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类演化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社】“老化石”里发现“新秘密”:新成果破解多项生命演化之谜
新华社· 2025-09-29 01:09
百万年前的破碎头骨如何改写人类家谱?被遗忘的"老古董"化石里藏着哪些新秘密?近日,中国科 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陆续在国际学术顶刊《自然》《科学》发布两项研究成果,一批沉睡已 久的老化石,正在新技术的"唤醒"下层层揭开生命演化的神秘面纱。 一块碎头骨:刷新人类演化谱系 人类对自身起源的探索是科学史上极富魅力的命题。 从南方古猿到能人,再发展为直立人,最终成为智人,是人类进化的完整历程。直立人标志着人类 演化成直立行走的现代人形态。 两件老标本:厘清颌关节演化路径 直立人之后,人属家族逐渐"开枝散叶",先后分化出了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龙人等人类支系。 而智人,最早的化石记录距今约30万年,成为如今人属中唯一存活的物种。 1990年出土于湖北的郧县人2号头骨,曾因严重破碎变形被暂归为直立人。这块距今约100万年的化 石,成了厘清人类演化谱系的关键。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研究员倪喜军主导的研究团队将头骨重建 后,发现了一个矛盾点: 低平的额骨、突出的吻部类似古老的直立人或海德堡人;而颧骨扁平、后脑颅宽大且脑容量超1100 毫升,又与较晚出现的龙人等化石相似。 矛盾点也是校准点。团队构建全新的人属系统演化树并推 ...
中国新研究刷新人类演化时间线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8 22:42
郧县人头像复原图 倪喜军团队供图 "郧县人2号"头骨复原过程 倪喜军团队供图 "一件出土于中国、距今约100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经重新分析后,对传统人类演化理论提出了 挑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日前发布的消息引发众多关注。 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倪喜军主导,不仅揭示 出一个与神秘古人类"丹尼索瓦人"密切相关的演化支系——"龙人"(Homo longi),更将现代人、尼安 德特人与这一亚洲古人类支系的分化时间大幅推前,远超此前学界共识。相关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9月 26日在《科学》杂志发表。 科研人员重新分析"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 据团队研究人员介绍,人类化石本就极为稀缺,但近年来,随着古人类学与考古学的迅速发展,越 来越多的重要标本被陆续发现和命名。其中不少被正式命名为人属的新物种——包括纳勒迪人、吕宋 人、巨颅人,以及此次研究聚焦的龙人。它们共同揭示出一个曾经多样并存的人属世界,与现代人祖先 共享着漫长的演化时光。 通过研究结果可知,重建后的"郧县人2号"头骨呈现出原始与进步特征交融的形态:低平的额骨和 突出的吻部类似更古老的直立人或海德堡人;而扁 ...
远古发现丨“老化石”里发现“新秘密”:新成果破解多项生命演化之谜
新华网· 2025-09-28 06:31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题:"老化石"里发现"新秘密":新成果破解多项生命演化之谜 新华社记者刘祯 百万年前的破碎头骨如何改写人类家谱?被遗忘的"老古董"化石里藏着哪些新秘密?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陆续在国际学 术顶刊《自然》《科学》发布两项研究成果,一批沉睡已久的老化石,正在新技术的"唤醒"下层层揭开生命演化的神秘面纱。 一块碎头骨:刷新人类演化谱系 人类对自身起源的探索是科学史上极富魅力的命题。 从南方古猿到能人,再发展为直立人,最终成为智人,是人类进化的完整历程。直立人标志着人类演化成直立行走的现代人形态。 "这次研究刷新了人类演化的时间线,意味着100万年前人类祖先就已分化成多个群体。"倪喜军说。 两件老标本:厘清颌关节演化路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研究员毛方园团队长期聚焦早期哺乳动物演化,将目光投向更早的侏罗纪时代。通过对两件老标本的持续研究,团队历时十 几年的研究有了新发现。 第一件标本是四川自贡的川南多齿兽化石,来自约1.6至1.68亿年前的中侏罗世。团队从这件老标本上取得新线索,川南多齿兽有着四足动物中从 未见过的"齿骨—颧骨"关节,有和哺乳动物类似的咬合稳定性和咬合力。 据了解 ...
最新研究刷新人类演化时间线
环球网资讯· 2025-09-25 18:50
△"郧县人2号"头骨复原过程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研究所倪喜军研究员团队对一件出土于中国、距 今约100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重新进行了分析,揭示出一个与神秘古人类"丹尼索瓦人"密切相关的 新演化支系——"龙人"(Homo longi),并将现代人、尼安德特人与这一亚洲古人类支系的分化时间大 幅推前,远超此前学界共识。相关研究成果北京时间9月26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发表。 近年来,随着古人类学与考古学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重要标本被陆续发现和命名。其中不少被正式 命名为人属的新物种——包括纳勒迪人、吕宋人、巨颅人,以及此次研究聚焦的龙人。它们共同揭示出 一个曾经多样并存的人属世界,与现代人祖先共享着漫长的演化时光。 △人属系统演化树 然而,这些新发现化石之间的亲缘关系,尤其是它们与已知人类物种,如:智人、尼安德特人、海德堡 人、直立人等如何联系,仍是学界争论的焦点。 科研人员开展研究的是被称为"郧县人2号"的这件头骨化石。该化石于1990年被发现于湖北省郧县(今 十堰市郧阳区)。由于出土时化石已严重破碎变形,研究难度极大,最初被暂归为直立人。"郧县人2 号 ...
多领域专家云集“东方人类发祥地”元谋 共探人类演化与文物活化
中国新闻网· 2025-05-02 04:48
文章核心观点 2025中华文明探源·元谋论坛在元谋县举行,多领域专家围绕“促进文物活化利用,激发文旅产业发展新动能”主题,从四大维度共探人类演化奥秘与文物活化路径,论坛期间有揭牌、开放仪式及多场专家论坛,次日专家将进行参观考察 [1][2][3] 论坛概况 - 举办时间为5月1日,地点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 [1] - 主题是“促进文物活化利用,激发文旅产业发展新动能” [1] - 由中共楚雄州委、楚雄州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 [3] 元谋县背景 - 地处中国西南边陲、金沙江畔,因发现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被誉为“东方人类发祥地” [1] 各方观点 - 中共楚雄州委书记张子建表示自2023年首届元谋论坛举办后汲取经验,开启数字赋能新征程,将打造全国性学术平台,以公园建设提升服务,讲好“元谋人”故事 [1] -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高星称元谋人及其文化对重建东方人类故乡百万年人类史有不可替代作用,建好研究中心和公园、发挥其作用是使命责任,将为遗址保护利用出谋划策 [1] - 良渚博物院研究馆员罗晓群介绍良渚博物院通过挖掘价值等取得系列成果,多学科融合让学术成果走进大众 [1] - 浙江省陈寿田建议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除注重多方面工作外,还应全力推进申遗工作 [1] 论坛活动 - 5月1日“旧石器时代人类演化与遗传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元谋工作站”揭牌,举行元谋人考古遗址公园开放仪式 [2] - 论坛期间举办多场以不同主题的专家论坛 [2] - 5月2日与会专家将走进元谋人博物馆等地参观考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