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技术

搜索文档
中科信息20250801
2025-08-05 03:16
行业与公司概述 - 中科信息深耕烟草行业信息化近40年,服务全国13家中烟企业,2023年订单量排名第一[2][5] - 核心技术基于"张杨定理"(1996年解决几何机器证明问题),业务覆盖数字会议、石油、印钞、政府等领域[9] - 2017年上市,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9] 核心业务与技术 **烟草信息化** - 1987年启动四川资阳烟厂自动化改造,现垄断全国印钞厂及配套厂的质量检测业务[5][6] - 机器视觉技术:0.2秒内完成36小张钞票的28个防伪点检测[6] **医疗领域** - **麻醉机器人** - 合作华西医院构建近万例手术数据库,麻醉相关死亡率<1/20万[3][10] - 节约50%麻醉管理时间,通过伦理审批即将进入临床试验[3][11] - 集成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目标降低设备成本[17] - **放疗机器人** - AI优化剂量分布,将放疗周期缩短至一周内,2025年推出临床产品[4][12] - **医疗信息化** - 接入华西医院6万台物联网设备,彭州市建设县域智慧健康平台[13] **工程装载机器人** - 与蜀道集团联合研发,精度达国内先进水平,拟推广至西南地区及山东[8][25] 脑机接口技术 - 2021年启动研究,2022年获批四川省脑认知重点实验室[15] - 侵入式技术:光遗传闭环系统用于麻醉机器人,动物实验阶段[16] - 临床规划:100-150例患者双中心试验,周期1-1.5年[19][21] - 商业化预期:8-10年后爆发,国内康复应用领先但芯片技术落后海外[23][24] 财务与商业化 - 麻醉/放疗机器人采用软硬件结合模式,与硬件厂商合作非竞争[22] - 脑机接口收费参考:湖北植入费6000元,四川拟跟进医保定价[21] 风险与挑战 - 脑电信号个体差异需AI算法预处理[18] - 侵入式脑机接口审批严格,非侵入式信号精度待提升[14][16] 未来重点 - 推进麻醉机器人、放疗机器人、工程装载机器人产业化[4][25] - 医疗信息化生态构建(县域平台+物联网)[13]
人工智能将像水和电一样服务每个消费场景
消费日报网· 2025-08-05 03:08
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备选清单 - 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发布《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 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备选清单》,包含12项"AI热点技术预测备选清单" [1] - 清单涵盖13个领域专家智慧,涉及具身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系统、算力基础设施等方向 [1] - 技术已在消费市场得到印证,如智能音箱、自动驾驶汽车等应用场景 [1] AI技术应用场景 - AI辅助诊断系统覆盖上千种疾病,误诊率较传统方式大幅降低 [2] - AI个性化学习系统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为每个学生提供专属"数字教师" [2] - 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康复领域取得突破,如BrainCo公司研发的智能假肢帮助残障人士 [2] 消费生态变革 - 智能无人系统重构物流体系,无人机实现偏远山区"当日达" [1] - 算力基础设施突破使普通消费者可用千元机享受云端AI算力 [1] - 具身智能机器人将进入家庭,完成清洁、烹饪等家务并进行情感交互 [1] 技术发展历程 - 从2014年中国工程院启动"蓝皮书"项目研究,到2025年已有297项技术破土而出 [2] - AI技术正像水和电一样渗透到每个消费场景 [2] - 技术清单不仅是技术图谱,更揭示了消费生态的重构逻辑 [2]
美国女子瘫痪20年后植入马斯克公司脑部芯片,靠意念写下自己名字
新浪财经· 2025-08-04 18:18
脑机接口技术突破 - 美国一名瘫痪20年的女子成功植入马斯克公司的脑部芯片后,能够通过意念控制书写自己的名字 [1] - 该案例展示了脑机接口技术在帮助严重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恢复部分功能方面的潜力 [1] - 马斯克公司开发的脑部芯片实现了从大脑信号到外部设备控制的直接转换 [1]
脑电技术打开未来睡眠新局:喜临门的落地实践与价值启示
金投网· 2025-08-04 04:13
脑机接口技术发展现状 - 马斯克旗下Neuralink团队首次在同一天内成功完成两例脑机接口芯片植入手术 帮助瘫痪20年少女通过意念进行绘画 [1] - 中国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通过头皮电极获取信号 展现出比侵入式更显著的实用潜力 [1] - 上海脑科学研究所展示视障女士通过脑机接口操控机械臂完成毛线编织 [1] - 强脑科技(BrainCo)展示亚毫米级操作精度(0.1mm)的灵巧手 能感知物体硬度和纹理 帮助残障人士恢复手部功能 [1]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优势 - 具有操作简便 成本低廉 安全性高 更易进入临床应用等显著优势 [2] - 应用领域正从医疗康复拓展至智能家居和睡眠管理等新兴场景 [2] 脑电技术在睡眠领域的应用 -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能精准捕捉脑电波 结合AI算法实时监测脑电信号 量化放松指数等神经指标 [3] - 通过声光电等干预手段调节脑波 改善睡眠质量 [3] - 可穿戴头带和集成床垫的传感系统因安全性 舒适性和低成本优势 更可能落地消费级市场 [3] 全球首款脑电床垫创新 - 喜临门(603008)与强脑科技联合推出全球首款集成脑电技术的AI床垫"宝褓 BrainCo" [4] - 实现多模态数据传感融合 专利传感器可实时捕捉脑波等生理信号 [4] - 建立动态干预机制 基于放松指数实时调整助眠参数 实现全周期睡眠闭环管理 [4] - 突破传统智能床垫仅采集心率等物理数据的局限 首次实现对大脑神经状态的直接感知 [4] 中国脑机接口发展前景 - 中国脑机接口技术已进入全球领先梯队 