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驻蒙古国使馆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28 02:59
普日布道尔吉发表致辞。人民网记者 张朋辉摄 沈敏娟发表致辞。人民网记者 张朋辉摄 沈敏娟表示,今年也是中蒙关系逆势而上、成果丰硕的一年。中蒙高层往来频繁热络,务实合作稳 中有进,民间友好更加深厚。我们愿同蒙方以及所有爱好和平的力量共同努力,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 来。 普日布道尔吉在致辞中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他说,在过去的76年里,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科技、国防、基础设施、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引领世界各国,给人类 历史带来了显著的变革与进步。中国的成功归功于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及政府的科学政策。 普日布道尔吉表示,中国人民所取得的社会经济成就,为周边国家的发展创造了稳定而良好的机 遇。作为亲近、永恒的邻居,蒙古国人民对此感到高兴。蒙方愿同中国发展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关系与 互利合作。中国秉持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这一理念已转化为实际行动,双方推动了一系列重要大型 项目和合作计划,切实惠及两国人民。 使馆院内还举办了"中国高新科技展"。来自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翻译机、检测机器人等 展品吸引了众多来宾的目光。大家驻足观摩、体验,亲身感受"中国智造"产品,点赞中国科技创新 ...
蒙古包光伏系统改造项目在蒙古国签约
新浪财经· 2025-09-26 07:30
由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支持的"利用太阳能光伏系统改造乌兰巴托蒙古包区"项目签约仪式25日在蒙 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举行。 中国驻蒙古国大使沈敏娟在致辞中表示,中方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 念,坚持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借助技术和规模优势推动绿色能源转型。这一项目将惠及乌兰巴托市 500户家庭。中方始终坚定支持联合国工作,重视国际发展援助,通过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为蒙古 国民生福祉作出贡献。(新华社) ...
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中国始终不渝(望海楼)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4 22:56
纪念活动与历史意义 - 中国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现场放飞8万羽和平鸽[1] - 强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以巨大民族牺牲为保卫世界和平作出重大贡献[1] - 历史警示人类命运休戚与共 各国需平等相待和睦相处才能维护共同安全消弭战争根源[1] 和平发展理念 -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立场始终不渝 从战火纷飞到繁荣富强体现对和平的孜孜不倦追求[1] - "和"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不懈的精神追求 在历史文献中力透纸背一字千钧[2]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回答"建设什么样世界、如何建设世界"重大课题 全球安全倡议为消弭国际冲突提供新方向[3] - 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成为破解安全难题的"金钥匙" 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引领睦邻友好合作共赢道路[3] 维和行动与国际调解 -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一大维和行动出兵国 也是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4] - 常态保持8000人维和待命部队 与90余个国家10余个国际地区组织开展维和交流合作[4] - 2025年5月国际调解院公约在香港签署 33个国家现场签署成为创始成员国[4] - 中国维和人员在刚果金丛林、南苏丹烈日、黎巴嫩边境线等地区执行任务[4] 外交斡旋与冲突调解 - 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 在乌克兰危机中多方奔走穿梭外交[4] - 为推动巴以停火不懈努力 坚持劝和促谈弥合冲突促进合作[4] 国际认可与影响力 - 人类命运共同体多次写入联大决议及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决议或宣言[6] - 全球安全倡议得到130多个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支持 明确写入140多份中外双多边文件[6] - "文明对话国际日"成为中国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及多国欢庆的重要日子[6] 民间交流与人文关怀 -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在安哥拉接生 当地妇女为新生儿取名"安德烈·和平"[6] - 南苏丹西加扎勒河州瓦乌地区派出所以中国维和警察孙东兴名字命名[6] - 被中国维和军医救治的叙利亚难民通过诗歌表达感激之情[6]
