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明交流互鉴
icon
搜索文档
万里殊俗 大道同途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2 22:59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设立了"文明对话专项基金"。在此次活动现场,基金会接受辉煌中轴(北京)供应 链管理有限公司首笔捐赠,并举行签约仪式。图为签约现场。主办方供图 2024年12月,观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展览。杜建坡摄(人民视 觉) 彩陶在中国和希腊拥有彼此独立的文化基础,呈现出既有共性又具差异的的艺术风貌。马家窑彩陶的黑 红彩宽带纹样,与米诺斯彩陶的自然主义图案相呼应,二者分别折射出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对自然景观 的抽象表达与直观描绘。左图为"代达罗斯: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特展展出的彩陶线条纹双系罐,右图 为海洋风格纹卵形陶来通杯。本报记者 赵晓霞摄 在故宫博物院神武门展厅,一场名为"代达罗斯: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的特展自今年4月开展以来,吸 引了大批观众。展览以古希腊神话流传的绝世巧匠"代达罗斯"为叙事线索,将神话故事与考古实证穿插 结合,生动讲述古希腊文明的重要源头——克里特岛青铜时代米诺斯文化。 正如展览前言所述,通过来自希腊伊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馆的珍贵文物,克诺索斯王宫的柱廊与紫禁城的 丹墀互映辉光,向观众解读了代达罗斯神话背后的古希腊之源,昭示了文明间的和合之美、交流互 ...
“儒伊文明对话会”聚焦文明交流互鉴
新华网· 2025-06-17 01:11
会议背景与主题 - 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与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共同主办"儒伊文明对话会"在吉隆坡举行 [1] - 主题为"儒家文化与伊斯兰文明的交流互鉴" [1] - 中马两国近百名学者参与 [1] 核心观点与致辞内容 - 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孙春兰强调对话会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互鉴,落实中马领导人共识 [1] - 儒家文化与伊斯兰文明千年交往蕴含历史经验,加强对话可为全球南方合作与世界和平发展提供智慧 [1] - 马来西亚总理夫人旺·阿兹莎期待通过对话化解潜在冲突,秉持和平、自由、仁爱与公正理念 [1] - 中国驻马大使欧阳玉靖称中马是儒伊文明互鉴典范,智慧之光助推两国"切水不断"的情谊 [1] 学术交流与合作展望 - 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校长奥斯曼·巴卡尔认为对话会具历史意义,期待与国际儒学联合会深化务实合作 [2] - 中马学者探讨儒家与伊斯兰文明的共通点,回顾"伊儒会通""回儒对话"历史经验 [2] - 学者从多视角讨论深化文明对话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路径 [2]
“为连接彼此带来更多力量”
人民日报· 2025-06-15 21:51
中希文明交流与合作 - 中希两国联合成立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搭建文明交流新平台[1] - 2023年2月习近平主席复信希腊学者祝贺中心成立,希腊学者表示中心促进两国文化交流与年轻一代友谊[1] - 中国国家文物局介绍两国在文物保护、展览交流领域合作成果,强调拉紧互利合作和文明交流纽带[1] 文化与旅游交流成果 - "代达罗斯: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等展览吸引大批中国观众,希腊驻华大使称其激发文化共鸣[1] - 2024年中国入境希腊游客达14万人,较2019年增长30%[1] - 中国对希腊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便利希腊民众来华[1] 文化遗产与创新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指出文化遗产是创新源泉,需推动文明对话和多领域合作[2] - 联合国代表强调各国是文化遗产和文明古都的守护人[2] 人文交流倡议 - 希腊驻华大使希望两国民众增加互访促进相知相亲[1] - 希腊学者鼓励希腊年轻学者学习中文以深入了解中华文化[1]
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之际 驻华大使向世界推介故宫
中国新闻网· 2025-06-12 13:47
故宫博物院活动 - 2025年"使节进故宫"活动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来自3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等40余人参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话文明交流互鉴 [1] - 2025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级博物馆 [1] - 故宫所在的紫禁城是世界最大规模的木结构建筑群,也是世界最大规模的宫殿建筑群 [1] 驻华使节评价 - 所罗门群岛驻华大使巴雷特·萨拉托表示被故宫的宏伟、广阔和丰富馆藏震撼,强烈推荐其国民来故宫"打卡" [1][3] - 格鲁吉亚驻华大使巴阿达·卡岚达泽认为故宫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促进人文友谊的重要平台 [3] - 保加利亚驻华大使安德雷伊·特霍夫多次造访故宫,每次都能发现新的细节,如半隐秘的小庭院和小建筑 [3] - 克罗地亚驻华大使达里欧·米海林从文明互鉴的角度表达感受,认为互相理解彼此的文化最关键 [4] 文化意义 - 故宫不仅见证了历史更迭,也成为促进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桥梁 [4] - 通过驻华使节视角,世界看到了一个开放、自信的中国,感受到文化之间相互欣赏、彼此成就的力量 [4]
联合国举办文明对话国际日主题活动
新华社· 2025-06-10 13:31
