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端产能出清

搜索文档
6万吨磷酸铁锂项目落地
起点锂电· 2025-09-02 10:21
行业出货量数据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锂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达160.6万吨,同比增长68.5% [2] - 出货量前十企业包括湖南裕能、万润新能、德方纳米、友山科技、国轩高科、江西升华、龙蟠科技、安达科技、北大先行、协鑫锂电 [3] 安达科技产能扩张 - 公司拟新增6万吨/年磷酸铁锂产能,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6条生产线及配套设施 [4][5][7]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具备15万吨/年磷酸铁及15万吨/年磷酸铁锂产能 [7] - 在建项目包括24万吨/年磷酸铁锂项目(总投资40亿元)、45万吨/年磷酸铁锂前驱体项目(分AB区建设,总投资40亿元)及1.5万吨/年锂电池极片循环再生项目(投资2亿元) [7][8] - 前驱体项目A区规划30万吨产能(12条生产线,投资14亿元),B区规划15万吨产能(5条生产线,投资10亿元) [8] 安达科技经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36亿元,同比增长126.80% [8] - 净利润亏损1.68亿元,但亏损同比收窄52.83% [8] - 综合毛利率由去年同期-9.04%提升至0.55% [9] - 磷酸铁锂产品营收14.29亿元,同比增长201.46%,毛利率0.65%(同比提升14.98个百分点) [9] - 业绩改善主因销量增长、原材料成本下降、三代产品议价能力提升及客户订单增加 [9] 客户结构与行业挑战 - 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中创新航、欣旺达、派能科技等 [9]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达92.41%,客户集中度较高 [9] - 行业面临价格压力与产能过剩问题,低端产能涌入加剧恶性竞争 [9] - 需通过技术迭代与高端产能建设改善竞争格局 [10]
长阳科技拟缩减两大隔膜项目规模 响应锂电行业“反内卷”号召?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15:41
公司经营调整 - 长阳科技缩减两大锂电隔膜项目规模 其中年产6.5亿平方米项目变更为3.5亿平方米 年产4亿平方米项目变更为2亿平方米[2] - 项目调整原因为锂电池隔膜价格持续下行 已建部分2024年度亏损较大且毛利率不达预期[2] - 年产4亿平方米项目已投资1.10亿元 后续安排56万元 预计2024年12月投产 剩余2亿平方米暂停投资[2] - 年产6.5亿平方米项目已投资8043.20万元 后续安排2784.01万元 剩余3亿平方米暂停投资[2] -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5.25亿元同比下降18.81% 归母净利润亏损854.73万元同比下降150.11%[1] - 营收下滑主因缩减隔膜、胶膜等低毛利率产品产销 反射膜盈利稳定但子公司资产计提减值及财务费用增加致利润下滑[3] 行业动态与产能状况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161万吨同比增长68% 预计全年出货量达350万吨 有效产能利用率超70%[4] - 行业存在结构性矛盾 部分企业产能利用率超90% 但多数企业因产品质量不达标导致产能利用率低下[4] - 磷酸铁锂材料需求增长源于储能锂电池需求增长及下一代材料量产放量 正极材料即将启动新一轮扩产[4] - 低端产品领域陷入恶性竞争 新进入企业通过亏本竞价抢夺订单加剧价格失衡[5] - 高端产能不足 企业需通过技术改造或扩建满足第四代、第五代高压实磷酸铁锂产品需求[5] 产能出清路径讨论 - 行业自律倡议约束力有限 难以有效实现反内卷效果[5] - 低端产能出清需依靠行业自律和政府收紧项目审批 市场自然出清可能需两三年以上时间[5][6] - 通过并购重组或技术注入改造低端产能较为困难 因生产工艺差异大且早期设备已落后[5] - 专家建议政府介入实施配额管理制度 包括划定产能红线及建立价格指导机制[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