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境贸易便利化
icon
搜索文档
“十四五”期间通关便利化实现新突破 海关年均监管进出口货物体量全球最大
央视网· 2025-08-25 04:31
进出口货物监管规模 - 海关年均监管进出口货物52亿吨、货值41.5万亿元,体量全球最大 [3] - 累计征税9.7万亿元 [3] - 累计侦办走私犯罪案件2.3万起 [3] 口岸开放与区域贡献 - 新增和扩大开放口岸40个,总数达311个,形成水陆空立体化开放布局 [5] - 综合保税区等特殊监管区域贡献全国五分之一的进出口总值 [5] 通关效率与便利化 - 全国通关一体化全面实现 [1][7] - "一网通办"事项达25大类964项,覆盖跨境贸易全链条 [7] - "智慧旅检"覆盖全国80%航空口岸,实现无感快速通关 [7] 安全与质量监管 - 累计查获涉政涉枪涉爆等违禁物品515万件 [3] - 检出传染病70余种18万例 [3] - 处置不合格商品20多万批次 [3]
海关总署: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口岸营商环境
央视网· 2025-08-25 03:36
海关通关流程优化 - 实施7×24小时预约通关 减少审批和精简手续 [1] - 对拼箱出口货物采用先查验后装运 减少重复装卸 [1] 跨境物流效率提升 - 创新粤港澳大湾区一港通监管模式 货物转运时间从5-7天缩短至2-3天 [1] - 开设农产品进口绿色通道 泰国越南水果最快7小时抵广州 30小时抵北京 [1] 国际贸易数字化建设 -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与30个部门系统对接 提供964项服务 [2] - 注册用户1100万家 日均申报业务2600万票 [2] - 与15个国家地区实现互联互通 与57个国家地区实现AEO互认 [2] 外贸新业态发展支持 - 扩大综合保税区保税维修产品目录 1-7月保税维修进出口增长8.7% [2] - 取消跨境电商海外仓备案 实行离境即退税政策 [2] 企业便利化措施 - 3000多家AEO企业享受银行融资担保 授信和出口信保优惠 [2] - 联合20多个国家部委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 累计出台108项创新举措 [1] 国际认可与评价 - 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显示中国海关和贸易法规感受度指标在53个经济体中评价最优 [1]
深圳如何稳外贸、促消费?打造高能级国际贸易枢纽,有哪些政策礼包落定?
南方都市报· 2025-08-20 23:13
外贸表现与政策支持 - 2024年全市外贸进出口超过4.5万亿元 规模跃居全国城市首位 其中出口实现32连冠 [9] - 2025年上半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延续强劲增长态势 增长8% [11] - 推动近5500家企业赴境外参加126场国际知名展会 覆盖37个国家/地区 [11] 贸易便利化与创新举措 - 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5方面29项政策措施 加力推进4方面13项措施覆盖货物贸易、数字贸易、绿色贸易等领域 [12] - 推出"微贸贷"外贸企业专属融资产品 破解中小微外贸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痛点 [11] - 创造性采用保证保险推出"跨境电商保"试点项目 精准服务深圳跨境电商阳光化企业 [11] 服务贸易发展 - 深圳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 102项改革举措全部落地见效 6项创新成果入选全国最佳实践案例集 [12] - 成功培育2个国家级和2个省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 20家企业和2个项目入选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项目) [12] - 前海实现61名境外证券专业人士完成执业登记 9名香港期货专业人才完成执业备案登记 [12] 保税维修业务拓展 - 深圳获批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开展自产出口产品保税维修业务 比亚迪公司维修范围从自产产品延伸到全球同类产品 [15] - 保税维修业务规模持续攀升 为企业转型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新赛道 [15] 消费促进措施与成效 - 2025年上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惠及超1100万人次 带动销售额超412.6亿元 [16] - 汽车销售8.5万台带动销售额近210亿元 家电产品销售776.6万台且一级能效占比超70% [16] - 全市离境退税门店超1600家 即买即退集中退税商圈超过12家 上半年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增长2倍 [17] 消费新业态与场景建设 - 1-6月全市新增首店、旗舰店、新概念店超502家 华为、荣耀等品牌在深举办新产品首发 [18] - 境外人员在深消费超120亿元 增长近30% [17] - 推出20多条Citywalk新城景路线 联通年客流量超4600万人次的超级综合体和公园 [18]
