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业务三分类新规

搜索文档
信托业持续推进风险处置
金融时报· 2025-08-19 01:17
华信信托风险处置进展 - 大连安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将于2025年9月25日前收购华信信托个人投资者的信托受益权 收购对象为持有华冠系列、华悦系列及悦盈稳健增长72号定向发行部分信托计划的个人投资者 需在2025年9月25日前完成签约 [1] - 大连安鼎由大连市国有金融资本管理运营有限公司100%控股 后者由大连市财政局全资控股 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元人民币 [1] - 华信信托自2020年9月起连续发布17个延期兑付公告 涉及27款信托产品 [2] - 2024年初华信信托与受益人签署协议 约定在1月20日至2月20日签署后7个工作日内支付款项 [2] 信托行业风险化解案例 - 新时代信托2022年6月开展受益权受让工作 兑付比例分四档 最高80%最低50% 签约期满时99.5%投资者完成签约 [3] - 原安信信托(现建元信托)2021年委托上海维安公司受让自然人投资者信托受益权 截至2024年底受让份额达136.87亿元 累计分配6.75亿元本金及0.02亿元收益 存续份额130.12亿元 [4] - 四川信托2023年12月由四川天府春晓公司折扣受让受益权 截至2024年2月底签约率达95.02% 2024年3月法院裁定重整程序终结 [4] 信托行业监管与发展 - 信托行业过去因经营不善、违规操作及市场环境变化积累风险 现正通过加强监管回归本源并化解存量风险 [2] - 2023年3月原银保监会颁布《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 推动信托业务回归本源与规范发展 [6] - 行业需加强业务规范和完善全流程监督体系 提升风险抵御能力并保障投资者权益 [5][6]
信托业半年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23:08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53家信托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98% 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72% 净利润同比下降2.83% 呈现整体微降特征[1] - 信托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1.38% 反映传统高收益信托业务持续萎缩 但利润指标降幅小于信托业务收入降幅 显示降本增效成效显著[1] - 行业自2022年至2024年连续三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呈下降趋势[6] 头部机构业绩表现 - 10家信托公司营业收入超10亿元 其中中信信托29.16亿元位列第一 英大信托19.41亿元第二 华鑫信托16.34亿元第三[2] - 上海信托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9.77%至11.15亿元 华润信托同比增长24.40%至13亿元 英大信托净利润同比增长19.18%至19.41亿元[2] - 3家信托公司净利润超10亿元 中信信托15.67亿元(同比增长13.47%)江苏信托13.98亿元(同比下降10.37%)英大信托13.62亿元(同比增长24.42%)[4] 中腰部机构增长亮点 - 财信信托营业收入6.07亿元 同比增长214.65% 厦门信托 国通信托 国元信托 粤财信托营业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3] - 昆仑信托净利润1.08亿元 同比增长421.10% 陆家嘴信托净利润1.92亿元 同比增长247.79% 渤海信托净利润4.33亿元 同比增长102.10%[4] - 华宸信托营业收入0.48亿元(同比增长187.86%)昆仑信托营业收入2.80亿元(同比增长98.99%)中海信托营业收入4.59亿元(同比增长69.92%)[3] 业绩下滑机构情况 - 21家信托公司净利润出现下跌或亏损扩大 兴业信托净利润-1.46亿元(同比下降323.62%)五矿信托净利润-2.68亿元(同比下降241.98%)百瑞信托净利润-0.25亿元(同比下降117.50%)[5] - 华澳信托亏损扩大至6.23亿元 去年同期为-0.94亿元[5] 盈利下滑驱动因素 - 行业盈利下滑主因包括管理成本大幅攀升 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扩大 资产减值计提增加[6] - 传统高利润通道业务受三分类新规冲击 资管新规下通道业务规模大幅压缩[6] - 成本激增源于估值核算 信息披露 系统运营及信息安全等合规与科技投入增加 叠加操作风险管控和客户投诉处理成本上升[6] 