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斗应用
icon
搜索文档
走进千家万户 赋能千行百业——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9-26 21:42
乘坐由北斗系统导航的哈啰无人驾驶汽车抵达北斗峰会现场,各类示范应用场景令人目不暇接。从陆海 空天到衣食住行,北斗在天边也在身边。 峰会集中发布了33项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北斗新产品、新技术与新应用,全面呈现我国北斗系统在核心 科技突破与规模化落地方面的最新成果。 产业规模达5758亿元,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规模近5000万台套,消费领域应用保有量突破20亿台套…… 9月24日至25日,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上,一组组数据折射北斗规模应用的蓬勃发展。记者走 进峰会,感受北斗融入大众生活、赋能千行百业的发展律动。 融入大众生活,北斗在身边 湖南澳德信息科技的生产车间里,技术人员正在检测一批将用于高铁列车的多频段组合天线。企业技术 中心研发主任罗也荣介绍,应用"北斗+5G"融合定位技术,这些天线是列车上永不离线的"安全 员","目前全国超过一半的高铁列车搭载我们的产品。" 在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展台,一台名为"青龙"的人形机器人可以精准完成收快递、园区导览等工作。 这背后的关键,是机器人背上的"时空算力背包"。"背包内置北斗卫星天线、高精度板卡等硬件,接入 北斗时空智能服务和'北斗+具身智能巡检平台',实现了对机器 ...
从“可用”到“好用” 北斗新技术新应用频现
上海证券报· 2025-09-26 18:27
在丰翼无人机展台,现场工作人员向上海证券报记者介绍称,目前,丰翼无人机已拓展至城市管理、医 疗急救、安防巡检等领域。"搭载北斗系统后,无人机具备覆盖广、灵活性高等特点,不仅提升物流效 率,还能覆盖传统运输难以抵达的区域。" ◎记者 夏子航 "在本次峰会上,我们推出了全新一代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SoC芯片,进一步提升了芯片捕获卫星信号 的速度,首次捕获时间不超过2秒。"9月25日,华大北斗董事长孙中亮一边说着,一边向上海证券报记 者现场演示起来。 9月24日至25日,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下称"峰会")在湖南株洲举办。本届峰会以"同世界· 共北斗——智联时空"为主题,汇聚了24国代表团,通过5万平方米"室内+室外"双展区,将千余个北斗 应用场景搬进现实。北斗早已融入千行百业,从"天边"到"身边",从"可用"到"好用"。 作为峰会核心亮点,展区成为北斗技术落地的"全景窗口"。112家参展企业中,中国时空、中国电信、 高德地图、华大北斗等头部企业悉数登场,无人机、无人车、人形机器人、北斗芯片等产品密集亮相。 从"天边"到"身边": 北斗新产品新技术新应用频现 9月25日,记者走进峰会E2展馆,几套鲜艳的冲锋衣正 ...
守田间、护林场、管低空,我市3个案例入选北斗应用十大领域典型场景及案例集
南京日报· 2025-09-26 02:07
9月24日,在国家发改委、网信办、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和湖南省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北斗规模 应用国际峰会上,发布了《北斗应用十大领域典型场景及案例集(2025年)》,南京市推荐的"北斗赋 能农机作业""北斗定位助力林场救灾""北斗+存量无人机精准监管应用"3个案例入选并现场发布。 在农业领域,"北斗赋能农机作业"大显身手。据了解,江苏北斗农机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并建设的"六 合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平台",以"管服一体化"为核心,在管理端依托北斗提供的实时农机位置与作业 轨迹数据,通过农机分布监控、作业监测图、作业统计报表等功能模块,实现亩均种植成本降低约100 元,农机闲置率下降40%。在服务端面向服务组织、生产主体、农资供销单位等社会化服务参与者,利 用北斗支撑的精准作业信息记录与时空数据,提供线上作业调度、供需信息发布与匹配等服务,累计推 广终端1000余台套,服务260余万亩。 "截至目前,通过数字平台促成交易900余单,带动合作社服务面积增长30%(达8万亩),社区服 务增收超20万元/年。"江苏北斗农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 江苏星宇芯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头盔式北斗通信定位系统,主要应用于林草行 ...
