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估值+高股息

搜索文档
宇宙行的稳健哲学
华尔街见闻· 2025-08-30 09:04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4090.82亿元同比增长1.8% 归母净利润1681.03亿元同比下滑1.39% [1] - 营收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8.03个百分点 为近三年同期最好表现 非利息收入增长8.5%至955亿元 [2] - 年化ROA和ROE分别维持在0.67%和8.82%的合理水平 成本收入比保持较优水平 [3] 业务规模与结构 - 资产总额突破52万亿元 同比增长7.16% 存款和贷款较年初分别增长5.9%和6.4% [1] - 制造业贷款余额超5万亿元 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超4万亿元 绿色贷款超6万亿元 三项业务规模均居市场第一 [3] - 利息收入微降0.1% 在国有大行中处于较优水平 其他非利息收入增长近40% [2] 资产质量与风控 - 不良率优化至1.33%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提升2.8个百分点至217.71% [1][3] - 资本充足率上升0.15个百分点至19.54% 集团拨备余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 [3] - 企业级智能风控平台覆盖全部境内分行及130多个场景 信贷AI智能体矩阵实现智能化信息捕捉 [4] 科技投入与战略 - 金融科技投入占营收3.63% 科技人员占比达8.6% 已成立20多家分行科技金融中心及160家科技支行 [3] - 科技基因作为智能化风控和数字化动能的基础 纳入"五化"转型顶层设计 [3] - 科技化程度成为穿越周期的关键因素 技术革命下成为投资者价值判断标准之一 [4] 股息与估值 - 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超1.5万亿元 中期派息503.96亿元 近三年A/H股平均股息率分别为6.18%和7.97% [8][9] - 当前A股市净率0.72倍较近十年均值下降超40% H股股息率达5.8% [10][9] - 国有行中股息率4.15%领跑同业 较中国银行3.88%和农业银行3.45%更具吸引力 [12] 市场表现与机构观点 - 2024年A/H股股价涨幅分别达44.8%和36.4% 年均股价股息率为5.32%和7.49% [9] - 保险资金年内举牌银行股16次 中国平安持有工行H股比例超17% 持仓市值突破800亿港元 [13] - 中金公司预测2025年A/H股目标PB分别为0.8倍和0.6倍 华泰证券预计估值修复空间达27% [14] 行业定位与政策环境 - 公司强调不追求超常增长率 与国民经济同频共振 重点服务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2][5] - "十五五规划"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 京津冀及长三角产业集群政策为业务扩张提供支持 [5] - 房地产及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缓释 有望解除银行板块估值压制 [12]
银行板块2025年内上涨16%全线飘红 低估值+高股息特征突出
长江商报· 2025-08-11 02:17
银行板块市场表现 - 同花顺银行指数2025年内累计上涨16.14%,大幅跑赢沪指8.45%和沪深300指数4.32%的涨幅 [1][3] - A股42家上市银行年内股价集体上涨,其中31家涨幅超过10%,浦发银行累计涨幅高达43.42%,青岛银行、农业银行涨幅分别达36.29%、31.62% [3] - 农业银行以2.14万亿元流通市值连续三个交易日登顶A股榜首,其A股股价创历史新高至6.75元/股 [3] 机构资金配置动态 - 公募基金2025年二季度末持仓银行市值2053亿元,环比激增27%,其中93家基金公司持有农业银行A股市值60.97亿元 [1][5] - 险资2025年3月末持有银行股市值2657.8亿元,配置占比提升至45.05%,前十大重仓股中7只为银行股 [1][5] - 平安人寿、新华保险等险资年内举牌银行股次数超10次(含A股及H股) [5] 银行板块估值与股息 - A股42家上市银行近12个月平均股息率3.92%,24家银行股息率超4%,华夏银行、平安银行、北京银行分别达4.99%、4.9%、4.9% [6][7] - 银行板块平均市净率从年初0.6倍回升至0.68倍,招商银行、杭州银行市净率分别为1.05倍、1.03倍 [7] - 2024年度42家上市银行合计派现6325.94亿元,同比增长3.14%,国有六大行派现4206.34亿元 [7] 银行业绩与市场地位 - 常熟银行2025年上半年营收60.62亿元(同比+10.1%)、净利润19.69亿元(同比+13.55%),增速领跑 [6] - 浦发银行上半年营收905.6亿元(同比+2.62%)、净利润297.4亿元(同比+10.19%) [6] - A股总市值前十大公司中五家为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合计市值9.65万亿元,银行板块总市值占A股15.35% [4]
