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道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以色列突发!这一国宣布,禁止出口!
证券时报· 2025-08-31 03:38
贸易限制措施 - 哥伦比亚宣布自2025年8月28日起禁止向以色列出口煤炭 该措施通过第0949号法令实施[1] - 土耳其决定全面中断与以色列的经贸往来 包括禁止以色列船只使用土耳其港口及土耳其船只停靠以色列港口 同时关闭领空禁止以色列飞机通行[1] - 哥伦比亚是以色列最大的煤炭供应国 占以色列煤炭进口量的60%[1] 地缘政治冲突背景 - 土耳其外长指控以色列在加沙实施种族灭绝并无视基本人道主义价值 其政策正威胁将整个中东地区拖入战乱[1] - 以色列被指对加沙 黎巴嫩 也门 叙利亚和伊朗发动袭击 体现无视国际秩序的恐怖主义国家心态[1] - 哈马斯感谢土耳其的支持立场 并敦促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加大对以色列惩罚措施 包括切断一切联系[2] 国际社会反应 - 土耳其呼吁国际社会尽快行动遏止灾难蔓延 并改善加沙人道局势[1] - 哈马斯要求追究以色列领导人的罪行责任 迫使其停止种族灭绝行为[2]
土耳其:全面中断与以色列的经贸往来!
券商中国· 2025-08-30 01:29
土耳其对以色列实施全面贸易和交通禁令 - 土耳其决定禁止以色列船只使用其港口 同时禁止土耳其船只停靠以色列港口[1] - 土耳其对以色列关闭领空 禁止以色列飞机通行[1] - 全面中断与以色列的经贸往来[1] 土耳其采取的非正式限制措施 - 土耳其港务部门要求船舶代理提供声明书 表明船只与以色列无关且未装载运往以色列的军事或危险货物[1] - 土耳其禁止悬挂土耳其国旗的船只停靠以色列港口[1] 土耳其外长对以色列的指控 - 指控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实施种族灭绝 无视基本人道主义价值[1] - 指责以色列威胁将整个中东地区拖入战乱[1] - 称以色列对加沙地带 黎巴嫩 也门 叙利亚和伊朗的袭击体现恐怖主义国家心态[1] 土耳其的立场和呼吁 - 反对任何试图将加沙地带居民强行迁离的设想[1] - 呼吁国际社会尽快行动遏制灾难蔓延并改善当地人道局势[1] 以色列政府的反应 - 以色列政府未立即对土耳其外长的言论置评[2]
土耳其对以色列关闭港口、领空 全面中断与以经贸往来
中国基金报· 2025-08-29 23:24
土耳其对以色列制裁措施 - 土耳其决定禁止以色列船只使用其港口并禁止土耳其船只停靠以色列港口[1] - 土耳其已对以色列关闭领空禁止以色列飞机通行[1] - 土耳其全面中断与以色列的经贸往来[1] 土耳其对以色列的指控 - 指控以色列过去两年在加沙实施种族灭绝并公然无视基本人道主义价值[1] - 认为以色列政策已超出加沙范围正威胁将整个中东地区拖入战乱[1] - 指责以色列对加沙黎巴嫩也门叙利亚和伊朗的袭击体现无视国际秩序的恐怖主义国家心态[1] 哈马斯对土耳其行动的回应 - 哈马斯感谢土耳其对巴勒斯坦人民的支持立场[1] - 敦促土耳其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加大对以色列惩罚措施并切断一切联系[1] - 要求迫使以色列停止种族灭绝并追究其领导人罪行责任[1]
土耳其:禁止以色列船只、飞机通行,全面中断与以色列的经贸往来
财联社· 2025-08-29 16:42
土耳其对以色列实施全面经贸封锁 - 土耳其决定禁止以色列船只使用其港口 同时禁止土耳其船只停靠以色列港口[1] - 土耳其对以色列关闭领空 禁止以色列飞机通行[1] - 全面中断与以色列的经贸往来[1] 土耳其对以色列的指控 - 指控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实施种族灭绝 无视基本人道主义价值[1] - 指责以色列袭击加沙地带 黎巴嫩 也门 叙利亚和伊朗[1] - 批评以色列体现无视国际秩序的恐怖主义国家心态[1] 土耳其的立场与行动 - 反对将加沙地带居民强行迁离的设想[2] - 呼吁国际社会尽快行动遏制灾难蔓延并改善人道局势[2] - 土耳其港务部门非正式要求船舶代理提供声明书 表明船只与以色列无关且未装载运往以色列的军事或危险货物[2] - 禁止悬挂土耳其国旗的船只停靠以色列港口[2] 以色列政府的反应 - 以色列政府未立即对土耳其外长言论置评[3]