2025年被业内视为"临床转化元年" [6] - 国家"十四五"规划将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列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6] -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5》预测2030年中国睡眠健康产业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科技助眠"赛道增速达90% [6] - 中国拥有超过3亿睡眠障碍人群 结合智能家居生态和产学研协同机制 脑电技术找到爆发性应用入口 [6] 未来智慧睡眠场景展望 - 用户睡眠特征数据可同步至酒店智能床品 便携助眠设备等场景 实现多场景个性化方案延续 [5] - 未来可能出现集成脑电监测的枕头 联动灯具窗帘自动调节光线 配合空调香薰机微调环境等"神经级"智慧睡眠空间 [6]
医疗服务行业周报:脑机接口临床应用驶入快车道-20250803
湘财证券· 2025-08-03 11:46
行业投资评级 - 医疗服务行业评级为"买入"(维持)[5][9] 核心观点 - 医药生物板块本周上涨2 95%,涨幅位列申万一级行业第1位,跑赢沪深300指数4 70个百分点[1][11] - 医疗服务子行业上涨2 68%,化学制药子行业涨幅最高达5 01%,医疗器械子行业微跌0 07%[1][23] - 脑机接口技术获政策支持,国家医保局新增"脑机接口置入费"等100多项医疗新技术价格项目,加速临床应用落地[4][64][65] 板块及个股表现 - 医疗服务板块领涨个股:百诚医药(+23 5%)、睿智医药(+15 7%)、泰格医药(+8 1%)[2][33] - 表现较弱个股:皓元医药(-6 5%)、美迪西(-4 9%)、普瑞眼科(-3 6%)[2][30] - 化学制药子行业年初以来累计涨幅达34 73%,生物制品子行业下跌15 79%[23] 行业估值水平 - 医疗服务板块PE(TTM)38 50X,较前周提升1 02X;PB 3 61X,较前周提升0 14X[3][31] - 医药行业估值处于近10年68 14%分位,医疗服务板块估值处于28 69%分位[3] - 医疗研发外包子行业PE达53 5X,显著高于其他三级子行业[32][55] 重点投资方向 - 高成长领域:ADC CDMO、减肥药多肽CDMO产业链,关注药明康德、皓元医药等[9][73] - 预期改善领域: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迪安诊断)、消费医疗(爱尔眼科)[9][73] - 前沿技术:脑机接口临床应用加速,关注瑞迈特等技术布局企业[8][66][72] 行业政策动态 - 育儿补贴制度2025年实施,每孩每年补贴3600元至3周岁[63] - 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版)发布,规范传染病防治[65] - 医疗新技术定价机制完善,促进创新产品临床转化[64]
脑机接口技术不断发展,我们准备好了吗
新华社· 2025-08-03 07:02
脑机接口技术发展现状 - 脑机接口技术在人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直接通信通道,推动人机交互方式演进并开辟脑科学研究和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新路径[1] - 德国CorTec公司研发的32通道"电极垫"可双向记录大脑神经元电活动并实施电刺激[1] - 美国"神经连接"公司采用1024微电极植入体实现与神经元直接连接,全球已有5名重度瘫痪患者通过该技术实现基础"脑控"功能[2] 临床应用案例 - 美国一名52岁中风瘫痪患者植入CorTec脑机接口芯片,尝试通过康复训练结合大脑刺激恢复神经通路功能[2] - 华盛顿大学研究证实存活神经元在外部刺激下可形成新通路,帮助大脑"重新学习"丧失功能[2] - 帕金森病患者通过神经刺激器改善运动功能的传统应用已有数十年历史[2] 技术商业化进展 - "神经连接"公司宣布将在英国开展新临床研究,测试芯片对重度瘫痪患者控制数字设备的辅助作用[2] - 可植入脑机接口与人工智能结合推动研究领域拓展,吸引科技资本持续关注[2] 伦理与法律挑战 - 脑机接口直接接触思维产生区域,引发数据所有权、设备管理权限和意志纯粹性争议[3] - 神经科学家指出大脑活动信号输出可能导致思想、情感等隐私信息被全面获取[3] - 法学专家认为深度交互后芯片应视为人体部分,需重新界定厂商硬件/软件产权边界[3] 未来技术影响 - 情绪自动调节功能可能被动改变使用者自我认知方式[4] - 技术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与世界互动模式[4]
国家医保局支持脑机接口技术进入临床并收费 商业化应用落地有望加速(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 2025-07-31 23:16
据央视新闻报道,为支持药品和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国家医保局制定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新增了 100多项与医疗新技术相关的价格项目。其中,报道特别强调了对脑机接口技术进入临床并收费的支持 情况:神经系统类立项指南统一设立"脑机接口置入费""脑机接口适配费"等价格项目,脑机接口技术成 熟获批进入临床后,可快速进入临床应用并收费。 微创脑科学(02172):公开资料显示,微创脑科学产品全面涵盖了出血性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按照2023年销售收入计算,微创脑科学是中国神经介入 医疗器械市场份额提升至第四位,近年来维持国产份额第一地位。 心玮医疗-B(06609):2023年6月2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例介入式脑机接口在北京成功完成动物试 验。该介入式脑机接口由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段峰科研团队牵头与心玮医疗联合研发。该公司预 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取得股东应占净利润不少于4000万元人民币,同比转亏为盈。 统计显示,当前我国脑机接口产业大部分企业的研究方向是帮助脑卒中、脊髓损伤等患者恢复运动和感 觉功能,提高康复效果,布局的也多为非侵入式技术,因为这类 ...
