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价值发现功能
icon
搜索文档
IPO配售是该向机构倾斜还是向中小投资者倾斜?
搜狐财经· 2025-09-21 23:05
建议IPO配售向机构投资者倾斜,中证协的这个建议值得商榷。一方面,A股市场不能简单地照搬香港市场,毕竟香港市场是一个国际化的、以机构投资者 为主的市场,香港股市上的中小投资者人数较少,尤其是香港本地的中小投资者人数不多。所以,香港股市的一些政策可以围绕着机构投资者来展开。而A 股市场是一个以中小散户为主的市场,个人投资者的开户数目前已超过2.4亿人(户),个人投资者占比超过99.76%。这是A股市场的"中国特色"。 另一方面,《报告》之所以建议IPO配售向核心机构投资者倾斜,是因为基金、保险、券商、QFII等机构的研究实力强,因此有着更好的IPO价值发现功 能。但从A股市场的新股询价历史来看, 这些机构投资者的价值发现功能其实很差,甚至还不如一些成熟的个人投资者。最明显的事实是,A股市场上一些 离奇的"三高"发行都是这些机构投资者"询"出来的。不排除某些机构有着一定的价值发现功能,但面对切身利益,这些机构仍然还是在胡乱报价。可以说, A股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很多都是大散户。 最近,一则关于IPO配售的消息受到市场关注。据有关媒体报道,中证协最近向券商发送了最新一期的内刊《传导》,本期《传导》的主题是《港股市场 ...
北交所指数和混合交易制度有望很快落地
新华网· 2025-08-12 06:27
北交所指数规划 - 证监会研究推出北交所指数和混合交易制度 北交所已积极开展相关工作[1] - 指数推出可方便投资人跟踪市场 为投资产品设立收益基准 并设计指数化被动产品 为市场引入新资金[1] - 混合交易制度可提升市场流动性 两项措施均针对当前市场痛点[1] - 北交所现有89只股票 5月新股发行提速后市场预计更快扩容 指数编制已具备数量条件[1] - 精选层平移股票较多 多数公司交易时长已达编入指数标准[1] - 指数推出后公募基金可研发指数基金 不符合50万元门槛投资人可通过公募基金参与交易 扩大北交所影响力[1] - 指数标的实行动态调整 激励上市公司规范经营和做大做强[1] 指数编制特殊性与标准 - 指数编制需考虑个股市值差异较大 权重设置需重点考量[2] - 需关注市场流动性差异 部分个股日成交不足50万元 指数产品化存在难度[2] - 样本数量建议30家至50家 随上市公司数量增加可动态调整样本股[2] - 选取标准包括行业代表性公司及具有北交所市场特点的公司[2] 混合交易制度实施 - 新三板2014年8月实行做市商制度 为境内资本市场首次实践[2] - 北交所推行混合交易制度基础硬件难度不大 但需进一步讨论操作规则[2] - 需明确做市商T+0或T+1规则 券商内部自营与做市防火墙机制 以及自营与做市能否同时交易同一股票[2] - 新三板做市商制度运行7年多 做市商对许多企业了解充分 有助于追踪北交所企业并提升价值发现功能[2] - 混合交易制度对科创型企业具三重作用:提升价值发现功能 平抑价格波动发挥稳定器作用 同时交易提升交易效率[3]
【西街观察】量化从拼速度到拼策略
北京商报· 2025-07-07 13:03
程序化交易新规实施 - 沪深北三大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于7月7日正式实施 新规加强程序化交易监测监控 强化高频交易监管 体现"趋利避害、突出公平、从严监管、规范发展"原则 [1] - 新规为高频量化划定明确红线 单个账户每秒申报撤单最高300笔 单日最高20000笔 通过技术约束引导降频降速 [1] 量化市场转型方向 - 新规倒逼量化行业从拼速度转向拼核心策略 高频交易红利期终结 中低频策略将成为主流 [1][2] - 量化策略生态将系统性重构 需在AI模型参数 选股能力 复杂策略模型等深层次领域竞争 [2] - 量化交易回归投资本源 深度策略将提升市场流动性 优化价值发现功能 [1][2] 对A股市场影响 - 新规实施首日市场表现平稳 显示此前对量化的过度恐慌情绪有所缓解 [1] - 高频策略受限后 微盘股"虚假繁荣"将价值回归 绩优股有望被重新发掘 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改善 [2] - 量化作为交易工具将更规范发展 与A股市场深度融合 实现利大于弊的转型 [3] 监管动态与市场公平 - 新规通过技术优势约束防止不公平竞争 解决中小投资者在速度上的劣势问题 [1][2] - 量化监管采取动态优化路径 根据市场博弈表现持续调整 寻求最优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