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

搜索文档
十年百倍,“中国巴菲特”段永平的20大投资心法
36氪· 2025-05-29 23:21
段永平商业成就 - 成功创立小霸王和步步高两个消费电子品牌[1] - 将步步高一分为三衍生出OPPO、vivo和小天才三个知名品牌[1] -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自称是其徒弟[1] 投资理念与业绩 - 2001年以每股0.8美元买入网易,10年后以超100美元清仓,获得超百倍收益[2] - 重仓苹果、通用、茅台、腾讯等股票均取得丰厚收益[2] - 强调"平常心""本分""长期主义"等投资理念[2] 投资核心原则 -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未来现金流折现[4] - 看懂公司就是能看懂其未来现金流[5] - 风险是决定是否投资的第一考量[6] - 投资要用闲钱,否则就是投机[7] - 投资像种田,投机像狩猎[8] - 任何股票都只有一个真正的买家就是公司自己[10] 投资方法论 - 不设定具体投资回报率目标[11] - 市场短期可能错误但长期有效[12] - 不做空、不借钱、不懂不碰[13] - 好公司比好价格更重要[20] - 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是理解公司的关键[13] - 估值需要多年积累而非简单公式[18] 企业分析框架 - 商业模式是公司赚钱的模式,好模式有护城河[22] - 产品差异化是商业模式成功的关键[23] - 品牌是产品在人们心中留下的印象[24] - 企业文化决定什么是对的事情[25] - 利润之上的追求更能看到事物本质[26] - 平常心才能本分,认清事物本质[27] 经营理念 - 消费者导向比竞争导向更重要[28] - 聚焦用户真实需求而非短期生意[29] - 选人时合适性(价值观)比合格性(能力)更重要[30]
培训资料:如何做研究与投资?从四个逻辑分析几个大类行业
材料汇· 2025-05-26 14:10
研究与投资方法论 - 时间管理是研究工作的核心资产,应聚焦大问题、大方向、大概率事件,把握产业与企业宏观趋势[3] - 研究需在正确路径上持续积累,建立科学方法论并优化思维框架,避免在错误方向消耗精力[4] - 分析框架应包含四个维度:宏观逻辑(社会思潮/政经关系)、产业逻辑(核心驱动因素)、业务逻辑(战略布局)、财务逻辑(经营验证)[5][6] - 把握产业本质需识别三类特征:经济学属性(如水电行业类似杠杆利率产品)、核心驱动要素(如消费品的产品力)、关键拐点变化(如TMT流量红利结束)[7][8] - 企业评估三维模型:时间维度(商业模式持久性)、空间维度(规模经济边界)、人的维度(企业家精神与治理结构)[9][10][11] 行业分析框架 消费品行业 - 人口红利消失导致大单品增长时代终结,结构升级与品类创新成为主要机会[12] - 消费者主导权增强,厂商需建立高效互动机制,利用IT技术实现精准营销与供应链优化[12] - 品牌价值分化加剧,优质产品力更易获得市场份额,渠道价值被压缩[13] 服务业 - 体验消费占比提升符合人均GDP增长规律,服务与产品融合趋势显著[14] - 关键指标包括:付费用户数、续单率/流失率、ARPU值、客户推荐率(NPS)[15] - 传统服务业呈线性增长,互联网服务业呈现指数级增长与赢者通吃特征[17] 制造业 - 中国制造业仍具全球竞争力,工程师红利与本土市场优势支撑升级[18] - 技术变革推动非标品规模化(如定制家具),突破"规模是敌人"的传统限制[19] - 评估重点:产能扩张的边际利润率、长期竞争力(核心技术/品牌溢价)[19] TMT行业 - 技术进步导致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技术路径选择错误成本极高[21] - 