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废城市

搜索文档
透过“细胞”看雄安:“无废城市”究竟是座什么城?
中国新闻网· 2025-06-14 08:38
雄安新区"无废城市"建设概况 - 雄安新区作为中国首批"无废城市"试点城市,从规划初期即融入"无废城市"理念,已形成633个"无废细胞"作为建设载体 [1] - "无废细胞"涵盖机关、学校、社区、景区等13类场景,通过精细化治理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8][12] - 新区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保持100%,建成一批高质量"绿色建筑+"示范项目 [8] 循环经济示范场景 - 雄县黄湾村利用地热资源打造"无废民宿",采用"取热不取水"技术防止地下水污染,形成地热再循环系统 [2] - 胡各庄村通过二手市集和艺术工坊实现固废减量循环,常态化活动吸引北京等地游客,创造"旅游+环保"双赢模式 [4][5] - 雄安光大生态产业园地下垃圾焚烧厂实现"零填埋",2023年5月至今累计发电超3亿度 [6] 创新技术与基础设施 - 全国首个近零能耗智能场馆雄安体育中心承办国家级乒乓球赛事,展示绿色建筑技术应用 [8] - 白洋淀区域应用超2000艘清洁能源船舶推进"无废交通",创新芦苇"平衡收割"及碳汇交易模式 [11] - 智能化垃圾处理系统将日常垃圾转化为电能,华北电力大学学生研学活动验证其环保理念先进性 [6] 生态治理与旅游融合 - 白洋淀实施最大规模生态治理,通过《"无废淀泊"建设实施方案》打造北方地区示范场景 [9][11] - 在王家寨村等4个村落探索"无废+旅游"模式,利用143个淀泊和3700条沟壕的生态资源 [11] - 芦苇资源化利用成为"新城印象"标志,见证白洋淀从生态治理到可持续发展转型 [11][12]
城市24小时 | 经济第一大省,力捧“顶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2 16:04
影视+文旅+新消费联动效应 - 电视剧《长安的荔枝》热播带动广东荔枝线上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60%,并联动文旅景点形成主题旅游线路[1] - 剧集通过"大剧助农"模式实现影视IP与农产品销售的深度绑定,推动"大唐荔枝乡"等剧集相关景点游客打卡量显著提升[1] - 该案例验证"影视+文旅+新消费"模式对特色农产品品牌溢价的有效性,为农业品牌建设提供新路径[1] 广东荔枝产业升级战略 - 广东荔枝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超180万人,2025年预计产量达160万吨,占全国主导地位[2] - 实施"12221"市场体系:建立农产品大数据平台+双队伍+双市场+双活动,目标实现品牌溢价与农民增收[3] - 全省组建中荔集团打造出口示范基地,21个品种入选全国名优特新名录,占全国总量的68%[3]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程 - 广东启动"百县千镇万村工程"破解区强县弱困境,覆盖122个县区+1613个乡镇+2.65万行政村[2] - 通过荔枝产业示范带动县域特色经济发展,茂名/增城/东莞荔枝种植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3] - 计划2027年实现农产品市场体系初见成效,2035年完成县域经济根本性转型[3] 区域经济合作动态 - 长三角与中部9省签署数字素养共建协议,覆盖沪苏浙皖晋赣豫鄂湘,构建跨区域数字人才培养体系[9] - 海洋经济竞争力榜单显示:上海/天津/青岛居前三,广东7城入围前50强(广州第4/深圳第5/珠海27)[12][13] - "粤车南下"政策推进粤港澳交通互联,预计年内实现广东私家车经港珠澳大桥免配额赴港[7] 就业市场趋势 - 2025年本科绿牌专业榜单显示:电气工程/微电子等能源动力类、电子信息类专业持续霸榜[11] - 机械电子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信息工程近五年3次上榜,反映先进制造与数字经济领域人才缺口[11] - 车辆工程首次进入绿牌专业,预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人才需求激增[11]
我省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探索建立固体废物跨区域转移处置生态补偿机制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12 08:35
广东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方案核心目标 - 到2025年全省地级以上市全面开展"无废城市"建设 [1] - 到2027年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稳中有降 固体废物产生强度下降 资源化利用率提升 [1] - 到2035年全域建成"无废城市" [1] 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构建 - 建立"回收点—中转站—分拣中心"全链条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1个分拣中心 [2] - 推动生活垃圾分类 废旧物资回收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回收"三网融合" [2] - 布局广州 深圳 珠江口西岸 汕潮揭 