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发布33项创新成果
中国新闻网· 2025-09-24 13:35
其中,北斗卫星短报文技术的"北斗语音消息技术"案例,首次应用到大众消费终端,可实现紧急情况下 快速语音求救;"易测"消费级北斗高精度软硬件产品案例,解决了"精度与便携性不可兼得"的行业痛 点。 中新社湖南株洲9月24日电 (鲁毅 张雪盈)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24日在湖南株洲开幕,33项北斗 创新成果在峰会现场首发。 据悉,这33项北斗相关新产品、新技术、新应用,涵盖交通、应急、通信、林业等多个领域,系北斗领 域芯片、模组、终端及全场景解决方案首次官方集中发布。 中新社记者从峰会现场获悉,中国北斗产业规模于2024年底达到5758亿元人民币,"十四五"期间年均增 长超8%。目前,中国与世界多国达成北斗应用合作共识,北斗产品在亚洲、非洲等地区广泛应用,赋 能交通、电力、工程建设、石油勘探等领域。 马达加斯加、巴基斯坦、巴西、老挝等24个国家代表团和联合国人居署等5个国际组织参加此次峰会, 现场还发布了《北斗产业发展蓝皮书(2025)》《北斗应用十大领域典型场景及案例集(2025)》,并签约 一批重大项目。(完) 本届峰会以"同世界·共北斗——智联时空"为主题,5万平方米的场景示范展上,上千个应用示范场景亮 ...
两部门印发行动方案:确定电子信息制造业今明两年稳增长路径
上海证券报· 2025-09-04 23:38
产业增长目标 - 2025至2026年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目标为7% [1] - 包括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领域后,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目标达到5%以上 [1] - 到2026年电子信息制造业预期实现营收规模和出口比例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首位 [1] 细分领域发展目标 - 到2026年服务器产业规模目标超过4000亿元 [1] - 75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国内市场渗透率目标超过40% [1] - 个人计算机、手机将向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1] - 5个省份的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目标过万亿元 [1] 产业转型升级措施 - 推动智能体与终端产品深度融合,制定智能化分级方法与标准 [1] - 加快5G/6G关键器件、芯片、模块技术攻关,强化6G技术成果储备 [1] - 依法规范光伏等领域低价竞争行为,指导地方梳理产能布局并推动有序调整 [2] - 实施产品质量管理,落实《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 [2] - 支持协会商会建立自律机制,通过技术进步和规范引导双轮驱动高质量发展 [2] 市场拓展方向 - 提升智能产品适老化设计水平,增加智慧健康养老终端供给 [2] - 推进人工智能服务器、高效存储等先进计算系统建设 [2] - 支持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等跨界融合领域发展 [2] - 构建基于北斗的精准时空信息服务体系,促进北斗与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融合 [2]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推进电子信息制造业大规模设备更新 [2] - 编制完善产业链图谱,有序布局先进计算、新型显示、服务器等重点领域重大项目 [2] - 聚焦垂直行业场景推动算力向生产力转化 [2] - 打造跨平台计算框架核心生态,提升多体系芯片、多类型软件的兼容适配能力 [2] 产融合作支持 - 发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产业基金引导作用 [3] - 利用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助企融资纽带作用 [3] - 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指导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3] - 鼓励企业合理兼并重组、转型升级,促进"募投管退"良性循环 [3] 产业基础现状 - 2023年上半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 [3] - 上半年增速分别高于工业和高技术制造业4.7和1.6个百分点 [3] - 6月单月增速达11%,延续强劲增长态势 [3]
两部门印发行动方案,确定电子信息制造业今明两年稳增长路径 16条举措利好AI、芯片、光伏等领域
上海证券报· 2025-09-04 19:12
产业增长目标 - 2025至2026年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7% [1] - 包含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领域后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5%以上 [1] - 2026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规模和出口比例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首位 [1] - 2026年实现5个省份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过万亿元 [1] 细分领域发展目标 - 2026年服务器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 [1] - 75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国内市场渗透率超过40% [1] - 