“单一窗口”助力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往来效率提升
新华社· 2025-08-20 09:30
近年来,中国海关深入推进"单一窗口"建设,已与30个国内部门系统对接,提供25大类、900余项 服务功能,建成覆盖通关、监管、物流等全链条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截至目前,中国"单一窗 口"累计注册用户约1100万家,日申报业务量2600万票,已与包括上合组织部分成员国在内的15个国家 及地区实现互联互通,并实施了贸易单证等电子信息互换合作。 据悉,本次会议是上合组织框架下首次聚焦"单一窗口"的专项交流,由中国海关总署主办。会议通 过的总结文件,鼓励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遵循有关国际标准规范,加强技术创新应用和经验分享,推 进"单一窗口"互联互通合作。 新华社青岛8月20日电(记者邹多为)随着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跨境互联互通不断推进,中国与上 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之间贸易往来效率不断提升。据海关统计,自2016年中国开始建设"单一窗口"以 来,至今累计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交换贸易单证电子信息103.5万条,年均增长4.5%。今年前7个月, 增速进一步加快至21.4%,积极推动了区域经贸高质量发展。 这是记者从20日在青岛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单一窗口"合作交流会上了解到的。 "对上合组织而言,'单一窗口'互联 ...
大连:构建一流营商环境 打造国际一流口岸
中国发展网· 2025-08-20 04:41
进出口数据表现 - 大连市前7个月进出口总值2742.9亿元,同比增长7.7%,增幅高于全国4.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7.3个百分点 [1] - 出口1441.2亿元,增长20.1%;进口1301.7亿元,下降3.3% [1] - 进出口值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9位 [1] 跨境贸易便利化举措 - 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功能叠加改革落地,简化国产船供燃料作业流程至"一进一出" [2] - 出口锂电池检验监管模式优化,采用循环包装箱累计超19万箱次,节省成本3800余万元 [2] - "空侧直通"货物监管模式使运输时间由4天缩至3天,成本节约50%以上 [2] - "大连—莫斯科"TIR国际道路运输线路开通,运输时效较海运缩短20天,较铁路缩短7天 [2] 绿色贸易与监管创新 - 完成北方港口首次国产保税绿色甲醇燃料"船对船"加注及全球首次绿色船用氨燃料加注 [3] - 大连碳足迹标识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启动运行 [3] - 出口农食产品实施"批次检验(检疫)"改革,缩短货物周转周期 [3] 智慧口岸建设 - 大连智慧口岸服务平台上线运费公示、机坪直装直提预约等功能,累计助力企业减税30万元、扣减运费230余万元 [4] - 平台已实现200余项应用上线 [4] - 海关、海事、边检部门分别推出"云影·巡验"系统、智慧监管系统、"边检即时通"等智能化监管工具 [4] 降本增效措施 - 开展口岸收费专项整治,摸排企业3000余家,制定重点行业收费目录清单 [5] - 出台15条AEO企业联合激励措施,涵盖财税金融支持、业务赋能等领域 [5]
“南沙金融30条”88项硬核举措发布,助力跨境出海突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7 14:57
