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变暖
icon
搜索文档
年年都称史上最热夏天,但欧洲人为什么就不装空调?
虎嗅· 2025-07-10 06:49
欧洲空调市场现状 - 欧洲家庭空调普及率远低于中国和美国,整体普及率仅为20%,其中德国和英国仅3%,法国5%[1] - 2016年欧盟制冷耗能量仅占全球建筑最终能源消耗量的1 2%,远低于美国的10 6%和中国的9 3%[2][4] - 欧洲空调售价显著高于中国,分体式空调价格区间为1000-2000欧元(约8440-16880元人民币),而中国同款仅需2000-4000元人民币[16] 空调安装与使用障碍 - 法国安装空调需向市政厅申报并获业主大会批准,历史建筑区域限制更严格,审批流程耗时1-2个月[12][13] - 空调安装费用高昂,法国平均安装成本为850-1900欧元,总成本至少1850欧元(约法国平均月工资的73%)[17][18] - 空调使用受噪音法规限制,法国规定环境噪音不得超过25分贝,超标可能面临投诉和处罚[14] 气候与需求特征 - 北欧和中欧夏季高温期仅持续2-4周,巴黎夏季平均气温25℃,柏林15-25℃,昼夜温差显著[19][20] - 欧洲78月为度假高峰期,2023年33%的旅游住宿集中于此期间,长途旅行进一步降低空调使用需求[22] - 2022年欧洲热浪导致近62000例高温相关死亡,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等国受影响最严重[29] 替代解决方案 - 办公楼、购物中心、博物馆等公共场所普遍配备空调,成为居民避暑选择[8][23][24] - 政府实施高温应对措施,如日内瓦设置降温喷雾遮阳篷,为退休人员提供免费泳池和电影院纳凉服务[25] - 欧盟推动绿色屋顶等替代方案,在实现2030年减排55%目标与应对高温间寻求平衡[30][31]
极端天气是不是越来越频繁了?
虎嗅· 2025-07-10 01:36
全球变暖的科学共识 - 主流学界认为气候已大幅变暖且加速变暖 极端气候事件增多 [2] - 科学界压倒性共识认为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气体排放激增 当前升温速度是自然变暖的50倍 [5] - 主要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和甲烷 畜牧业贡献显著 全球养牛数量达十几亿头 [6] 温室效应的作用机制 - 适度温室效应维持地球适宜温度(14℃) 无温室效应将降至-18℃ [7] - 金星案例显示失控温室效应可导致极端高温(460℃)和高压(92倍地球大气压) [9][10] - 地球短期内不会达到金星极端状态 但需警惕临界点效应 [11][22] 气候变暖的影响表现 - 海平面上升主因是陆地冰盖融化和海水热膨胀 非浮冰融化 [12] - 极端天气频率增加 包括暴雨 干旱 高温 极寒和强台风 [12][13][20] - 水循环加剧导致"旱涝并存"现象 单次降雨量显著增加 [14][15][16] - 中国近年频发百年一遇暴雨事件 如2021郑州暴雨和2023黔东南暴雨 [17][18] 经济与社会影响 - 现有基建标准面临挑战 需适应新气候条件 [19] - 西北地区降水增幅达10%(1961-2020) 毛乌素沙地植被覆盖率从3%升至53% [26][28] - 高温威胁传统产粮区 可能改变农业布局 [30] - 部分行业出现地域迁移趋势 如自媒体向云南转移 [35] 应对措施与区域变化 - 中国在节能减排 植树造林和可再生能源部署方面成效显著 [36] - 降水线北移带来治沙机遇 但需配合人工干预 [27][28] - 气候难民现象初现 可能形成季节性人口迁徙模式 [32][35]
专访丨热浪提前来袭 气候警钟再响——访欧盟气候监测机构科学家尼古拉斯
新华网· 2025-07-09 08:40
