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粤港澳大湾区
icon
搜索文档
十二城巡回宣介收官,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招募全国创客
南方都市报· 2025-07-10 09:43
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概况 - 大赛以"湾创未来 粤聚英才"为主题 旨在为内地创业者搭建链接湾区资源的黄金桥梁 [2] - 活动覆盖北京 上海 杭州等12个城市 举办27场宣介会 吸引超1500名高校师生 投融资机构及初创企业代表参与 [2] - 政企学研多方联动 包括10省市人社部门 港澳特区政府及多所重点高校共同推进 [5] 赛事组织与参与机制 - 设置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集成电路与低空经济等五大前沿赛道 [8] - 采用初赛(书面评审) 复赛/总决赛(现场路演)三级赛制 面向所有有意向在湾区创业的团队开放 [8] - 报名截止时间为7月31日 港澳项目可通过注册公司或团队含港澳居民方式参与 [9] 参赛支持政策 - 最高奖金达50万元 配套提供品牌赋能 资源对接等多元化扶持 [8] - 构建"政策支持+赛事引领+长效赋能"生态 提供成果转化 投融资等全链条服务 [8] - 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孵化基地展示载体优势 投融资机构现场介绍基金投向 [5] 参赛资格要求 - 项目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无知识产权纠纷 成员无犯罪记录 [11] - 已成立企业须在2020年1月1日后注册 且非上市公司(新三板除外) [11] - 团队不超过5人 港澳项目需满足注册公司或包含港澳居民/在校生条件 [11] 战略意义与区域协同 - 大赛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 促进内地与港澳青年深度合作 [5][8] - 通过赛事构建常态化合作机制 推动创业人才与产业需求深度耦合 [5][8] - 依托大湾区庞大人口与经济规模 为参赛项目提供广阔市场空间 [8]
双向客流增 经济活力足 广深港高铁跨境客流上半年突破1500万人次
深圳商报· 2025-07-07 22:47
广深港高铁客流增长 - 1-6月广深港高铁累计运送跨境旅客1503.2万人次 同比增长16.1%(208.8万人次)[1] - 跨境客流在6月30日突破1500万人次 较去年提早27天实现[1] - 香港西九龙发往内地旅客736.2万人次(+15.1%) 内地发往香港旅客767万人次(+17.1%)[1] 区域客流分布特征 - 广东省与香港间客流占总客流量近八成(香港→广东583.8万人次 广东→香港606.8万人次)[2] - 深圳与香港间客流占比最高(香港→深圳261.6万人次占35.5% +14.9% 深圳→香港285.8万人次占37.3% +21.6%)[2] - 节假日单日跨境旅客超10万人次 1月31日达峰值13.6万人次[2] 政策与服务创新 - 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带动外籍旅客增长35%至66.3万人次 其中免签入境13.8万人次(+110%)[3] - "灵活行"产品服务旅客5.1万人次 同比增长13%[3] 经济意义 - 数据反映粤港澳大湾区人员往来日益紧密和经济蓬勃发展[1] - 高铁成为大湾区与国际市场交流合作的重要通道[3]
朱煜:背靠祖国是香港提升金融地位的最大底气
搜狐财经· 2025-07-07 22:27
在金融门户、人民币枢纽之外,作为全球企业与商机的汇聚地,香港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超级 联系人"。产业上,香港的金融服务业规模庞大、体系高度国际化,集聚了大量的金融专才和会计、法 律等专业服务从业人员;文化上,中外文化交融,拥有多元、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这让香港既熟悉 国际规则,又了解中国企业的优势与需求。对于内地企业来说,香港庞大的资金池、高效的金融基础设 施以及跨境资金流通渠道,是出海的最佳孵化器之一。企业以香港为基地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将有力 推动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牵线搭桥、精准对接"。 背靠粤港澳大湾区,香港肩负着金融与科技相互赋能的重大使命。要将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 心和新兴产业的重要策源地,香港在基础科研和金融支持两方面都大有可为。香港发达的金融市场及完 善的金融服务,对大湾区众多的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可谓"近水楼台"。跨境融资 渠道进一步拓宽,将为大湾区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量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发展带来更多的耐 心资本。在金融科技创新方面,大湾区完善的制造业体系也为香港提供了丰富的对接平台和应用场景。 在传统的金融服务之外,香港有机会在与离岸人民币 ...
