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用卡业务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双节消费季,银行信用卡营销激战
北京商报· 2025-09-29 12:38
分析人士称,从实践来看,满减、返现等补贴手段能快速触达并满足用户即时消费需求,节日等场景化营销活动对信用卡促活的短期拉动效应尤为显著。但 从长期发展视角,更需依托常态化的长期权益体系持续发力,将短期营销与长期运营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从"一次交易激活"到"持续高频使用"的深度转 化。 花式营销抢占消费市场 随着中秋、国庆双节叠加的8天超长假期来临,全民消费热情持续攀升。据去哪儿平台数据,双节期间居民国内出游意愿同比增长三成,出境游需求增长超 四成。面对这一消费旺季,9月29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地方城、农商行纷纷密集上线双节专属信用卡优惠活动,覆盖出 行旅游、购物、用餐、娱乐等多种消费场景,以满减、返现、分期免息、专属折扣券等"真金白银"的补贴形式,全力抢占消费市场份额。 仍需深耕场景生态建设 双节期间银行信用卡的"花式营销"虽热闹非凡,但信用卡行业长期面临的增长困境仍未缓解。作为银行零售板块的"排头兵",信用卡业务不仅是银行获取客 户的重要渠道,更是零售业务收入的关键增长点。然而近年来,受经济增速换挡、消费市场结构深度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曾经高歌猛进的信用卡业务逐渐 陷入增长瓶颈。 ...
信用卡半年再减1200万张:一场年轻人的“无声告别”
观察者网· 2025-09-10 09:23
信用卡市场规模收缩 - 全国信用卡总量从2022年8.07亿张锐减至2025年7.15亿张 三年蒸发近一亿张 其中2024年单年减少4000万张 [1] - 2025年上半年信用卡数量再减1200万张 人均持卡量从0.54张降至0.52张 [2] - 14家上市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半年缩水1978亿元 相当于抹去一家中型城商行总资产规模 [2] 交易量与使用率下滑 - 12家银行上半年合计交易额11.47万亿元 同比减少1.42万亿元 降幅达11.05% [2] - 招商银行信用卡交易额2.02万亿元 同比下降8.54% [2] - 90后群体信用卡使用率五年间暴跌29个百分点 [1][2] 移动支付替代效应 - 支付宝花呗、京东白条等产品分流35%信用卡消费场景 [1][2] - 年轻用户转向储蓄卡直连扫码支付 避免多卡管理麻烦及逾期风险 [1][2] 银行不良率攀升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信用卡不良率分别较年初上升0.25%、0.13%、0.05% [3] - 交通银行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5.73% 增幅居首 [3] - 2025年第一季度信用卡透支不良贷款转让规模达51.9亿元 [3] 银行战略转型举措 - 建设银行开展消费金融专项行动 刺激购车、家装等"以旧换新"需求 [4] - 交通银行深化"最红星期五"品牌场景生态 布局文旅、美食等民生消费领域 [4] - 中信银行优质客群在新发卡客户中占比达55.48% 同比提升10.79个百分点 [4] 差异化竞争路径 - 招商银行构建高端产品矩阵 覆盖刚需消费、商旅、家庭及跨境旅游场景 [4] - 行业从集中垂直管理转向属地化经营 关停信用卡分中心以强化头部客群服务 [4] - 银行通过清理睡眠卡、收紧授信、削减权益等方式实施收缩战略 [1][2]
15家上市银行上半年信用卡贷款余额减少1961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9-04 16:19
业务规模收缩 - 15家上市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合计7.56万亿元 较年初减少1961.3亿元 下降2.52% [2] - 11家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收缩 中国银行降幅13.88% 平安银行降幅9.23% 兴业银行降幅8.07% [2] - 12家披露交易额的银行合计信用卡交易金额11.47万亿元 同比下降11.05% 全部银行交易额均下降 [2] 贷款质量恶化 - 11家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合计1626.9亿元 较年初增长3.75% 交通银行增幅25.73% 工商银行增幅10.01% [4] - 8家银行不良率上升 仅浦发银行 平安银行 兴业银行3家不良率改善 招商银行不良率1.75%与上年末持平 [4] - 风险上升源于个体工商户还款能力弱化 房地产风险外溢 及粗放发卡策略遗留风险 [4] 行业转型动因 - 银行主动收紧高风险客群授信 资源转向对公领域挤压信用卡扩张空间 [3] - 消费需求恢复偏缓限制支付场景 互联网信贷分流年轻用户 睡眠卡清理加速泡沫挤出 [3] - 信用卡权益缩水导致"羊毛党"流失 拉低业务规模与活跃度 [3] 战略调整方向 - 经营策略从规模扩张转向客户价值挖掘 重心从发卡获客转为精耕存量客户 [6] - 聚焦产品创新 场景应用与资产质量三大核心 通过零售业务融合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6] - 风险管控精细化 利用智能风控分层管理客户 构建差异化生态降低对利息收入的依赖 [6] 行业阶段特征 - 信用卡市场竞争进入存量时代 行业呈现规模适度收缩与资产质量承压态势 [5] - 数字化转型与精细化运营带来新机遇 差异化竞争成为转型核心话题 [5] - 2025年上半年为行业转型关键窗口期 需强化创新与存量市场运营能力 [5]
信用卡业务“跑马圈地”退潮后,转型创新路在何方?