股东背景与资源禀赋 - 营收和净利润排名靠前机构多为金融集团控股或产业央企控股信托[7] - 中信信托属中信集团 建信信托属建设银行 上海信托属浦发银行[7] - 产业央企控股机构包括中国外贸信托(中国中化)英大信托(国家电网持股73.49%)华鑫信托(华电集团)华能信托(华能集团)[7] - 江苏信托依托江苏省国信集团综合能源体系 昆仑信托获中油资本产业金融支持[8] 业务转型与创新方向 - 信托业务三分类新规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重构转折[9] - 不动产信托登记在北京(2024年12月)和上海(2025年5月)启动试点 国投泰康信托和中国外贸信托完成首批登记[10] - 北京于2025年4月启动股权信托登记试点 解决股权信托财产与受托人资产混同问题[11] - 不动产信托与股权信托成为服务民生需求 盘活存量资产 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创新方向[11]
上半年信托业净利降2.83% 中信、江苏、英大信托占前三甲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0:35
行业整体盈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信托行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98% 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72% 净利润同比下降2.83% [1] - 行业呈现"整体微降 结构分化"特征 信托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1.38% 但降本增效使利润降幅小于业务收入降幅 [1] - 2022-2024年行业营业收入及净利润持续下降趋势 [7] 公司营收分层与增长表现 - 10家信托公司营收超10亿元 13家营收5-10亿元 29家营收不足5亿元 [2] - 营收前十机构包括中信信托(29.16亿元) 英大信托(19.41亿元) 华鑫信托(16.34亿元) 江苏信托(16.06亿元) 陕国投信托(13.67亿元) [2] - 上海信托营收同比增长39.77% 华润信托增长24.45% 英大信托增长19.18% [2] - 财信信托营收6.07亿元同比增长214.65% 华宸信托营收0.48亿元同比增长187.86% 昆仑信托营收2.80亿元同比增长98.99% [3] 净利润分布与业绩分化 - 3家公司净利润超10亿元 8家净利润5-10亿元 26家净利润1-5亿元 11家不足1亿元 4家出现亏损 [4] - 中信信托净利润15.67亿元(同比增长13.47%) 江苏信托13.98亿元(同比下降10.37%) 英大信托13.62亿元(同比增长24.42%) [4] - 昆仑信托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421.10% 陆家嘴信托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247.79% 渤海信托净利润4.33亿元同比增长102.10% [4] - 兴业信托亏损1.46亿元(同比下降323.62%) 五矿信托亏损2.68亿元(同比下降241.98%) 百瑞信托亏损0.25亿元(同比下降117.50%) [5] - 华澳信托亏损扩大至6.23亿元(去年同期亏损0.94亿元) [6] 盈利下滑驱动因素 - 管理成本大幅攀升 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扩大 资产减值计提增加 [7] - 传统通道业务受三分类新规冲击 资管新规下通道业务规模大幅压缩 [7] - 合规与科技投入显著增加 包括估值核算 信息披露 系统运营及信息安全等刚性支出 [7] 集团控股资源优势 - 营收和净利润排名靠前公司多为金融集团控股或产业央企控股信托 [8] - 中信信托属中信集团 建信信托属建设银行 上海信托属浦发银行 [8] - 产业央企控股包括中国外贸信托(中化集团) 英大信托(国家电网73.49% 南方电网25%) 华鑫信托(华电集团) 华能信托(华能集团) [8] - 江苏信托依托江苏省国信集团综合能源体系 陕国投信托由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持股26.8% [9] - 昆仑信托作为中油资本控股企业通过产业金融服务矩阵实现业绩增长 [9] 业务转型与创新方向 - 信托公司从规模扩张向质量重构转折 依托资源禀赋实现差异化增长 [10] - 不动产信托登记制度取得突破 北京明确登记路径 上海开展系统化试点 [11][12] - 股权信托登记试点在北京启动 解决财产权属公示与资产混同问题 [12] - 创新业务在服务民生 盘活存量资产 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展现潜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