韩终雪讲师-投融资培训讲师
搜狐财经· 2025-07-05 02:26
宏观经济与政策方面 - 我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经济政策的解析 [3] - 宏观经济政策的动态调整-----供给侧改革 [3] - 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路径选择---以珠三角为例 [3] - "一带一路"与产业布局分析 [3] - 其他有关宏观经济问题 [3] 金融与投融资方面 - 我国金融制度的沿革与未来的改革方向 [3] - 我国资本市场系列制度解析—以股市为例 [3] - 我国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管理与债务风险防范 [3] - 文化产业投融资问题 [3] - 区域精准招商模式比较分析 [3] - 其他有关金融、投融资等方面问题 [3] 公共管理方面 - 博弈论与公共政策选择----典型案例的解析 [3] - 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如粤港澳大湾区、中美贸易冲突的成因、对策等 [3] - 新冠疫情对于中国经济的冲击及对策 [3]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贺信在广大青年中引发热烈反响
央广网· 2025-07-04 07:10
青年工作与科技创新 - 全国青联学联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动员青年拼搏进取,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精神风貌[1] - 各级青联学联组织过去5年积极履职,贡献青春力量[1] - 全国青联秘书长强调将贯彻总书记贺信精神,坚定政治方向并深化改革创新[1] 区域发展与青年担当 - 新疆基层青年干部见证边疆青年用奋斗诠释青春价值[2] - 香港青联委员计划搭建内地就业创业桥梁,促进香港青年融入国家发展[3] - 澳门青年代表提出应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国家与澳门发展[3] - 台湾省籍青年代表致力于推动两岸青年合作创业,共谋民族复兴[3] 科技领域青年行动 - 高校科研团队聚焦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领域技术攻关[3] - 中科院专家提出凝聚青年力量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助力科技自立自强[4] - 学联代表号召青年投身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领域[5] 学联组织桥梁作用 - 全国学联主席强调团结青年听党指挥,为民族复兴贡献青春[5] - 青联学联组织需深化改革创新,更好引领青年奋进新征程[4]
陈美宝:粤港两地商讨粤车入境香港市区
快讯· 2025-06-30 08:56
陈美宝:粤港两地商讨粤车入境香港市区 金十数据6月30日讯,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今日(30日)访问广州,与广东省官员召 开粤港交通工作专班会议,运输署署长李颂恩亦有同行。陈美宝指出,粤港双方一直致力推动各项跨境 通行措施,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员进一步融合。粤港两地政府在过去两年不断优化"港车北上"安排, 亦正积极为"粤车南下"的安排,包括使用两个邻近大桥香港口岸的自动化停车场到港转机,或办理入境 手续进入香港,以及为粤车入境香港市区作仔细商讨,在有序可控的情况下,为广东省旅客提供选择, 回应市民双向奔赴的殷切期盼,亦为香港带来崭新旅客群,惠及各行业。 (大湾区之声) 订阅粤港澳大湾区动态 +订阅 ...
