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安全

搜索文档
企业即时通讯私有化部署的五大隐藏价值
搜狐财经· 2025-09-04 08:37
企业即时通讯私有化部署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数据安全,更通过深度定制、管理赋能、生态融合、长期成本优化及合规保障, 为企业构建起兼具效率与韧性的数字化协作体系。 以下从五大维度解析其隐藏价值: 企业即时通讯私有化部署的五大隐藏价值 二、管理赋能:从"被动防御"到"主动治理" 私有化部署通过全流程风控机制,将企业管理从"事后追责"转向"事前预防、事中拦截、事后溯源"。 权限精细化管控:支持多级组织架构(如集团-子公司-部门)和细粒度权限控制(如"仅部门主管可见某条消息""外发文件需审 批"),防止内部信息泄露。 一、深度定制:业务场景的"精准适配器" 公有云工具功能固定,难以满足企业复杂业务需求,而私有化部署支持功能模块化开发与系统集成,成为业务场景的"精准适配 器"。 行业定制:制造业可将IM与生产系统对接,实时推送设备告警;医疗行业可开发"医患沟通白名单""病历消息加密阅后即焚"功 能,确保符合《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 系统集成:通过API/SDK快速对接OA、CRM、ERP等系统,实现"一处操作,多系统同步"。例如,某新能源企业用飞书打通 ERP和MES系统后,供应链异常处理时效提升80%。 品牌强 ...
英方软件跌1.69%,成交额5654.72万元,后市是否有机会?
新浪财经· 2025-09-04 08:0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4日股价下跌1.69% 成交额5654.72万元 换手率3.45% 总市值28.69亿元 [1] - 主力资金连续3日净流出 当日净流出225.03万元 近20日累计净流出6089.01万元 [4][5] - 主力持仓占比4.6% 筹码分布分散 平均交易成本36.52元 [5][6] 技术面分析 - 股价接近34.68元压力位 近期筹码减仓程度减缓 [6] - 突破压力位可能开启上涨行情 [6] 业务与产品结构 - 主营业务为数据复制软件/软硬件一体机及服务 软件产品占比60.37% 服务占比20.57% 一体机占比15.97% [7] - 三大核心底层技术包括动态文件字节级复制/数据库语义级复制/卷层块级复制 [2] - 产品系列涵盖容灾/备份/云灾备/大数据四大方向 [2] 市场地位与客户群体 - 国内数据复制与保护纯软件市场前三供应商 [3] - 产品应用于金融机构核心业务系统(证券/银行/保险/基金/资管公司)及党政机关/医疗机构/电信运营商 [3] - 在多个领域打造标杆项目 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 [3] 华为生态合作 - 与华为鲲鹏芯片/服务器/云平台/虚拟平台完成兼容性认证 [2] - 支持华为欧拉操作系统 已加入openEuler社区 [2] - 与GaussDB/openGauss数据库完成兼容性认证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435.33万元 同比增长0.93% [8] - 归母净利润-952.73万元 同比收窄55.35% [8]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6450户 较上期增加1.9% [8] - 人均流通股7154股 较上期减少1.86% [8]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软件开发-横向通用软件 [8] - 概念板块包括华为鲲鹏/数据要素/小盘股/华为欧拉/信息安全等 [8]
【网络安全宣传周】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这些网络安全知识要牢记!
