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

搜索文档
马中企业家大会 | “贸易融通与企业出海”论坛在贵阳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8-12 15:17
中马经贸合作 -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RCEP推动下,论坛旨在激活中马产业链协同发展,推动数字经济与智能制造合作[2] - 2023年中国连续14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达2036亿美元[2] - 论坛聚焦绿色制造、智慧园区、产业出海等新增长点,探讨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AI赋能传统制造等创新路径[2] 教育合作与人才培育 - 搭建"人才+产业+资本"合作新平台,推动教育出海与跨境人才共育[2] - 职业教育国际化被视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可促进技术人才培养与国家间文化交流[3] - 贵阳学院计划深化与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的教育合作,以文化交流作为促进经贸合作的催化剂[4] 企业国际化与区域机遇 - 马来西亚华侨指出国际贸易已从政治扩张转向生产制造优势竞争,自由贸易成为中马共识[2] - 东盟市场活力迸发,中国企业"走出去"与区域人才需求的匹配成为双边合作核心命题[3] - 贵州与马来西亚通过教育创新结合,探索"多彩"与"多元"文化的协同发展模式[3]
日媒调查:6个月,日本企业经济信心“腰斩”
环球时报· 2025-08-11 22:45
日本企业经济信心调查 - 仅33%受访企业认为日本国内经济处于扩张状态 较1月调查的71%大幅下降[1] - 11%受访企业认为经济处于"缓慢衰退"状态 33%认为"缓慢扩张"[1] - 68%受访企业对美国关税措施表示"感到担忧"或"有些担忧"[1]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高关税政策导致未来不确定性增加 日本各行业面临经济停滞[1] - 日美贸易协议将汽车及"对等关税"降至15% 协议前日本汽车面临27.5%综合关税[2] - 造纸企业王子控股表示"否定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可能导致全球经济陷入困境"[2] 企业成本与定价策略 - 53%受访企业计划一年内提高产品和服务价格[2] - 价格上涨主要由于日元长期贬值和劳动力短缺导致的用工成本上升[2] 企业破产状况 - 今年7月日本全国共有961家企业破产(债务1000万日元以上) 创今年单月新高[2] - 九州与冲绳地区7月有102家企业破产 较去年同期增加12% 创2009年6月以来最高纪录[3] - 九州与冲绳地区破产企业总负债额较去年同期增加42.7%[3] - 关东地区、北陆地区等地区的企业破产数量较去年同期均有增加[2] 调查方法与范围 - 调查于7月9日至8月1日进行 涵盖丰田汽车公司和日本邮船株式会社等113家大型企业[1] - 部分企业在7月23日日美关税协议达成前已做出回应[1] - 共同社每年实施两次此类问卷调查 分别在夏季和冬季进行[1]
“为全球合作树立典范” ——访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特聘院士马凯硕
人民日报· 2025-08-11 21:41
中国经济表现 - 2024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130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增速保持在5% [1] - 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出口同比激增75.2% [1]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居全球第一 [1] 产业发展 - 中国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技术、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智能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投入最多 [2] - 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已领跑世界 [1] - 中国努力降低太阳能电池板等可再生能源产品价格 [2] 国际贸易与合作 - 中国已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3个自贸协定 [2] - 给予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2] - 中国加入并积极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2] 一带一路倡议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全球南方实现现代化 [2] - 该倡议帮助改善共建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 [2] - 为共建国家带来切实的发展机遇 [2]
