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器械集中带量采购
icon
搜索文档
上市首日涨逾400%!从杨浦成长起来的企业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搜狐财经· 2025-09-26 07:10
9月25日, 上海建发致新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建发致新")正式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公司股票发行价格为7.05元/股,开盘价36元/股, 随后股价一路冲高至46.20元/股,盘中涨幅一度超过550%,截至收盘,公司股价为36.56元/股,上涨418.58%,总市值约154亿元。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118.82亿元增长至179.2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2.81%。2024年公司净利润达到2.74亿元,较2022年的1.89亿元相 比,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显示了公司在医疗器械集中带量采购政策下良好的产业政策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 此次上市,建发致新预计实际募集资金总额4.46亿元,通过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持续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和SPD业务项目拓展建设,这些新增投资将进一 步提升公司精细化、智能化管理能力,为公司快速扩大的业务规模与精益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建发致新董事长余峰表示,将以上市为契机、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继续秉持"专业创造价值,为生命健康提供更有品质的服务"的企业使命,聚焦产业链 痛点,深耕医院场景,积极拥抱智能化时代,主动服务国家、区域和城市发展大局。 文字 ...
深圳南山冲出一家IPO,估值82亿,迈瑞医疗前高管创办,高瓴押注
36氪· 2025-09-22 09:22
公司概况与上市进展 - 深圳麦科田生物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11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由摩根士丹利和华泰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公司成立于2011年4月26日 注册地位于深圳市南山区 前称为深圳玉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2] - 控股股东LIU Jie、钟要齐及李辉女士合计持有公司39.55%股权 通过AB股安排控制79.14%投票权 [3] 管理层背景 - 董事长兼总经理LIU Jie曾担任迈瑞医疗国际销售及营销副总裁、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和首席财务官 拥有超过20年医疗行业经验 [3] - 副董事长钟要齐曾任迈瑞医疗国际销售及营销副总裁及战略发展部高级副总裁 [4] - 两位高管均拥有医疗器械行业资深管理经验 并带领公司从输液设备生产商转型为高端医疗器械解决方案提供商 [5] 融资与估值 - 公司获得高瓴、深创投、软银中国、汉石投资等机构多轮融资 2023年股份认购时估值达82.45亿元 [5] 产品组合与市场地位 - 产品覆盖生命支持、微创介入和体外诊断三大领域 截至2025年6月底拥有50种生命支持产品、80种微创介入产品和210种体外诊断产品 [6] - 在中国输注工作站市场2018-2024年销售额排名第一 肠内营养泵市场排名靠前 [11] - 2022-2024年中国消化系统微创介入耗材市场销售额排名第二 2023-2024年一次性胆道镜市场前五名 [12] - 2021-2024年中国全自动血栓弹力图市场销售额排名第一 [14] - 拥有70多种候选产品储备 包括30多种生命支持候选产品和30多种微创介入候选产品 [6] 市场覆盖与分销网络 - 产品覆盖全球140多个国家地区 中国境内覆盖超过6000家医院 包括90%的三级甲等医院 [6] - 经销网络包括1959个国内经销商和607个海外经销商 经销收入占比超过80% [18] - 2024年国内经销商数量2791家 海外经销商903家 但2025年上半年国内经销商减少至1959家 海外减少至607家 [20] 财务表现 - 收入从2022年9.17亿元增长至2024年13.99亿元 2025年上半年收入7.87亿元 [16] - 毛利率持续提升 从2022年43.7%升至2025年上半年52.9% [16] - 2022-2024年累计亏损3.87亿元 其中2022年亏损2.26亿元 2023年亏损6450万元 2024年亏损9660万元 2025年上半年实现盈利4100万元 [16] - 收入结构变化明显:生命支持产品占比从2022年45.3%降至2024年35.3% 微创介入产品从42.1%升至51.6% 体外诊断产品从12.6%微升至13.1% [17] 费用结构 - 研发费用2022-2024年累计9.34亿元 销售费用累计10.87亿元 [22] - 销售费用率高于研发费用率:2022年销售费用率28.2% vs 研发费用率25.7% 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率21.2% vs 研发费用率16.1% [23] - 研发团队超过500人 占员工总数25.1% [21] 行业市场空间 - 2024年全球生命支持医疗器械市场规模751亿美元 中国市场规模557亿元 [6] - 全球内窥镜微创介入市场规模321亿美元 中国市场规模249亿元 [6] - 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1084亿美元 中国市场规模1161亿元 [6] 行业竞争格局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美敦力、GE医疗、飞利浦、西门子医疗、联影医疗、华大智造等海内外企业 [7] 政策环境影响 - 医疗器械定价受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影响 若产品被纳入集采范围可能导致终端价格下降 [23] - 若未中标集采或大幅降价中标 可能对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23]