天天基金网· 2025-09-03 10:34
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 2016年11月7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作为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的基础性法律[5] - 2021年4月27日通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 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成为我国首部专门针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的行政法规[6] - 2021年6月10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 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作为数据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和国家安全领域重要法律[7] - 2021年7月5日通过《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 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 规范汽车数据处理活动[8] - 2021年8月20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 保护个人信息权益并规范处理活动[9] - 2022年2月15日施行新修订《网络安全审查办法》 进一步保障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10] - 2023年8月15日施行《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我国首个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规范性政策[11] - 我国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已基本形成[12]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 -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涵盖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国防科技工业等重要行业和领域 一旦遭到破坏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15] - 认定规则由各行业主管部门制定 主要考虑业务重要程度、危害程度及行业关联性影响[16][17] - 2015年乌克兰配电公司约60座变电站遭网络攻击 导致140万名居民遭遇数小时停电[19] - 2016年美国域名服务器管理机构Dyn遭Mirai病毒攻击 造成大半个互联网瘫痪[19] - 2021年美国最大成品油运输管道运营商Colonial Pipeline遭勒索病毒攻击 导致运营中断[19] - 2022年欧洲天然气管道遭遇勒索软件攻击[19] - 2021年9月1日施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 构建安全保护体系顶层设计[20] - 2023年5月1日实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国家标准GB/T 39204-2022 作为首项国家标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0] - 建立分析识别、安全防护、检测评估、监测预警、事件处理闭环安全防护体系[20] - 明确国家网信部门统筹协调 国务院公安部门指导监督 各主管部门分工负责的监管架构[20] - 运营者需落实安全保护制度 设置专门管理机构 开展安全监测和风险评估[20] 数据安全保护 - 数据安全威胁包括数据窃取或泄露、数据毁损、数据非法利用及数据非法出境等风险[23] - 2021年3月李某在军事基地周边架设设备向境外传送敏感气象数据[24] - 2022年6月西北工业大学遭美国国家安全局网络攻击 持续窃取核心技术数据[24] - 根据《数据安全法》要求将数据分为一般数据、重要数据、核心数据三个级别[25] - 数据处理者需建立备份、加密、访问控制及安全应急处置机制[26] - 重要数据处理者需明确安全负责人 成立管理机构 制定培训计划 开展年度安全评估[27][28] - 互联网平台运营者需建立平台规则披露制度 保障算法公平公正[29] 网络攻击与诈骗防范 - 钓鱼邮件通过伪造发件人地址、定制邮件正文、隐藏恶意链接及添加恶意附件等方式实施攻击[21][22] - 防范措施包括公私邮箱分开、仔细辨认发件人、多渠道核实请求、检查链接网址、安装杀毒软件等[22] - 电信网络诈骗包括杀猪盘诈骗(通过感情发展引导充值)和杀鸟盘诈骗(高薪兼职诱导投资)等模式[30] - 新型AI诈骗利用AI换脸和AI拟声技术伪造身份实施诈骗[30][31] - 防范建议包括保护个人信息、不透露密码、通过官方渠道办理业务、设置延迟到账、不共享屏幕等[31] - 帮信罪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提供帮助的行为 需妥善保管银行卡避免触法[31] 个人信息保护 - 个人信息包含与已识别或可识别自然人相关的各种信息 不包括匿名化处理后信息[32] - 敏感个人信息包括生物识别、宗教信仰、特定身份、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及未成年人信息[32] - 泄露途径包括非法披露、非法买卖、设备不完善、证件丢失、技术不成熟及管理不规范等[32]
英方软件跌2.56%,成交额6244.86万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1799.37万
新浪财经· 2025-09-03 08:12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自主研发动态文件字节级、数据库语义级、卷层块级等数据复制技术,与鲲鹏芯片、服务器、云平台及GaussDB、openGauss、openEuler等产品有兼容性认证 [2] - 公司产品包括数据复制软件、软硬件一体机及软件相关服务,形成"容灾+备份+云灾备+大数据"四大产品系列 [2] - 公司一体机支持华为欧拉操作系统,已加入openEuler社区,持续参与国产生态建设 [2] - 产品主要部署于客户数据服务器,核心应用场景为容灾备份,是国内数据复制与保护纯软件市场前三大供应商之一 [3] - 产品成功应用于证券、银行、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核心业务系统,以及党政机关、医疗机构、电信运营商等领域 [3]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8435.33万元,同比增长0.93% [8] - 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952.73万元,同比增长55.35% [8]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软件产品60.37%、软件相关服务20.57%、软硬件一体机产品15.97%、其他3.09% [7] 市场表现与交易 - 9月3日股价下跌2.56%,成交额6244.86万元,换手率3.71%,总市值29.18亿元 [1] - 主力资金连续3日减仓,当日主力净流入-430.79万元,占比0.07% [4][5] - 所属计算机行业主力净流入-74.72亿元,连续3日减仓 [4] - 主力未控盘,筹码分布分散,主力成交额3065.12万元,占总成交额4.68% [5]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36.59元,近期有吸筹现象但力度不强,股价靠近支撑位34.65元 [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上海英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闵行区,成立于2011年8月12日,2023年1月19日上市 [7] - 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软件开发-横向通用软件,概念板块包括华为鲲鹏、小盘、数据要素、信息安全、数字经济等 [8]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6450.00户,较上期增加1.90%,人均流通股7154股,较上期减少1.86% [8]
专家:部分AI知无不言,成“套话重灾区”|数博会
中国经营报· 2025-09-02 15:08
AI大模型已在众多领域广泛应用,其强大能力来源于算法、架构以及大量高质量的数据语料。但与此 同时,数据安全问题也随之凸显,其中AI"套话"现象正引发业内关注。 在2025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期间,《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了一家网络安全公司的首席技术 官。他指出,大模型本身包含了大量敏感和关键信息,就像一个巨大无比的数据库。与传统数据库不 同,传统数据库只有在接收到特定指令时才会输出数据,不具备自主思考能力;而大模型因具备一定的 推理与发散能力,更容易在对话中被"套话"。 所谓"套话",就是指像人与人交流时不经意间泄露信息一样,AI在交互过程中也可能因被引导而暴露敏 感内容。该人士表示,从技术层面看,在数据库调用或问答过程中,大模型可能因不当询问而泄露信 息;在训练阶段,由于语料规模庞大,也可能无意间将敏感信息纳入其中,使得模型"记住"这些内容, 并在后续交互中被引出。 他进一步强调,大模型应用的系统链路往往十分复杂,涉及多个环节和交互过程,从数据传输、存储到 调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漏洞,都可能为"套话"提供机会。因此,判断AI是否存在"套话"风险,必须从 整体上审视交互系统,逐环排查安全隐患。 AI被"套 ...