文明对话国际日活动 - 中国、埃及、秘鲁、西班牙、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及联合国文明联盟共同主办"庆祝文明对话国际日"主题对话会 [1]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通过视频致辞强调文明对话是和平的纽带、发展的动力、友谊的桥梁 [1] -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对话对于建立理解和信任至关重要 [1] - 第79届联合国大会主席菲勒蒙·扬呼吁促进宽容、对话和包容 [1] - 联合国副秘书长莫拉蒂诺斯赞扬中方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 [1] 活动具体内容 - 对话会由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主持,200余位联合国官员、各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专家学者参与 [2] - "文明交流互鉴"系列展览在联合国总部开幕,包含三部分内容 [2] - "跨越山海的文明对话"专场文艺演出在联合国大会厅举行,来自十几个国家的演员表演 [2] 文明对话国际日设立 - 2024年6月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决议,把每年6月10日定为文明对话国际日 [2] - 联合国驻内罗毕办事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已于6月5日分别举办庆祝活动 [2] - 瑞士日内瓦、奥地利维也纳、泰国曼谷、荷兰海牙等联合国驻地也将举办主题活动 [2]
6月9日周一《新闻联播》要闻20条
快讯· 2025-06-09 12:02
宏观经济数据 - 前5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2.5% [4] - 5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略有下降但核心CPI涨幅扩大 [5] - 一季度全国跨省就医结算达7000余万人次 [12] 产业转型升级 - 消费品工业智能化转型加速 [6] - 港口加快智慧绿色转型 [7] - 湖南加速推进北斗规模应用赋能高质量发展 [9] 农业与消费品 - 各地麦收加速推进且夏种夏管有序进行 [8] - 第五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开幕 [13] 政策与民生 - 国务院专题学习研究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2] - 两办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 [3]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央视网· 2025-06-09 11:55
全球文明倡议 - 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文明倡议 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 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 [2] - 全球文明倡议与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构成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支撑 [2] - 中国同各方一道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共同建设美美与共的世界文明百花园 [1] 文明对话国际日 - 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决议 把每年6月10日定为文明对话国际日 [1] - 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旨在提升全世界对文明多样性 文明交流合作重要价值的认识 [1] - 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到来之际 一系列庆祝活动在世界各地举行 [1] 中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具体行动 - 中国邀请中亚五国参与实施"文化丝路"计划 提出设立"全球文明倡议中国—阿拉伯中心" 与非方携手推进"文明互鉴伙伴行动" 深化中拉文明交流互鉴 [2] - 中国举办"读懂中国"国际会议 "良渚论坛" 世界古典学大会 开设中匈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 雅典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 [3] - 中国实施一系列便利外国人来华旅游举措 举行中外旅游年 文化节 青年艺术节等活动 [3] 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实践 - 端午节期间 从汨罗江到德国美因河 不同国家的人们在龙舟竞渡中体验文明交融 [4] - 中乌联合考古队在乌兹别克斯坦苏尔汉河流域发掘千年古城 [4] - 来自希腊 墨西哥等国的珍贵文物在中国各地展出 展现世界文明的绚丽多姿 [4]
敦煌奏响丝路文明互鉴新乐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05 00:56
在敦煌莫高窟的千年壁画上,一个奇妙的符号静静讲述着文明交融的故事。 "三兔共耳"——三只兔子竞相追逐,两两共用一耳。传说它最早出现在6世纪的敦煌,但其形象早已经 由古老的丝绸之路,穿越沙漠与山川,跃上英国的瓷砖画,融入埃及的陶瓷,跳进德国的教堂钟表…… 起源之谜仍未揭晓,寓意为何众说纷纭。这一符号无声见证:纵使山海阻隔,岁月漫长,文明始终没有 孤独前行。 当前,世界正经历深刻演变。在这样一个呼唤理解与包容的时代,增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比以往更 为紧要。 近日,第四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在甘肃敦煌举行。来自五洲四海的约400名中外嘉宾共聚此地,聆听 历史的回响,凝聚前行的智慧与力量。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丝路重镇敦煌,多元文明在此交汇。在这里,人们发现,"美"并非统一的标 准,而可以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古道新程,心路相连。昔日,丝绸之路上,声声驼铃在山间回荡,袅袅孤烟在大漠飘飞。如今,呼啸 的"钢铁长龙"夯实着"硬联通",政策规则标准协同构建起"软联通",日益丰富的人文交流拉近了"心联 通"……150多个国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让古丝路重焕荣光。 "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了 ...