医者仁心,诠释亲诚惠容(记者札记)
人民日报· 2025-08-31 22:32
医疗服务合作 - 乌拉特中旗医务工作者通过跨境医疗服务搭建中蒙健康桥梁 体现亲诚惠容外交理念 [1] - 2006年起中国医者携带心电图机等设备赴蒙古国义诊 并与当地牧民建立深厚情谊 [1] - 传授拔罐技法并留下治疗工具 展现医疗技术交流与合作 [1] 跨境医疗成效 - 87岁蒙古国牧民跨越数百公里赴乌拉特中旗蒙中医医院就诊 [1] - 急性心衰蒙古国卡车司机在甘其毛都镇卫生院获得及时救治 [1] - 医疗服务将经济合作"硬联通"与民生服务"软联通"形成良性循环 [1] 可持续发展 - 中国医者持续将亲诚惠容理念融入跨境医疗服务 [1] - 医疗合作促进中蒙民间友好关系 为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提供持续动力 [1]
特稿|以邻为伴,以“合”同行——习近平推动上合睦邻友好的故事
新华社· 2025-08-29 11:36
上合组织峰会与外交活动 - 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将于8月31日开幕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峰会 [1] - 习近平主席7月15日集体会见上合组织成员国外长及常设机构负责人 强调将上合组织作为周边外交优先事项 [1][3] - 习近平主席2023年以来与上合组织成员国领导人举行几十次会晤 包括2024年6月会见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 [7][10] 睦邻友好合作机制建设 - 中国2013年提出"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 2024年4月中央周边工作会议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 [6] - 推动落实《上合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2018年批准2018-2022年实施纲要 2022年批准2023-2027年实施纲要 [6][7] - 上合组织覆盖全球最广面积和最多人口 拥有10个成员国 2个观察员国和14个对话伙伴 [7] 安全领域合作成果 - 上合组织将打击"三股势力"作为核心任务 2017年签署《上合组织反极端主义公约》 [9] - 2024年8月开展"蛛网"国际禁毒行动 缴获近10吨毒品 查处1151起毒品犯罪案件 [12] - 中国在加强中亚地区安全中发挥引领作用 通过倡议维护地区稳定和经济发展 [12] 经贸与可持续发展合作 - 2024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 观察员国 对话伙伴贸易额达8900亿美元 创历史纪录 [17] - 在陕西设立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 累计培训2000余名农业官员和技术人员 [15] - 中吉乌铁路项目于2024年底正式启动 将成为连接中国与中亚的战略通道 [17] 多边关系与高层互访 - 习近平主席2023年以来三次出访海外 其中两次访问上合成员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 [4] - 习近平主席自2013年起6次访问哈萨克斯坦 2024年6月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 [4][6] - 白俄罗斯于2023年阿斯塔纳峰会正式成为上合组织第10个成员国 [7]
以邻为伴,以“合”同行——习近平推动上合睦邻友好的故事
新华社· 2025-08-29 09:39
上合组织发展历程 -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将于8月31日开幕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峰会[1] - 上合组织成立以来秉持开放包容理念 奉行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原则[3] - 上合组织已发展为世界覆盖面积最广、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拥有10个成员国、2个观察员国和14个对话伙伴[3] 中国外交政策与理念 - 中国始终将上合组织作为周边外交优先事项 致力于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和成员国发展繁荣[1] - 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 2024年再次强调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2] - 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坚持"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古谚 坚守彼此信赖、相互支持的团结初心[2] 高层交往与伙伴关系 - 202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与上合组织成员国领导人举行数十次会晤 加强内部协调合作[4] - 习近平主席自2013年起6次访问哈萨克斯坦 2024年6月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2] - 白俄罗斯于2023年成为上合组织第10个成员国 2024年6月卢卡申科总统访华肯定双边关系[5] 安全合作机制建设 - 上合组织始终将维护地区安全作为合作重点 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三股势力[7] - 2014年习近平主席倡议商签《上合组织反极端主义公约》 2017年阿斯塔纳峰会正式签署[7] - 2024年8月上合组织开展"蛛网"国际禁毒行动 