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信用修复
icon
搜索文档
陕西建立“执行工作+金融监管”联动协作机制
陕西日报· 2025-09-21 00:27
《措施》将推动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制度效能得到充分发挥。各级法院在案件执行过程中,如果 发现被执行人为符合产业政策、具有市场前景、风险可控的临时性困难企业,将指导成立金融机构债权 人委员会。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公平公正、分类施策原则,坚持"一企一 策"方针,为企业制定增加融资、稳定融资等纾困化险方案,并可以向执行法院提出暂缓执行申请。 《措施》提出,支持企业重塑信用、恢复经营。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义务或达成执行和解并履行首 期债务的企业,可申请启动信用修复程序,在经执行法院依法审查符合条件后,失信信息会被及时屏蔽 或删除。"在坚持善意文明执行和积极助力企业信用修复的同时,我们将进一步严厉打击逃废债行 为。"省高院执行局综合处负责人表示,债务企业一旦出现挪用纾困资金、转移隐匿资产等情形,将终 止纾困、恢复执行,并依法严惩债务企业故意躲避、逃避或拒绝偿还合法债务的行为。(记者 陶玉 琼) 9月16日,记者从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获悉:为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涉金融债务企业 纾困解难,省高院执行局日前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陕西监管局联合印发《关于强化执行工作与金融 监管协作配合 助力企业纾困 ...
纳税缴费信用管理有新规,企业信用修复也分级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9-13 01:54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温馨提醒:蓝色柳林财税室为非官方平台,是由编者以学习笔记形式建立的平台,所有笔记写作记录的文章及转发的法律法规仅供读者学习 参考之用,并非实际办税费的标准,欢迎交流学习,共同分享学习经验成果。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hkol i o 0 纳税缴费信用对企业 经营有什么帮助? guan IKI 參選華萊集動的纳斯公司 參閱華萊集到的纳斯公园 參閱 像我们公司是A级纳税人,良好的 信用级别让我们在发票领用,一 口退税、招投标、融资贷款等多 个领域享受到政府部门间的联合 激励措施。 e e 发票领用 出口退税 招投标 融资贷款 等 …… 纳税缴费信用这么重 要,我们这种情况还 有没有补救办法? 我马上咨询 税务部门! 00 您好,我们公司因 为经营原因,今年 12月可能会产生 150万元的欠税, 预计在明年1、2月 份分两次补缴,请 问会不会影响纳税 缴费信用? 7 n c 您好,按照国家税务总局2025 年7月1日最新实施的《纳税机》 费信用管理之公》,对于1988年获现 定期限缴纳已申报或此能数 申报的应纳税费款的,扣5分 TOTED ill = His TITE ...
信用修复“指南针”来了!政企面对面,助力企业直达“信用新高地”
搜狐财经· 2025-08-28 12:09
培训活动概述 - 青州市工商联 青州市发改局及中小企业商会于8月27日联合举办企业信用修复培训会 旨在深化企业合规经营理念和筑牢风险防控体系 [1] - 培训会参与方包括青州市工商联 青州市发改局相关分管同志 工商联执委企业及中小企业商会会员企业 [1] 培训内容与实施 - 青州市发改局信用科系统讲解企业信用修复条件 材料要求 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 涵盖信用修复路径及相关政策内容 [3] - 培训采用现场实操方式手把手指导企业修复信用问题 并在交流答疑环节针对企业实际问题进行现场解答 [3] - 参会企业反馈培训实用性强 切实解决了企业实际问题 [3] 未来计划与拓展 - 青州市工商联计划通过"能量课堂"活动平台持续深化培训成效 聚焦企业信用管理与风险防控需求 [5] - 后续将加强与职能部门合作 通过"走出去"和"沉下去"方式开展点对点精准服务 包括送课上门和送学上门 [5] - 活动将实时收集并响应企业合规经营中的具体问题 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5]
去年1月以来,办理社会信用领域行政检察监督案件超1300件——筑牢企业信用保护屏障
新华网· 2025-08-12 06:06
小额处罚信息按最长3年公示、有能力清偿账款却仍在"老赖"名单里……企业的信用为何莫名受 损?7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数据显示,去年1月至今年6月,全国检察机关办理社会信用领域行 政检察监督案件1366件。其中,办理行政机关信用惩戒不当案件557件、失信违约案件260件,办理法院 信用惩戒措施不当案件549件。通过精准监督,检察机关进一步提升信用惩戒精准度,推动严格规范公 正适用失信惩戒制度,帮助涉案企业及时修复信用。 行政处罚公示不能"一刀切" "行政机关在未全面调查核实的情况下,对甲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并申请强制执行,该公司被列入失 信被执行人名单,公司法定代表人被限制高消费、出行受限,且公司不能向银行贷款。"河南省平顶山 市鲁山县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陈鸿江介绍,检察机关经调查核实并征求各方意见,提出由甲公司 代为支付剩余农民工工资后向乙公司追偿,行政机关撤销处罚决定并申请法院解除对甲公司的失信限 高。这一争议化解方案得到各方一致赞同。今年3月,甲公司履行代付义务后,成功摆脱信用"黑名 单",恢复正常生产经营。 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 在一些适用破产程序的案件中,法院已裁定不予执行、终结执行,或者穷尽执行 ...
