址多学科研究最新成果。 通过碳十四年代测定,三号、四号、六号、八号祭祀坑埋藏年代有95.4%的概率处于公元前1201年至公 元前1012年,相当于商代晚期。 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 李水城:北京大学做了一个非常精确标本精选,从坑里边儿挑拣成的木炭,专 门挑竹子的,测的年代就更加精确,为什么?因为竹子的生长年代短,从这个角度来讲,新的测年就是 把它定在了公元前的1100年,也是距今3100年,往前拉一点(距今)3200年。 三星堆祭祀坑埋藏年代是否确定?三星堆青铜器铸造有何独特的技术?三星堆出土的金器制作技术、铜 器彩绘工艺有哪些新发现? 祭祀坑年代确定为商代晚期 有何意义? 三星堆祭祀坑的年代问题一直是学界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此次研究通过碳十四年代测定等技术,明 确祭祀坑埋藏年代为商代晚期,这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 冉宏林:准确获取了祭祀坑的精确年代,这是一个填补 空白的重要发现。祭祀坑年代的确定,对我们去进一步认识古蜀文明它的一个演进和华夏化的进程也是 非常关键的。 一、二、三、四、七、八号坑中发现的跨坑拼对器物,对确定祭祀坑的年 ...
三星堆公布重大发现!专家:种种迹象表明,三星堆可能爆发过内战,神权贵族集团受到严重打击,城市水系也因此改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7 14:21
祭祀坑年代确认 - 通过碳十四年代测定技术 三号 四号 六号 八号祭祀坑埋藏年代有95.4%概率处于公元前1201年至公元前1012年 相当于商代晚期 [5] - 北京大学采用竹子木炭标本精确测定 将年代定位于公元前1100年(距今3100年)至3200年前 [7] - 跨坑拼对器物进一步印证一至八号祭祀坑为同时期埋藏 对确定年代关系和性质至关重要 [9] 青铜器铸造技术突破 - 首次系统性确认"芯骨-条形芯撑"技术 该技术通过内部骨架支撑复杂大型青铜器铸造 类似彩灯主心骨结构 [11] - 三星堆形成以分铸为核心 兼用浑铸 锻造的创新铸造技术体系 该技术为国内同期遗址首次系统性发现 [13] - 采用多次分体浇筑合体铸造方式 既吸收中原模范法技术 又创造本地特色青铜文化 [15] 金器与铜器工艺特征 - 彩绘青铜器确认为中国最早铜胎漆器之一 主要采用朱砂与大漆工艺 成为连接三星堆与金沙遗址的文化纽带 [20] - 出土黄金遗物用量预计超过2公斤 已采用先进"灰吹法"对沙金进行提纯 [20] - 商代早期已发展集约化湿地稻作农业 晚期陶器制作实现标准化 实证社会繁荣程度 [20] 文明演进与历史变迁 - 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存在密切联系 佐证其为多元一体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 [17] - 三星堆遗址包含宝墩文化 三星堆文化和十二桥文化三期发展 存在先后继承关系与显著差异 [23] - 考古研究表明可能爆发内战 神权贵族集团受严重打击 导致都城功能下降和人口迁徙 推动十二桥文化聚落数量增多 [24] 文物保护技术进展 - 针对出土象牙保护难题 成功研发创新技术方案 实现常规环境下长久保存与展示 [22]
从考古发掘走向全民共享 宝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
四川日报· 2025-09-27 00:58
宝墩古城距今约4500年,面积约276万平方米,是我国长江上游地区时代最早、面积最大的史前城 址,被誉为"古蜀文明之源,长江上游文明之光"。从距今4500年左右至秦并巴蜀,成都平原经历了从宝 墩文化到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十二桥文化)、古蜀大型船棺遗存的考古学文化发展脉络,清晰展现 了古蜀文明的演进轨迹,为中华文明起源研究提供了关键例证。这些重大遗址的发现,证明了成都是古 蜀地区的古代文明中心,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夏商时代长江流域青 铜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卓越代表,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9月26日,宝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开园。作为古蜀文明、中华文明重要标识的宝墩遗址,从考 古发掘走向全民共享。 今年6月,宝墩古城考古遗址公园入选国家文物局"新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为继三星堆、金 沙、邛窑后,四川第4家获此殊荣的遗址公园。 作为宝墩遗址的守护地,新津已累计投入超5亿元用于遗址公园规划建设,持续推进宝墩遗址保护 传承、研究利用、展示推广、活化转化,加快与三星堆、金沙共同构建"考古研究、文物保护、文旅融 合"协同发展新格局。(记者 吴晓铃) ...