缴获近10吨毒品 查处1151起毒品犯罪案件[8] 经济合作与可持续发展 - 2024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贸易额达8900亿美元 创历史新高[11] - 中方建议将2025年确定为"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年" 推动地区可持续发展[10] - 陕西杨凌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累计培训2000余名农业官员和技术人员 促进减贫事业[11] 基础设施与战略项目 - 中吉乌铁路项目于2024年底正式启动 将成为连接中国与中亚的战略通道[11] - 习近平主席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发展战略对接[11] - 上合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2024年5月在西安举行 习近平主席致贺信肯定合作成果[11]
特稿丨以邻为伴,以“合”同行——习近平推动上合睦邻友好的故事
新华网· 2025-08-29 03:20
上合组织发展历程 -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于8月31日开幕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峰会[1] - 上合组织成立于2001年 现有10个成员国 2个观察员国和14个对话伙伴 成为世界上覆盖面积最广 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3] - 白俄罗斯在2022年阿斯塔纳峰会上正式成为第10个成员国[5] 中国外交政策导向 - 中国始终将上合组织作为周边外交优先事项 致力于维护地区安全稳定 促进成员国发展繁荣[1] - 习近平主席提出"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 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2] - 202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与上合组织成员国领导人举行数十次会晤 加强内部协调合作[4] 睦邻友好合作机制 - 2013年习近平主席首次出席上合峰会时强调落实《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称其为组织"思想基石和行动指南"[3] - 中方倡议制定《实施纲要(2018-2022年)》 2018年青岛峰会批准该纲要[3] - 2022年撒马尔罕峰会批准2023年至2027年实施纲要[3] 安全领域合作成果 - 上合组织将维护地区安全作为合作重要方向 重点打击恐怖主义 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三股势力[6] - 2014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商签《反极端主义公约》 2017年阿斯塔纳峰会上成员国签署该条约[6] - 2024年8月开展"蛛网"国际禁毒行动 缴获近10吨毒品 查明1151起毒品犯罪案件[7] 经贸合作与可持续发展 - 2024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 观察员国 对话伙伴贸易额达8900亿美元 创历史纪录[10] - 2019年设立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 累计培训2000余名农业官员和技术人员[9] - 中吉乌铁路项目于2024年底正式启动 将成为连接中国和中亚的战略通道[10] 多边合作倡议 - 中国接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后 建议将2025年确定为"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年"[9] - 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发展战略对接[10] - 在2023年首次"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提出建设和平安宁共同家园等五大优先事项[6]
以语言互通促民心相通 用文化互鉴践亲诚惠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9 00:42
国际中文教育合作 - 云南与周边国家及地区共建16个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 作为语言文化传播载体 功能与周边外交理念深度融合[1] - 中文教学搭建沟通桥梁 文化活动促进价值共享 发展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形成互构关系[1] - 构建"专业输出+本土转化"协作机制 实现教学组织与文化传播双向赋能 如泰国清迈大学孔子学院结合当地文化特色进行本土化适配[3] 语言服务体系 - 构建多层次语言服务体系 精准对接区域发展需求 如云南大学与孟加拉国达卡大学孔子学院推出"中文+商务"课程 并面向在孟华人开设孟加拉语课程[7] - 开展语言互学项目 针对商学院学生学科背景和经贸合作需求 为两国经贸往来与人才流动搭建桥梁[7] - "中文+电力"职业技能培训班 由老挝苏发努冯大学孔子学院与老挝国家输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举办[4] 文化传播与交流 - 通过多维文化对话机制实现文明互鉴 如老挝苏发努冯大学孔子学院在"国际中文日"展示中文书法 老挝贝叶经刻 普洱茶 老挝咖啡 中国水墨画和老挝重彩画等文化元素[5] - 文化活动促进价值共享 如海上丝路·帕那空皇家大学孔子学院的京剧脸谱文化体验活动 让外国学生通过动手体验感受中华文化包容性[8] - 激活澜湄流域国家共享文化基因 塑造"同饮一江水"的文化近邻身份[1] 职业技能培训 - "中文+铁路技术"定制化课程累计培养200余名学员 为中老铁路安全高效运营提供人才支持 由苏发努冯大学孔子学院与中老铁路琅勃拉邦维保管理中心合作开展[9] - 