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手机回收

搜索文档
苹果新机发布带动二手回收热 转转平台回收询价量上涨210%
新京报· 2025-09-10 10:19
核心观点 - iPhone17系列新机发布推动二手平台苹果手机热度显著上升 二手苹果手机相关搜索量环比增长150% 回收询价量环比上涨210% [1] 二手手机市场表现 - 苹果相关机型回收询价量环比上涨210% 其他品牌手机回收询价量也出现不同程度上涨 [1] - iPhone16系列商品回收询价量环比增长超350% iPhone15系列商品回收询价量环比增长超230% [1] - 消费者旧机回收意愿显著增强 [1] 回收业务趋势 - iPhone17系列产品的大力度更新将利好回收业务 [1] - 预计在苹果新机正式发售后迎来回收订单量显著增长 [1] - 按照往年用户回收趋势 iPhone13及iPhone14系列会是今年热门回收机型 [1]
手机回收商闪回科技三闯港交所,四年半亏损超3亿,对赌协议压顶……
国际金融报· 2025-08-18 13:16
公司IPO动态 - 闪回科技第三次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此前于2024年2月和9月两次递表[1][2] - 公司成立于2016年 专注于二手手机回收服务 拥有"闪回收"线下回收品牌和"闪回有品"线上销售平台[2]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二手手机交易总额计算 公司是中国第三大手机回收服务提供商 市场份额约1.3%[3] - 行业前两名爱回收和转转2023年市场份额分别为9.1%和8.4% 公司1.4%的市占率显著落后[3] 财务表现 - 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收入持续增长:7.5亿元→9.19亿元→11.58亿元→12.97亿元→8.09亿元[3] - 同期亏损累计达3.37亿元:4870.8万元→9908.4万元→9826.8万元→6644.3万元→2463.3万元[3] - 销售成本从2021年6.88亿元增长至2024年12.35亿元 增幅近100%[5]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成本7.59亿元 同比增长37.74% 占营业收入93.81%[5] 盈利能力 - 毛利率从2021年8.2%下降至2024年4.8% 2025年上半年回升至6.3%[5] - 毛利率远低于行业龙头爱回收母公司万物新生(超过19%)[5] - 毛利受二手手机采购成本、售价波动、市场竞争和宏观经济状况多重影响[6] 业务模式 - 通过与主流手机品牌、运营商和大型商户合作开展"以旧换新"业务[7] - 采购量从2021年103.3万台增至2024年128.6万台[7] - 采购金额从2021年5.38亿元飙升至2024年10.36亿元[7] - 近九成营收由自建线上渠道闪回有品贡献 第三方电商平台占比不足10%[4] 竞争劣势 - 产品售价低于竞争对手 以256G iPhone15Pro为例 闪回有品售价明显低于爱回收[8][10] - 平台销售机型数量少于竞争对手[8] - 多个主流手机品牌推出自有回收平台 加剧行业竞争[7] 资金状况 - 连续四年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2021年-639.9万元至2024年-1844.9万元[10] - 存货从1841.8万元增长至3275.4万元[10] - 2025年上半年流动负债净额7.22亿元 负债净额7.13亿元[10] - 赎回负债从2021年12月31日3.07亿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7.91亿元[10] 股权结构 - 创始人刘剑逸和CEO余海容合计持有约45.35%股份[11] - 刘剑逸通过ShanHuiShou BVI持有31.71%股份[11] - 曾获得小米集团、顺为资本、清桐资本等多轮融资[11] 资金用途 - IPO募集资金将用于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升级[11] - 加强上游采购合作伙伴战略合作[11] - 扩大营销推广并拓展高潜力销售渠道[11]
闪回科技递表港交所 为中国第三大手机回收服务提供商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00:59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二手手机回收服务提供商之一 市场份额排名第三 [1] - 公司通过"闪回收"平台与线下零售店和在线商城合作 从个人消费者处以旧换新获取二手手机 [1] - 采购的二手手机经过检测、分级和定价技术处理后 通过"闪回有品"在线平台及第三方电商平台转售 [1] - 公司从事企业回收和线下批量销售 并为价值链参与者提供增值和售后服务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8.09亿元人民币 [1] - 2025年上半年亏损2463.3万元人民币 [1] 行业发展潜力 - 中国手机回收率仍有较大增长潜力 相较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 [1]