北京商报· 2025-09-03 15:01
信用卡业务规模收缩 - 15家上市银行中11家信用卡贷款余额下降 中国银行收缩最为显著达13.89% 平安银行和兴业银行降幅分别为9.23%和8.07% [2] - 建设银行以10549.48亿元规模居首但微降1.03% 仅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浦发银行和浙商银行4家实现增长 [2] - 信用卡总量从2024年四季度的7.27亿张减少至2025年二季度的7.15亿张 减少0.12亿张 [4] 交易金额普遍下滑 - 14家银行中招商银行以2.02万亿元交易额领跑但同比下降8.54% 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农业银行及交通银行交易额均在万亿以上 [3] - 华夏银行和中信银行交易金额下降均超过10% 民生银行信用卡电子支付交易规模下降7.08% [3] - 交易额下滑主因包括监管强化资金用途管控、消费者大额消费意愿受抑制及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分流客群 [3] 不良贷款压力加剧 - 11家银行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合计1626.9亿元 较年初增加58.85亿元 交通银行和工商银行增幅显著达25.73%和10.01% [3] - 12家银行中仅浦发银行、平安银行和兴业银行3家不良率改善 分别下降0.16、0.26和0.36个百分点 招商银行1.75%不良率持平 [4] - 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和工商银行等8家银行不良率上升 增幅区间0.05至0.63个百分点 [4] 行业转型策略调整 - 银行业加速不良资产出清 2025年发布近千条不良贷款转让公告 一季度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规模达370.4亿元同比激增7.6倍 [5] - 转型方向聚焦存量客户精耕细作 从"重数量"转向"重质量" 推动产品创新、场景应用与资产质量优化 [6] - 差异化竞争路径包括挖掘高端客户多元需求与满足基础客户支付信贷便利 需加强风控能力、生态布局和数字化运营 [7] 银行管理层解读 - 招商银行信用卡交易量同比下降8.3%但市场份额提升0.3个百分点 主因消费市场增速未完全恢复 [4][5] - 平安银行称信用卡业务处于企稳回升过程 通过优化客群结构和改进获客策略推动业务恢复 [5]
金融中报观|信用卡业务“跑马圈地”退潮后,转型创新路在何方?
