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废岛

搜索文档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服务站在海口揭牌
海南日报· 2025-09-16 01:45
现场举行的研讨会,聚焦工业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的全过程管理与制度规范,邀请多家企业代表 与专家团队面对面交流。专家服务团现场为企业"把脉开方",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会上还举行海 南省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环境科技服务站""企业科协"牌匾授予仪式。 海南日报海口9月15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晓梦)9月15日,"科创海南"专家服务团现场研讨 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服务站揭牌仪式在海口举办。当天,专家服务团一行还深入企业一线,针对固废 管理现状开展现场调研与技术问诊。 本次活动由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指导,海南省环境科学学会承办,旨在落 实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及我省"无废岛"建设要求,推动工业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构建"政产学研 用"协同创新机制,为解决固体废物治理痛点问题提供科技支撑。 ...
海南出台“无废细胞”建设指南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5 02:20
政策发布 - 海南省多部门联合印发《海南省"无废细胞"建设指南(试行)》 明确建设对象、要求及程序等内容[1] - 指南旨在指导规范各类型"无废细胞"建设工作 深化全域"无废岛"建设[1] - 建设需践行"无废城市"理念 采取有效技术、工程和管理措施 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1] 建设范围与标准 - "无废细胞"包括工厂、园区等14类社会生产生活组成单元[1] - 建设单位需依法设立 近三年无较大及以上安全、环保、质量事故[1] - 有污染物排放的单位必须实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1] 核心目标 - 培育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的社会单元[1] - 通过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广实现固体废物综合治理[1]
海南加快建设“无废岛”
中国化工报· 2025-08-08 02:46
政策框架与目标 - 海南省印发《海南省深化推进"无废岛"建设工作方案(2025—2030年)》,提出10大项主要任务和32项具体措施,聚焦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1][2] - 政策分梯次、分领域、分类别推进,重点解决农业废弃物回收、塑料污染治理和工业固废管理等突出问题 [2] 农业废弃物管理 - 持续推进化学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和加厚地膜推广,开展农田地膜残留监测点实地监测,优化农膜和农药瓶等废弃物回收体系 [2] - 到2030年目标废弃农用薄膜回收率稳定在85%以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到90% [2] 工业固体废物管理 - 实行清洁生产,推动重点园区循环化改造,构建绿色产品设计与制造体系,创建绿色工厂和"零碳"示范工厂 [2] - 到2027年目标建成绿色工厂40家,新增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打造昌江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和洋浦经济开发区工业固体废物循环利用中心 [2] 塑料污染治理 - 部署巩固扩大禁塑工作成果,规范塑料废物回收利用处置,陆海统筹推进海洋垃圾治理 [3] - 结合再生资源行业整治,提升塑料废物回收处理项目的规范化、集中化和产业化,建立海洋垃圾监测、拦截、收集、打捞、运输、处理体系 [3] 循环利用体系建设 - 构建特色岛屿型循环利用体系,健全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推广"互联网+"回收新模式,鼓励资源循环型生产模式 [4] - 推进废旧装备再制造、废弃物能源资源化利用,扩大再生材料应用范围,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4] - 持续推动昌江国家大宗固废基地和三亚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重点城市建设,开展退役动力电池、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等新型废弃物回收处置与循环利用创新示范 [4] 园区循环化与低碳化改造 - 推进零碳园区建设,强化园区资源节约集约,健全园区废弃物循环利用网络,推进工业固体废弃物和余压余热余冷等资源化利用 [5] - 支持海口、三亚、屯昌、临高等有条件的市县建设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园,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5] 项目落地与要素保障 - 海南省发改委持续跟进签约资源循环利用类项目落地,做好要素保障和服务工作,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 [5] - 重点支持园区循环化改造、回收循环体系建设、再生资源精深加工、废弃物循环利用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关键领域 [5] 环境风险防控 - 加强危险废物收集规范化和便利化,强化危险废物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督促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推进危险废物"五即"规范化建设 [7] - 协同开展废动力电池、废光伏组件及风机叶片等"新三样"固体废物产生和回收利用情况摸底统计,有序推进退役后回收和梯次利用 [7] - 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和退役设备使用者处理责任机制,防控自贸港新兴产业环境风险 [7]
海南梯次推进“无废岛”建设
人民日报· 2025-07-29 23:23