今年已有2.8万户经营主体网上完成信用修复
辽宁日报· 2025-08-10 01:57
信用修复政策实施 - 大连某银行分行完成信用修复 消除了此前因价格问题被处罚导致的不良影响 银行负责人表示修复的不仅是信用记录 更是发展信心 [1] - 该银行半年前因价格问题被市场监管部门处罚 信用留下"污点" 影响后续评级和业务拓展 [1] - 市场监管部门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 还送上《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和《守法诚信经营劝诫书》 指导企业提前准备信用修复材料 [1] 信用修复服务创新 - 市场监管部门推出"两书同达"的"早提醒"服务 主动告知当事人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期限及信用修复政策和途径 防止企业因不了解流程而陷入困境 [1] - 开发网上信用修复申办功能 增设提醒说明 提供咨询电话 引导失信主体主动申请修复 申请人可全程跟踪办理过程和结果 [2] - 年初以来 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已帮助2.8万余户经营主体通过网上申办完成信用修复 [2] 跨区域信用修复机制 - 改造电子营业执照登录方式 开发跨省信用修复数据传输接口 实现与全国统一平台的技术对接 支持外省经营主体网上申请 [2] - 建立信用修复协同联动工作机制 共享各部门行政处罚公示信息信用修复结果 同步至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信用中国"网站 [3] - 实现信用修复结果跨部门互认 避免经营主体在不同部门之间来回奔波和重复申请 [3]
信用价值重构下企业信用修复研究
金融时报· 2025-08-04 02:46
信用修复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其核心功能在于通过制度性安排帮助失信主体纠正行为、 重塑信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优化资源配置。信用修复能够通过强化制度效能、激活配置效率、培育 诚信文化等途径推动信用生态从"被动约束"向"主动修复"转型,为构建"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共 建"的现代化信用治理体系提供核心支撑。但面对当前企业信用修复存在的制度规则碎片化、技术赋能 不均、第三方机构参与不足等现象,还需通过立法统一制度、协同破除壁垒、技术驱动效率、多元激活 生态的方式,实现全周期信用修复链条的构建,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我国企业信用修复的现状与成效 (一)顶层制度设计不断完善,地方政策举措遍地开花。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大框架下,我国信用修 复制度已形成"中央统筹、地方探索、政府主导"的制度架构。2014年出台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 要(2014—2020年)》是中国首个关于社会信用的顶层设计文件,引领了2014年到2021年中国社会信用 体系建设的快速发展,但没有针对信用修复设置具体制度性安排。直到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才就探索 建立信用修复机制发布了正式指导意见。2020 ...
去年1月以来,办理社会信用领域行政检察监督案件超1300件—— 筑牢企业信用保护屏障
经济日报· 2025-08-02 21:48
信用惩戒不当问题 - 全国检察机关办理社会信用领域行政检察监督案件1366件 其中信用惩戒不当案件557件 失信违约案件260件 法院信用惩戒措施不当案件549件 [1] - 部分行政机关存在涉企行政处罚信息公示不及时 不当适用信用惩戒措施等问题 导致企业信用受损 [2] - 某平台2023年以来收录的1975条行政处罚公示信息均为简易程序作出 2487条信息罚款数额在500元以下 但均设置3年最长公示期 [2] 信用修复机制缺陷 - 涉企信用修复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失信行为公示信息归集不规范 二是信用修复告知不及时 [2] - 检察机关全面审查被执行行政行为 同步审查行政机关所作列入 移出违法失信名单决定的合法性 [2] - 截至今年6月30日 累计有超1700万人次迫于信用惩戒和限制消费压力 [3] 错误信用惩戒案例 - 某行政机关将罚款仅300元的行政处罚信息按最长3年公示期公示 存在不当惩戒情形 [2] - 甲公司因乙公司雇佣的袁某强未支付工资被错误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法定代表人被限制高消费 后经检察机关介入恢复信用 [3] - 某地8家破产企业中仍有5家企业法人被违法采取限制高消费执行措施 经检察机关督促后解除 [4] 信用修复措施 - 检察机关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法院及时终结不当执行程序 解除违法限制高消费措施 [4] - 推动法院开展涉企信用修复专项行动 帮助企业修复信用 纾困解难 [4] - 企业有权申请信用修复 有关部门应履行信用修复告知义务 及时删除失信公示信息 [4]