北京商报· 2025-09-03 14:58
2025年上市银行中报披露季收官,曾以"发卡量论英雄"的信用卡业务正显现出清晰的调整态势。9月3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A股上市的国有银行及股份制银 行半年报发现,在15家银行中,有多家银行信用卡业务呈现贷款余额收缩、交易额同比下滑态势,部分银行还伴随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率的双升。行业 从"跑马圈地"的增量时代已全面转向存量优化,转型步入深水区。 全面进入存量优化阶段 曾以"拼发卡、抢份额"为核心的信用卡跑马圈地扩张时代正式落幕,存量客户竞争、消费信心不足、部分客户偿债能力下降等共性因素下,多家银行信用卡 业务同步显现出贷款余额规模收缩、交易额降温态势,部分银行还叠加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率"双升"的压力。 平安银行管理层也在业绩发布会上提及信用卡业务动态:"多重因素影响下,我行信用卡业务正处于企稳回升过程中。一方面,宏观消费市场处在转型修复 关键阶段,已显现温和复苏态势,但不确定性与复杂性仍较大,信用卡行业整体仍承压;另一方面,我行过去一段时间也采取了积极主动的初心,通过主动 优化客群结构、改进获客与消费相关策略,业务整体节奏处于恢复过程中。后续,我们也会积极把握整个环境市场逐步回暖的机会,坚定转型的步伐,加快 结构 ...
羊毛太少!信用卡正被年轻人抛弃?有卡民7张信用卡销掉6张
第一财经· 2025-09-01 22:50
信用卡贷款余额 - 14家上市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合计7.52万亿元 较年初减少1975.72亿元 下滑2.56% [1] - 11家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较年初收缩 中国银行收缩幅度最大达13.88% 平安银行减少9.23% 兴业银行减少8.07% [2] - 建设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最高达1.05万亿元 较年初减少1.03% 仅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浦发银行保持增长 [2] 信用卡交易量 - 12家银行上半年信用卡消费金额合计11.47万亿元 同比下降11.05% 减少1.42万亿元 [2] - 所有12家银行交易金额同比下滑 中国银行和光大银行降幅超18% 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降幅约5% [2] - 招商银行信用卡交易额2.02万亿元(同比下降8.54%)为唯一超2万亿元银行 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农业银行均超1万亿元 [2] 信用卡流通卡量 - 10家银行信用卡流通卡合计8.9亿张 同比减少391万张 延续微降趋势 [3] - 平安银行流通卡净减少626万张(降幅12%) 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各减约400万张 中信银行增加637万张 光大银行增330余万张 [3] - 招商银行流通卡9692.67万张基本持平 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累计发卡量均达1.48亿张居第一梯队 [3] 信用卡业务收入 - 招商银行信用卡利息收入306.12亿元(同比下降4.96%) 非利息收入104.71亿元(同比下降16.23%) [4] - 中信银行信用卡业务收入244.86亿元(同比下降14.61%) 光大银行136.60亿元(同比下降21.3%) 华夏银行75.74亿元(同比下降12.91%) [5] - 交通银行卡业务收入因信用卡回佣减少同比下降1.73% 中信银行卡手续费69.73亿元(同比下降12.29%) [5] 信用卡不良率 - 大部分银行信用卡不良率上升 交通银行较年初上升0.63个百分点 兴业银行下降0.36个百分点 [6] - 招商银行信用卡不良率保持1.75% 邮储银行和农业银行不良率最低约1.5% [6] - 兴业银行信用卡新发生不良同比下降7.5% [6] 持卡行为变化 - 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2024年减少4000万张 人均持卡从0.54张降至0.52张 2025年上半年再减1200万张 [7] - 持卡人转向"断舍离"模式 普遍保留1-2张核心卡 注销多余卡 [7] - 信用卡权益缩减导致"羊毛党"流失 用户选择保留权益较多的卡片 [7] 行业转型方向 - 银行从规模扩张转向存量客户价值挖掘 重点聚焦高端客户需求与基础客户刚性需求 [8] - 工商银行开展覆盖200多城市2.7万家门店的促销活动 农业升级惠农分期产品 建设银行组织消费主题活动 [8] - 中国银行推出年轻客群主题信用卡 中信银行Z世代客群达4504.86万户 [8]
“羊毛太少!”信用卡正在被年轻人抛弃?有卡民7张信用卡销掉6张
第一财经· 2025-09-01 16:08
