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一小服务

搜索文档
家门口养老 园区里托育 探索“一老一小”服务新路径
四川日报· 2025-09-06 01:22
养老服务模式创新 - 成都市金牛区营门口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打破传统养老院模式 建成集全托照料 社区食堂 托管托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养老空间[4] - 服务中心覆盖辖区2.5万名60岁以上老人信息 重点标注400余名特殊困难老人需求 配备五大功能区和全配套服务设施[5] - 成都市累计投入3.15亿元建成130余个街道级嵌入式养老综合体 整合周边商户医院学校资源提供精准多元化养老服务[5] 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 泸州白酒产业园区天骄托育园采用园区管委会提供闲置用房 企业集资 专业机构运营的普惠办托模式 主要服务园区职工及周边社区[6][7] - 托育园提供全日托 半日托 临时托服务 按年龄分班定制课程 配备摆渡车解决园区通勤问题 收费标准为每月200元托育费加450元生活费[6] - 泸州市普惠托育机构达352家 占比96.7% 每千人口托位数达4.6个 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建设任务[8] 政企协同民生服务 - 成都泸州两地通过精细化服务解决"一老一小"民生需求 养老机构嵌入街道 托育机构进驻产业园 形成便民服务网络[3] - 养老服务中心设置33张全托床位满负荷运营 同时作为社区共享空间日均接待大量老人 提供送餐上门等延伸服务[5] - 托育园有效解决园区职工子女照料难和企业人才留存难问题 形成"上班送孩子 下班接孩子"的常态化职工生活模式[6][7]
擦亮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底色——各地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观察
新华社· 2025-06-10 03:03
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 题:擦亮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底色——各地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观察 魏玉坤、李沛原 每天清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市民吴大爷都会来到位于晋阳巷的晋康运动健身角跑步锻炼。这个 由城市边角地改造而成的社区公园,已成为老年人社交锻炼的好去处。 通过盘活边角地、植入智慧适老设施,武侯区已经打造100多处健身角、微公园,不仅丰富了老年 人的生活,还带动了运动装备、茶饮等周边消费,为社区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各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 生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乌希买里斯村的以工代赈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忙着填充石块,进行防 洪坝的修建工作。"每个月能挣4500元,已经干了2个多月。"村民依沙克·玉山说。 实施以工代赈,主要是为了加强低收入群体就业帮扶,鼓励引导群众通过劳动实现增收。今年以 来,拜城县发挥以工代赈项目优势,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积极吸纳周边低收入村民就业,乡村全面振兴 迈出新步伐。 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是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地因地制宜,加强低收入群体兜底帮扶。如 浙江省深化"弱有众扶 ...
中办、国办:推动各地多渠道扩大“一老一小”服务低成本场地设施供给
快讯· 2025-06-09 09:11
政策导向 - 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重点推动"一老一小"普惠服务发展 [1] - 政策要求多渠道扩大"一老一小"服务低成本场地设施供给,支持机构提供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的普惠服务 [1] - 将完善普惠养老和普惠托育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对基本服务收费加强引导 [1] 养老服务 - 以失能老年人照护为重点,提升养老服务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能力 [1] - 明确提出增加护理型床位供给,新建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原则上不低于80% [1] 行业发展 - 政策直接利好养老服务和托育服务行业,将推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模式创新 [1] - 普惠服务定位将促进行业规模化发展,价格引导机制可能影响行业利润率水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