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网互动

搜索文档
新能源车变身家庭“电力银行” 全国首个居民车网互动试点项目在广州落地
央视新闻· 2025-07-31 12:27
全国首张居民个人V2G结算单的诞生,标志着广州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居民用户参与车网互动的全流程闭 环,让电动汽车从"耗电工具"变身为"移动充电宝",开启了"电动汽车+智慧电网"的能源革命新篇章。 "卖电赚钱"成现实 V2G技术首登居民生活舞台 近日,广州荔湾区居民赵先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电费账单——他的电动汽车通过V2G(车网互动)技术 反向送电给电网,获得了每度电0.5-0.7元的峰谷电价差收益,后续还可享受专项的财政补贴。 据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总工程师冯庆燎介绍:居民V2G项目不仅为电网提供宝贵的调节资源,助力 削峰填谷、促进新能源消纳,也为车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V2G技术也称车网互动技术,就是让电动汽车通过专用充电桩,在电网负荷低谷时充电储存电能,在电 网负荷高峰或有需要时,将车载电池储存的电能反向输送回电网。 自广州市成功入选国家首批车网互动试点城市以来,广州供电局围绕有序充电、双向充放电等车网互动 形式进行积极探索,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构建居民V2G试点项目全流程服务保障体系,涵盖用电报装、并 网运行及计量结算等关键环节。 预计到2025年底,广州V2G居民用户将达800多户,放电量可超过50万度。 ...
2025车网互动与信息通信融合发展专题研讨会在江苏无锡成功召开
中国能源网· 2025-07-31 11:57
车网互动政策与战略价值 - 车网互动核心是以能量互动为目的、信息互动为手段的双向协同模式,需产学研协同构建生态体系[3] - 电动汽车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扮演三重角色:保供"战略预备队"、能源转型"搬运工"、调峰调频"平衡器"[19] - 国家"双碳"目标驱动下,政策支持与试点经验将加速车网互动实质性突破[32] 技术演进与标准体系 - 车网互动技术演进分五阶段:无序→区域自治→需求响应→主动调控→智能双向充放电[14] - 当前技术瓶颈包括车桩通信标准缺位、涉网安全体系不完善,需加快制定V2G国家标准[25] - 智慧车联网平台已形成"一个平台+N类负荷+M类服务"的互动模式,实证实现百万千瓦级负荷调控[19] 商业化路径与市场潜力 - V2G技术已具备生产力条件,双向模块成本趋近单向模块,电池寿命覆盖整车周期[16] - 预测2027年实现百万级常态化放电车辆销售,2030年突破千万级规模[16] - 充电桩利用率提升至15%时,运营商边际收益可覆盖V2G改造成本[31] 数据平台与系统建设 - 深圳充电桩密度高但平均利用率不足8%,需通过可信数据空间打破信息壁垒[22] - 自主研发的时序预训练大模型可实现冷启动省份两周内快速部署[31] - "省-地-站-桩"四级SAAS架构支持换电站实现3-7秒级精准调频响应[31] 用户行为与场景优化 - 慢充桩是车网互动关键载体(占比近80%),用户充电行为模式与心理预期影响参与度[28] - 分时电价激励效果最佳,1%负荷转移仅需约5%用户参与[28] - 建议构建"无感化协同控制"体系,通过轨迹-功率双特征聚合优化充电行为[28] 行业协同与试点实践 - 无锡e-PARK实证平台完成国内最大规模V2G放电测试,提供全要素验证范本[25] - 需构建"源-网-荷-储"协同生态,通过多主体联动破解系统性难题[32] - 电网企业与社会各界协同创新可发挥体制优势,攻克V2G关键技术瓶颈[34]
【新能源周报】新能源汽车行业信息周报(2025年7月21日-7月27日)