气候变暖趋势 - 全球刚经历自1940年有记录以来第三热的6月,西欧则创下有记录以来最热的6月 [1] - 热浪正以更早、更频繁、更猛烈的态势影响欧洲,与全球变暖直接相关 [1] - 西地中海地区创纪录的高海表温度加剧了热浪强度,导致夜间最低气温不低于20摄氏度的"热带夜"现象增多 [1] 极端天气事件 - 欧洲西部和南部在6月中下旬经历两次明显热浪,高温事件发生时间从传统7-8月提前至6月 [1] - 东欧和东南欧地区未来几个月面临较高高温和干旱风险,热浪已成为欧洲夏季常态 [2] - 北极海冰范围较平均值低6%,为47年卫星记录中6月第二低值;南极海冰范围较平均值低9%,为有记录以来6月第三低值 [2] 气候变化影响 - 地中海区域升温速度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成为气候变化"热点"区域 [1] - 海洋吸收了约90%与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热量,高温海水威胁海洋生态系统,可能导致珊瑚白化和海洋生物风险加剧 [1] - 北极变暖速度快于全球,加剧"北极放大效应",可能改变高空急流走向导致极端天气频发 [1] 应对措施建议 - 需加快减缓措施从源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 - 强化社会各领域应对极端天气和长期全球变暖趋势的适应能力 [2]
西欧迎有记录以来最热6月!欧盟气候机构:两次显著热浪均与热穹顶相关
第一财经· 2025-07-09 07:55
全球气温异常 - 2025年6月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为16.46摄氏度,比1991-2020年同期均值高0.47摄氏度,成为有记录以来"第三热"的6月 [2][4] - 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的12个月期间,全球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5摄氏度 [4] - 欧洲陆地6月平均气温为18.46摄氏度,比1991-2020年均值高1.10摄氏度,为欧洲"第五热"的6月 [4] 欧洲极端热浪事件 - 西欧2025年6月平均气温达20.49摄氏度,比1991-2020年均值高2.81摄氏度,创该地区最热6月纪录 [7] - 6月17-22日及6月30日-7月2日两波热浪导致西班牙、葡萄牙气温达46摄氏度,体感温度最高达48摄氏度 [2][7] - 地中海西部6月日均海表温度达27.0摄氏度,比平均值高3.7摄氏度,创单月最高异常值 [8] 其他地区气温异常 - 美国东部/中部多州气温突破40摄氏度,纽约曼哈顿达37摄氏度,肯尼迪机场达38.9摄氏度 [6] - 日本2025年6月平均气温较1991-2020年均值高2.34摄氏度,刷新1898年有记录以来最热6月纪录 [6] - 南美洲南部气温低于均值,阿根廷和智利出现创纪录低温 [6] 热浪衍生影响 - 南欧出现异常热带夜晚(气温>20℃),西班牙部分地区热带夜晚数量比均值多18个 [7] - 地中海高温减少夜间空气冷却,导致海洋生物热应激并影响渔业/水产养殖 [8] - 长期高温加剧臭氧污染和野火风险 [9]
【机构策略】A股市场再现结构性轮动格局
证券时报网· 2025-07-09 01:23
A股市场走势 - 周二A股市场全天震荡走高,创业板指领涨,上证指数逼近3500点 [1] - 市场热点较为分散,个股涨多跌少,呈现结构性轮动格局,科技板块拉升带动深市和创业板指震荡走高 [1] - 市场从银行避险板块逐步转换至大科技、光伏等进攻属性板块 [1] - 若成交量逐步放大并稳定在1.6万亿元上方且上证指数突破并站稳3500点,上方空间有望继续打开 [1] - 前期上证指数在3400点短期震荡后重拾上行动力,升至3500点附近 [1] - 5月至6月中科技成长板块经历调整后企稳回暖,市场对关税冲击担忧有所计价,快速反弹风险消化 [1] 高温天气对行业影响 - 2025年夏季可能是全国甚至全球近十年最炎热夏季,6月气温突破历史同期极值,首个高温日比去年提前约两周出现 [2] - 高温受益板块包括电力链、食品饮料、防晒防暑、空调链 [2] - 电力链:夏季高温用电需求攀升,叠加煤炭成本二季度同比大幅下滑,火电板块值得关注,智能电网因用电负荷激增受益 [2] - 食品饮料:高温拉动啤酒、茶饮旺季消费,降水量过高存在负面影响,互联网即时零售补贴内卷升级使现制茶饮品牌受益 [2] - 防晒防暑:防晒用品和防暑药物直接受益 [2] - 空调链:供给受限存在涨价逻辑的制冷剂值得关注 [2]
地层“气候日记”揭示5600万年前地球如何变暖
