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净息差
icon
搜索文档
杭州银行(600926):质效双优 资本夯实
新浪财经· 2025-08-30 07:10
核心业绩表现 - 25H1营收同比增长3.9% PPOP增长4.7% 归母净利润增长16.7% 较25Q1增速分别变动+1.7pct +1.7pct -0.6pct [1] - 业绩主要驱动因素为规模增长 成本收入比下降及拨备计提减少 息差收窄 其他非息收入减少及有效税率上升形成拖累 [1] 资产规模与结构 - 25H1末生息资产同比增长12.7% 贷款总额增长12.0% 保持双位数增长 [2] - 对公贷款同比增长17.5% 其中基建 制造业 租赁商服业增量占比分别为41.8% 34.2% 28.7% [2] - 零售贷款规模收缩 25Q2单季下降26亿元 25H1消费贷和经营贷分别减少48亿元与59亿元 [2] 中间业务与理财 - 25H1净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10.8% 主要受益于托管 理财及国内信用证结算业务增长 [2] - 杭银理财存续规模超5100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7% [2] 资产质量指标 - 25H1末不良率0.76% 与25Q1持平 拨备覆盖率521% 较25Q1下降9.18pct [3] - 关注率与逾期率分别为0.51%和0.61% 较25Q1下降3bp和8bp 不良净生成率0.66% 同比微升3bp [3] 资本充足情况 - 25Q2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74% 较25Q1提升0.73pct 主要受益于转债强赎及利率市场回落带来的OCI浮盈增加 [3] - 25Q2单季其他综合收益8.9亿元 有效增厚资本 [3] 息差与负债成本 - 25H1净息差1.35% 较24A收窄6bp 资产收益率与负债成本率分别下降48bp和34bp [3] - 存款活期化及高息存款到期预计持续改善负债成本 [3] 投资业务影响 - 25H1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占利润总额32% 主要受益于利率下行 [3] - 需关注债市波动对业绩的潜在影响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5/26年归母净利润增速14.9%/12.8% EPS分别为2.60/2.94元/股 [4] - 当前股价对应25/26年PE为6.11X/5.39X PB为0.83X/0.74X [4] - 基于1.1倍PB估值 对应合理价值18.93元/股 [4]
国有六大行,拟中期分红超2000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8-30 06:14
核心财务表现 - 六家国有大行2025年上半年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825亿元,营业收入超1.8万亿元 [1] - 工商银行归母净利润1681.03亿元,农业银行1395.10亿元,中国银行1175.91亿元,建设银行1620.76亿元,交通银行460.16亿元,邮储银行492.28亿元 [1] - 农业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6%,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1] 中期分红计划 - 六家国有大行宣布中期分红计划,合计派息超2000亿元 [3] - 工商银行拟每10股派1.414元,派息总额503.96亿元 [3] - 农业银行拟每10股派1.195元,派息总额418.23亿元 [3] - 中国银行拟每10股派1.094元,派息总额352.50亿元,派息比例保持30% [3] - 建设银行中期分红金额约486.05亿元,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1.3万亿元 [3] - 邮储银行拟每10股派1.230元,派息总额147.72亿元 [3] - 交通银行拟每10股派1.563元,派息总额138.11亿元 [4] 净息差挑战与应对策略 - 商业银行普遍面临净息差持续收窄压力,多家银行通过稳定利息收入、拓宽非息收入缓解压力 [2] - 预计下半年净息差下行压力仍是行业共性,但降幅将进一步收窄 [2] - 净息差变化与货币政策影响、社会信贷需求趋势、银行资产结构调整能力三大因素紧密相关 [2] 新质生产力支持举措 - 国有大行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领域 [5] - 建设银行科技贷款余额5.15万亿元,完成9只AIC试点基金设立及备案,承销首批科技创新债券 [5] - 工商银行成立总规模800亿元科创基金,实现全国18个AIC股权投资试点地区全覆盖 [5] - 邮储银行拟出资100亿元申设AIC,目前正在积极向监管部门申请 [5]
农业银行行长王志恒:下半年将努力做好规模、定价、风险、效益等全方位的统筹平衡
搜狐财经· 2025-08-30 06:05
财务业绩 - 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399亿元 同比增长2.53% [1] - 营业收入达3698亿元 同比增长0.72% [1] - 净利润与营收增速较一季度均有提升 增长韧性增强 [1] 经营展望 - 预计下半年净息差将边际趋稳 盈利增长保持稳健 [1] - 公司将通过规模、定价、风险、效益的统筹平衡实现跨周期稳定盈利 [1] - 目标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实现稳定股东回报 [1] 战略重点 - 深化增收挖潜以巩固营业收入基本盘 [1] - 深耕县域乡村市场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 [1] - 持续优化金融供给并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 [1] - 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控以巩固资产质量 [1]
六大行中报答卷:营收超1.8万亿 归母净利润“三增三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05:57
