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技术合作
icon
搜索文档
巴基斯坦芒果节在京举办 “黄金水果”架起友谊桥
中国经济网· 2025-08-14 06:58
巴基斯坦芒果产业概况 - 巴基斯坦被誉为全球第六大芒果出口国 拥有超过200个芒果品种 过去十年年出口量稳定在12-13万吨[3] - 本季(2025年)芒果出口目标设定为12.5万吨 预计实现出口额1亿美元[3] - Sindhri和Chaunsa品种在中国市场获得高度青睐[3] 中巴芒果贸易合作现状 - 2023年巴基斯坦芒果对华出口量达11.5万吨 贸易额8000万美元 中国成为巴芒果出口增长最快市场之一[4] - 通过冷链物流合作 运输时间缩短50% 损耗率显著下降[4] - 中国电商平台单日销量峰值突破10万斤 好评率高达98%[4] 技术合作与产业升级 - 中国在种子研发 病虫害防治 农药应用 肥料高效利用及智能灌溉系统领域具备先进技术[6] - 人工智能种植技术(包括智能采收和长期保鲜)成为重点合作方向[6] - 中国提供的保鲜技术与深加工设备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4] 品牌建设与政策支持 - 巴基斯坦五大主要芒果品种已完成地理标志产品注册[6] - 巴政府为芒果产品开通8小时快速通关通道[6] -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计划于2025年9月4日举办B2B投资会议 重点推介果蔬产业[6] 市场拓展战略 - 巴基斯坦计划未来五年内实现对华芒果出口量翻倍[6] - 采用"产地直采+空运速达"模式 全程冷链保障新鲜度[4] - 推动中巴检疫标准互认 简化通关流程 并支持中国企业投资巴芒果产业园[9] 品种创新与供应链优化 - 联合研发耐储运新品种(如适合空运的迷你Chaunsa)[9] - 建议将巴芒纳入中国"一带一路优质农产品清单" 与海南芒果形成互补实现全年供应[9] - 社交媒体"巴铁芒果"话题阅读量超5亿次 消费者自发支持产地标注[9]
中国援布隆迪农业专家组帮助当地种植杂交水稻3800公顷 “为布隆迪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共创繁荣发展新时代)
人民日报· 2025-08-03 21:55
项目成果 - 在布隆迪15个水稻主产区建立76个示范村[2] - 成功选育7个适合当地稻种[2] - 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达3800公顷[2] 产量提升 - 示范村水稻单产从不足3吨/公顷提升至9-12吨/公顷[2][3] - 实现年均增产2.85万吨稻谷[2] - 鲁塔纳省试种145公顷杂交水稻单产达9吨/公顷以上[2] 经济效益 - 项目带动年均增收1425万美元[2] - 布班扎省林格四村134户1072人全部脱贫[3] - 农户通过种植杂交水稻实现收入大幅增长并改善生活条件[1][2] 技术推广 - 创新采用"生产性投入基金"模式保障生产资料供应[3] - 该模式已在56个减贫示范村成功推广[3] - 为当地培养农业技术骨干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3] 区域发展 - 鲁塔纳省成为布隆迪新粮仓[2] - 布吉加村合作社规划将种植面积扩大至280公顷[2] - 布隆迪政府将水稻高产技术列入国家农业发展规划[3]
中拉在现代化征程上并肩前行
经济日报· 2025-05-16 21:56
中拉论坛机制发展 - 中拉论坛机制经过10年发展已成为中拉平等对话、互利合作的重要平台 [1] - 中拉合作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话合作网络 [1] 清洁能源合作 - 中国企业承建的墨西哥佩尼亚斯科港光伏电站二期工程交付投产,完全建成后将成为拉美最大光伏项目 [2] - 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项目缓解当地电力供应紧张 [2] - 智利蓬塔风电场助力可持续发展,古巴西罗雷东多生物质电厂变废为宝 [2] - 哥伦比亚伊图安戈水电站建成后将解决全国12%电力需求 [2] - 中拉在清洁能源领域具有天然互补性,中国提供技术经验,拉美具备地理气候优势 [2][3] 人文交流与农业合作 - 巴西莓等拉美特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中巴文化元素双向渗透 [4] - 圭亚那水稻精准种植试点项目使用中国农用无人机,单产从2019年5.9吨/公顷提升至2024年6.6吨/公顷 [5] - 项目培养8名无人机飞手和12名数据分析员,设立地理信息系统小组推动数字化种植 [5] - 墨西哥灌溉物联网、阿根廷数字技术扫盲、巴拿马农村电商等农业技术合作成果显著 [6]
特稿|在各自现代化征程上并肩前行——中拉双向奔赴的四季故事
新华社· 2025-05-13 13:47
中拉论坛机制发展 - 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开幕,该机制已成为中拉平等对话、互利合作的重要平台 [1] - 十年来中拉构筑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话合作网络,涵盖清洁能源、农业技术、人文交流等领域 [1] 清洁能源合作 - 墨西哥佩尼亚斯科港光伏电站二期工程交付投产,总装机容量300兆瓦,每日最高发电量204万度,可满足20万户家庭用电需求 [3] - 该项目完全建成后将成为拉美最大的光伏项目,缓解当地电力缺口并减少电力进口依赖 [3] - 中拉清洁能源合作案例包括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项目、智利蓬塔风电场、古巴西罗雷东多生物质电厂等 [3] - 哥伦比亚伊图安戈水电站建成后将解决全国12%的电力需求 [3] 人文交流与贸易 - 巴西莓果泥在中国市场走红,成为健康饮品新宠 [5][6] - 中巴人文交流活跃,包括中医纳入巴西医保、中国"战舞"在巴西流行、经典文学作品互译等 [7] - 2024年中拉贸易额超过5100亿美元,较十年前翻一番,中国稳居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国 [14] - 中国与拉美五国签署自贸协定,秘鲁朱顶红在中国年宵花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80% [13][14] 农业技术合作 - 圭亚那无人机水稻精准种植试点项目使水稻单产从2019年每公顷5.9吨提升至2024年6.6吨 [10] - 项目培养8名无人机飞手和12名数据分析员,设立地理信息系统小组推动数字化种植 [11] - 中国专家为圭亚那设计技术解决方案,并开展人员培训,助力实现2025年食品进口减少25%的目标 [11] 创新产品开发 - 秘鲁朱顶红通过蜡封技术转型为"懒人花卉",在中国年宵花市场成功破圈 [13] - 中秘企业合作开发新品种,利用进博会提升产品认知度,推动贸易提质升级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