湛茂五大都市圈区域性废弃物循环利用重点项目 [2] 危险废物管理创新 - 推行危险废物"五即"规范化建设(即产生 即包装 即称重 即打码 即入库) [3] - 应用智能称重 电子标签 视频监控等物联网手段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3] - 鼓励为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环保管家服务 推广医疗废物"小箱进大箱"智能收集模式 [3] 重点行业固体废物治理 - 强化动力电池制造 回收 利用全过程管理 落实风电光伏设备退役处理责任 [4] - 推动工业固体废物园区内循环利用 工业炉窑协同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4] - 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排查历史遗留固体废物堆存场 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 [4]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 建立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推广应用机制 优先在市政 交通 水利工程中使用 [5] - 实施建筑垃圾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实现种类 数量 流向全过程追溯 [5] - 将建筑垃圾减量化措施费用纳入工程概算 明确工程招标减量化要求 [5] 农业领域生态化转型 - 推广种养循环农业模式 发展立体养殖 海洋牧场等生态养殖 [5] - 构建三级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使用者 经营者 县级回收站) [5] - 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体系 规范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 [5]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机制 - 探索制定湾区统一固体废物管理规范标准 推进规则衔接 [7] - 建立区域废弃物协同利用机制 统筹布局区域性循环利用项目 [7] - 强化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 推动"以竹代塑""以纸代塑" [6]
广东:到2035年全域建成“无废城市”
快讯· 2025-06-11 08:52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其中提出,到2025年,全省各地 级以上市全面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持续降低。到2027年,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 稳中有降,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明显下降,资源化利用率明显提升。到2035年,全域建成"无废城市",固 体废物产生强度指标、循环利用水平总体居于全国前列。 ...
大连市召开“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议
中国发展网· 2025-06-09 09:03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施文郁报道 6月4日,大连市政府召开大连市"十四五"期间"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推进 会议,进一步明确我市拓宽固废利用渠道、完善固废利用基础设施、培育精品"无废细胞"等工作的实施 路径和具体要求,为高质量完成"无废城市"建设各项任务目标,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打下坚实基础。 会议要求,要在持续降低固废产生强度上下功夫,有序有力推动全市固体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设施建设,促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严控危险废物填埋处置;要在解决工业、农业、建筑、生活等重点 领域固体废物实际问题上下功夫,加大固体废物治理技术研发创新力度,提升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与无 害化处置水平;要在解决百姓身边的固体废物突出问题上下功夫,下大气力解决好老百姓投诉举报较多 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胡乱堆放等"家门口"环境问题。 会议指出,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从城市整 体层面深化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改革和推动"无废社会"建设的有力抓手,是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的重要举措。大连市作为"十四五"期间"无废城市"建设的首批城市,肩负着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 政府交给我们的重要使命和重大任务 ...