核心财务表现 - 六大行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合计1.81万亿元 同比增长2.05% [1] - 归母净利润合计6825.24亿元 同比下降0.13% [1] - 归母净利润呈现分化态势 工商银行下降1.4% 建设银行下降1.37% 中国银行下降0.85% [1][7] - 农业银行归母净利润1395.10亿元 以2.66%增速领跑 [7] - 邮储银行归母净利润492.28亿元 同比增长0.85% 交通银行归母净利润460.16亿元 同比增长1.61% [7] 资产规模与结构 - 工商银行总资产52.32万亿元保持行业首位 [2] - 建设银行总资产扩张最快 较年初增长9.52% [2] - 农业银行总资产增速8.40% 邮储银行资产总额突破18万亿达18.19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6.47% [2] - 建设银行贷款总额27.44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6.2% 金融投资11.77万亿元增长10.17% [3] - 六大行上半年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约7.7万亿元 [4] - 中国银行贷款增速7.72%最高 交通银行5.18%最低 [4] 营收结构与增长 - 中国银行营收3290.03亿元 以3.76%增速领跑 [6] - 中国银行非利息收入1141.87亿元 同比增长26.43% 营收占比提升至34.71% [6] - 工商银行营业收入4091亿元增长1.8% 近三年同期最好表现 [6] - 建设银行营收3859.05亿元增长2.95% 邮储银行营收1794.46亿元增长1.50% [7] - 交通银行营收1334.98亿元增长0.72% 农业银行营收3697.93亿元增长0.70% [7] 净息差变化 - 商业银行二季度净息差1.42% 较一季度收窄1个基点 [8] - 邮储银行净息差1.70%最高 但同比收窄21个基点 [8][9] - 中国银行净息差1.26%同比收窄18个基点 建设银行1.40%收窄14个基点 [9] - 工商银行净息差1.30%收窄13个基点 农业银行1.32%收窄12个基点 [9][10] - 交通银行净息差1.21%最低 同比收窄8个基点幅度最小 [9] 资产质量 - 邮储银行不良率0.92%仍为六大行最低 但同比上升0.02个百分点 [4][5] - 工商银行与建设银行不良率均为1.33% 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 [4] - 交通银行与农业银行不良率均为1.28% 同比分别下降0.03和0.02个百分点 [4] - 中国银行不良率1.24%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 [4]
农行业绩会回应息差压力:下半年预计趋稳
第一财经· 2025-08-30 05:44
净息差表现与趋势 - 上半年净息差为1.32% 同比下降13BP 净利差为1.20% 同比下降10BP 降幅同比明显收窄[3] - 净息差下降主因包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LPR下调导致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4] - 净息差降幅收窄得益于资产端生息资产规模增长和结构优化 以及负债端存款利率下调和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管理[4] - 客户分层分群经营能力提升沉淀更多低成本资金 带动负债端付息成本整体下行[5] - 下半年净息差有望边际趋稳 资产端通过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稳住贷款收息率 负债端存款重定价和利率市场化调整带动付息成本下降[5] 财务业绩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98亿元 同比增长0.72% 净利润1399亿元 同比增长2.53%[5]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约2.66% 增速保持大行领先[5] - 报告期末资产总额46.9万亿元 位列大行第二位 贷款总额26.73万亿元 增速7.3%[6] - 个人贷款余额9.31万亿元 公司贷款余额15.44万亿元[6] 资产与负债结构 - 资产端生息资产规模增长且结构优化 人民币新发放贷款利率保持在可比同业较优水平[4] - 负债端积极落实存款利率下调政策 人民币存款付息率持续下降且降幅大于去年同期[4][5] - 同业负债成本跟随政策利率下行 有助于稳定息差水平[5]
2025上半年A股上市银行:业绩分化,净息差“冰火”见真章
搜狐财经· 2025-08-30 04:25
行业整体表现 - 42家A股上市银行2025年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92万亿元,归母净利润1.1万亿元 [3] - 26家银行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占比超六成 [3] - 行业分化加剧,部分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部分银行逆势突围 [3] 头部银行格局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四大行营业收入均突破3000亿元,归母净利润全部超过千亿元 [4] - 工商银行以4270.92亿元营收和1681.03亿元净利润稳居榜首 [4] - 中国银行营收增速3.76%为四大行最高,净利润1283.11亿元同比增长3.49% [4] - 招商银行以1699.69亿元营收超越交通银行,跻身营收第六位,成为唯一进入第一梯队的股份制银行 [5] 股份制银行表现 - 招商银行营收同比微降1.72%,但归母净利润实现0.25%微增 [5] - 交通银行以1333.68亿元营收和460.16亿元净利润位列第七 [5] - 兴业银行、中信银行营收均突破千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31.41亿元和364.78亿元 [5] 区域性银行经营压力 - 平安银行、华夏银行等6家机构营收与净利润双降 [6] - 平安银行营收同比下降10%,净利润下降3.9% [6] - 贵阳银行营收降幅达12.22%,净利润下降7.2% [6] - 