财务特征非线性:研发型企业体现为"人员费用→收入→利润"滞后链条[22] - 当前处于技术曲线转换期,需关注AI/AR/VR等下一代终端形态创新[21] 研究流程与能力建设 - 研究三环节:归纳(信息结构化)、演绎(假设构建)、实证(验证假设)[24][25] - 优秀研究员三大特质:求知欲(无压力驱动力)、诚实(纠错能力)、独立(原创思维)[26][27][28][29][30] - 能力培养需1万小时专业训练,资深者需保持"经验清零"心态应对技术变革[31] - 日常工作建议:建立专家智慧圈(每个领域3名专家)、广泛跨学科阅读、构建个性化研究体系[33][34][35][36] - 文档管理采用结构化EXCEL底稿,持续沉淀研究数据便于复盘[37] 时间分配与机会把握 - 70-80%精力投入重要问题,用排除法筛选标的(如长期趋势向下/团队无变革的行业)[39][40] - 深度研究5家公司的价值远高于泛泛研究20家公司,确定性比覆盖率更重要[41][42] - 机会选择标准:代表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关键变化,不追求全覆盖但避免重大遗漏[43] - 估值判断应基于长期自由现金流贴现,而非静态PE/PB指标[45] - 新机会发掘源于持续产业交流与前瞻性阅读,非被动等待[46][47]
段永平最新持仓曝光!新进三家公司
格隆汇APP· 2025-05-16 08:57
段永平最新持仓变动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段永平管理的H&H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持仓市值为120亿美元(约863亿元人民币),共持有11只美股 [1] - 新进3家公司:微软(持仓市值1.12亿美元)、英伟达(0.7亿美元)、台积电(0.45亿美元)[1][2] - 加仓2家公司:拼多多(加仓52.52万股至775.39万股,市值9.18亿美元)、西方石油(加仓24.91万股至1382.61万股,市值6.82亿美元)[1][2] - 减持6家公司:苹果(减持664.04万股至3422.42万股,市值76.02亿美元)、伯克希尔B(减持23.98万股至338.13万股,市值18.01亿美元)、阿里巴巴(减持146.87万股至398.21万股)、谷歌C(减持265.59万股至111.06万股)、迪士尼(减持2.3万股至72.3万股)、莫德纳(减持8万股至8.3万股)[1][2] 持仓结构分析 - 苹果为第一大重仓股,持仓占比63.33%,市值76.02亿美元 [1][2] - 伯克希尔B为第二大重仓股,持仓占比15%,市值18.01亿美元 [1][2] - 拼多多为第三大重仓股,持仓占比7.64%,市值9.18亿美元 [1][2] - 西方石油持仓占比5.69%,阿里巴巴4.39%,谷歌C1.45%,微软0.94%,迪士尼0.59%,英伟达0.58%,台积电0.38%,莫德纳0.02% [2] 投资逻辑与观点 - 对英伟达的评价:认为AI领域值得关注,NVDA是个不错的公司,但对其护城河强度尚不完全确定 [3][4] - 对台积电和微软的评价:认可两家公司作为to B企业的实力,但坦言科技公司产品非消费品导致理解难度较大 [4] - 对拼多多的评价:认为其未来十年利润增长潜力大,商业模式有趣但变数仍多,将其定位为初创公司 [4][6] - 投资理念:强调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的重要性,重视公司长期获利能力及利润分配方式 [7][8][9][10] 经典投资案例 - 网易:200多万美元投资持有8-9年,回报超100倍(20亿人民币)[4] - 苹果:2011年开始买入,持有超14年回报超20倍,目前仍是第一重仓股 [5] - 茅台:持有超12年回报超10倍,持股市值超200亿人民币 [6] - 主要持仓分布:美股以苹果为主,A股以茅台为主,港股以腾讯为主 [6]