古老文明焕发文旅新活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5 01:20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吸引力分析 - 新馆特色文物如陶三足炊器吸引众多游客 提升参观体验 [1] - 游客互动项目如金面罩拍照增强参与感 江苏游客专门学习拍摄技巧以提升效果 [1] - 1号青铜神树现高近4米 结构分三层九枝 顶端有鸟形装饰 侧有龙形雕刻 展示古蜀超凡铸造技艺 [1] 馆藏文物与设计特色 - 陈列大量造型奇特且工艺精湛的青铜器和玉石器 如玉璋刻有人形和山形图案 证明古蜀文明具备完整礼仪制度 [2] - 建筑融入三星堆文化元素 如环形吊灯采用凤鸟纹饰设计 增添神秘气息 [2] - 旋转坡道设计继承旧馆元素 游客感受到亲切感和熟悉感 [2] 文创产品与商业表现 - 文创售卖区产品包括盲盒 丝巾 毛绒玩具等 设计别致且具三星堆特色 北京游客称赞冰箱贴和快递寄送服务便利 [3] - 文创产品以文物为灵感 结合古蜀文明元素与现代生活 富文化传播和实用价值 [3] - 2024年博物馆接待游客近600万人次 文创产品年销售额约2亿元 显示强劲文旅活力 [3]
两大两小到四川玩四天三晚人均多少钱?成都亲子游四天时间怎么安排?
搜狐财经· 2025-09-14 02:22
四川旅游资源概述 - 四川位于中国西南地区 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资源 是暑期自由行的优选目的地[1] 自然景观资源 - 九寨沟景区以清澈湖水和五彩海子著称 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如同镶嵌在大地的宝石[1] - 峨眉山高耸入云且云雾缭绕 登顶可观赏云海翻腾和连绵山峦的壮观景象[1] - 乐山大佛为世界最大石刻坐佛 依山而凿气势恢宏 历经千年风雨仍守护当地[1] - 青城山空气清新绿树成荫 山间小道适合漫步 山顶可俯瞰周边美景[7] 人文历史资源 - 三星堆古遗址出土青铜面具和青铜神树等文物 造型奇特工艺精湛 展现古蜀文明神秘历史[2] - 武侯祠承载三国时期蜀汉历史记忆 体现诸葛亮智慧谋略和将士壮志豪情[2][6] - 锦里古街保留古代集市风貌 古色古香建筑与热闹街道形成独特体验[6] - 宽窄巷子融合老成都韵味与现代时尚气息 夜间休闲氛围浓厚[6] 旅游行程安排 - 4日自由行人均费用1000-1500元 日均成本数百元 性价比极高[3] - 首日行程包含锦里古街小吃体验 武侯祠历史参观和宽窄巷子夜生活[6] - 次日安排都江堰水利工程参观 通过鱼嘴 飞沙堰等设施展示古代治水智慧[7] - 第三日峨眉山金顶游览包含缆车观光 佛光观赏和猴群互动体验[8] - 末日在春熙路商业区进行纪念品采购并品尝地道四川美食[9] 特色美食资源 - 四川火锅以辣麻鲜香闻名 提供红汤 清汤和鸳鸯锅底选择 推荐毛肚和鸭肠等食材[16] - 串串香采用竹签串煮食材 麻辣口味最受欢迎 荤素种类丰富[17] - 龙抄手为传统面食 皮薄馅大且有清汤 红汤 海味等多种汤料选择[17] - 夫妻肺片使用牛肉 牛肚等主料 配辣椒油和花椒面 呈现麻辣浓香特点[17] - 担担面配有碎肉 芽菜和葱花等配料 面条细薄且卤汁酥香[17] 旅游注意事项 - 山区早晚温差较大需准备薄外套 九寨沟等景区需携带雨具应对降雨[12] - 高海拔地区如峨眉山金顶需准备抗高原反应药物 避免剧烈运动并保持休息饮水[13] - 景区需遵守规定保护环境文物 峨眉山禁止投喂猴子 九寨沟禁止乱扔垃圾[14] - 景区间距离较远需提前规划交通 可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正规包车服务[15] 旅游服务推荐 - 当地导游提供行程规划服务 联系电话130 2236 6621可进行免费咨询[3][9]
一家三口到四川成都纯玩四天花费多少钱?怎么玩攻略+注意事项
搜狐财经· 2025-08-23 02:37