抗战影像记忆丨不该忘记的患难情
新华社· 2025-08-25 07:37
历史背景与战俘营概况 - 二战期间日本在沈阳设立专门关押太平洋战场盟军战俘的场所 时称奉天俘虏收容所 [5] - 战俘营关押美英等国战俘超2000人 近三年牢狱生活中约260人死亡 死亡率约13% [5] -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成为日本侵略扩张的物资生产基地 战俘被选派从事机械加工等劳役 [7] 战俘生存状况与艺术记录 - 战俘遭受疾病寒冷饥饿毒打等非人待遇 食品匮乏药品奇缺 [5][9] - 战俘威廉·克里斯蒂·沃特克等三人用铅笔创作上百幅表现劳作生活的漫画 [11] - 鲁迅美术学院教授王希奇历时4年查阅资料 绘制300余位战俘肖像群像系列作品 [3] 中国工友与国际互助 - 中国学徒工李立水向美国266号战俘秘密投递黄瓜等食物 [16] - 中国工友高德纯帮助3名战俘获取逃跑地图 遭日军判处10年徒刑 [18] - 中国工友葛庆余协助美军战俘偷轴承换粮食 并传递外界战事消息 [20] 历史见证与当代意义 - 战俘营现存实寄明信片印有"俘虏邮便""奉天俘虏收容所检阅济"等日军审查印记 [24] - 2008年接收200余件二战美国老兵捐赠的文物史料 [24] - 战俘营旧址陈列馆成为中日美英等多国共同抗击法西斯的历史见证 [22]
非洲法官拯救欧洲常识,这样的欧洲能支持乌克兰赢?
搜狐财经· 2025-08-24 15:44
欧盟内部政治动态 - 26名欧洲议会左翼议员联名要求欧盟解雇打击反犹太主义和促进犹太人生活协调员瑟琳娜·冯·施努尔拜因 因她试图阻止可能影响以色列与欧盟联系国协定地位的制裁[1] - 施努尔拜因此前警告对犹太人安全的威胁预示对欧洲民主的更广泛威胁 并强调欧洲不应推卸对大屠杀的责任[1] - 联名签署者包括法国总统马克龙所在复兴欧洲派系议员 法国社会党左翼议员 以及绿党极左组织成员[2][3][4] 国际刑事法院相关事件 - 乌干达法官朱莉娅·塞布廷德作为国际刑事法院副院长 是17名法官中唯一反对指控以色列实施种族灭绝案的成员[4][6] - 塞布廷德表示上帝希望她站在以色列一边 尽管约30个国家反对以色列 其祖国乌干达政府也反对她的裁决立场[6] - 她因投反对票遭受强烈攻击 几乎退出副院长选举 但最终选择继续坚守立场[6] 地缘政治立场对比 - 欧洲政客被指缺乏常识 第三世界国家政治人物虽国家贫穷但更具常识 认为若遭受类似哈马斯10月7日攻击绝不会向敌人提供人道主义补给[8] - 欧洲被批评在支持乌克兰问题上仅发表重复声明 实际连哈马斯10月7日大屠杀都能奖励 难以指望其真正支持乌克兰战胜俄罗斯[9] - 美国驻以色列大使类比称 二战时英国不会为轰炸后的纳粹提供人道主义援助[8]
《拉贝日记》译者谈丨历史的呐喊:二十六年来从未停止
新浪财经· 2025-08-23 03:05
出版历程 - 《拉贝日记》中文首版于1997年面世 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购得版权 版权费用为"天价" [4] - 翻译团队7人用1个半月完成初稿 在酷暑环境中高强度协作 编辑团队包括德语专家和史料核验人员 [6] - 2025年推出修订版 新增400多条注释 修正翻译不准确之处 重点考证地名、人名及事件细节 [10] 翻译与考证 - 地名考证难度极高 拉贝使用拉丁字母转写南京方言 例如将"傅厚岗"误记为"Fu Kan"路 修订版修正为准确名称 [12] - 通过对比德文与英文原稿 发现重要事件地点错误 如将"鸣羊街17号"修正为"琅琊路17号" 对应古林寺屠杀事件 [13] - 翻译过程中注重克制情感表达 确保文本保持历史证言的客观性 初稿曾因情绪化表述被修改 [9] 历史意义 - 《拉贝日记》是南京大屠杀关键证据 推动国际社会关注真相 连德国电影《拉贝日记》也受其影响 [6] - 拉贝作为南京安全区主席 利用德国身份保护约25万难民 其人道主义精神被称为"南京好人" [17] - 日记发现者美籍华裔学者张纯如 在西方学界未重视南京大屠杀时 偶然发现日记线索并联系拉贝家属 [4] 内容版本 - 拉贝日记存在两个版本:六卷本原始日记和单卷本整理版 后者专门聚焦南京事件并翻译英文报告为德文 [16] - 除全译本外 还推出青少版(2024年1月)、影印本(2017年12月)等多种版本 适应不同读者需求 [26][24][28] - 上海国际救济会曾向南京安全区提供援助 1938年1月成立上海南京救济会 单日募集20万元资金 [19]
人道主义人员遇害人数刷新纪录 联合国敦促问责
中国新闻网· 2025-08-19 19:06
人道主义人员安全形势 - 2024年全球人道主义人员遇害人数达383人 创历史最高纪录 [1] - 遇害人数较2023年同比上升31% 其中加沙地带冲突导致181人遇害 苏丹地区导致60人遇害 [1] - 2025年前8个月趋势持续恶化 截至8月14日已有265人遇害 [1] 暴力事件类型及受害者特征 - 除遇害外 2024年全球另有308名人道主义人员受伤 125人被绑架 45人被拘留 [2] - 多数遇害者为在社区服务的本国人道主义人员 常在执行任务时或家中遭遇袭击 [2] 国际法律框架与问责机制 - 针对人道主义人员的袭击违反国际人道法 直接影响受助民众生命线 [2] - 联合国安理会2024年5月通过第2730号决议 要求冲突各方遵守国际法并保护人道主义人员 [2] - 目前普遍缺乏对肇事者的问责机制 联合国官员指出这反映国际社会冷漠 [2]
强力驱逐非法移民,施压多国接收重犯,美将“堕落怪物”送入非洲引众怒
环球时报· 2025-07-18 22:40
美国政府驱逐非法移民行动 - 美国政府近期频繁向非洲国家施压要求接收被驱逐的非法移民 这些移民主要来自拉美和亚洲国家而非非洲本土 [1] - 斯威士兰政府证实接收了首批被美国驱逐的移民 这些移民原籍包括牙买加、古巴、老挝、也门和越南 [3] - 美国国土安全部发言人将被驱逐者描述为"堕落怪物" 称其犯有强奸儿童、谋杀和抢劫等严重罪行 [5] 非洲国家反应 - 斯威士兰作为全球最贫困国家之一(人均日生活费不足4美元) 其国内监狱已人满为患且犯罪率高企 引发民众强烈抗议 [3][4] - 尼日利亚外长指责美国通过加征关税和缩短签证有效期施压 该国以2亿人口压力为由明确拒绝接收 [6] - 几内亚比绍总统在美非峰会上公开拒绝接收第三国移民 表示"我们的政策不接受这种做法" [7] 经济施压手段 - 斯威士兰4月被美国列入加征10%关税清单 导致其央行对经济影响产生恐慌 [4] - 美国被曝以贸易优惠和签证政策为筹码 要求非洲国家接受移民安置条件 [6][7] - 有分析指出部分非洲国家在美国压力下做出接收移民或出让矿产资源的交易 [7] 国际社会关注 - 斯威士兰政府最初坚称被驱逐者不构成威胁 后在舆论压力下改口称将协助其返回原籍国 [3] - 国际移民组织表示虽未参与行动但愿提供人道援助 这与美国声称原籍国拒绝接收的说法存在矛盾 [3] - 南非政府担忧美国可能利用斯威士兰薄弱的边境管控来破坏南非稳定 [6]
美国支持的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一些与哈马斯有关联、持有武器的人员故意煽动了骚乱。
快讯· 2025-07-16 07:05
由于提供的新闻内容仅包含一条关于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的声明,且未涉及公司或行业相关信息,根据任务要求无法提取与公司/行业相关的分析要点。建议提供包含企业财务数据、行业动态或市场影响的新闻素材以便进行专业分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