忧美国关税影响 日本仅三分之一大企业预期经济增长
新华网· 2025-08-10 07:49
日本大型企业对经济前景的看法 - 仅有33%的日本大型企业预期日本经济将出现适度增长,56%预期零增长,11%预期将适度收缩 [1] - 与今年1月调查相比,预期经济增长的企业比例从71%大幅下降至33% [1] - 68%的受访日企对美国加征关税影响表示"担忧"或"有些担忧" [3] 美国加征关税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 日本政府将2025财年实际GDP增长预期从1 2%下调至0 7%,主要归因于美国加征关税 [4] - 丰田、本田等七大汽车制造商本财年营业利润预期合计减少约2 67万亿日元(181亿美元) [5] - 美国对日本征收的关税税率为15% [5] 企业对全球贸易环境的评论 - 日本王子制纸公司批评美国关税政策,认为"拒绝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可能导致全球经济步履维艰" [4]
专访丨美国关税政策干扰全球产业链稳定、阻碍技术进步——访德国巴伐利亚州副州长艾旺格
新华网· 2025-08-09 08:03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干扰全球产业链稳定并阻碍技术进步 高关税导致德国车企盈利能力受严重冲击 过去几个月德国对美汽车出口关税从2.5%增至27.5% 近期下调至15%但仍带来每年数十亿欧元损失 [1] - 关税被用作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的工具 损害德国和欧洲利益 同时让美国消费者承担更高成本 长远来看是双输局面 [1] - 反对用关税迫使企业在海外设厂 背离自由贸易精神 需要基于质量与技术展开竞争的公平环境 [1] 巴伐利亚州与中国经贸合作 - 巴伐利亚州与中国经贸关系基础深厚 1975年奠定合作基础 目前约700家巴州企业在中国运营 超过500家中国企业在巴州落地生根 [2] - 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化 电动化等前沿领域快速发展 创新亮点包括自动驾驶和车载数字系统 中国不仅是消费市场 更成为德国汽车工业重要创新伙伴 [2] - 德中两国合作从传统贸易升级为联合设计 协同研发 中国新能源车企蔚来在德国设立设计中心 推动产业融合和本地化合作 [2] 全球汽车产业挑战 - 全球汽车产业面临地缘政治紧张 供应链重构及保护主义抬头等多重挑战 关税政策加剧行业不确定性 [1] - 中国企业等创新力量是全球产业结构良性重塑的重要参与者 应通过自身改革提高全球竞争力而非依赖关税 [2]
【高端访谈】美国关税政策干扰全球产业链稳定、阻碍技术进步——访德国巴伐利亚州副州长艾旺格
新华社· 2025-08-09 06:44
美国关税政策对德国汽车行业的影响 - 美国自今年4月起对德国汽车加征25%关税,使总税率从2.5%升至27.5%,近期虽下调至15%,但仍导致德国车企每年损失数十亿欧元 [1] - 高关税严重冲击宝马、奥迪等巴伐利亚州车企的盈利能力,干扰全球产业链稳定并阻碍技术进步 [1] - 保护主义政策推高美国消费者成本,长期将造成双输局面,背离自由贸易精神 [1] 巴伐利亚州与中国的经贸合作 - 巴伐利亚州与中国合作始于1975年,目前约700家巴州企业在中国运营,500家中国企业在巴州落地 [2] - 中国汽车产业在电动化、自动驾驶和车载数字系统等领域的创新获得德方高度认可 [2] - 德中合作从传统贸易升级为联合研发,例如蔚来在德设立设计中心,推动产业融合 [2] 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格局 - 地缘政治紧张和供应链重构背景下,关税被滥用为市场保护工具,损害行业公平竞争 [1] - 中国企业成为全球产业结构重塑的重要参与者,通过创新而非关税壁垒提升竞争力是关键 [2]
美国“对等关税”生效 多方反对
新华社· 2025-08-07 11:16
关税政策实施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多个贸易伙伴加征关税 税率从10%至41%不等 7月31日签署 8月7日生效 [1][2] - 瑞士被征收39%关税 缅甸和老挝均为40% 南非30% 印度和突尼斯25% 越南和斯里兰卡20% 泰国/柬埔寨/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均为19% 以色列/日本/韩国/土耳其等为15% 英国为10% [2][4] - 欧盟国家商品现行关税低于15%将补足至15% 高于15%不再追加 巴西大部分输美产品关税将提高至50% 但飞机/坚果/橙汁和部分金属产品豁免 [4] 行业影响分析 - 瑞士机械和电气工程行业受严重打击 高额关税危及数万个工作岗位 [5] - 意大利农业/制药/汽车产业受较大冲击 关税税率从4.8%大幅提升至15% 预计该国GDP将下滑0.2% [6] - 日本车企为规避销量下滑消化关税导致的成本上涨 利润缩减 4月以来汽车出口价格已下跌约20% [9] - 德国总理表示欧美协议将严重损害德国经济 并推高美国国内通货膨胀水平 [13] 国际应对措施 - 巴西已向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提出磋商请求 考虑联合其他国家提起联合申诉 [10] - 欧盟正与英国/加拿大/印度/南非发展更紧密贸易关系 加拿大争取东南亚市场 巴西与墨西哥加深合作 [14] - 法国官员指出美国选择经济胁迫完全无视世贸组织规则 多边主义面临被摧毁风险 [13]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认为美国政策基于对贸易逆差的错误认知 将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 [14]