打粉只是其中一个很细的一环,重点在商业模式
搜狐财经· 2025-05-15 08:33
打粉只是其中一个很细的一环 我是胖张 很多人就知道如何打粉,如何获取客户,如何搞流量,但他不知道商业模式,不知道如何营销,不知道产品,他一样赚不到大钱,我个人认为,打粉,私 域,它只是整个商业模式当中极其细小的一个细小环节 打过来的粉,精不精准,还有这些粉能不能转化,以及粉丝如何销售,卖什么产品比较好,以及让粉丝持续复购买单,这些全是这一个项目当中的很关键的 一环,你不能说就打个粉就行了,打个粉,你有那些粉没有用,最多卖粉,但卖粉它不能刚好配对好你的后端甲方,你只能不断的变换收粉的人,这种是极 其不稳定的。 真正的打粉厉害的,是将整个产品,整个项目,整个链路全部打通的,这才是高手,你别和我讲你只会打粉,那个没有用,但凡我身边说他打粉厉害,我没 见到一个说赚大钱的,我身边赚大钱的一般是他们营销也厉害,产品也厉害,而打粉只是他们获取客户的一个细小一环节的这些人。 这些人才是大老板,我讲一下我这边非常不起眼的一哥们,他是如何做的,他只是把流量,作为其中一个很细小的版块而已,他现在主要是做护肤品的,这 哥们一年三个多亿,你看着这人一点都不起眼。 说实在的,走在路上,你都不知道这哥们一年搞几个亿的,首先这哥们的客户群体 ...
为什么段永平总强调“本分”?
搜狐财经· 2025-05-11 17:39
段永平的创业方法论 "本分"价值观 - 段永平将"本分"作为创业核心理念,强调"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认为企业应坚守道德底线和市场规则 [5][7][8] - "本分"体现在拒绝投机取巧,如小霸王时期不跟风制假售假,而是专注产品打磨 [5][6][9] - 具备"平常心"是实践"本分"的关键,需排除外界干扰(如同行竞争、舆论风向)和内心欲望,回归商业本质 [10][11][12] 商业模式中的"护城河" - 产品差异化是构建护城河的核心,需满足用户真实需求而非表面差异(如可口可乐的全球渠道能力、茅台的"国酒"心智占领) [14][16] - 反对依赖成本优势,主张掌握定价权,通过差异化实现长期竞争力(如茅台超越同类品质白酒的溢价能力) [14][15] - 技术应服务于产品,警惕盲目创新,提倡"敢为天下后"的策略(如步步高学习机迭代逻辑) [17] "人性"的企业文化 - 企业文化需基于使命、愿景、价值观,并通过治理结构落地(如步步高全员持股和扁平化管理) [18][20][22] - 选人更重价值观匹配而非能力,管理层需具备诚实正直特质,避免强势领导压制员工主动性 [22] - 倡导共赢文化(本分、公正、尊严),视为企业"利润之上的追求" [22][23] 段永平的投资与商业实践 代表性企业案例 - 直接创立或深度影响的企业包括小霸王(游戏机/学习机)、步步高(电子教育)、OPPO/VIVO(智能手机)、拼多多(电商)、极兔速递(物流) [3] - 小霸王时期即注重产品迭代(如游戏机转向学习机开发),奠定后续企业产品方法论 [14] 商业理念形成背景 - 理念形成于90年代市场经济初期乱象(假冒伪劣盛行),通过坚守"本分"在混乱中建立可持续模式 [5][6][7] - 青年时代观察显示,高道德底线者未必成功,缺乏"平常心"是创业者失败主因 [10]
财报会说话:真实的茶饮出海现状
FBIF食品饮料创新· 2025-05-11 16:14