22.61亿!康德莱最新年报
思宇MedTech· 2025-04-22 04:25
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2.61亿元,同比下降7.79%,归母净利润2.15亿元,同比下降6.75% [5] - 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5028.98万元,同比上升13.73% [5] - 三费占营收比16.96%,同比减少0.17%,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92亿元,同比下降33.47% [5] - 资产负债率29.86%,较2023年下降12.49% [5] 主营业务与商业模式 - 主营业务为医用穿刺针、医用输注器械等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商业模式以自有品牌产品销售为主 [3] - 2024年扣非净利润2.11亿元,同比下降5.44%,自有产品业务略有增长 [4] 行业与竞争分析 - 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竞争加剧,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挤压公司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4] - 公司通过调整经营策略、优化成本结构、推进新产品上市等措施应对行业挑战 [4]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产品线涵盖穿刺护理类、输液导管类、介入类耗材等10大类,形成完整产业链 [7] - 拥有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示范企业"等资质,研发的一次性使用血样采血针获省级高新技术产品称号 [7] - 采用先进技术设备确保医疗器械最高质量 [7] 市场布局与合作 - 国内采用"代理经销+配送+服务"模式,在六大区域建立渠道和配送服务机构 [8] - 产品销往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 [8] 行业活动 - 将参与2025年4月24日在北京举办的首届全球骨科大会 [9]
22.61亿!康德莱最新年报
思宇MedTech· 2025-04-22 04:25
主营业务与商业模式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医用穿刺针、医用输注器械等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商业模式以自有品牌产品销售为主 [4] - 2024年营业收入为22.61亿元,同比下降7.79%,主要受市场环境变化影响 [4] 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22.61亿元,同比下降7.79%,归母净利润2.15亿元,同比下降6.75% [7] - 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5028.98万元,同比上升13.73% [7]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3.84亿元,占营收比16.96%,同比减少0.17% [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92亿元,同比下降33.47% [7] - 资产负债率29.86%,较2023年下降12.49% [7] 综合分析 - 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竞争激烈,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对公司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造成挤压 [5] - 公司通过调整经营策略、优化成本结构和推进新产品上市等措施稳住基本盘 [5] - 2024年扣非净利润2.11亿元,同比下降5.44%,自有产品业务略有增长 [5] - 公司在行业标准制修订加速背景下积极提升产品质量,推动技术创新 [5] 产品和技术 - 主要产品包括医用穿刺针、医用输注器械、医用高分子耗材等,形成穿刺护理类为主的多品类产品线 [9] - 公司拥有完整技术流程和先进设备,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示范企业"等 [9] - 研发的"一次性使用血样采血针"获省高新技术产品称号,"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获浙江省名牌产品称号 [9] 市场与合作 - 国内市场采用"代理经销 + 配送 + 服务"营销模式,加快终端临床和消费医疗业务拓展 [10] - 产品销往国内各省市及美国、欧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10] - 与国内多所知名高等院校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科技创新 [10] 公司背景 - 成立于1987年,总部位于上海,专业从事一次性医用穿刺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 [8] - 国内医用穿刺针制造技术领先企业,拥有完整产业链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