成都华微:公司在脑机接口技术领域已基于自身集成电路设计优势开展布局
证券日报网· 2025-07-31 13:13
脑机接口技术布局 - 公司在脑机接口技术领域基于集成电路设计优势开展布局,聚焦于提供信号处理的基础硬件器件 [1] - 通过高精度ADC实现神经信号采集,利用低功耗FPGA和MCU完成信号后处理,提供集成解决方案及信号链系统级产品 [1] - 相关技术覆盖侵入式及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的全信号链需求,包括24位sigma-delta结构高精度ADC、低功耗MCU等芯片的研发与应用 [1] 研发合作与项目进展 - 与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合作的重点项目已有部分完成验收 [1] - 公司将持续关注技术趋势与市场需求,结合自身研发能力稳健推进产品布局 [1] 信息披露 - 具体进展将严格遵循信息披露规定及时公告 [1]
大脑芯片技术重塑人机融合新范式
科技日报· 2025-07-28 23:43
脑机接口技术发展现状 - 大脑芯片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现实应用,已有7位受试者成功植入"神经连接"公司的"神经感应"芯片[1] - "神经连接"的受试者已实现收发邮件、网页编辑、学术研究、金融理财等功能,部分患者恢复独立生活能力[1] - 全球首位借助脑机接口实现全职工作的案例出现,患者可在家操作CAD设计软件[1] 行业竞争格局 - Paradromics公司完成首例大脑芯片人体植入,其芯片搭载1600个电极,超过"神经连接"的1024电极设计[2] - "精准神经科学"采用非穿透脑组织的表面薄膜技术,已获FDA有限使用许可[2] - "同步生物技术"通过血管植入电极避免开颅手术,已为10名患者成功植入,计划推出支持蓝牙连接苹果设备的产品[2] 技术突破案例 - 美国多所高校联合开发的语音合成系统实现脑信号直接转自然语音(延迟10毫秒),帮助渐冻症患者"重新开口"[3] - 卡内基梅隆大学证明非侵入式技术可行性,通过脑电波读取帽实时操控机械手指[3] 技术挑战 - 最先进语音解码系统单词错误率仍达43.75%,距离自然流畅沟通存在差距[4] - 需解决从"指令响应"到"自由表达"的升级问题,以及植入创伤、长期稳定性和兼容性等技术瓶颈[4] 数据安全与隐私 - 神经数据需要比金融系统更严密的保护机制[5] - 解码神经信号的AI算法需准确理解不同使用者的"思维方言"[5]
“盗梦空间”走进现实?全球首款多模态梦境脑机接口横琴发布
南方都市报· 2025-07-28 08:43
电影《盗梦空间》走进现实?2025年7月27日,一款名为"梦邻"的梦境脑机接口设备在横琴粤澳深度合 作区发布。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该产品系全球首款多模态梦境脑机接口设备,由广东省智能科学与 技术研究院与燧人医疗联合研发。 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多模态脑机接口系统联合实验室主任、燧人(珠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 事长蔡江介绍,"梦邻"的设备形态为枕头,用户使用时,"梦邻"可实时监测大脑睡眠状态信号,并通过 非侵入式神经延长深度睡眠时长,并通过app进行梦境主题分析、情绪状态评估等。 如果梦境能够被记录与分析,甚至辅助改善睡眠质量,脑科学技术的应用边界是否会进一步拓展?优化 后的睡眠体验,能否为睡眠健康管理提供新的技术路径? 7月27日,由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上海脑智工程中心主办,粤港澳脑智工程中心与燧人(珠 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燧人医疗")联合承办的"2025睡眠神经调控医学研讨会暨梦境脑机 接口创新产品发布会"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澳门等地近200名科研专 家、临床人员、产业代表齐聚横琴,共同见证全球首款多模态梦境脑机接口的正式发布。 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