四川旅游资源概况 - 四川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旅游目的地 拥有九寨沟 贡嘎雪山 若尔盖草原等顶级自然景观 [1] - 人文历史资源丰富 包括三星堆遗址青铜面具 青铜神树等文物及武侯祠三国文化遗迹 [1] - 美食文化极具吸引力 火锅 串串 川菜等麻辣鲜香特色突出 [1] 旅游服务与成本结构 - 当地导游服务可提供行程规划 文化讲解及小众景点导览 人均费用1000-1500元[3] - 典型四日行程覆盖成都市区 九寨沟 峨眉山 都江堰等多类型景点组合 [5][6][7][8][9] 具体行程安排 - 首日成都深度游包含锦里古街传统手工艺体验 武侯祠三国文化游览及春熙路商业区活动 [5][6] - 次日九寨沟行程以自然景观为主 包括五彩池 诺日朗瀑布等核心景点 [7] - 第三日峨眉山朝圣行程包含寺庙斋饭体验及金顶云海佛光自然奇观 [8] - 末日都江堰水利工程参观突出古代科技文明 配合当地河鲜美食体验 [9] 旅游配套服务 - 提供专业导游联系电话13022366621用于行程咨询与定制服务 [3][9] - 建议提前查询景点开放时间及门票信息 山区需备厚外套应对天气变化 [11][12] - 强调饮食选择正规餐馆 适量食用辛辣食品保障健康需求 [12] 特色美食体系 - 火锅以红亮锅底 毛肚 鸭肠 嫩牛肉等新鲜食材为特色 配香油蒜泥调料 [13] - 串串香提供荤素自选模式 配麻辣鲜香调料 [13] - 经典川菜包括麻婆豆腐 回锅肉 鱼香肉丝等麻辣鲜香风味 [13] - 小吃系列涵盖钟水饺 龙抄手 担担面等地方特色品种 [13]
天府成都:古蜀印记,锦官烟云
经济观察报· 2025-08-18 01:49
古蜀文明与金沙遗址 - 金沙遗址是距今约3200年至2600年前古蜀文明的重要遗址,已出土金器、玉器、青铜器和象牙等珍贵文物数千件,其中金箔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之一 [3] - 太阳神鸟金饰是金沙遗址经典文物,圆形镂空薄片,内层12道齿状光芒象征太阳,外层4只逆时针飞鸟,反映古蜀人对天文历法的认知 [2] - 遗址内发现大型建筑区、宗教祭祀活动区、居址和墓地等功能区,与三星堆共同揭示古蜀文明 [3] 古蜀祭祀文化 - 祭祀仪式在河湖之畔举行,祭司头戴13道弧形齿饰冠冕,身穿中长服饰,佩戴权杖和腕饰,主持沉祭、堆祭和埋祭 [5] - 祭品包括金器、玉器、青铜器、象牙和卜骨,部分撒有朱砂,玉璧象征"天圆地方",用于祭祀苍天 [6] - 黄金面具用于覆盖青铜人头像,作为通神工具和娱神法器,显示崇高地位并祈求神灵庇护 [7] 李冰治水与都江堰 - 李冰设计鱼嘴分水堤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枯水期引水灌溉,洪水期分流防洪 [10] - 开凿宝瓶口控制水量流速,建造飞沙堰自动排洪排沙,采用竹笼装石筑堤技术稳固工程 [10] - 治理后成都平原从水灾频发变为"天府之国",都江堰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11] 蜀地盐业与纺织业 - 李冰在广都开凿盐井,采用井架、辘轳和吊桶提取卤水,通过大锅煮制生产食盐 [12][13] - 汉代蜀锦织造使用提花机,织工在锦江濯洗使丝绸色泽鲜艳,质地柔顺,成为重要产业 [15][16] - 诸葛亮推行政策鼓励蜀锦生产,使其成为战略物资,远销魏吴两国 [16] 文翁兴学与石室官学 - 文翁创建石室官学教授儒家经典,选拔学生到衙门实习,提供生活费用和徭役减免 [18] - 学校设有医学课程,使用经穴漆人模型讲解经络穴位,促进蜀地文化发展 [19][20] - 该模式提升百姓文化素养,改变社会风气,成为全国地方官学典范 [18][19] 成都历史变迁 - 杜甫在浣花溪畔建草堂,创作《江村》等诗作,反映蜀地田园生活的宁静与从容 [22] - 明末战乱后"湖广填川"移民政策使成都重建,街巷恢复热闹繁荣 [23]
成都世运会 | 世运“朋友圈”:邂逅万千 回味无限
新华网· 2025-08-18 00:42
世运会推动成都文旅消费 - 世运会期间成都入境外国旅客达15万人次 同比增长49.9% [12] - 6.5万商户支持外卡收单 21个境外电子钱包实现直接支付 [12] - 427家离境退税商店和103家即买即退商店刺激消费 [12] 文创产品与特色餐饮需求激增 - 吉祥物"蜀宝"和"锦仔"文创产品供不应求 部分商品需预约购买 [4] - 火锅巴士和火锅游船成为特色消费场景 [8] - 城市火锅店遍布大街小巷 形成标志性餐饮体验 [8] 科技与传统文化融合展示 - 智能翻译眼镜和AR设备实现多语种实时传译 [15] - 成都规划馆通过全息投影技术展示古蜀文明 [5] - 东郊记忆艺术区改造旧工厂为时尚文化街区 [11] 生态与城市基础设施升级 - 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体现绿色发展理念 [4] - 境外银行卡可直刷乘坐公交地铁 [12] - 国际机场实现地铁高铁飞机同站换乘 [12] 国际影响力与社交媒体传播 - 运动员社交媒体粉丝量显著增长 [18] - 自由搏击选手携带13只熊猫纪念品回国 [4] - 印度选手表达对青城山武术文化的兴趣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