行业趋势 - 全球现制饮品市场预计2028年突破1.1万亿美元,2023-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7.2% [4] - 东南亚茶饮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201亿美元增至2028年49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19.8%,为全球增长最快地区之一 [4] - 中国茶饮品牌出海进入深水区,面临供应链、文化适配与商业模式的对决 [5] 核心观点 - 蜜雪冰城通过规模化扩张和供应链优势打造茶饮帝国,海外门店年增564家至4895家 [10][11] - 奈雪的茶采取高端化策略,海外门店复购率达45%,但2024年亏损9.19亿元 [7][19][21] - 茶百道以差异化产品(如水果茶)切入韩国市场,古茗专注国内下沉市场 [7][31] - 资本市场态度分化:蜜雪冰城市值达1900亿港元,奈雪的茶股价跌超90% [37] 蜜雪冰城 - 海外扩张速度:2024年海外门店达4895家,平均每周新增10家 [10] - 供应链优势:核心饮品食材100%自产,柠檬采购成本降低25%,商品销售毛利率31.6% [13] - 本土化营销:雪王IP在各国差异化设计(如日本传统头饰、韩国RAP形象) [17] 奈雪的茶 - 高端定位:泰国门店单日营业额突破30万泰铢,旗舰店三日销售额近100万泰铢 [20] - 价格策略:海外售价平均比国内高25%-30%(马来西亚15.9-19.9林吉特,新加坡5-7.7新元) [21] - 直营模式痛点:单店人力成本为加盟品牌2-3倍,2024年净利率-18.64% [22] 茶百道 - 韩国市场:开发本土化产品(如汉拿峰水果茶),建立茶饮师培训体系 [27] - 供应链调整:韩国市场改用南美苹果芒果替代台农芒果,调整冰块量 [28] - 海外布局:2024年海外门店14家(韩国7家、马来西亚2家等) [28] 古茗 - 国内策略:80%门店位于二线及以下城市,暂缓出海计划 [31] - 未来规划:优先渗透已布局的17个省份,对海外市场保持观望 [32] 行业挑战 - 环保法规:东南亚多国禁用一次性塑料,纸吸管成本是塑料吸管5倍 [34] - 本土竞争:印尼品牌Tehbotol通过降价20%对抗中国品牌 [35] - 供应链瓶颈:需平衡本地化采购与产品一致性,建立跨国物流体系 [36] 资本市场表现 - 蜜雪冰城市值最高达1900亿港元,古茗市值翻倍至600亿港元 [37] - 奈雪的茶股价跌超90%,茶百道股价下跌46% [37] - 沪上阿姨港股上市首日涨40%,超额认购3400倍 [37]
你的商业模式好不好,就看这三点
创业家· 2025-05-07 09:57
商业模式三要素 - 客户价值:公司需要明确为目标客户提供何种价值[1] - 资源能力:公司需具备独特资源与能力以支撑商业模式[1] - 盈利方式:公司必须设计清晰的利润获取路径[1] 商业模式具体解析 - 客户价值体现为"为什么人提供什么价值"的核心命题[2] - 资源能力核心是解决"凭什么是你"的竞争优势问题[2] - 盈利方式需回答"利润从哪里来"的商业本质问题[2] 商业培训产品 - 提供全年8场线下大课,学员可任选3场参加[2] - 每场课程包含3天教学、私董会和小饭桌活动[2] - 早期优惠价4980元/人,月底将恢复原价[2] - 附加价值包括全年结识300位优秀企业主的机会[2] - 提供黑马校友社群资源链接服务[2]
AI垂类模型的生死劫:大多数玩家可能陷入三大陷阱
36氪· 2025-05-06 11:15
核心观点 - 垂类AI模型企业面临从技术驱动转向业务价值驱动的转型挑战 需跨越"伪智能化"陷阱 构建以流程为核心、结果为导向、生态为平台的立体护城河[3][6][21] 技术实现挑战 - 智能自动化需实现接近100%的AI自动化 ScaleFactor案例显示依赖人工干预会导致业务失败[5] - 行业知识和专家经验必须转化为内嵌算法 而非简单包装成服务[6] - 需简化模型使用流程降低认知门槛 避免技术沦为演示工具[7] - 模型必须与业务流程深度融合 形成数据流、业务流、知识流闭环[8] 商业模式转型 - 从卖API调用、模型微调服务转向"业务成果即服务"(BOaaS)模式[11][14] - 按流程计费而非按调用计费 绑定业务成果而非功能模块[13] - 树根互联案例显示研发投入4.26亿元但累计亏损超13亿元 反映商业模式单一问题[12] - 需构建可持续造血能力 