新股消息 | 二手手机回收服务提供商闪回科技三次递表港交所 上半年亏损2463.3万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4 22:45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第三大手机回收服务提供商 按2024年回收和售出的二手手机交易总额计市场份额均为1.3% [2] - 主营业务是通过以旧换新交易从上游采购合作伙伴获得二手消费电子产品 经检测分级后通过自有平台和第三方电商平台转售 [2] - 拥有两个核心品牌:线下回收品牌"闪回收"和线上销售品牌"闪回有品" [3] - 除个人消费者业务外 还开展企业回收和线下销售业务 并为上下游提供增值及售后服务 [2] 财务表现 - 收入从2021年7.50亿元持续增长至2024年12.97亿元 2025年上半年达8.09亿元 [5] - 2021至2024年年内亏损分别为4870.8万元、9908.4万元、9826.8万元和6644.3万元 2025年上半年亏损收窄至2463.3万元 [5] - 2024年毛利率约为4.8%(毛利6.21亿元/收入129.73亿元) [6] - 主要成本构成为销售成本(2024年占比95.2%)和行政开支(占比5.1%) [6] 行业前景 - 中国手机回收率从2020年10%快速提升至2024年17.1% 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55%-75%的水平 [5] - 行业存在巨大发展潜力 预期中国手机回收率将继续保持增长 [5] 运营模式特点 - 通过上游采购合作伙伴的线下零售店和网上商城开展以旧换新业务 [2] - 采用专有检测、分级及定价技术处理二手电子产品 [2] - 销售渠道包括自有在线平台"闪回有品"和多个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自有网店 [2]
消失的县城手机一条街
创业邦· 2025-07-03 13:55
行业现状 - 县城手机店面临集体退场,高考后销售高峰消失,往年备货80万今年仅备20~30万 [4][10] - 行业进入微利时代,过去躺着赚钱现在一台手机利润从500元降至100元 [15][20] - 线上渠道冲击严重,618期间线下被迫保价,华为经销商层层加价导致终端价格难有优势 [18][19] 市场变化 - 消费者转向商场店,品牌新店以商场为主,街边店关闭超50% [13][18] - 换机周期延长,手机性能过剩导致二手机市场回暖 [24] - 运营商合作模式失效,3G换4G后政策红利消失,品牌专卖店竞争加剧 [16] 经营策略 - 服务升级成为核心竞争点,单客服务时长可达2小时,提供情绪价值 [4][12] - 即时零售部门成立后销量爆发但利润低,平台抽佣严重 [24] - 拓展融合产品线如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甚至涉足汽车销售 [24] 转型尝试 - 三条自救路径:获取品牌授权、发展自媒体、增加回收维修业务 [22] - 二手手机回收业务兴起,结合自媒体形成产业链,单日利润可达2000元 [25][26] - 新媒体营销成为新方向,短视频账号运营和即时零售部门成为标配 [23][24] 人员结构 - 行业缺乏新鲜血液,导购群体以20年经验老员工为主,难招年轻人 [13] - 家族企业面临代际冲突,年轻一代主张拓展新客群而老一辈专注老客户 [23] - 人员规模缩减,原有5家店现剩3家,员工从15人减至2人 [26]
消失的县城手机一条街
钛媒体APP· 2025-07-02 07:54
行业现状 - 县城手机实体店面临集体退场趋势,高考后及春节等传统销售高峰期客流显著下降,往年备货80万降至20~30万[1][3][4] - 行业竞争从价格战转向服务比拼,单客服务时长可达2小时,包括赠品、贴膜、数据迁移等增值服务[1][4] - 线下渠道萎缩明显,浙江某市手机街店铺关闭率超50%,新入行者转向线上租赁/二手回收模式[6][8] 市场变化驱动因素 - 电商冲击加剧,618等大促期间线下价格劣势凸显,经销商被迫提供"官网同价+保价退款"策略[9][10] - 换机周期延长至3-4年,性能过剩导致消费者换机需求减弱[7][16] - 运营商合作红利消失,3G转4G需求爆发后政策补贴减少,品牌专卖店取代传统通讯店[8] 渠道结构演变 - 品牌方渠道策略转向商场店,苹果/华为等新店优先选址商场而非街边,注重体验式消费[8] - 线下经销商利润空间压缩,华为机型从国代到终端加价率仅33%,单机利润从500元降至100元[9][10] - 即时零售兴起,部分公司成立10公里速达部门,销量提升30%但利润受平台抽佣挤压[15] 转型自救措施 - 拓展二手回收业务,通过线上估价+线下维修组合模式,单店日利润可达1000-2000元[16] - 布局智能穿戴/平板等融合产品,但加剧资金链压力[15] - 新媒体营销成为重点,通过短视频引流和私域运营吸引年轻客群[13][16] 经营者生存状态 - 头部公司集中资源维持运营,中小门店普遍收缩,浙江某经营者门店数量从5家减至3家,员工裁撤66%[17] - 从业者老龄化严重,导购群体以20年经验者为主,难吸引年轻从业者[6] - 二手回收培训形成产业链,单期学费达5000元,优秀学员月收入超2万[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