如何阻止特朗普式“强权贸易统治”
日经中文网· 2025-08-07 03:15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影响 - 特朗普关税政策旨在纠正美国1 1万亿美元的经常项目赤字并重振国内制造业以抗衡中国 [3] - 通过关税威胁迫使各国进行巨额投资 已从日本 欧洲 韩国获得1 5万亿美元对美投资承诺 相当于美国GDP的5% [6] - 政策导致全球贸易向强权统治倾斜 自由主义经济正走向衰退 [1] 全球经济面临的三种危险情境 - 美国可能取得胜利 其他国家效仿其无视WTO规则的做法 导致保护性贸易连锁反应 [6] - 美国可能自毁 高关税和对美投资短期引发通胀 长期导致国际分工崩溃和美国式增长模式失效 [6] - 美国可能孤立 新兴市场国家避免与其交易 全球经济分化为美国盟友 国家资本主义集团和全球南方国家 [6] 自由贸易的逆转与应对 - 特朗普关税逆转了二战后自由与和平繁荣模式 日本需承担阻止自由贸易逆转的角色 [9] - 美国和商品贸易的执着是弱点 日本和欧洲可在数字领域和服务贸易中引领自由化 [9] - 日本 德国和中国需改变依赖美国消费的经济结构 通过监管改革提高内需 [9]
加拿大推出65亿援助计划 抵抗美国关税政策
国际金融报· 2025-08-06 07:29
加拿大木材行业援助计划 - 加拿大政府宣布12.5亿加元(约合人民币65亿元)的援助计划,包括7亿加元贷款担保、5亿加元用于产品多元化和市场拓展、5000万加元用于工人培训 [1][2] - 贷款担保旨在帮助软木木材公司维持和重组业务,应对美国贸易关税压力 [2] - 改革政府采购政策,要求优先采购加拿大木材,推动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项目 [2] 行业支持措施 - 援助计划目标是通过出口多元化减少对美国市场依赖,提升全球竞争力 [2] - 预计5000万加元的培训资金将惠及超过6000名行业工人,提升劳动力素质 [2] -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木材贸易委员会和森林工业委员会对援助措施表示欢迎,认为对行业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3] 贸易背景与影响 - 美国将加拿大软木木材反倾销税提高至20%以上,延续"美国优先"战略 [4] - 加拿大2/3木材产量和近90%出口流向美国,高度依赖导致行业脆弱性 [4] - 加拿大政府反对美国关税政策,认为不符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精神 [4] 行业现状 -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是加拿大木材行业核心基地,拥有许多国内最大森林产品公司 [3] - 美国贸易限制导致国内建筑商木材成本居高不下,错失全球市场机会 [4] 政府立场 - 加拿大政府坚持自由贸易立场,继续参与美墨加协议谈判 [4] - 拒绝承认木材产品存在倾销行为,将捍卫本国产业利益 [4]
加拿大推出65亿援助计划,抵抗美国关税政策
国际金融报· 2025-08-06 07:27
当地时间8月5日,加拿大政府宣布出台一项规模庞大的援助计划,用于支持加拿大木材行业应对来自美 国的贸易关税威胁。 该计划总额约12.5亿加元(约合人民币65亿元),不仅包括提供7亿加元的贷款担保,还力图通过改革 政府采购政策、推动木材产品多元化和市场拓展,以及支持行业工人的职业培训等措施,提升木材行业 的国际竞争力,减少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 钱要花在哪儿? 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Mark Carney)在宣布这一援助计划时表示,7亿加元(约合5.08亿美元)的贷款 担保将确保软木木材公司能够获得所需的融资和信用支持,以维持和重组其业务,从而有效应对面临的 紧迫压力。 卡尼政府还计划改革政府采购流程,要求与加拿大政府签约的公司在任何建设项目中,优先考虑采购加 拿大木材。这一举措旨在推动未来十年内主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并加速住房建设的进程。 根据卡尼的说法,目前加拿大2/3的木材产量和近90%的木材出口都流向美国,因此加拿大木材行业在 面对美国贸易限制时处于高度依赖的困境。 他指出,这种依赖关系不仅带来高昂的成本和不确定性,还削弱了木材行业在应对经济低迷时的韧性, 并导致国内建筑商的木材成本居高不下,同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