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教育公平
icon
搜索文档
在中国最南端的海岛学校,教育让梦想成真
新华网· 2025-04-24 09:06
早上8点,9岁的邓子豪穿着校服,背着书包去上学。对这个小贩的儿子来说,这是平凡的一天。 他是中国南海永兴岛上唯一的学校——三沙市永兴学校的50多名学生之一。他们的父母主要是渔民、商贩、建筑工人和职工等。 海南省三沙市永兴学校的少先队员们在"童心向祖国,我为祖国献首歌"活动中佩戴红领巾。(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樊雨晴 摄 新华社海口4月24日电 题:在中国最南端的海岛学校,教育让梦想成真 新华社记者程露、钟群、陈子薇 这是中国地理上最南端的学校。今天的课从语文开始,教"贝"字。 "作为海岛的儿女,他们熟悉贝壳。但语文课要教更多跟语言相关的文化和历史。"23岁的老师李芳敏说。 她向孩子们讲述了为什么贝壳会成为中国最早的货币之一,以及贝壳蕴含的财富的意义。 "现在,你们说说贝的故事,并造句。"李芳敏说。 邓子豪回答:"古时候人们把'贝'当作装饰品。" 另一个孩子补充:"'贝'字通常与珍贵的东西有关。" 为了让课程更生动,李芳敏播放了自制的短视频,追溯中国货币从贝壳到数字支付的历程。 海岛上的教学内容和大陆上的完全一样。邓子豪接下来,还要上数学、历史、美术等课。 几千年前,中国渔民、水手发现了西沙群岛并定居下来。李芳 ...
冒名顶替30年,谁该为这场“人生调包”负责?
新京报· 2025-04-23 13:51
撰稿 / 辛河(媒体人)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张彦君 冒名顶替是对教育公平的严重践踏,是对他人努力和汗水的无情剥夺,也是绝对不能被容忍 的。 全文1452字,阅读约需4分钟 ▲新京报资料图:联合调查组对此事开展调查。 又一则令人震惊的"冒名顶替上学"新闻进入公众视野。 近日,河南焦作市某地公安局的辅警席南向媒体反映,1990年高考后,同届考生李永刚冒名以"李席 南"的名字顶替自己读中专。相关话题引发热议。 据新京报我们视频此前报道,河南54岁男子席南反映,1990年高考后,同届考生李永刚冒名以"李席 南"的名字顶替自己读中专。"李席南"毕业后,以干部身份分配工作。2022年,"李席南"被查时,已是 卫生院副院长。孟州卫健委认定"李席南"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入学,并决定开除"李席南"。"李席 南"自称,入学手续由其父亲、舅舅代办。 4月22日,沁阳市联合调查组发布情况通报,经初步核查,媒体反映的问题基本属实。此事件迅速引发 广泛关注与热议。人们在震惊之余不禁要问: 究竟是谁偷走了席南的人生?谁该为此负责? 冒名顶替事件已曝光多起,近些年来,不时爆出的类似事件刺痛着公众的神经。在席南被冒名顶替这起 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