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健康保险
icon
搜索文档
甩掉轻松筹 轻松健康集团IPO胜算几何?活跃用户连年流失 保险业务“套路深”
搜狐财经· 2025-09-05 06:59
上市申请与业务重组 - 轻松健康集团于8月31日提交港交所上市申请 中金公司和招商证券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此前1月28日递表但申请于8月20日失效[1] - 2024年6月公司分拆并剔除在线疾病筹款服务(轻松筹)和朵尔医院 相关业务注入北京众意互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股权转让给中朗集团[3] - 分拆主要出于合规需求及避免争议业务成为上市包袱 轻松筹曾频繁卷入争议事件[3]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3.94亿元、4.9亿元、9.45亿元和6.56亿元[3] - 持续经营业务期内利润2022年亏损909.8万元 2023年盈利9716.9万元 2024年盈利899万元 2025年上半年盈利8604.5万元[3] - 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22年1.492亿元 2023年1.466亿元 2024年8439.5万元 2025年上半年5117.9万元[4] - 数字综合保险服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81.5%降至2025年上半年22.9%[4] 运营指标与用户数据 - 毛利率持续下降:2022年82.6% 2023年79.9% 2024年38.3% 2025年上半年32.5%[5] - 活跃用户数量显著下滑:2022年7050万名 2023年6910万名 2024年6510万名 2025年上半年2270万名[5] - 保险业务高度依赖用户基础和平台流量 公司通过提升每份保单平均收入维持业务稳定性[6] 成本结构与营销策略 - 销售及营销开支2022年6580万元(占收入16.7%)2023年1.24亿元(25.3%)2024年1.59亿元(16.8%)2025年上半年1.03亿元(15.7%)[7] - 公司计划继续投资销售及营销举措以扩大用户基础 但无法保证投资能带来可比业务增长[7] 监管与投诉风险 - 旗下轻松保保险经纪2022年因销售违规被罚100万元 涉及"首月0元"等不实宣传[7]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轻松保存在乱扣费、恶意营销等用户投诉[8]
轻松健康二次冲击港股IPO:年营收近10亿元,IDG、阳光保险入股
搜狐财经· 2025-09-04 08:07
公司上市与业务概览 - 轻松健康集团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上市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及招商证券国际 此为2025年1月28日递表失效后再次申请[1] - 公司成立于2014年 是一家专注于提供数字综合健康服务及健康保险解决方案的一站式平台[1]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收入分别为人民币3.94亿元、4.9亿元、9.45亿元及6.56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54.95%[2] - 同期毛利分别约为人民币3.25亿元、3.91亿元、3.62亿元及2.13亿元 毛利率年复合增长率为5.46%[2] - 同期净利润分别约为人民币-0.09亿元、0.97亿元、0.09亿元及0.86亿元 净利率分别为-2.31%、19.83%、0.95%及13.11%[2] - 截至2025年上半年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为0.52亿元 银行存款0.43亿元 账上现金3.15亿元[3] 市场地位与行业前景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在中国数字综合健康服务及健康保险服务市场排名第十 在中国数字健康服务市场排名第七[4] - 中国数字综合健康服务及健康保险服务市场规模从2019年人民币441亿元增至2023年人民币1854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43.2% 预计2028年达人民币8598亿元 2023-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预期35.9%[8] - 数字健康服务渗透率从2019年0.6%增至2023年2.3% 预计2028年达7.3% 数字健康保险渗透率从2019年5.1%增至2023年6.6% 预计2028年达11.1%[8] 技术能力与研发投入 - 公司开发专有AI技术栈AIcare 具备可扩展性、深度集成性和专用性 应用于精准获客、欺诈防控、个性化营销及保险产品优化[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信息技术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43.3% 已注册58项发明专利及39项软件著作权 完成六个算法在网信办备案[5] 客户与合作伙伴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有1.7亿名注册用户 86家医药合作伙伴 41个研究项目 58家保险公司合作伙伴及294款保险产品[6] - 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活跃用户数量分别为7050万名、6910万名、6510万名及2270万名[6] - 保险经纪服务客户数同期分别为19家、19家、16家及28家 技术解决方案客户数分别为24家、21家、25家及21家[6]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2022-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75.4%、71.7%、65.6%及65.9%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同期分别为41.9%、36.1%、70.1%及77.4%[7] 融资与股权结构 - 公司累计融资1.26亿美元 投资机构包括IDG资本、阳光保险集团、德同资本、腾讯等[9] - 上市前股东架构中 创始人杨胤持股23.93% IDG资本合计持股17.75% 阳光保险集团持股10.56% 德同环球消费投资持股8.57%[9]
甩掉轻松筹,轻松健康集团IPO胜算几何?活跃用户连年流失,保险业务“套路深”
搜狐财经· 2025-09-02 08:17