科技日报· 2025-07-08 00:54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研究 - 团队通过高精度地质记录与地球系统模型模拟,精准捕捉到5600万年前全球变暖前的一次二氧化碳快速释放事件(POE),揭示了地质深时快速碳释放触发全球变暖的机制 [1] - PETM是中生代以来最剧烈的全球变暖事件,由大量轻碳短期释放引发,导致全球升温5℃至6℃,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急升,海洋酸化和缺氧加剧 [1] - POE事件持续时间短、碳同位素负偏幅度小约1‰至2‰,伴随轻微增温、浅海酸化、陆源输入增加、微生物群落重组以及浅海环境低氧化趋势 [2] 碳排放与气候影响 - POE期间碳排放速率约为每年10亿吨,与20世纪60年代人类化石燃料排放水平相当,使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在百年至千年内升高约40%,与过去60年增幅相当 [2] - POE碳源主要来自北大西洋火成岩省早期火山活动,岩浆侵入富含有机质沉积层引发热解,瞬间释放巨量二氧化碳,扰动全球碳循环 [2] - 5600万年前的地球"自然实验"表明,快速碳释放可能触发气候系统多米诺骨牌式崩塌,当前人类碳排放速度更快,需在碳积累达临界点前尽快减排 [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团队选取新疆库孜贡苏剖面的沉积地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指标分析和地球系统模型cGENIE双重反演模拟,重建POE期间百年至千年尺度的海洋碳循环和环境变化 [2] - 创新性开展敏感性模拟实验,确认POE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同步性,为理解当今极端气候事件提供参考 [1][2]
盛夏高温侵袭全球,空调需求景气向好(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 2025-07-07 00:18
电力负荷与高温天气影响 - 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在7月4日达到14.65亿千瓦,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同比增长接近1.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 [1] - 华东电网负荷达4.22亿千瓦,空调负荷占比约37%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预计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同比增加约1亿千瓦 [1] - 近期局部地区频繁出现高温天气,空调使用量显著增加 [1] 欧洲空调市场表现 - 欧洲持续高温天气推动空调旺销 [1] - 海尔空调在欧洲的累计销售额同比增长约30% [1] - TCL空调欧洲市场负责人表示销售随天气变热而好转 [1] 空调行业需求展望 - 2025年极端高温天气频发,空调需求景气向好 [2] - 气温变化与空调销量显著正相关,极端高温天气有望大幅拉动空调内外销量 [2] - 新一轮限额式国补资金陆续到位,有望刺激国内需求释放,Q3夏季空调需求整体向好 [2] 相关上市公司 - 港股空调相关公司包括美的集团(00300)、海尔智家(06690)、海信家电(00921)、小米集团-W(01810)、汇通达网络(09878) [3] - 制冷剂相关公司包括东岳集团(00189) [3]
七月飞雪又野火频发 土耳其现极端天气
北京商报· 2025-07-06 15:57
极端天气现象 - 土耳其东北部黑海沿岸城市里泽市的内陆山区4日出现罕见"七月飞雪"现象 降雪区域绵延约100公里 积雪厚度显著高于历史记录[1][2] - 当地居民反映该地区过去仅在3月出现降雪 七月飞雪现象上次发生是在30-40年前 但本次降雪规模更大[2] - 同期土耳其西部遭遇极端高温 伊兹密尔省预计最高气温将突破40摄氏度 过去一周全国发生624起野火[2] 野火灾害影响 - 土耳其西部野火已造成3人死亡 约200栋房屋损毁 约5万人被迫疏散 伊兹密尔省切什梅地区3个村庄人员撤离[2][4] - 灭火工作投入9架飞机 22架直升机和1100辆各类车辆 火势主要由电线故障引发 强风导致快速蔓延[2] - 全国约64%森林位于野火易发区 电力企业私有化后电缆维护不足加剧火灾风险[2] 气候变暖关联 - 专家指出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频率和强度增加 表现为高温季提前与寒潮频发并存现象[3] - 七月飞雪与野火同时出现被视作气候异常典型案例 需加强预警并推动减排措施[3]
野火、中暑、供电故障……欧洲多国经受高温“烤”验