个人计算机、手机向智能化、高端化迈进 [1] 产业升级方向 - 推动智能体与终端产品深度融合并制定智能化分级方法与标准 [1] - 加快5G/6G关键器件、芯片、模块技术攻关 [1] - 强化6G技术成果储备以夯实通信产业技术底座 [1] 行业治理措施 - 依法规范光伏等领域低价竞争行为并指导产能布局有序调整 [2] - 实施产品质量管理并落实《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 [2] - 支持协会商会建立自律机制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2] 市场拓展策略 - 提升智能产品适老化设计水平并增加智慧健康养老终端供给 [2] - 推进人工智能服务器、高效存储等先进计算系统建设 [2] - 支持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等跨界融合领域发展 [2] 技术创新应用 - 构建基于北斗的精准时空信息服务体系 [2] - 促进北斗与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深度融合 [2] - 编制完善产业链图谱并有序布局先进计算、新型显示等领域重大项目 [2] 产业生态建设 - 推动算力向生产力转化并打造跨平台计算框架核心生态 [2] - 提升多体系芯片、多类型软件的兼容适配能力 [2] - 强化产业生态主导权 [2] 金融支持体系 - 构建与产业创新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 [3] - 发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等产业基金引导作用 [3] -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助企融资并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 [3] 资本引导方向 - 指导耐心智慧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3] - 鼓励企业合理兼并重组、转型升级 [3] - 促进"募投管退"良性循环 [3] 行业现状 - 上半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 [3] - 增速分别高于工业和高技术制造业4.7和1.6个百分点 [3] - 6月单月增速达11%延续强劲增长态势 [3]
信息发展(300469.SZ):在海南自贸区已率先布局北斗规模化应用
格隆汇· 2025-09-04 07:58
业务布局 - 公司在海南自贸区率先布局北斗规模化应用 涵盖车载智能终端装机 车路云一体化平台建设 保险科技风险降赔以及智慧交通管理 [1] - 公司积极参与北斗自由流相关立法与示范工作 推动自由流收费 智慧治理等场景应用落地 [1] 战略发展 - 依托海南自贸区政策优势 公司探索数据要素合规流通与价值转化 [1] - 业务布局为交通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1]
逐梦智慧城市 大理打造“北斗文旅第一城”
中国发展网· 2025-07-28 05:48
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 -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布22个省份的39个城市(区)入选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名单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入选 [1] 2025两岸智慧城市研讨会 - 会议主题为"科技赋能 共创两岸智慧城市新典范" 聚焦城市管理、智能制造、物联网、绿色能源、智慧交通等重点领域 [1] - 由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华新丽华、高通中国、中兴通讯等两岸重要企业与研究机构参与 [2] - 围绕低空发展、自动驾驶、北斗应用、边缘智能等智慧城市核心议题展开讨论 [2] 大理州智慧城市建设 - 大理州利用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结合当地文旅、生态保护和城市生命线等场景实现智慧城市建设创新 [1] - 工业级5G创新应用(大理)研究院以北斗技术为核心 融合5G、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打造数字化服务体系 [5] - 构建"北斗+文旅"实时动态地图 为打造"北斗文旅第一城"提供时空基座 [5] 北斗技术应用成果 - 象往智能科技基于北斗独立定位开发"大象哈喽"智能电动车系列产品 [6][7] - 产品在大理本地设计和生产 利用时空底座提供慢行交通解决方案 [7] - 智能电动车产品在东南亚市场颇受欢迎 [7] 大理州发展优势 - 2024年大理游客总数超过1.1亿人次 对城市服务和管理提出新挑战 [5] - 具有特色文旅产业和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 [5] - 自然资源丰富 营商环境开放包容 是宜居宜游宜业的黄金之地 [4]
中海达(300177) - 300177中海达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05
2025-06-06 07:52