【省市场监管局】助企业重塑信用再出发
陕西日报· 2025-07-20 23:37
信用修复机制 -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和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失信将影响企业融资、招投标等日常经营[1] - 陕西省搭建线上线下信用修复双通道,通过"秦信查"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陕西)提交申请,信用修复平均时间压缩至4个工作日以内[2] - "秦信查"自4月18日上线至6月底,全省通过该平台完成信用修复的经营主体达5745户,其中企业339户、农专社30户、个体工商户5376户[2] 信用修复流程优化 - 推行"三书同达"机制,在作出行政处罚、列异、列严等决定时同步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合规建设提示书》《信用修复告知书》[2] - 实施"免申即享"政策,对符合"首违不罚"条件的85.23万户经营主体自动移出经营异常名录,无需申请和审核[3] - 信用修复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未来将健全完善信用修复制度机制,促进经营主体信用水平提升[4] 企业案例 - 榆林市某商业管理有限公司通过"秦信查"码上修复专栏提交申请,仅两个工作日完成信用修复,解决了融资和招投标受阻问题[1] - 多家企业表示"三书同达"机制帮助明确错误所在、改正方法和避免再犯的途径,有效重塑企业信用[2]
园区企业信用修复“一网通办”
苏州日报· 2025-07-05 00:39
信用修复机制创新 - 苏州工业园区法院启动重整和解企业信用修复"一网通办"平台 通过数字化整合纳税 金融 司法等多类信用修复流程 实现一站式办理 [1] - 传统信用修复规则针对正常企业设计 对重整和解企业适用性不足 可能导致错失救治机会 园区法院联合多部门制定差异化修复规则 [1] - 具体创新措施包括:被吊销营业执照企业可恢复经营资格 凭法院裁定核销欠税并参照"新设企业"重评信用等级 金融机构在数据库中标注重整和解信息以规避历史不良记录影响 [1] 流程优化与效率提升 - 此前企业信用修复需跨部门多次办理 存在规则 制度 文书不统一导致的"多头修复""重复修复"问题 [2] - 新平台支持七大类场景修复(如经营异常移出 纳税信用修复 失信解除) 单次申请即可触发多部门协同办理 流程从"多头跑"简化为"一网办" [2] - 法院联合市场监管 税务等部门形成府院联动机制 通过数据共享破除信用修复壁垒 [2] 制度目标与社会价值 - 信用修复机制旨在帮助困境企业快速重返市场 提升破产重整质量并释放企业价值 [2] - 法院将持续推进信用修复机制改革 以破产重整制度功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2]
前5月广东市场监管系统累计为560.4万户经营主体修复信用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7-03 07:45
信用修复助企成效 - 2025年1-5月广东省市场监管系统累计为560.4万户经营主体修复信用 [1] - 通过信用修复助力企业融资1.67亿元 [1] - 信用修复释放注册资本30.88亿元 [1] 十大典型案例 - 深圳市案例:助力幼儿园获批贷款 [2] - 汕头市案例:助力土地开发公司完成股权转让登记 [2] - 佛山市案例:助力检验公司银行账户解冻并完成员工费用结算 [2] - 韶关市案例:助力皮具公司车辆恢复粤港两地通行 [2] - 梅州市案例:助力贸易公司完成跨市迁移 [2] - 东莞市案例:助力汽车配件公司恢复网店经营 [2] - 江门市案例:助力传媒公司资金回流 [2] - 吴川市案例:助力商贸公司提高客户转化率 [2] - 茂名市案例:助力工程建设公司重获招投标资格并中标 [2] - 清远市案例:助力窗饰制品公司申请"小升规"奖补资金 [2] 信用监管创新机制 - 广东省建立企业信用修复"一口受理、一次办成"机制 [3] - 推行信用协同修复、深化信用修复帮扶、优化信用修复服务 [3] - 创新信用修复模式、探索智慧信用修复 [3] 基层改革创新举措 - 广州市推行重点行业"信用+白名单"管理 [4] - 深圳市落实"星火贷"部署探索普惠融资改革 [4] - 珠海市开展食品生产企业信用监管 [4] - 汕头市开展"信用沙盒"监管探索新业态模式 [4] - 佛山市构建"1234"服务体系打造"信用修复我撑你"品牌 [4] - 江门市开展局内综合监管提升"综合查一次"改革 [4] - 阳江市打造"信用管家"服务机制 [4] - 云浮市打造"四书一铃"和"四位一体"信用服务体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