前5月广东自香港进口黄金196.5亿元 同比增超四成
中国新闻网· 2025-06-29 11:56
粤港经贸合作成果 - 2024年广东对香港进出口1.14万亿元,较1997年增长3.1倍,年均增长5.3% [1] - 2024年前5个月广东对香港进出口4707.7亿元,同比增长7.8%,快于广东整体进出口增速3.8个百分点 [1] - 出口4452.8亿元增长6.7%,进口254.9亿元增长31.1% [1] 进口商品结构 - 前5个月广东自香港进口黄金196.5亿元,增长40.3%,占进口总值77.1% [1] - 进口消费品23.2亿元增长2.4%,占比9.1% [1] - 进口马匹6.4亿元(去年同期无记录),占比2.5% [1] 出口商品结构 - 前5个月广东对香港出口机电产品3337亿元增长3.7%,占出口总值74.9% [2] - 电子元件出口1288.9亿元增长15.7% [2] - 电脑及零部件出口671.2亿元增长10.1%,电工器材213.3亿元增长26.3% [2] 特色出口产品表现 - 无人机出口增长6.5倍 [2] - 游戏机出口增长1.6倍 [2] - 集装箱船出口增长1倍 [2]
粤港澳大湾区机遇绽放神户 中日大健康产业共绘合作新篇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29 07:32
粤港澳大湾区投资环境推介 - 粤港澳大湾区被描述为世界上最具成长性、开放水平最高、经济最具活力的湾区之一,投资大湾区被视为投资未来的大发展 [8] - 大湾区正以创新驱动和绿色转型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是创新沃土,以开放姿态迎接全球合作伙伴 [13][16] - 广东省与兵库县自1983年缔结友好省县关系以来,在经济、环境、教育等领域开展了多元交流 [9] 大湾区城市产业特色 - 中山市位于大湾区几何中心,正打造珠江口西岸高端装备与新能源产业集聚区 [13] - 阳江市依托世界级海上风电资源,打造中国绿色能源产业新标杆 [13] - 韶关作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八大国家枢纽节点之一,正打造服务湾区的千亿级大数据产业集群 [13] 中日大健康产业合作 - 活动设置30个展台,为30余家中日大健康领域企业提供展示创新产品与技术的平台 [19] - 促成多家中日企业在医药、养老、健康管理、医疗器械等领域的精准匹配与深度洽谈 [19] - 2024年广东省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营收达7300亿元,其中规上生物医药企业营收达3322.77亿元,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二 [19] - 广东省创新药械获批数量同比显著增长,医疗器械、中药工业规模领跑全国 [19]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硬联通”“软联通”协同并进 全面提升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
央广网· 2025-06-29 02:28
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建设 - 深中通道开通后累计客流超300万人次,成为首条横跨珠江口的跨市公交线路 [1] - 深中通道将深圳至中山车程缩短至半小时,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加速流动 [2] - 珠江口交通主骨架呈"A"字形,深中通道补上关键的"一横",完善大湾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1] 产业协同发展 - "深圳总部+中山智造""深圳研发+中山转化"等产业协作新模式蓬勃兴起 [2] - 深圳LED龙头企业将智能制造基地选址中山,利用当地产业链和政策优势 [2] - 深中通道为两地企业深化合作、开拓国际市场注入强大动能 [2] 政务服务一体化 - 中山翠亨新区实现"深中通办",覆盖社保、医保、税务等超300项政务服务事项 [2] - 采用"异地收件、属地审批"模式,实现少跑腿、快办事 [2] - 让深圳企业和居民在中山享受"同城待遇" [2]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港珠澳大桥客流车流创新高,高铁14分钟跨越深港,横琴口岸最快20秒通关 [3] - "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实施后,港澳居民往来内地更加便利 [3] - "湾区标准"总数达235项,促进三地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 [3] 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重大国家战略,旨在提升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软联通"水平 [1][3] - 目标是将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3] - 深中通道位于大湾区几何中心,对要素高效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1]
深圳肺癌患者用港澳良药,医保报销后惠民保又赔付7.2万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6-28 02:18
政策优化升级 - 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港澳药械通保障免赔额由3.5万元降至3.1万元,连续参保2年以上的参保人可享受3万元免赔额 [2] - 保障范围扩展至17种港澳药械,年度最高报销额度达50万元 [2] - 参保日期将于6月30日正式截止,覆盖正常参加深圳医保人员及异地医保的深圳户籍人员 [2] 患者受益案例 - 60岁李先生使用"注射用芦比替定"治疗肺恶性肿瘤,总医疗费用25.58万元,"深圳惠民保"赔付7.2万元 [1] - 67岁周女士同样使用"注射用芦比替定"治疗肺恶性肿瘤,总医疗费用12.95万元,"深圳惠民保"赔付1.86万元 [1] - 两位患者均通过"港澳药械通"政策在深圳本地获得港澳抗癌新药,无需跨境奔波 [1] 药品报销机制 - "注射用芦比替定"属于"港澳药械通"保障范围,经深圳医保报销后剩余费用可纳入"深圳惠民保"待遇 [1] - 李先生案例中剩余费用17.8万元,扣减3.4万元免赔额后按50%比例赔付 [1] - 周女士案例中剩余费用扣减3万元免赔额后获得赔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