明确六大任务 加快建设美丽河南
河南日报· 2025-06-06 23:32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 2024年河南省优良天数248天同比持平 重污染天数7.9天同比减少2.9天[2] - 截至2025年5月31日优良天数101天同比增加6.9天 重污染天数1.9天同比减少4.6天[2] - 全省160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86.1% 无劣Ⅴ类水质断面[2] 重点流域生态保护 - 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陶岔取水口及总干渠出省境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及以上[2] - 黄河干流水质连续5年达到Ⅱ类标准[2] - 2022年以来征集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37个 2024年新增美丽幸福河湖30个及黄河示范段20个[2] 生态环境保护战略 - 提出"两高四着力"要求 重点加强流域生态保护治理与污染防治攻坚[3][4] - 明确六大任务包括保障清水北送 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遏制高耗能项目发展[4] - 强调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 统筹"十五五"规划编制 强化环境风险防控[4] 无废城市建设进展 - 2019年许昌作为全国首批试点 2022年郑州等"5+1"地区入选国家建设名单[5] - 2024年8月扩展至"11+4"个地区 2025年3月起实现全域建设[5] - 目标2027年建设比例达60% 2035年实现全覆盖[6]
杭州加快推动固体废物循环利用—— 变废为宝打造“无废城市”
经济日报· 2025-06-06 21:41
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 - 申能固废环保再生有限公司采用高温熔融技术处理有色金属固体废物,实现金、银、锡等金属的综合回收,固废减量90%以上[1] - 该公司2024年收集危险固废27.8万吨,产出金属铜3.7万吨、建材原料17万余吨[1] - 自主研发的含铜多金属危险固废综合利用技术经评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相当于新建"城市矿山"[1] 汽车产业循环经济 - 吉利汽车建立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生产线,将电池加工成符合标准的电池包用于低速电动车等场景[2] - 吉利新车可回收率达97%以上,成立循环制造中心开展电池回收、车辆再生等业务[2] - 吉利在招标中严控危废填埋,倾向于供应商回收再利用,打造绿色供应链[2] 城市固废回收体系 - 杭州建成197家市级以上"无废工厂"、116家绿色工厂和6个绿色低碳工业园区[3] - "虎哥"公司建立互联网+垃圾分类回收体系,2024年处理家庭废弃物9.8万吨,减少碳排放20.9万吨[4] - 杭州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67.6%,建成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近3000个,互联网回收模式社区覆盖率达95.5%[4] 无废城市建设模式 - 杭州通过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双管齐下推进固废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5] - 形成"老百姓简单分、企业精细分"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实现精准拆解和资源再利用[3][4] - 构建市域统筹治理体系,凝聚多方协同参与的共建共享合力[5]
大地海洋:双轮驱动绘就再生资源新蓝图,全产业链布局开启发展新篇章
证券时报网· 2025-06-05 10:34
公司收购动态 - 拟以1 35亿元自有或自筹资金收购浙江虎哥废物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 [2] - 收购价格以净资产为基础 体现大股东推动并购的诚意与决心 [4] - 虎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 66亿元 净利润5431 30万元 [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9 47亿元 同比增长0 99%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96 96万元 同比增幅54 99% [3] -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3239 58万元(含税) [3] 公司业务布局 - 构建危险废弃物与电子废弃物处理双主业体系 [3] - 危险废物处置领域服务浙江省超8000家产废单位 [3] - 电子废物拆解业务占浙江省公示总量40 02% 居省内第一 [3] - 自主研发"小蚂哥"云数据平台实现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 [3] 收购战略意义 - 业务从工业废弃物处理延伸至居民家庭废弃物回收领域 [4] - 形成"回收—拆解—利用"完整产业链闭环 [4] - 虎哥前端回收网络与公司后端处理能力产生协同效应 [4] - 虎哥模式入选生态环境部"无废城市"建设先进适用技术汇编 [4] 行业政策环境 - "碳达峰 碳中和"战略推动再生资源行业重要性提升 [5] -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拉动电子废弃物拆解需求 [6] - "无废城市"建设推动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通道 [6] 公司发展前景 - "内生增长+外延并购"双轮驱动夯实综合实力 [6] - 全产业链协同效应逐步释放 [6] - 有望在"无废城市"建设与绿色低碳发展中占据有利位置 [6]
共探“无废城市”新路径,阿迪达斯全新可持续元素门店落地上海
江南时报· 2025-06-05 03:58
品牌价值与线下店铺 - 线下店铺成为品牌价值的"放大器",在建立品牌信任与价值认同中发挥重要作用 [1] - 公司全新可持续元素门店亮相上海,从产品、道具、能源管理、消费者互动等多方面探索绿色概念转化为绿色增长动力 [1] - 门店推出会员消费满688元赠送限量款旧衣再造环保袋活动,该环保袋由旧衣回收制成,深受消费者喜爱 [1] 可持续零售店铺模式升级 - 公司整合现有可持续项目融入店铺陈列设计,使消费者在购物中切身感受可持续理念,新模式展示投入成本更低、普及性与可复制性更高 [2] - 截至2024年,公司产品中再生聚酯纤维使用率达99%,远超全球服装行业12%的平均水平,计划到2030年10%的再生聚酯纤维来自废弃纺织品,2050年实现全价值链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2] - 店内道具和装置均为循环再利用,旧衣物被制成试鞋凳、更衣帘和环保包袋,发挥全新用途 [2] 能源与碳排管理 - 门店采用LED节能灯,引入数字化能源和碳管理系统,持续监测并优化能源使用以减少碳排放 [3] - 店内常设旧衣回收箱,结合品牌活动发起环保包袋兑换活动,促进"绿色循环"消费 [3] - 公司连续6年保持MSCI ESG评级"AAA"最高等级,2024年获得CDP气候变化最高等级"A"级,企业气候行动指数CATI全行业第一,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全行业第二 [3] 绿色消费趋势 - 绿色环保消费趋势渗透到年轻消费者的衣食住行,超九成消费者意识到"绿色消费"重要性,绿色消费正成为商业社会绿色增长新动能 [4] - 公司认为可持续元素成为产品营销和销售的新竞争优势,但需吸引金字塔中间部分消费者参与以支撑销售体量 [5] - 过去两年通过旧衣回收活动回收约4吨14000余件旧衣,制成环保包袋并在天猫双十一、上海"五五购物节"等活动中受欢迎 [5] 可持续商业模式探索 - 公司在中国全方位打造"绿色标杆",如苏州自动化配送中心X获LEED铂金奖认证,成都可持续足球场将4万双废旧球鞋"变废为宝" [5] - 公司整合已有可持续项目与经验,让可持续渗透进消费选择和沉浸式体验,增强文化共鸣,探索长期可持续商业模式 [6]
全国园林绿化大咖齐聚广州越秀山,共商园林生态高质量发展大计
中国发展网· 2025-06-04 06:25
行业动态 - 中国公园协会公园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专业委员会2025年会在广州举行,主题为"无废城市"建设与绿色全运协同发展 [1] - 来自全国各地的园林绿化领域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参会,共商园林生态高质量发展大计 [1] 行业标准 - 《公园植物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指南》正式发布,首次统一了公园枯枝落叶资源化利用全流程标准 [2] - 指南涵盖从树叶堆肥温度控制到万吨级绿化垃圾处理厂建设等全流程技术规范 [2] -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数据显示,全市绿化垃圾年处理量近29万吨,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 [2] 城市实践 - 广州市以越秀公园碳中和主题园为示范,建立了园林废弃物"收集-运输-处理-利用"全链条体系 [2] - 北京、上海、西安等地行业代表分享了园林废弃物生态化、就地化处理成功经验 [2] - 越秀公园作为"零碳公园"创建试点,构建绿色循环生态圈,创新双碳实践场景 [4] 绿色全运项目 - 越秀公园启动"绿色全运·旧鞋新生"环保公益项目,设立青少年儿童专属参与通道 [3] - 项目通过回收旧运动鞋,建设全民运动设施,首期将建成再生橡胶彩虹运动步道 [3] - 计划开设科普教育讲座、生态体验等实践活动,提升青少年生态文明意识 [3] 生态创新 - 越秀公园碳中和主题园获评国家生态环境部2023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4] - 公园内设有自然艺术工作坊,利用枯枝年轮制作工艺品,实现"变废为宝" [4] - 森林康养径融合中医养生智慧与生态疗愈功能,有机串联6大场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