乘联分会· 2025-07-29 08:43
行业动态 - 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已达98.4%,日均通行新能源车占比20%左右 [2][7] - 湖南上半年新建公共快速充电桩4693个,完成年度目标的93.8% [3][7] - 挪威电动车市场份额达97%,中国品牌市占率12.3% [15] - 印尼中国纯电品牌市占率达93%,上半年销量同比增267% [24] - 广州上半年汽车出口9万辆,同比增28.4% [14] 政策与标准 - 北京市发改委征集2025年第二批先进充电设施示范项目,支持大功率充电和车网互动 [26][28][29] - 科技部发布《驾驶自动化技术研发伦理指引》,明确L2-L5级责任主体划分 [35] - 中欧汽车碳足迹核算与互认指南上线,减少重复计算成本 [9] - 全球首个光伏直流领域国际标准发布,由中国牵头制定 [36] 技术创新 - 蜂巢能源龙鳞甲二代电池下线,全球首款65kWh 800V三元增混量产电池 [12][13] - 蜂巢能源计划2025年Q4试产半固态电池,2027年大批量供货 [8] - 文远知行与联想推出车规级HPC 3.0平台,自动驾驶套件成本降50% [9] - 小米研发功率超7kW家用直流充电桩,加速充电技术升级 [53] 企业动态 - 比亚迪第13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匈牙利工厂年底投产目标产能30万辆 [42][56] - 特斯拉全球累计交付超800万辆,上海工厂支撑全球扩张 [51] - 蔚来实现海南换电县县通,覆盖23个区县41座换电站 [49] - 小鹏印尼智造基地投产,首台本地化X9交付 [50] 新产品发布 - 零跑B01上市,售价8.98万起,续航最高650km [71] - 比亚迪海狮06系列上市,EV版续航605km,DM-i版纯电续航130km [74] - 领克Z20新版型上市,售价10.99万起,6.9秒破百 [63][64] - 吉利银河E5 2026款上市,续航提升至610km [67][68] 国际合作与扩张 - 丰田子公司投资37亿在大连建厂,首产纯电动车电池 [8] - 比亚迪成为国际米兰全球汽车合作伙伴,提供70辆新能源车 [49] - 比亚迪计划2026年在巴基斯坦生产汽车,目标市占率35% [56] - 华晨宝马与大唐集团成立绿电合资公司,开发100万千瓦风电项目 [57]
新能源强势拉升,盛新锂能涨停,新能源汽车ETF(516390)午后涨超3%,“反内卷”行情持续,新能源产业链快速反弹
新浪财经· 2025-07-24 06:14
新能源汽车指数及ETF表现 - 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930997)强势上涨2 48% 成分股盛新锂能(002240)上涨10 03% 西藏矿业(000762)上涨10 02% 天齐锂业(002466)上涨9 96% 华友钴业(603799)和赣锋锂业(002460)等个股跟涨 [1] - 新能源汽车ETF(516390)盘中最高涨超3% 最终收涨2 67% 报0 73元 近1周累计上涨4 25% [1] - 新能源汽车ETF流动性表现活跃 盘中换手率达4 88% 成交1576 34万元 近1周日均成交1180 78万元 [1] 新能源汽车行业数据 - 7月1-20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零售53 7万辆 同比增长23% 零售渗透率达54 9% 今年以来累计零售600 6万辆 同比增长32% [2] - 同期新能源厂商批发51 4万辆 同比增长25% 批发渗透率53 6% 今年以来累计批发696 2万辆 同比增长36% [2] - 多部门联合召开行业座谈会 部署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 推动从"价格内卷"转向"价值竞争" [2] 行业政策与机构观点 - 政策引导行业向高质量竞争转型 短期需适应成本透明化等新环境 中长期需依托固态电池 智能网联等技术构建核心竞争力 [2] - "反内卷"政策预期推动新能源产业链价格反弹 DMC 碳酸锂 硅料等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 [3] - 新能源汽车ETF(516390)管理费率0 15% 托管费率0 05% 为全市场最低费率新能源主题ETF [3] 投资工具与产业链布局 - 新能源汽车ETF(516390)和LOF(A 501057 C 501058)可一键布局整车 电池等全产业链 [3] - 行业全球化布局加速 智能驾驶 人形机器人等技术创新成为赛道重要发展方向 [3]