避免被客户自建或开源方案替代[12][15] 生态平台构建 - 需从单点突破转向流程再造 串联孤立场景为完整闭环[17][19] - 智能质检等场景需与生产排程、工艺优化实现数据打通[19] - 必须构建开放平台架构 吸引外部生态伙伴贡献价值[20][23] - 掌控任务界面、数据闭环、智能调度三大要素构建网络效应[24] 成功路径框架 - 以Agent为核心全面接管流程执行 实现从辅助决策到自主执行的跃迁[22][24] - 以流程为牵引重塑行业流程 以结果为导向提供端到端流程外包服务[24] - 流程为体、结果为翼、生态为魂构成立体护城河体系[24][25]
段永平:做个有所不为的人
虎嗅· 2025-04-29 07:24
投资理念 - 投资本质是购买公司未来现金流折现 体现为买股票即买公司 [3] - 价值投资核心是公司未来现金流折现 需基于长期视角直至公司结束 [5][6][7] - 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投资需聚焦价值而非价格波动 [9] - 理解企业未来现金流需在能力圈内操作 且仅为毛估估 [11][13] 商业模式分析 - 优秀商业模式需具备长期利润能力和强大护城河 如海关模式 [14] - 差异化产品是核心竞争力 需满足用户独特需求 [14] - 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是投资首要条件 价格因素居次要地位 [14] - 商业模式类比赛马中的马 管理层与企业文化如同骑师 共同决定经营成果 [14] 企业案例研究 - 苹果商业模式优势体现在极致用户体验和强大护城河 软件年收入达数十亿 [16][17] - 单一产品模式带来显著成本优势 包括低开发成本 低材料成本及低渠道成本 [18][19][20] - 苹果营销效率极高 广告费用低于同行但产品定价优异 [21] - 智能手机和平板市场仍具巨大成长空间 苹果处于成长早期阶段 [22][23][24] 经营哲学 - 企业成功需遵循"对的生意+对的人+对的价格+时间=好结果"公式 [14] - 企业文化包含使命 愿景和核心价值观 是长期发展的基石 [14] - 本分经营体现为守诚信 平常心和有所不为的原则 [29] - 差异化战略需聚焦用户需求 避免无差异的"敢为天下后" [14]
幻尘网络思维:赚大钱,就得跟老头学!
搜狐财经· 2025-04-22 21:23
一、跟老头学,赚钱靠脑子不靠手 你瞧那些20多岁的小伙子,整天忙忙碌碌,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加班的路上,结果呢?赚的钱还不够塞牙 缝。为啥?因为他们只会用蛮力,不会用脑子!幻尘告诉你,赚大钱,得跟那些40多岁、50多岁的"老 头"学。这些"老头"们,一天到晚喝茶、泡脚、晒太阳,看似悠闲,实则他们的赚钱模式简单到让你眼 红! 他们靠的是什么?是商业模式!是脑袋瓜子!不是天天埋头苦干,而是懂得如何整合资源,如何借力打 力,如何让别人为自己赚钱。就像幻尘自己,现在赚钱就是靠写东西、讲课,其他的活全外包出去了。 这样,我既能享受生活,又能轻松赚钱,何乐而不为呢? 二、学会放手,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赚钱的门道千千万,但真正能赚大钱的,往往不是那些天天熬夜加班、忙 得团团转的小年轻,而是那些看似悠闲自在、实则深谙赚钱之道的"老头"们。今天,幻尘就来给你揭 秘,如何跟这些"老头"学习,轻松赚大钱! 就像幻尘自己,现在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懒蚂蚁"。我不做流量,也不做技术,但我懂得如何整合资 源,如何让团队高效运转。这样,我即使天天喝茶晒太阳,也能赚得盆满钵满。 四、无为而治,赚钱的最高境界 你知道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