上市申请与公司背景 - 轻松健康集团于8月31日提交港交所上市申请 中金公司和招商证券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此前1月28日递表但申请于8月20日失效[1] - 公司成立于2014年 专注于数字综合健康服务及健康保险解决方案[4] - 2024年6月分拆并剔除在线疾病筹款服务(轻松筹)和朵尔医院 相关业务注入北京众意互联 股权转让给中朗集团[4]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3.94亿元、4.9亿元、9.45亿元和6.56亿元[4] - 持续经营业务期内利润2022年亏损909.8万元 2023年盈利9716.9万元 2024年盈利899万元 2025年上半年盈利8604.5万元[4] - 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2022年1.492亿元 2023年1.466亿元 2024年8439.5万元 2025年上半年5117.9万元[5] - 毛利率持续走低 2022年82.6% 2023年79.9% 2024年38.3% 2025年上半年32.5%[6] 业务构成 - 数字综合保险服务为收入主要来源 报告期各期占比分别为81.5%、66.7%、34%、41.6%和22.9%[5] - 数字综合健康服务包含子板块:子医学研究辅助服务2024年收入2624万元(毛利率8.1%) 2025年上半年774万元(毛利率28.8%)[7] - 技术服务平台毛利率保持高位 2022-2025年上半年均超过95%[7] 用户与运营数据 - 活跃用户数量明显下滑 2022年7050万名 2023年6910万名 2024年6510万名 2025年上半年2270万名[6] - 保险业务高度依赖用户基础和平台流量 公司通过提升每份保单平均收入维持保险服务收入稳定[7] - 销售及营销开支占比显著 2022年6580万元(占收入16.7%) 2023年1.24亿元(25.3%) 2024年1.59亿元(16.8%) 2025年上半年1.03亿元(15.7%)[8] 监管与投诉情况 - 旗下轻松保经纪2022年因销售违规被罚100万元 涉及"首月0元"等不实宣传[8]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轻松保存在乱扣费、恶意营销等用户投诉[9]
预定利率下调!国寿、平安等公告旧产品于8月31日停售;二季度研究值仅为1.99%;年内险资举牌次数已超去年全年|13精周报
13个精算师· 2025-07-26 01:47
监管动态 - 金融监管总局研究扩大健康保险覆盖面,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7] - 央行维持5年期和1年期LPR不变,分别为3.5%和3.0% [8] - 2024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7亿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22.0% [9] - 三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9.83万亿,上半年总收入4.53万亿 [9] - 社保卡覆盖98.9%人口,电子社保卡领用人数10.97亿 [10] - 人社部推动基本养老金扩大投资规模,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 [11][12] - 医保局计划"十四五"期间保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5%左右,2024年参保人数13.27亿 [13] - 长期护理保险累计筹集资金超千亿,支出850亿,参保群众近1.9亿 [15][16] - 中保协公布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 [18] - 保险资管业协会数据显示三季度权益投资信心指数环比上升至56.11 [19] - 广东银行业发布自律公约防止"内卷式"竞争 [20] 公司动态 - 中邮保险举牌绿色动力环保H股,年内险资举牌次数达21次 [22] - 中国平安增持中国电信125.32万股,持股比例5% [23] - 瑞众人寿增持中国神华100万股和龙源电力330万股 [24][25] - 弘康人寿增持郑州银行2470.1万股,持股比例升至8.04% [26] - 中国人保50亿战略投资国网新源 [27] - 泰康人寿1.79亿参与峰岹科技H股IPO,持股8.69% [28] - 中意财险获批增资3.92亿 [29] - 汇丰人寿注册资本增至26.76亿,累计增资16.51亿 [30] - 中国太平上半年总保费收入1556.7亿,同比增长2.6% [31] - 中国人寿上半年公开市场权益投资净买入超900亿 [32] - 国寿养老管理养老金资产规模近2.2万亿 [33] - 泰康人寿上半年赔付总额46亿,重疾险占比52% [34] - 天安人寿获批退出 [35] 行业数据 - 3家上市险企上半年保费收入近4200亿,银保渠道贡献提升 [48] - 1380余款分红险产品中20%红利实现率超100% [49] - 上半年新能源商业车险保费661.7亿,同比增长41.44% [50] - 残疾人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超90%和95% [51] - 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中10家险企上榜,中国人寿排名第12 [52][53] - 南向资金年内流入近8000亿港元,险资为主要力量 [54] - 近十年健康险保费年均复合增速达20%,2024年规模达9773亿 [55] - 交大昂立前高管涉嫌通过团体险违规转移资金1694万 [56] 产品与服务 - 平安产险推出全国首单陆基三文鱼养殖保险,保额2.2亿 [58] - 多地惠民保推出分层方案,如达州达惠保分普惠款、优选款、安享款 [59]
理财档案丨“减配”但实用!“三高”人群也可投保防癌医疗险
广州日报· 2025-05-29 16:25
防癌医疗险与百万医疗险对比 - 防癌医疗险专门为癌症提供保障 健康告知更宽松 仅询问癌症相关病史 对高血压 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未问询 [2] - 百万医疗险保障范围更全面 但健康告知要求更严格 有慢性病或健康异常者可能无法通过核保 [2] - 防癌医疗险适合有慢性病或健康异常无法通过医疗险核保 有癌症家族史或高龄人群 [2] - 百万医疗险更适合健康体或需要综合医疗保障的消费者 [2] 产品投保情况 - 防癌医疗险投保年龄上限为70~80岁 百万医疗险为50~60岁 [3] - 以60岁被保险人为例 防癌医疗险保费为1255元/年 百万医疗险为2268元/年 [3] - 防癌医疗险保费更低 适合预算有限但希望解决高额癌症医疗费用的人群 [3] 产品选择建议 - 无需重复购买防癌医疗险和百万医疗险 [3] - 优先考虑保证续保的长期医疗险产品或发生大额理赔后可正常续保的短期医疗险产品 [3] - 需注意医疗险是否包含外购药及外购药种类清单限制 [3] - 优先选择20年或更长期保证续保的产品 注意期满后是否需要重新核保 [4] - 需明确"0免赔≠100%赔付" 部分产品赔付比例会分档 如1万元以内赔付30%或50% 超过部分才100%赔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