国网酒泉供电公司:守护文化千年脉搏 电靓盛会光耀古今
中国能源网· 2025-06-03 09:05
5月30日,在国网酒泉供电公司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正通过"敦煌智慧配电网数字化应用 场景"监测第四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开幕式场馆——敦煌会展中心的用电设备运行情况。5 月29日至5月31日,第四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在敦煌成功举办,该公司全力推进保电各项 工作,为"触摸文明互鉴的千年脉搏"提供坚强供电保障和服务支撑。 【责任编辑:刘澄谚 】 会议保电期间,该公司工作人员严格落实保电方案、应急处置预案,优化调整电网运行 方式,开展护网专项行动,在电网侧和场馆侧同步开展电力保障工作。工作人员应用无人 机、远程视频、输电全景监控平台对变电站、输电线路、配网线路开展不间断巡检,对重要 线路通道定点看护、现场驻守;确保国际会展中心、大剧院、敦煌国际酒店等重要场所的主 席台、演讲大屏、表演舞台、媒体记者区等区域供电正常。此外,该公司提前部署,接入3 辆应急发电车,配合用户完成备自投时传试验,加强会议活动期间供电可靠性,全力保障会 议活动用电需求。 丝路文明,光耀未来。此次保电充分展现了电网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负 责任、特别能奉献"的陇电铁军形象,实现了"设备零故障、客户零闪动、工作零差错、服务 零投诉"的保电目标 ...
辽宁朝阳:守护城市“年轮”,留住文化“乡愁”
新华网· 2025-06-03 02:02
朝阳,一座位于辽宁西部的小城。 大凌河畔绿柳婆娑,南北塔下花木扶疏。夏日里,漫步在这座有着17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历史的厚重感温润了岁月,斑驳了时光。 从城市规模来看,朝阳是一座小城;从朝阳在中华文明的历史坐标上来看,朝阳是一座古城: 行走慕容街,可感受三燕文化的厚重; 登临凤凰山,可触摸千年佛光的温度; 驻足南北塔,可凝望辽代文明的印记; 探秘牛河梁,可以追溯红山先民的智慧…… 从城市到乡村,从历史建筑到非遗技艺,朝阳人从深远的历史中走来,也小心翼翼地珍藏着、保护着不同时期的文化宝藏,守望城市的年轮, 留住文化乡愁。 保护历史建筑,守护城市"年轮" 朝阳市双塔区,绿树浓阴间,始建于北魏时期的北塔和辽代的南塔遥相辉映。 古塔下,一条明清建筑风格的老街人头攒动,游客络绎不绝。街口的牌楼上,金庸先生题写的"慕容街"三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 "我国北方十六国时期前燕、后燕、北燕都曾定都于朝阳,因此,朝阳有'三燕古都''三燕故都'之称,也形成了这一时期以慕容鲜卑遗存为主体 的考古文化。金庸先生在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所描写的慕容家族,其原型和故乡就是朝阳。"朝阳市文旅局局长王永辉说。 如今的慕容街经过建设修缮,被打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