新华网· 2025-07-04 14:38
欧洲极端高温天气 - 欧洲多地正经历极端高温天气,导致空气污染激增、野火风险加大,居民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1] - 西班牙南部记录到46摄氏度高温,法国多地气温超过40摄氏度,奥地利、波黑、塞尔维亚和斯洛文尼亚发布高温红色警报 [2] - 6月欧洲多地出现创纪录高温,异常性体现在强度和时间上,极端高温通常出现在盛夏时节 [2] 野火事件 - 希腊首都雅典周边及克里特岛爆发严重野火,超过5000名游客、酒店员工及当地居民被迫紧急撤离 [3] - 德国戈里施海德地区林火过火面积约1000公顷,图林根州南部萨尔费尔德霍厄地区林火为1993年以来最大规模 [4][5] - 勃兰登堡州于特博格林火过火面积165公顷,火势已得到控制 [5] 高温对基础设施和交通的影响 - 德国不来梅附近高温导致部分高速公路路面软化,带来安全隐患 [6] - 意大利佛罗伦萨、贝加莫等多地供电中断,可能是用电高峰致负荷过重或电缆受热损坏 [9] - 意大利北部维琴察至维罗纳之间高速公路因高温导致沥青路面开裂,车辆拥堵绵延30公里 [9] 高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意大利全国18个城市进入"高温红色警报"状态,健康成年人也可能在户外活动中面临健康风险 [7] - 意大利发生多起与高温天气相关的死亡事件,包括建筑承包商中暑身亡、游客海滩猝死等 [9] 高温成因分析 - 本次热浪源自非洲大陆,高压系统形成"热穹顶"效应,将空气压缩至地表附近,导致气温升高 [10] - 稀薄或缺失的云层使太阳辐射直达地表,加剧高温现象,城市热岛效应使极端高温对人类健康影响更明显 [10] - 地中海海水升温是导致极端天气的关键因素,西地中海海水温度比正常年份显著升高 [12] 气候变化背景 - 受人类活动引发的气候变化影响,极端高温正变得越来越频繁和强烈 [12] - 地中海已成为全球升温最快区域之一,若不尽快采取减排措施,未来夏天可能更难过 [12] - 气候变化使热浪季节提前、频率升高且愈发普遍,未来几十年这种趋势将持续 [12]
40℃热浪夺命,“不靠空调过夏”的欧洲人扛不住了,有中国产品被抢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4 11:34
欧洲高温现象 - 2025年夏季欧洲多国气温持续突破40摄氏度,夜间温度居高不下,导致铁路停运、学校停课及公共交通瘫痪 [2] - 西班牙巴塞罗那6月平均气温达26摄氏度,创1914年以来新高,南部韦尔瓦省最高气温达46摄氏度 [4] - 法国巴黎7月1日气温逼近40摄氏度,教育部要求1300余所学校关闭,埃菲尔铁塔顶部区域暂停开放 [4] - 德国西部小镇安德纳赫7月2日气温达39.3摄氏度,为该国年内最高值 [4] 欧洲空调普及率现状 - 欧洲家庭空调普及率仅约20%,远低于美国(90%)、日本(90%)和中国(60%) [6] - 德国仅3%家庭配有空调,英国为5%,南欧国家中意大利最高(48.8%),西班牙41%,法国仅25% [2][6] - 欧洲建筑传统注重冬季保暖,厚墙体和小窗户设计缺乏空调安装空间,且市政部门常限制外机安装 [10] 中国空调品牌在欧洲市场表现 - 2025年1-5月中国家用空调出口欧洲规模达1277.3万台,同比增长31.5%,南欧国家需求尤为突出 [2][17] - 美的集团PortaSplit空调在德法售罄,累计销量10万台,2024年欧洲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2.01% [17][18] - 海尔智家欧洲空调销售额增长约30%,在意大利专业渠道和西班牙零售渠道占据领先地位 [18] 欧洲空调需求增长驱动因素 - 极端高温推动需求,英国住宅空调咨询量过去五年增长超两倍,部分消费者凌晨因高温无法入睡 [17] - 国际能源署预测,欧盟空调数量到2050年或达2.75亿台,较2019年翻倍 [16] - 欧洲能效和冷媒政策落地将催生替换市场,高能效产品如美的PortaSplit更受青睐 [17] 欧洲市场挑战与机遇 - 欧洲电价高企,德国、意大利等国每千瓦时电价超0.4美元,抑制空调普及 [11][13] - 建筑法规和文化观念(如空调被视为奢侈品)仍是普及障碍,但年轻一代观念逐渐转变 [10][16] - 中国企业通过便携式、高能效产品突破市场,如美的计划将PortaSplit扩展至西班牙、英国等国家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