金融支持政策 - 广州市人民政府、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实施方案》,提出88项细化措施,重点支持跨境贸易结算等领域 [1] - 方案在南沙实施更便利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资金结算措施,深化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政策,推动更高水平试点增量扩面 [1] - 银行可在落实"展业三原则"基础上,凭优质企业提交的收付款说明或指令直接办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 [1] - 支持符合条件的新业态企业参与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鼓励银行为南沙区内企业开展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和跨境电商提供高效跨境资金结算服务 [1] - 审慎合规银行可按规定仅凭客户指令为新业态试点企业办理经常项目外汇收支手续,扩大贸易收支轧差净额结算范围 [1] 南沙综合保税区创新措施 - 南沙综合保税区首创"仓储货物区内直转"模式,转换保税或非保税状态的货物无需从区外往返,每年可减少企业区外设仓5000多平方米 [2] - 推出覆盖申报、身份验核、税费支付、出口退货等跨境电商全流程的改革"组合拳",在全国率先打造"特殊区域跨境电商出口集拼新模式" [2] - 实施"特殊区域跨境电商出口集拼"监管模式后,企业可将境外退货商品退回南沙综合保税区,在区内一站式完成拆包、分拣、上架等业务,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 [2] - 已落地"两步申报"、"先放行入区、后理货确认"等监管创新,吸引天猫国际、唯品会、京东等电商平台物流基地落户 [2] - 雀巢、美赞臣、达能等知名品牌在南沙综合保税区设立国内集散中心,实现电商货物"一仓发全网" [2] 行业影响 - 跨境贸易便利政策有望助力体育产业出海成为下一个增长极 [3]
大连市:5个方面23项举措,打造国际一流口岸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11:11
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 - 围绕强化政策供给、促进物流畅通、优化监管模式、推进互联互通、促进降本增效5方面提出23项务实举措 [1] - 专项行动显著提升口岸营商环境活力并稳定增长 [1] 强化政策供给 - 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功能叠加改革落地 简化国产船供燃料作业流程为"一进一出" [2] - 出口锂电池循环包装检验模式累计使用循环包装箱超19万箱次 帮助企业节省成本3800余万元 [2] 促进物流畅通 - 空侧直通货物监管模式减少操作环节 整体运输时间由4天缩至3天并节约成本50%以上 [2] - 大连—莫斯科TIR国际道路运输线路采用TIR公约+公路直达模式 运输时效大幅提升至6-7天 较传统海运缩短约20天 较铁路运输缩短约7天 [2] 优化监管模式 - 北方港口首次完成国产保税绿色甲醇燃料船对船加注 全球首次实施绿色船用氨燃料加注 [3] - 出口农食产品批次检验改革试点落地 通过审核单证实现快速放行并缩短货物周转周期 [3] 推进互联互通 - 大连智慧口岸服务平台上线境内运费公示和机坪直装直提线上预约功能 累计助力企业扣减运费230余万元并减税近30万元 [4] - 平台共实现200余项应用上线 海关搭建云影巡验系统 海事建设智慧监管系统 边检推出即时通系统 [4] 促进降本增效 - 开展口岸环节收费专项整治行动 摸排企业3000余家并制定收费目录清单 开展价格监督检查200家 [5] - 出台海关高级认证企业联合激励措施 从业务赋能、财税金融支持、保障服务三方面提出15条激励措施 [5]
对话市商务局局长张非梦:深圳外贸“含新量”不断上升
南方都市报· 2025-08-15 03:09
政策背景与战略定位 - 深圳被赋予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打造高能级国际贸易枢纽的新使命 [2] - 深圳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扩大制度型开放 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 [6] - 商务工作定位为国内大循环重要组成部分和双循环联结枢纽 [8] 外贸表现与核心优势 - 2024年全市外贸进出口超4.5万亿元 规模居全国城市首位 出口实现32连冠 [7] - 2025年上半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8% 进出口及出口规模居内地城市首位 [7][10] - 核心优势包括创新底色、发达民营经济、一带一路超前布局和全国领先营商环境 [7] 稳外贸政策与实施成效 - 推出"稳外贸支持政策十条"和"服务贸易扶持政策十条" [10] - 组织近5500家企业参加126场国际展会 覆盖37个国家/地区 [10] - 创新"跨境电商保"试点项目 采用保证保险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10] - 推出"微贸贷"融资产品 破解中小微外贸企业融资难题 [10] 服务贸易发展成果 - 102项服务贸易改革举措全部落地 6项创新成果入选全国最佳实践案例 [13] - 培育2个国家级和2个省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 [13] - 20家企业和2个项目入选2025-2026国家文化出口重点 [13] - 前海实现61名境外证券专业人士和9名香港期货人才执业登记 [13] 保税维修业务突破 - 比亚迪公司获批开展全球保税维修业务 范围从自产产品延伸至全球同类产品 [16] - 保税维修业务为企业提供新赛道 促进专业化规模化和国际竞争力提升 [16] 消费促进措施与成效 - 上半年以旧换新政策惠及超1100万人次 带动销售额412.6亿元 [20] - 汽车销售8.5万台销售额210亿元 家电销售776.6万台销售额130.7亿元 [20] - 举办795场促消费活动 打造深圳特色城市消费品牌 [21] - 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增长2倍 业务量增长4.3倍 境外人员在深消费超120亿元增30% [21] 新兴消费业态发展 - 新增首店旗舰店新概念店超502家 华为荣耀等品牌在深举办新品首发 [22] - 推出20多条Citywalk新城景路线 年客流量超4600万人次超级综合体联通高颜值公园 [22] - 发展即时零售智慧商店等新零售业态 培育智能绿色健康国潮等新消费增长点 [23]
上半年上海口岸汽车出口127.5万辆 海关支持江海联运再扩容
上海口岸汽车出口表现 - 2024年上半年上海口岸汽车出口127.5万辆 同比增长13% 占全国汽车出口总量36.7% [1] - "十四五"以来上海口岸汽车出口量从2020年37.9万辆跃升至2024年239万辆 年均增长58.4% [1] - 上海外高桥港区海关上半年监管汽车出口71.5万辆 同比增长13.7% [1] 江海联运新模式优势 - 江海联运模式首次拓展至长江上游港口 108辆重庆汽车通过该模式出口墨西哥 [1] - 新模式使重庆车企可在本地一次性办理通关手续 大幅缩短通关时长 [2] - 相较传统陆路运输每台车可节约综合成本约1500元 [2] 基础设施与监管创新 - 外港海通码头地处长江入海口 是中国最大汽车滚装码头 航线覆盖131个国家和地区 [1][2] - 渝沪两地海关联合开发"滚装共享班轮公共服务平台" 实现全流程可视化监管与自动报警 [2] - 海关实施预约制服务和绿色通道 实现船舶审批"零等待" 日均2-3艘滚装船出海 [2] 区位优势与行业影响 - 码头凭借通江达海区位优势成为长江沿线车企出口首选 [1] - 江海联运激活长江经济带滚装水运网络 有效降低企业运输成本并提升物流效率 [1] - 新模式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 使上海码头成为重庆车企"家门口出海港" [2]
8月10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0 12:54
数字乡村建设 -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强调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的应用 [1][4] - 各地加快数字乡村建设,目标为提升农业效益、农村活力、农民收入 [1][4] 轻工业发展 - 上半年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营业收入达11.3万亿元 [2][8] - 行业延续回升向好态势,生产稳中有进 [8] 跨境贸易便利化 - 推出一系列举措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促进外贸稳量提质 [9] 核电建设 - 浙江金七门核电1号机组核岛建设全面启动,采用"华龙一号"技术 [15] - 项目规划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预计550亿千瓦时 [15] 文博旅游 - 暑期文博场所人气高涨,成为文化空间和旅游目的地 [12] - 展览和活动推陈出新,吸引游客学习历史和感受文化 [12] 退役军人服务 - 全国建立6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61万多个,覆盖全域 [13] - 部分地方在开发区、企业等设立服务站点,完善保障体系 [13] 涉企罚款治理 - 多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加强涉企罚款突出问题治理 [14] - 重点纠正大额顶格处罚、无裁量基准处罚等情形 [14] 澳门通关便利化 - 澳门机动车进出横琴备案手续简化,仅需安装内地电子标签 [16] - 8月15日起实施,提升横琴口岸通关效率 [16] 机器人技能大赛 - "智绘光谷·CMG世界机器人技能大赛"闭幕式展示80余个场景运用成果 [17] - 60多款机器人集中亮相中国光谷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