信用卡贷款余额 - 14家上市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合计7.52万亿元 较年初减少1975.72亿元 下滑2.56% [5] - 11家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较年初收缩 中国银行收缩幅度最大达13.88% 平安银行减少9.23% 兴业银行减少8.07% [5] - 建设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最高达1.05万亿元 较年初减少1.03% 仅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浦发银行保持增长 [5] 信用卡交易量 - 12家银行信用卡消费金额合计11.47万亿元 同比下降11.05% 减少1.42万亿元 [5] - 所有12家银行交易额均下滑 中国银行和光大银行降幅超18% 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降幅约5% [5] - 招商银行信用卡交易额2.02万亿元(唯一超2万亿元银行)同比下降8.54% 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农业银行交易额均超1万亿元 [6] 信用卡流通数量 - 10家银行信用卡流通卡合计8.9亿张 同比减少391万张 [6] - 平安银行流通卡净减少626万张(降幅12%)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各减少约400万张 [6] - 中信银行流通卡增加637万张 光大银行增加330多万张 招商银行保持稳定约9692.67万张 [6] 信用卡业务收入 - 招商银行信用卡利息收入306.12亿元(同比下降4.96%)非利息收入104.71亿元(同比下降16.23%) [8] - 中信银行信用卡业务收入244.86亿元(同比下降14.61%)光大银行136.60亿元(同比下降21.3%)华夏银行75.74亿元(同比下降12.91%) [8] - 交通银行银行卡收入同比下降1.73%(减少1.39亿元)中信银行卡手续费69.73亿元(同比下降12.29%)招商银行卡手续费收入同比下降16.37% [8] 信用卡不良率 - 大部分银行信用卡不良率上升 交通银行较年初上升0.63个百分点 兴业银行下降0.36个百分点 [9] - 招商银行信用卡不良率保持1.75% 邮储银行和农业银行不良率最低约1.5% [9] - 兴业银行信用卡新发生不良同比下降7.5% [9] 行业持卡趋势变化 - 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2024年减少4000万张 人均持卡从0.54张降至0.52张 2025年上半年再减少1200万张 [11] - 持卡人呈现"断舍离"趋势 普遍从多张卡缩减至1-2张主力卡 [12] - 信用卡权益缩减导致"羊毛党"流失 银行转向挖掘存量客户价值和差异化竞争 [12] 银行战略转型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客户价值挖掘 重点聚焦高端客户需求与基础客户刚性需求 [12] - 工商银行开展覆盖200多城市2.7万家门店的促销活动 农业银行升级惠农分期产品 [13] - 建设银行组织"龙卡信用卡66节"消费主题活动 中国银行推出年轻客群主题信用卡 中信银行Z世代客群达4504.86万户 [13]
从冲量发卡到猛推分期 “失宠”的信用卡向精耕存量转型
南方都市报· 2025-08-26 23:12
银行账户与银行卡总量 - 全国银行账户总量达152.38亿户 其中个人账户151.22亿户 单位账户1.16亿户(基本存款账户8075.15万户)[4] - 银行卡总量100.68亿张 环比增长0.68% 其中借记卡93.54亿张(环比增0.81%) 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7.15亿张(环比降0.83%)[3][4] 交易规模与结构变化 - 银行卡交易呈现"笔数升、金额降"特征:二季度交易1466.62亿笔(环比增12.9%) 金额226.7万亿元(环比降12.06%)[3][4] - 存取现业务双降:存现8.07亿笔/6.60万亿元 取现12.38亿笔/6.82万亿元[5] - 转账业务笔数环比增10.15% 消费业务笔数环比增15.45%[5] 电子支付业务发展 - 银行电子支付业务800.53亿笔 金额858.16万亿元 其中网上支付182.17亿笔/707.85万亿元 移动支付583.86亿笔/136.06万亿元[5] - 非银支付机构处理网络支付3338.45亿笔(环比增9.07%) 金额82.11万亿元(环比降2.45%)[5] 信用卡业务收缩态势 - 信用卡总量较2021年峰值8.07亿张下降11.4% 连续11个季度下滑 2024年末人均持卡量0.52张(连续四年下降)[6][7] - 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达1239.64亿元(同比增26.31%) 占应偿信贷余额比例升至1.43%[7] 行业经营策略转型 - 多家银行关停信用卡分中心 转向"分行属地综合经营"模式 整合信用卡业务进入零售综合金融服务体系[8][9] - 经营策略从发卡规模扩张转向存量客户价值挖掘 注重数字化营销与生态化服务[9][10] 分期业务成为转型重点 - 银行密集推出分期优惠活动 覆盖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 提供利率折扣、立减金、场景合作等多元方案[11][12][13] - 分期业务旨在弥补收入缺口、提升客户黏性 同时响应国家促消费政策[10][14][16] - 部分银行分期优惠年化利率低至4.43%(3期)至4.95%(9期) 并与电商、旅游、家居等场景深度结合[12][13] 行业挑战与方向 - 信用卡不良贷款率承压 2024年12家上市银行中超半数信用卡不良率上升 6家国有行平均不良率超2%[15] - 未来3-5年信用卡业务将向数字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通过金融科技实现精准营销和风险管控 整合财富管理、贷款等业务[9][16]
