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面膜

搜索文档
暴跌51%!“医美面膜第一股”敷尔佳,业绩爆雷!
凤凰网财经· 2025-08-24 12:5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8.63亿元,同比下滑8.15%,为近五年来首次高个位数下跌 [2][3] - 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大幅下跌32.54% [2][3] - 扣非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同比接近腰斩,下滑48.66% [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62亿元,同比下滑54.69% [3] - 总资产56.99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6.33% [3] 业务结构分析 - 医疗器械类营收2.38亿元,占比27.61%,同比暴跌48.07% [8][9] - 化妆品类营收6.25亿元,占比72.39%,同比增长29.95% [8][9] - 医疗器械毛利率84.22%,同比提升2.93个百分点 [8][9] - 化妆品毛利率80.42%,同比下滑1.11个百分点 [8][9] 销售渠道变革 - 线上渠道营收6.95亿元,占比80.50%,同比增长47.11% [14][15] - 线下渠道营收1.68亿元,占比19.50%,同比暴跌63.99% [14][15] - 线上直销渠道收入5.36亿元,占比62.12% [15] - 线下渠道几乎全部为经销模式,覆盖医美院线、专营店等渠道 [15] 费用结构变化 - 销售费用激增至4.20亿元,同比增长39.56%,占营收比例达48.67% [4][17] - 研发投入仅2332.65万元,占营收比重2.7% [4][21] - 研发人员仅69人,专利积累31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仅3个 [21][22] 行业竞争环境 - 一季度化妆品零售总额1149亿元,同比增长3.2%,但增幅收窄 [10] - 头部公司纷纷进入医美领域,价格战愈演愈烈 [9] - 监管政策调整,医疗器械分类规则修订可能削弱医用敷料医疗属性 [22] 战略调整方向 - 持续深耕Ⅱ类、Ⅲ类医疗器械领域,推进皮肤改善类及注射类产品研发 [11] - 关注子品牌孵化培育,实施品牌升级及多元营销策略 [12] - 加大直播电商投入,开展头部直播间合作和自播内容投放 [13][19]
敷尔佳,正在消散的“医美面膜”神话
北京商报· 2025-04-23 13:0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0.17亿元 同比增长4.32% 归母净利润6.61亿元 同比下滑11.77%[3] - 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9.29% 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1.56% 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3] - 销售费用大幅增长 2024年销售费用7.48亿元同比增长40.53% 2023年销售费用5.32亿元同比增长36.44%[3] 盈利能力变化 - 毛利率曾持续攀升 2020-2022年毛利率分别为76.47%/81.95%/83.07% 堪比茅台水平[6] - 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 主要系销售推广投入增加及产能扩建折旧摊销所致[3] - 营销费用边际效应显现 过多投入反而侵蚀利润[1] 行业竞争环境 - 线上市场过度依赖大促及达人营销 整体运营成本持续增加给企业带来沉重负担[4] - 医美敷料监管政策收紧 2020年国家药监局明确不存在"械字号面膜"概念[7] - 预计2026年国内医美术后医用敷料市场规模达253.8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30%[8] 产品与研发 - 主营医疗器械类敷料和化妆品 2018年医疗器械类产品仅3款但贡献近90%营收[5] - 研发投入增速放缓 2024年研发费用3482.28万元同比增6.04% 占总营收不足2%[9] - 研发投入占比低于同行 华熙生物等企业研发投入超5%[9] 市场竞争格局 - 华熙生物已取得5个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旗下夸迪品牌推出医用敷料系列产品[8] - 巨子生物旗下可复美 创尔生物旗下创福康等品牌均有相关布局[8] - 先发优势逐渐消失 需要寻找差异化发展路径如美容仪器相关赛道[10] 历史发展轨迹 - 2018年营收3.74亿元 2019年迅速增长至13.42亿元 2020年达15.85亿元[6] - 2023年8月登陆资本市场成为"医美面膜第一股" 当年营收19.34亿元[6] - 2019-2021年医疗器械类敷料收入分别为9.18亿元/8.8亿元/9.28亿元 营收占比从68.38%降至56.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