贵州大数据集团于数博会期间与联通、华为、360、人民网等签约
格隆汇APP· 2025-09-02 08:44
战略合作签约 - 贵州大数据集团与贵州移动在智算、大数据、云、政企业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达成战略合作 计划打造可复制推广的标杆示范项目 [1] - 与深信服公司聚焦云服务、网络和数据安全、人工智能领域合作 构建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并探索发展新模式 [1] - 与360数字安全集团在政企网络数据安全、人工智能市场推出技术产品 共建安全运营中心及人工智能与数据安全服务平台 [1] - 与华为公司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深度协作 推动贵州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及产业数字化转型 [1] - 与贵州联通共同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云计算、低空经济、工业互联网、物联网领域融合创新 构建"数据+通信"生态 [1] - 与人民网在大数据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1] - 与博彦科技聚焦人工智能行业应用、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公共数据开发利用业务板块开展深度合作 [1] 合作领域覆盖 - 合作范围涵盖智算、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安全、低空经济、工业互联网及物联网等多个前沿技术领域 [1] - 多项合作聚焦产业数字化转型与生态构建 包括打造"AI+安全"融合标杆及数据服务创新平台 [1]
智研咨询—2025年中国数据安全管理平台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9-02 02:40
行业定义与功能 - 数据安全管理平台具有数据分类分级、敏感数据发现、数据资产安全管理、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数据安全态势感知等功能 [3][5] - 平台不包括数据防泄露等用于数据自身安全防护的工具或平台 [3][5] - 平台安全保障需考虑供应链安全,覆盖需求分析、设计与开发、生产与交付、运行维护等全生命周期阶段 [5] 行业发展背景 - 数据处理活动频繁导致数据安全风险加剧,数据泄露成本上涨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构成挑战 [1][3][7] - 全球数据泄露平均成本在2024年达到488万美元,创下新高 [7] -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已深度融入生产、分配、流通等环节 [7] 政策环境 - 中国加快数据安全立法进程,出台《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法规 [3][7] - 政策确立了网络数据安全的基本制度框架和法律原则 [3][7] - 2023-2024年密集发布多项行业指导文件,包括《关于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业领域数据安全能力提升实施方案》等 [8]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数据安全管理平台市场规模达8.25亿元,同比增长14.8% [1][3] - 平台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1][3] 竞争格局 - 行业集中度较高,前5家企业占据52.2%的市场份额 [1] - 安恒信息以13.7%的份额位居行业首位,奇安信以13.1%的份额紧随其后 [1][3] - 启明星辰、美创科技、安华金和分列第三至第五名 [1][3] 核心价值与应用 - 平台实现数据资产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支持"可视化、可量化、可感知、可追溯"的管理目标 [1] - 在满足监管合规要求的同时,助力企业数据资产管控、安全能力建设及数据价值挖掘 [1] 技术发展趋势 - 平台向一体化解决方案方向发展 [4] - AI技术融入推动平台从被动防御向智能预测跃迁 [4] 研究支撑 - 行业研究基于最新产业链数据,融合官方统计、企业调研及全球信息,确保分析结论可靠 [17] - 研究覆盖变化趋势、用户需求、投放选择、运营方法及实践案例等核心议题 [2]
【独家发布】2025年中国数据安全管理平台行业政策梳理及上下游产业链全景分析
搜狐财经· 2025-09-01 07:17