公司概况 - 公司专注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产业链,是国内领先、全球主流企业 [2] - 以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为基础,融合多种技术,形成全空间产品布局,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2][3] - 形成精准时空感知装备、北斗高精度行业应用、智能驾驶与导航控制三大核心业务板块 [3] 业绩情况 - 2024 年度营收 12.1954953551 亿元,同比增长约 2.80%,净利润 -1244.97947 万元,同比增长 97.08% [3]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 1.5198832418 亿元,同比增长约 30.60% [3] 海外业务 发展情况 - 2024 年海外业务稳健发展,市场以亚洲、南美、欧洲等地区为主,受惠于“一带一路”和产品优势,未受复杂国际政治环境较大影响 [4] - 2024 年在匈牙利设子公司推进欧洲业务布局,中标乌干达项目实现市场“零突破” [4] 竞争优势 - 海外市场需求和空间扩大,公司提供高精度定位终端和解决方案 [5] - 坚持人员本地化战略,在 12 个国家设分支机构,实现采购、物流、销售及技术服务本地化,业务覆盖多个海外地区 [5] 智能驾驶与导航控制应用业务 业务介绍 - 为乘用汽车、农业机械车、工程机械提供高精度定位产品技术、解决方案与服务 [6] - 面向乘用汽车提供智能驾驶位置感知软硬件产品及综合解决方案 [6] - 面向农业行业推出 A6、F3 农机导航系统,可实现 2.5cm 级实时引导和自动控制 [6][7] - 面向建筑工程行业以车辆位置感知为基础,研发机械控制产品和解决方案 [7] 业务进展 - 2024 年智能驾驶车载高精度业务增长约 40% [7] - 多款产品在多家车企量产车型上规模量产交付,截至 2024 年末获车企定点车型超 60 款 [7] - 与多家企业开展合作,交付产品并提供解决方案,获吉利下属子公司 IMU 硬件定点 [7][8] - 完成产品功能安全 D 等级能力建设,未来探索高精度定位技术在其他行业融合应用 [8] 海洋业务 - 海洋探测装备产品包括单波束测深仪等,搭配软件应用于多个工程领域 [8] - 构建“空天地水一体化”立体水利水文监测体系,提供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 [8] - 在国产高端海洋设备投入多年,形成行业领先技术优势 [8]
泰晶科技20250506
2025-05-06 15:27
纪要涉及的公司 泰晶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财务情况** - 2024 年营收 8.21 亿元,同比增长 3.55%,归母净利润 8,705.8 万元,同比下降;2025 年一季度营收 2 亿元,同比增长 10%,归母净利润 869 万元,同比下降[2][4] - 2024 年汽车市场占比约 4%,预计 2025 年将翻倍至 10%以上,一季度收入增长明显[3][10][11] - **利润承压原因** - 主动降价致售价同比降约 5 个百分点;研发投入增加约 1000 万元;新增产能未完全释放,制造费用上涨;员工持股计划股份支付费用计提;子公司股权收回减值计提及信用减值损失[5] - **行业竞争优势及发展预期** - 芯片开发水平全球领先,与高通同步开发 6G 通讯和 AI 应用核心工艺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将带来更多利润[2][6] - 布局独立车规专线,推动主机厂项目定点,释放车规级产品收入贡献,修复毛利率[2][6] - **下游市场影响** - 中美关系及国产可控需求使海外客户重视国内供应链,服务器领域需求显著增长;AI 端侧变化催生硬件需求,使公司量价齐升;物联网配套需求订单拉伸,关注新兴领域机遇[2][7] - 作为北斗产业联盟牵头单位,推动 GNSS 模组及北斗应用端客户增量市场发展;车规认证获主机厂认可[7] - **车用半导体器件布局** - 持续布局,已开发 2000 多块料号,覆盖多领域,加大智驾、座舱和动力领域市场导入[2][8] - 通过高通 5G 智能座舱认证,推动芯片平台产品认证,加大车规级芯片导入[2][8][9] - 处于放量前期,价格和毛利稳定,将成为战略型布局,收入贡献快速提升[9] - **竞争格局对小企业影响** - 对中低端产品市场压力大,小企业面临亏损甚至退出风险,行业出清过程将持续[3][12] - **成本应对策略** - 大量贵金属储备应对金价上涨,优化加工技术、提高性能及国产化适配降低成本,自研补偿设备和算法优化 TC 产品性能调整毛利率[3][13] - **毛利率情况及提升措施** - KKHz 晶振、TC 产品及车规品类毛利率稳定,2025 年产能释放占比将提升,未来通过增加产能等提升毛利率[14] - **下游需求情况** - 一季度及四月以来下游需求强劲,K 型晶体振荡器小尺寸需求激增,无人机、电力等领域增长显著,中美贸易使服务器客户订单量增加[3][15][16] - **高利润产品市场表现及贡献预期** - 156.25 兆赫和 200 多兆赫以上产品单价表现良好,陆续交付,未来将显示公司总体优势[17] - **上游供应商情况** - 与上游互动降低成本,选择多家供应商分散份额,芯片端自供为主成本影响小[18] - 2024 年收到涨价函,2025 年预计涨几个百分点,因陶瓷和非金属原材料价格上涨[19] - **各业务领域下游占比** - 互联网业务约 40%,手机及便携设备约 30%,工控约 10%,家电等各约 5%,其他约 5%[20] - **一季度业务增长情况** - 手机和汽车业务增长较快,其他领域相对平稳[21] - **服务器相关产品需求及增速预期** - 国内客户国产化诉求强,服务器等项目需求增速明显,光模块有工业级增量机会[22] - 单一客户年度需求 600 - 800 万支,单价 2 - 6 元,前期客户释放订单公司收入贡献可达 8 个百分点左右[23] - **端侧 AI 产品机会及认证进展** - 应用于主控芯片等,已完成全面认证,有应用案例,关注 5G Redcap 认证及高通 6G 通信方案芯片认证[24] - **AI 手机晶振情况** - 高端显示屏晶振价格较普通手机提升 3 - 4 倍,未来采用新方案,供应成熟,单价显著提高[25] - **硅晶振与石英晶振关系** - 石英晶振在高 Q 值、稳定性、低抖动及成本方面具优势,硅晶振未广泛采纳[26] - **各类产品占比情况** - kHz 级别产品占毛利额约 80%,收入约 40%;TCXO 和车规占比约 12%,热敏电阻和高频晶振不到 10%;一季度 TCXO 收入占比提升至 17%[26] - **经营预期** - 2025 年一季度和四季度经营点位低,后续预计上行,AI 终端趋势下产品份额有提升机会[27] - **安全行业变革策略** - 布局车规产品,提升质量和可靠性,沉淀技术,与大客户紧密联系调整战略方向[28] - **管理费用应对措施** - 关注高端产品放量节奏、价格回暖及毛利调整修复,促进行业健康和持续经营[2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投资者应关注公司产品力、每轮周期底部与顶部表现及公司能力是否抬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