兰比尼孔子课堂举办"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训班" 为斯里兰卡农业人员提供技术指导与实操培训 助力农业产业升级[3] - 语言教学与技能培训深度结合 精准服务区域民生需求[3] 合作机制与发展规划 - 建立"省级统筹—高校实施—企业参与"联动机制 将孔子学院深度融入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总体规划[9] - 研发"中文+"系列特色课程 拓宽语言服务领域 针对区域可持续发展需求[9] - 创立"中国故事—民族语系—区域表达"传播链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文化传播[9] 国际合作案例 - 缅甸曼德勒福庆语言电脑学校孔子课堂在地震后获得中缅社会各界捐款捐物支持 包括中国驻曼德勒总领事馆 云南大学 仰光云南同乡会 缅甸中华总商会和福兴兄弟集团等[2] - 云南师范大学与泰国清迈大学共建孔子学院 通过双向互动方式筑牢信任纽带[3] - 红河学院与斯里兰卡兰比尼听众协会共建兰比尼孔子课堂 实现发展合作互利共赢[3]
深入推进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日报· 2025-05-22 22:02
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 - 习近平主席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取得重要成果,推动中国与周边国家构建命运共同体[1] - 中国已同周边17国达成构建命运共同体共识,在中南半岛和中亚地区形成命运共同体"两大集群"[2] - 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强调要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努力开创周边工作新局面[3] 周边工作战略定位 - 周边地区是我国的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3] - 2013年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确定了5-10年周边外交工作的战略目标、基本方针、总体布局[3] - 2025年中央周边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周边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3] 周边工作历史性成就 - 提出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倡导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4] - 共建"一带一路"为中国和周边国家共同迈向现代化提供广阔合作平台[4] - 中国与周边国家发展战略相互对接,形成周边关系和真正的多边主义并行发展态势[4] 周边工作框架 - 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将"周边外交工作"扩展为"周边工作",成为统筹内外的全方位工作[6] - 周边工作需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7] - 对内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对外巩固战略互信,深化发展融合[8] 主要合作平台 -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主要平台,中国已同周边25国签署合作协议[9] - 中国成为18个周边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9] - 形成覆盖周边国家的立体互联互通网络,促进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9] 价值理念体系 - 以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为共同愿景[10] - 理念方针从"亲诚惠容"扩展到"命运与共"[11] - 确立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亚洲价值观为基本遵循[12]
“开启两国合作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的新时代”(高端访谈)
人民日报· 2025-05-18 22:02
中柬双边关系升级 - 中柬关系定位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中柬命运共同体,系中国首次与东南亚国家达成此类关系 [1] - 双方签署37份合作文件,覆盖产供链合作、人工智能、发展援助、海关检验检疫、卫生等领域 [1] - 柬埔寨首相洪玛奈2023年两次访华,新政府高度重视稳定持续的中柬关系 [1] 一带一路合作成果 - 柬埔寨是首批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金港高速提升金边与西哈努克港经济中心间的物流效率 [2] - 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为柬埔寨创造数万个就业岗位,吸引大批中国企业投资设厂 [2] - 柬埔寨积极推动东盟与中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深化,支持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 [2] 区域经济合作框架 - 中柬"钻石六边"合作架构(含工业发展走廊、鱼米走廊)强化两国经济互补性,支撑柬埔寨经济增长 [3] - 柬埔寨支持上海合作组织促进地区和平与经济合作,2015年起倡导东盟与上合组织联动 [2][3] - 中国三大全球倡议及亲诚惠容外交理念推动区域贸易、投资、旅游业及互联互通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