数据安全管理平台定义与功能 - 平台定义为具有数据分类分级、敏感数据发现、数据资产安全管理、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数据安全态势感知等功能的平台 不包括数据防泄露等用于数据自身安全防护的工具或平台[4] - 平台实现全量数据资产的识别、集中呈现以及动态监测 对数据安全风险事件进行分析与预警 达成数据安全管理的"可视化""可量化""可感知"和"可追溯" 并提供预警及应急响应等支撑服务[2] - 安全保障应考虑供应链安全 贯穿需求分析、设计与开发、生产与交付、运行维护服务等全生命周期各阶段 并加强指导性文档、配置管理、用户信息保护、测试等环节的管理[6] 行业发展背景 - 政府重视程度持续加深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 保障数据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大局 我国相继出台《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多项政策法规 确立了网络数据安全的基本制度框架和基本法律原则[8] - 数据生产规模不断壮大 2024年全国数据生产总量首次突破40ZB 达到41.06ZB 同比增长25% 增速较2023年提高2.56个百分点 人均数据生产量约为31.31太字节(TB) 同比增长25.17%[10] 市场规模与企业格局 - 2024年中国数据安全管理平台市场规模为8.25亿元 实现14.8%的同比增长[2] - 行业集中度较高 前5家企业占据52.2%的市场份额 安恒信息以13.7%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首位 奇安信市场占比13.1% 第三至第五分别为启明星辰、美创科技、安华金和[2] - 主要上市企业包括安恒信息(688023)、奇安信(688561)、启明星辰(002439)、星环科技(688031)、中新赛克(002912)、中国联通(600050)、天融信(002212)[3] 政策支持体系 - 2021年6月《数据安全法》规范数据处理活动 保障数据安全 促进数据开发利用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9] - 2023年1月《关于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数据安全产业基础能力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产业生态和创新体系初步建立[9] - 2024年2月《工业领域数据安全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底工业领域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重点企业数据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到位[9]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将加密通信软件打造为“暗线通道”,拉拢腐蚀境内人员、窃取国家秘密,国安部提醒
新浪财经· 2025-08-30 16:35
加密通信软件的安全风险 - 加密通信软件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提供策反渗透的暗线通道 被用于传播极端思想 组织非法活动 拉拢腐蚀境内人员及窃取国家秘密[2] - 加密通信软件成为违法活动的隐身斗篷 被不法分子用于非法资金转移 洗钱和非法交易 同时作为传递涉密情报及交易国家秘密的渠道[3] - 用户因迷信加密通信绝对安全 在通信中随意传递高度涉密敏感内容 而原数据如通话对象 时长和频率等难以完全隐匿 导致泄密风险滋生[2] 安全防护措施 - 相关单位和个人需提高数据安全意识 履行网络安全义务 建立健全通信工具使用规范并定期开展反窃密防泄密专项教育和技术培训[4] - 慎重选用通信工具 充分认识加密通信软件潜在安全风险 严禁使用未经国家相关部门认证的境外加密通信工具[4] - 日常通信中坚决杜绝谈及国家秘密 工作秘密等重要敏感内容 从源头上防范信息泄露[4]
加密软件成境外间谍新掩护 国家安全机关发布提醒
央视新闻· 2025-08-30 01:59
记者从国家安全部了解到,一些通用加密通信软件在为信息提供保护的同时,也为境外间谍不法活动提供了新的掩护。其风险如暗流涌动,需高度警惕。 要建立健全通信工具使用规范,定期开展反窃密防泄密专项教育和技术培训,提升安全防范能力; 要慎重选用通信工具,充分认识加密通信软件的潜在安全风险,严禁使用未经国家相关部门认证的境外加密通信工具; 在日常通信交往中,坚决杜绝谈及国家秘密、工作秘密等重要敏感内容。 无意泄密的"隐蔽温床"。个别通用加密通信软件的用户安全意识薄弱,迷信加密通话即"绝对安全",在沟通中"随口说、随手传"高度涉密敏感内容。然 而,原数据(如通话对象、时长、频率等)往往难以完全隐匿,使泄密风险在看似安全的"隐蔽外衣"下悄然滋生。 违法活动的"隐身斗篷"。个别不法分子利用加密通话软件的隐匿特性,将其作为非法资金转移的"隐身斗篷",试图逃避金融监管,为洗钱、非法交易提供 便利。更有甚者,将加密通信作为传递涉密情报、交易国家秘密的渠道,将国家核心利益当作"商品"进行买卖,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维护数据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相关单位和个人要提高数据安全意识,履行网络安全义务,共筑数据安全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