产业协同提速,中国智能汽车迈向“认知驱动”新时代
钛媒体APP· 2025-07-24 02:58
行业趋势与政策支持 - 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变革,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世界汽车格局深度调整重塑,开放合作与协同创新成为关键[4] - 长春市设立100亿元汽车产业专项基金,出台全产业链支持政策,聚焦"三电"、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关键领域突破[4] - 中国已实现电动化换道超车,智能化终端市场先行,产业生态日趋丰富,2025-2030年目标为加速辅助驾驶普及并培育智能驾驶文化[4] - 2030年及之后两三年或为L3、L4从试点走向规模化应用的窗口期,率先实现L3及以上技术应用的国家和企业将占据关键优势[4] 技术路径与创新方向 - 智能汽车安全技术两条路径:规则驱动(逻辑清晰但泛化能力弱)与数据驱动(自主学习但存在"黑箱"问题),需融合为"认知驱动"路线[6] - 充电系统电压向1000V-1500V迈进,碳化硅宽禁带功率器件成主流,但面临封装热失控与成本挑战,永磁同步电机为当前主流技术路线[8] - 未来汽车成本结构变化:机械占比从70%降至30%以下,电子与软件占比升至70%,智能化和成本成为购车首要因素[10] - 智能底盘与轮胎域控制软件为软件定义汽车基础,轮胎力是汽车运动根本原因[12] - "视觉+4D成像雷达"异构信息融合感知技术路径推动智能驾驶普惠化[34] 车企战略与实践 - 岚图提出四大创新跨越:技术创新(从比拼参数到创造价值)、管理创新(交易关系转向伙伴关系)、品牌创新(单次消费转向长期信赖)、开放创新(中国产品转向中国品牌)[14] - 江淮与华为组建超5000人专属团队,联合打造尊界超级工厂,并联合227家顶级供应商构建全球一流供应链生态[16] - 一汽提出AI大模型推动车载应用从"软件定义汽车"转向"AI定义汽车",座舱和智驾系统普遍接入AI模型[18] - 长城汽车采用"端到端+无图"技术方案,推出SEE大模型,融合数据驱动与安全策略兜底模式[20] 供应链与生态协同 - AI对汽车系统为增量构筑而非替代,中国软件供应链在底层操作系统领域成熟,可快速适配芯片和电子电气架构[22] - 车灯从照明工具转变为设计与信息交互载体,软件成为定义汽车关键力量[24] - 智能驾驶需平衡降本与技术迭代,过度降本会牺牲用户体验和安全性,应通过算力提升推动体验升级[26] - 智能座舱和车控芯片国产化率提升,本地芯片企业参与整车设计早期阶段,与主机厂联合定义产品[28] - 车网互动可缓解电网压力、推动能源转型,园区级能源系统成为关键落地场景[30] - 车载声学从"听觉系统"升级为构建"第三空间"的核心技术支撑,涉及人车交互与主动安全[32]
数字能源先锋城市建设的创新密码
科技日报· 2025-07-17 07:24