华夏银行营收降幅从一季度17.73%收窄至5.86%,厦门银行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21.45% [6] 净息差分化情况 - 42家上市银行中40家净息差收窄,降幅区间1至34个基点 [7] - 邮储银行、常熟农商行等8家机构降幅超过20个基点 [7] - 紫金农商行净息差同比下降34个基点至1.18%,成为降幅最大银行 [7] - 贵阳银行、长沙银行净息差分别降至1.53%和1.67%,较去年同期减少28个和25个基点 [7] 净息差逆势增长案例 - 西安银行净息差较去年同期提升49个基点至1.91% [8] - 民生银行净息差微增1个基点至1.38% [8] - 西安银行通过优化存款期限结构,2024年全年存款付息率较上半年下降15个基点 [8] - 民生银行聚焦小微金融、绿色金融等高收益领域,贷款收益率同比下降幅度小于行业平均水平 [8] 业务结构优化举措 - 工商银行公司贷款余额突破12万亿元,个人贷款余额超8万亿元,财富管理等中间收入同比增长超10% [4] - 招商银行零售客户管理资产规模突破14万亿元,私人银行客户数达15万户,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超20% [5] - 交通银行对公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2% [5] - 招商银行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21%,占非利息收入比重提升至45% [8] - 工商银行对公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8% [8]
浙商银行(601916):营收增速改善 净息差显韧性
格隆汇· 2025-08-30 04:10
业绩表现 - 二季度营收同比降低4.3% 降幅收窄2.8个百分点 上半年营收同比降5.8% [1] - 二季度利润同比降低17.6% 上半年整体利润同比降低4.2% Q2利润略低于预期 [1] 净息差与负债成本 - 上半年净息差较去年降低2个基点至1.69% 同比降低13个基点 降幅收窄 [1] - 存款成本率较去年降低22个基点至1.88% 付息负债成本率降低30个基点至1.95% [1] - 半年末贷款同比增长4.2% 存款同比增长6.6% 贷存比降至91% [1] 非息收入 - 二季度非息收入同比增长0.6% 增速转正 上半年非息收入同比降低12.3% [1] - 二季度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8.7% 上半年整体降低10.7% [1] - 二季度净手续费收入同比降低22.8% 上半年同比降低17.6% [1] 资产质量 - 二季度末贷款不良率下行8个基点至1.36% [2] - 关注率较年初提升9个基点至2.50% 逾期率较年初提升31个基点至2.12% [2] - 上半年不良净生成率同比大幅降低30个基点至1.52% 较去年降低14个基点 [2] - 二季度拨备覆盖率小幅降低1.5个百分点至169.8% [2] 估值与评级 - A股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和3.55元目标价 对应0.5倍2025年市净率和0.5倍2026年市净率 [2] - H股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和3.01港元目标价 对应0.4倍2025年市净率和0.4倍2026年市净率 [2]
六大行2025年半年报业绩出炉 归母净利润合计超6800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8-30 01:28
核心业绩表现 - 六家国有大行2025年上半年合计营业收入18331.19亿元,合计归母净利润6825.24亿元 [1][3] - 工商银行营业收入4270.92亿元(同比+1.57%),归母净利润1681.03亿元(同比-1.39%) [1][3] - 农业银行营业收入3699.37亿元(同比+0.85%),归母净利润1395.1亿元(同比+2.66%) [1][3] - 中国银行营业收入3290.03亿元(同比+3.76%),归母净利润1175.91亿元(同比-0.85%) [1][3] - 建设银行营业收入3942.73亿元(同比+2.15%),归母净利润1620.76亿元(同比-1.37%) [1][3] - 交通银行营业收入1333.68亿元(同比+0.77%),归母净利润460.16亿元(同比+1.61%) [1][3] - 邮储银行营业收入1794.46亿元(同比+1.50%),归母净利润492.28亿元(同比+0.85%) [1][3]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理 - 工商银行不良贷款率1.33%(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5] - 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28%(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5] - 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1.24%(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5] - 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1.33%(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5] - 交通银行不良贷款率1.28%(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 [5] - 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0.92%(较上年末上升0.02个百分点) [5] 净息差管理策略 - 商业银行普遍面临净息差收窄压力,通过主动适应利率变化稳定利息收入 [3] - 工商银行通过资产负债久期管理和存款利率调整对冲净息差下行压力 [4] - 建设银行预计净息差下滑幅度将逐渐收窄,主要因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方式改善 [4] - 