资金为何连续19日买入这一“稀缺”方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7 06:39
核心观点 - 市场持续抢筹港股非银ETF(513750) 该ETF连续19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 规模突破27亿元 份额达19.32亿份 创成立以来新高 年内涨幅达23.16% [1] - 资金青睐源于其稀缺性和独特结构 作为全市场首只且唯一跟踪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的ETF 采用保险+券商双赛道布局 保险行业权重65.1% 涵盖中国平安等10家核心险企 同时配置港交所等优质券商 形成保险压舱+券商进攻的黄金结构 [1] - 估值优势显著 挂钩指数市盈率仅8.65倍 处于近10年21%分位 股息率达3.14% 形成低估值+高股息组合 [2] - 保险板块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券商并购重组主题持续发酵 港交所等标的业绩超预期 为投资者提供双重机遇 [2] 资金流向表现 - 港股非银ETF(513750)连续19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 [1] - 最新规模突破27亿元 [1] - 份额攀升至19.32亿份 [1] - 规模与份额均创2023年成立以来新高 [1] - 年内涨幅达23.16% [1] 产品结构与配置 - 全市场首只且唯一跟踪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的ETF [1] - 保险行业权重高达65.1% 涵盖中国平安 友邦保险等10家国内核心险企 [1] - 精准配置港交所 中金公司等优质券商 [1] - 形成保险压舱+券商进攻的黄金结构 [1] - 可通过联接基金(A类020500 C类020501)便捷参与 [1] 估值与股息特征 - 挂钩指数市盈率仅8.65倍 [2] - 估值处于近10年21%的分位水平 [2] - 当前估值低于历史上79%的时间窗口 [2] - 股息率达3.14% [2] - 形成罕见的低估值+高股息组合 [2] 行业投资机遇 - 保险板块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分红险转型推动负债成本下降 [2] - 券商并购重组主题持续发酵 [2] - 港交所等标的业绩超预期 [2] - 国内经济企稳改善 全球流动性预期回暖 为港股提供系统性机会 [2] - 外资对中国资产配置需求逐步提升 [2]
资金连续18个交易日抢筹!“稀缺品种”港股非银ETF(513750) 规模突破26亿再创新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6 02:43
港股非银ETF投资热度 - 港股非银ETF(513750)连续18个交易日获资金净买入,最新规模达26.4亿元,份额攀升至18.58亿份,创成立以来新高 [1] - 该ETF是全市场唯一跟踪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931024)的产品,聚焦"保险+券商"双赛道 [1] - 指数成分中保险行业权重65.1%,覆盖中国平安、友邦保险等10家险企;券商及多元金融权重32.5%,包含港交所、中金公司等标的 [1] 港股非银金融板块估值特征 - 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市盈率仅8.52倍,处于近10年17.93%分位,估值低于历史82%时间窗口 [2] - 指数当前股息率达3.22%,呈现"低估值+高股息"特征 [2] 行业配置方向 - 保险板块受益分红险转型带来的负债成本压降,利差趋于平稳,公募新规提升增量资金关注度,存在价值重估机会 [2] - 券商板块重点关注港交所(ADT增长驱动)及25H1业绩超预期、存在盈利估值错配的标的 [2]
连续14个交易日获净买入!资金为何关注这只ETF?
搜狐财经· 2025-06-10 03:42
港股保险板块表现 - 港股保险板块延续强势表现 港股非银ETF成交额突破2亿元 换手率超过10% 流动性位居同类前列 [1] - 港股非银ETF年内涨幅达18.95% 连续14个交易日获资金净买入 最新规模突破21亿元创历史新高 [1] 行业催化剂 - 监管层扩大保险资金股权投资试点范围 优化偿付能力监管规则 直接利好保险股资产端收益 [1] - 上市险企一季报超预期 头部险企新业务价值高增长 分红险转型成效初显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大幅改善 [1] 港股非银ETF特点 - 跟踪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 保险行业股权重高达65.1% 覆盖友邦、平安、人寿、太保等9家头部险企 [2] - 指数纳入港交所、中金公司等优质券商股 合计权重约20% 形成"保险压舱+券商进攻"结构 [2] - 指数市盈率仅8.40倍 处于近10年15.66%低分位 股息率3.20% 呈现"低估值+高股息"特征 [2] 市场展望 - 预定利率下调在即 行业成本有望降低 流动性向好助推保险股估值 [2] - 人民币升值预期下港股成交量和市场表现通常较好 对非贸易项下的金融股有利 [2] - 公募改革或提升A股流动性 对保险股估值形成支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