深圳数字能源先锋城市建设规划 - 到2030年深圳将全面建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数字能源先锋城市,数字能源产业将成为支撑深圳经济增长的新支柱 [1] 超充基础设施建设 - 深圳已建成全国首个"光储超充+车网互动+电力鸿蒙"示范站(莲花山超级充电站),配备27台充电桩(含4台600kW超充桩),最快实现"一秒一公里"充电速度,日均服务车辆超600辆 [2] - 该站为深圳首个"绿车充绿电"试点站,提供100%绿电,46个车位同时支持充放电 [2] - 配备22台V2G充电桩(36支充电枪),最大放电功率2160千瓦,单日放电量达13000千瓦时可满足1600户家庭日用电需求 [3] 车网互动商业模式 - 新能源车主通过V2G反向送电可获得4元/千瓦时收益,相比低谷充电成本(0.4元/千瓦时)可赚取3.6元差价 [3] - 南方电网建立"批发+零售"市场化机制,将电力交易收益部分补贴车主以提升参与积极性 [3] 数字技术应用 - 莲花山站部署5台搭载"电力鸿蒙"物联操作系统的快充桩,实现设备即插即用、数据互联互通,提升超充稳定性和调控精准度 [4] - "电力鸿蒙"系统增强充换电设备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并提升设备组网灵活性和资源调度效率 [4] 抽水蓄能电站数智化转型 - 深圳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累计调节电量超200亿千瓦时(相当于深圳两月用电量),调节能力覆盖深圳负荷峰谷差的1/3 [7] - 电站90%巡检工作由机器完成,2024年机组等效可用系数提升至96.59%,应用第三代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平台使设备管理水平提升30% [7] - 采用北斗三号+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建立大坝变形监测系统,实现全天候高精度监测 [8] 区域能源发展 - 南方电网在运抽水蓄能规模达1028万千瓦,可提供2056万千瓦调节能力 [8] - 粤港澳大湾区9个千万千瓦级电站群(总投资近700亿元)投产后将年消纳244亿千瓦时清洁能源,支撑3亿千瓦新能源接入电网 [8]
中国领跑过去十年全球清洁能源投资,“十五五”期间新的投资空间在哪里
第一财经· 2025-07-10 09:39
能源投资趋势 - 预计2025年全球能源投资将达3.3万亿美元,中国占全球能源投资1/4以上份额 [1] - 到2035年全球将有2.5万亿美元投向清洁能源领域,中国在其中将占最大份额 [5] - 中国去年清洁能源领域投资达4500亿美元,风电、光伏占比最大 [4] 中国能源投资重点 - 储能、配电网、充电桩等保障电力系统灵活性和韧性的项目将成为"十五五"期间中国能源投资新增量 [1] - "十五五"期间中国储能、燃气轮机均将保持每年50GW增量,每年还将有180-200GW新增煤电机组并网 [4] - 电网侧更多投资或向配电网倾斜,应用终端电气化趋势下对配电网建设提出新诉求 [4] 新能源装机需求 - "十五五"期间中国电力需求预计维持4-5个百分点的增幅,每年约500TWh新增电力需求待满足 [1] - 核电、水电等前期已核准项目每年若按期投产,仅能贡献约50-60TWh新增电力,剩余缺口需由风电、光伏满足 [2] - 风光领域投资每年要保证300-500GW新增规模,未来五年风光装机比例或由此前的1:4转向1:2甚至1:1 [2] 需求侧投资潜力 - 若全国一半私人充电桩同时充电,负荷为32GWh,相当于国内去年全网统调负荷峰值的2%以上 [4] - 若全国一半公用桩同时充电,其负荷相当于浙江全省去年巅峰负荷,可少建设104GW煤电、32GW储能满足峰值负荷 [4] - 车网互动、需求侧响应、虚拟电厂等软硬件结合领域将衍生出更多新业态 [4] 全球能源转型 - 过去十年中,中国、美国、欧盟三大经济体的能源投资额急速增长,但非洲能源投资下降了1/3 [6] - 中国光伏设备价格快速下降带动市场容量迅速扩张,分布式发电正成为发展中国家用电大户的首选 [7] - 2010年至2024年期间,中国1/5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及建设活动发生在非洲,金额达660亿美元 [7] 区域市场动态 - 中亚正成为市场投资焦点,得益于土地资源和大项目陆续上马 [7] - 巴基斯坦装机容量同比大增50%,集中在光伏领域,且均是市场自发产生 [7] - 2020年至2024年间中国风电、光伏出口非洲的量增长了153% [7]
【百人会百人谈】访奥动新能源张建平:换电站的核心价值正在显现