行业预计下半年净息差降幅收窄,通过重点领域信贷投放跳出低水平价格战 [2] 中期分红计划 - 工商银行拟派发中期股息503.96亿元(每10股1.414元) [4] - 农业银行拟派发中期股息418.23亿元(每10股1.195元) [5] - 中国银行拟派发中期股息352.5亿元(每10股1.094元),派息比例保持30% [5] - 建设银行拟中期分红486.05亿元,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1.3万亿元 [5] 金融创新与重点领域投放 - 建设银行科技贷款余额5.1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81%),创新综合金融服务模式 [6] - 中国银行科技贷款余额4.59万亿元,服务科技型企业超16万户,科创母基金意向规模超500亿元 [6] - 农业银行绿色贷款余额5.72万亿元(新增7288亿元),发行6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创国内单期发行纪录 [7] - 行业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 [6]
如何守住净利息收入?风险管控压力来自哪?中国银行管理层回应
新浪财经· 2025-08-30 00:07
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3294亿元 同比增长3.61% [1] - 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9.17% [1] - 税后利润1261亿元 股东应享税后利润1176亿元 同比保持平稳 [1] - 非利息收入占比超三分之一 境外机构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76.01% [2] 净息差管理 - 集团净息差1.26% 较上年下降14BP 较一季度下降3BP [2] - 境内人民币净息差1.32% 较上年下降12BP 较一季度下降2BP [2] - 通过加大资产投放力度 境内人民币贷款较年初新增1.41万亿元 同比多增超2000亿元 [2] - 债券投资在生息资产中占比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 [2] - 优化负债结构 持续改善负债成本 [3] - 二季度净息差环比降幅大幅收窄 [3] 资产质量 - 房地产仍是境内新发生不良第一大行业 但实质新增同比呈下降趋势 [5] - 个人经营贷款和消费贷款新发生不良同比增加 [5] - 境外新发生不良同比下降 [5] - 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光伏等产能治理行业 [6] 科技金融 - 科技贷款占企业贷款余额比重超三成 [7] - 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贷款规模市场领先 [7] - 综合化服务累计供给超7800亿元 [7] - 聚焦人工智能产业链服务 构建投贷协同创新服务模式 [8] - 通过全球化服务机制支持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 [8]
提质增效防风险 归母净利润合计超6800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8-29 22:28
核心业绩表现 - 六家国有大行2025年上半年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825亿元,资产质量稳中向好 [1] - 合计营业收入超1.8万亿元,六大行营业收入均保持同比正增长 [2]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均超千亿元,分别为1681.03亿元、1395.1亿元、1175.91亿元、1620.76亿元 [2] - 农业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6%,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分别增长1.61%和0.85%,另外三家国有大行净利润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2] 净息差管理 - 商业银行普遍面临净息差收窄问题,多家银行通过主动适应利率变化稳定利息收入、拓宽非息收入来源缓解压力 [2] - 工商银行净息差降幅同比收窄的态势具有可持续性,得益于经营策略综合研判和资产负债管理措施 [3] - 建设银行预计净息差还有一定下行压力,但下滑幅度会逐渐收窄 [3] 中期分红计划 - 六大行均推出中期分红计划,工商银行每10股派发1.414元,派息总额约503.96亿元 [3] - 农业银行每10股派发1.195元,合计约418.23亿元 [3] - 中国银行每10股派发1.094元,股息总额约352.5亿元,派息比例保持在30% [4] - 建设银行中期分红约486.05亿元,分红比例保持30%,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1.3万亿元 [4]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理 - 截至6月末,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33%、1.28%、1.24%、1.33%、1.28%、0.92% [4] - 较上年末分别下降0.01个百分点、下降0.02个百分点、下降0.01个百分点、下降0.01个百分点、下降0.03个百分点、上升0.02个百分点 [4] 金融"五篇大文章"进展 - 建设银行科技贷款余额5.1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81%,完成9只AIC试点基金设立及备案 [5] - 中国银行科技贷款余额4.59万亿元,科技型企业授信户数超16万户,综合化服务累计供给超过7800亿元,科创母基金意向规模超500亿元 [5] - 农业银行绿色贷款余额5.72万亿元,新增7288亿元,发行6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创国内单期发行最大纪录,绿色债券投资规模1292亿元,为绿色行业提供融资超2400亿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