央行二季度支付报告来了!信用卡三个月少600万张,借记卡量稳步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8-22 00:52
银行卡账户总量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全国银行账户总数达152.38亿户 其中单位账户1.16亿户(含基本存款账户8075.15万户) 个人账户151.22亿户[3] 银行卡发行情况 - 全国银行卡总量达100.68亿张 环比增长0.68%[1][4][5] - 借记卡数量93.54亿张 环比增长0.81%[1][4][5] - 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数量降至7.15亿张 环比下降0.83%[1][4][5] - 信用卡数量较2022年峰值8.07亿张下降11.4% 连续11个季度下滑[1][8][9] 银行卡交易特征 - 交易笔数达1466.62亿笔 环比增长12.9%[4][6] - 交易金额226.7万亿元 环比下降12.06%[4][6] - 转账业务笔数512.46亿笔 环比增长10.15%[4][6] - 消费业务笔数933.71亿笔 环比增长15.45%[4] - 存现业务笔数8.07亿笔 环比下降18.24%[4][6] - 取现业务笔数12.38亿笔 环比下降18.77%[4][6] 电子支付发展 - 银行电子支付业务800.53亿笔 金额858.16万亿元[6] - 网上支付业务182.17亿笔 金额707.85万亿元[6] - 移动支付业务583.86亿笔 金额136.06万亿元[6] - 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3338.45亿笔 金额82.11万亿元[6] 行业转型动向 - 多家银行调整高端信用卡权益 提高使用门槛或缩减服务范围[14] - 部分银行停发联名卡 中国银行停发24款信用卡产品[14][15] - 超40家银行信用卡分中心终止营业 涉及交通银行、民生银行等机构[15] - ATM机具数量降至77.57万台 环比下降2.12% 较2018年峰值111.08万台下降30%[4][6] 资产质量表现 - 2024年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1239.64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26.32%[11] - 信用卡逾期率升至1.43% 较2023年上升0.3个百分点[11] 业务战略转型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 注重用户生命周期管理[11][12] - 发展方向聚焦场景多元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生态化协同[12] - 通过数据驱动深耕细分客群 构建多元化消费场景生态[12]
银行推费率优惠等活动发力信用卡分期业务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1 16:39
信用卡业务整体收缩趋势 - 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总量为7.15亿张 较一季度末减少600万张 连续第11个季度下降[1] 分期业务成为银行新增长点 - 银行通过优化产品设计 降低分期费率 简化办理流程吸引客户[1] - 分期业务顺应消费者对大额消费分期需求升级 反映行业从粗放获客转向精细化存量运营[1] - 银行密集推出分期业务优化举措 从场景深耕 费率调整到流程简化多维度发力[2] 分期业务费率优惠措施 - 工行福州分行为合作商户提供低至2.16%的年化费率[2] - 招商银行e招贷部分产品优惠后折算年化利率略超3%[3] -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新客户可享受3期3折 6期3折 12期及以上5折费率优惠 现金分期12期产品直接享受2折优惠 折后年化利率为3.31%[3] 业务流程优化 - 银行推出"一键分期"功能 审批时间从1-3个工作日缩短至分钟级[3] 行业转型方向 - 从追求发卡量规模扩张转向客户价值深度挖掘[4] - 从依赖息差转向生态变现[4] - 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4] - 构建以智能风控为基石 场景生态为纽带 数字化运营为引擎的生态化运营体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