新华财经· 2025-07-04 07:31
换电站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核心价值 - 换电站是连接分布式储能与电网的关键桥梁 具备"确定的功率 可变的能量"特性 [1] - 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分布式储能最大载体单元 支持电网高效调配 [1] - 储能是未来新兴电力系统支柱产业 电动汽车作为最大移动储能终端 换电站实现移动式与固定式储能连接 [1][2] 换电站商业化应用现状 - 上海换电站已常态化参与电网调峰调频 形成稳定收益模式 [2] - 重卡换电领域价值显著 单次换电容量达500-600度 效率优势远超充电模式 [4] - 国家支持干线高速公路换电站建设 重卡作为B端用电大户将优先受益 [4] 车网互动市场规模潜力 - 1亿辆电动车对应50亿度电储能容量 4亿辆规模可达200亿度电储能资源 [5] - 电动汽车储能资源市场化需通过换电模式实现高效利用 [5] - 分布式发电趋势下 储能成为稳定风光发电的必要支撑 [5] 区域市场发展策略 - 乡村地区现阶段更适合光伏+充电模式 换电需求需等待城镇市场成熟后延伸 [3] - 三、四线城市换电市场开发需平衡低密度需求与高投入成本矛盾 [3]
全省首推!杭州出台迎峰度夏新政策
杭州日报· 2025-07-01 02:35
电力保供补贴方案 - 杭州市出台《2025年迎峰度夏(冬)电力保供补贴实施方案》,涵盖企业移峰填谷、柴发机组发电、储能设施放电三大类别补贴 [1] - 首次将V2G充电场站纳入补贴范围,顶峰放电补贴最高达2元/千瓦时,系全省首个市级V2G专项补贴政策 [1] - V2G技术实现新能源车在用电低谷充电、高峰反向供电,缓解电网压力 [1] V2G技术应用进展 - 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去年在钱江世纪城公园充电站完成全省首次充放换一体"车网互动"应用 [1] - 萧山、富阳、临安等地已建成V2G充电桩,通过组织新能源汽车反向放电实现削峰填谷 [1] - 政策目标为验证规模化车网互动对电力系统平衡、清洁能源消纳及电网安全的调节能力 [2] 新能源汽车市场基础 - 截至一季度末杭州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115万辆 [2] - 私家车全周期充电次数约500次,而动力电池设计寿命至少3000次,保守估计2000次,剩余1000次可参与车网互动 [2]
用好价格杠杆 引导车网互动
经济日报· 2025-06-29 22:09
车网互动发展现状 - 新能源汽车规模快速增长和智能电网技术发展推动车网互动成为电力系统重要调节手段 [1] - 多地正在开展有序充电和反向放电等形式的小范围试点应用 [1] - 同步完善车网互动价格机制,探索通过价格信号引导新能源汽车响应电网需求 [1] - 有序充电是当前车网互动的重要形式,通过分时电价政策引导用户在电力供应充足时段充电 [1] - 上海市居民社区个人充电桩谷段电价每千瓦时0.331元,仅为峰段电价的52% [1] 反向放电试点进展 - 新能源汽车向电网反向放电可充分利用闲置储能资源,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 [2] - 山东省出台全国首个基于现货市场的公共场景下车网互动价格政策 [2] - 反向放电价格按照实时市场发电侧加权平均电价执行 [2] - 国网山东电力已通过大规模验证活动证实技术路线可行性 [2] - 山东省将反向放电价格机制延伸至居民充电桩,覆盖济南市和淄博市 [2] 未来发展方向 - 持续优化分时电价机制,完善工商业分时电价时段设置和峰谷价差 [3] - 鼓励居民充电桩实行分时电价机制,引导新能源汽车低谷充电 [3] - 探索完善反向放电价格机制,通过市场化手段反映新能源汽车调节价值 [3] - 拓展参与主体范围,挖掘用户侧分布式储能的调节潜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