核心观点 - 海南省发布《海南省深化推进"无废岛"建设工作方案(2025—2030年)》,提出十大重点任务和32项具体措施,旨在通过梯次推进"无废岛"建设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推动降碳减污协同增效 [1] 重点任务与措施 - 方案涵盖强化顶层设计、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强化建筑垃圾全链管理、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完善农林固体废物收储、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防范化解环境风险隐患、建立健全监管体制机制、实施"无废"全民行动等方面 [1] 生活领域目标 - 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动旅游、餐饮、会展等服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用邮、"光盘行动" [2] - 到2030年营业网点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覆盖率超过95% [2] -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5% [2] 建筑领域目标 - 推进建筑行业源头减量,发展适合热带海岛气候的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推广装配式装修 [2] - 到2030年全省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85% [2] 再生资源回收目标 - 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与废旧物资回收"两网融合",加快再生资源三级回收体系建设 [2] - 到2030年再生资源三级回收网络建立健全,回收量较2025年增长15% [2]
海南梯次推进“无废岛”建设 推动降碳减污协同增效
人民日报· 2025-07-29 21:58
核心观点 - 海南省发布《海南省深化推进"无废岛"建设工作方案(2025—2030年)》 提出十大重点任务和32项具体措施 旨在通过梯次推进"无废岛"建设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 推动降碳减污协同增效 [1] 顶层设计与目标体系 - 方案涵盖强化顶层设计 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强化建筑垃圾全链管理 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完善农林固体废物收储 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管理 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 防范化解环境风险隐患 建立健全监管体制机制 实施"无废"全民行动等方面 [1] - "无废岛"建设目标为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 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1] 生活领域绿色转型 - 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推动旅游 餐饮 会展等服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倡导绿色消费 绿色出行 绿色用邮 "光盘行动" [2] - 到2030年营业网点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覆盖率超过95%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5% [2] 建筑领域减量措施 - 推进建筑行业源头减量 发展适合热带海岛气候的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 推广装配式装修 [2] - 到2030年全省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85% [2]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 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统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与废旧物资回收"两网融合" 加快再生资源三级回收体系建设 [2] - 到2030年再生资源三级回收网络建立健全 回收量较2025年增长15% [2]
我省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海南日报· 2025-06-05 01:07
绿色发展理念实践 - 海南省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将生态优先贯穿发展肌理 [1][6] - 2023年万泉河流域生态产品总值(GEP)达2097 53亿元 为首次以流域为单元核算 [3] - 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碳足迹为5 39千克二氧化碳当量/千克 低于国内茶叶平均水平 [4] 生态价值转化模式 - 白沙县"两山平台"累计发放生态贷款超4100万元 惠及3900余农户 [5] - 蜈支洲岛海洋牧场实现渔业资源增长2倍 人工鱼礁区资源密度达周边5倍 珊瑚覆盖率从18%提升至28 78% [5] - 赤田水库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博鳌亚洲论坛等大型活动实现碳中和 [6] 绿色产业发展数据 - 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超55% 保有量40 9万辆居全国第二 新增更换占比全国第一 [6][7] - 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形成年产能改性料3 45万吨 餐饮具4 5万吨 膜袋5 71万吨 2024年产值增长68 25%至4 06亿元 [7] - 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75% 全域禁塑替代率达80% [6][7] 生态建设重点项目 - 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海南长臂猿种群恢复至7群42只 [6] - 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减碳96 2% 进入近零碳运行阶段 [6] - 推进中欧(保亭)绿色数字创新合作区等重点低碳园区建设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