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关税

搜索文档
东南亚多国被特朗普投送关税信函,“待遇”为何各不相同
第一财经· 2025-07-08 11:26
关税政策调整 - 特朗普政府向14个贸易伙伴发送关税信函,其中6个为东南亚国家,包括印度尼西亚、老挝和缅甸 [1] - 8月1日起对14国进口产品征收25%至40%不等的关税,东南亚国家中马来西亚25%、印尼32%、泰国和柬埔寨36%、老挝和缅甸40% [3] - 此前4月2日公布的税率中柬埔寨49%、老挝48%、缅甸44%,新税率下柬埔寨和老挝有所下降但仍保持高位 [3] 各国应对措施 - 柬埔寨与美国已达成关税协议,税率从49%降至36%,可能成为第二个与美达成协议的东南亚国家 [5] - 泰国提出新贸易方案,目标将36%税率降至更低,计划五年内将对美460亿美元贸易顺差减少70% [6] - 印尼经济统筹部长赴美谈判,试图在8月1日前达成协议 [6] 贸易关系影响 - 柬埔寨2024年出口总额262亿美元,近四成销往美国 [6] - 美国是泰国最大出口目的地,泰国计划增加采购美国能源和波音客机 [6] - 东南亚国家预计将更倾向于与已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深化合作 [1]
美国对等关税延迟到8月1日,市场担忧情绪未改,黄金支撑3310?点击观看金十研究员文成直播分析
快讯· 2025-07-08 11:25
黄金实时分析 美国对等关税延迟到8月1日,市场担忧情绪未改,黄金支撑3310?点击观看金十研究员文成直播分析 相关链接 ...
特朗普最新关税公布,日韩压力巨大
金融时报· 2025-07-08 10:37
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2025年8月1日起对日本和韩国进口产品征收25%关税,同时对南非、泰国、印尼、老挝等12国征收25%-40%不等关税,其中缅甸和老挝商品关税最高达40% [1] - 白宫宣布延长"对等关税"暂缓期90天,将实施时间从7月9日推迟至8月1日,并计划向贸易对象发送信函告知具体税率 [2] - 对于8月1日前未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关税税率将恢复到4月宣布的"对等关税"水平 [2] 市场反应 - 关税消息导致美国股市主要指数全线下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422.17点(0.94%),标普500指数跌0.79%,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0.92% [1] 各国反应 - 日本首相表示遗憾并指示继续谈判,日本广播协会评论称25%关税将严重影响日本经济,日本最初被征24%关税现提高至25% [3] - 韩国总统府将召开会议应对美国25%关税措施 [3] - 泰国代理总理表示36%关税与谈判内容相悖,将做好继续谈判准备 [3]
中美谈妥了?特朗普态度180度转变,美国最想要的,中方答应了
搜狐财经· 2025-07-08 10:31
美加贸易谈判中断 - 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停止与加拿大的贸易谈判 原因是加拿大计划对美国科技企业征收数字服务税 特朗普称此为公然的攻击 [1] - 美国此举将原本趋缓的美加关系重新拖入混乱 此前双方在G7会议上曾同意30天内达成新经济协议 [1] - 随着90天暂停期即将截止 与美国的关税问题成为多国关键事项 日本韩国代表近期再次赴华盛顿谈判 [1] 美国关税谈判进展 - 美国官员称正加紧推进与有关经济体谈判 目标在7月9日暂停期结束前与部分国家达成协议 对未达成协议国家可能单方面设定关税税率 [3] - 截至当前仅越南与美国达成完整协议 英国达成部分框架 多数国家仍处谈判或观望状态 包括日本等盟友不愿大幅让步 [3] - 特朗普公开抱怨尚有170多个国家未达成协议 称谈判进程复杂且进展缓慢 [3] 日韩等国谈判动态 - 日本与美国展开数轮谈判 因特朗普团队内部矛盾导致谈判悬而未决 但日本持续保持接触 [5] - 韩国新任总统李在明加紧推进对美关税谈判 态度较前任更为务实 [5] - 印度总理莫迪访美时与特朗普积极沟通 双方均表达解决分歧意愿 [5] 中美贸易关系走向 - 特朗普计划未来数月内展开新任期首轮访华 可能带领包括科技企业与投资公司CEO在内的庞大商务代表团 [5] - 此次访华重点为商贸合作而非对抗 目标达成大规模投资与贸易协定用于政治宣传 [5] - 特朗普在采访中表示与中国相处良好 并承认美国也存在类似中国的行为 [7] - 中美企业相互依存关系构成经贸领域稳定器 美国贸易战以主动服软收场显示其霸权套路失效 [7]
关税暂缓期推至8月,中国政策加码概率走低
和讯· 2025-07-08 10:25
关税政策动态 - 美国推迟对等关税谈判截止日期至8月1日 特朗普此前威胁对日本进口商品税率或高达30-35% 远高于4月承诺的24% [1] - 美国已与英国、越南达成协议 日本、欧盟和印度等国家仍处于谈判中 美国财长预计未来几周将与中方官员会面推动贸易讨论 [1] - 美国众议院通过特朗普"大而美"法案 包含大规模减税和支出削减计划 关键措施包括加强边境安全、削减社会福利开支等 [1] 政策逻辑分析 - "大而美"法案与对等关税政策同步推进 减税刺激内需和投资 关税增加财政收入缓解赤字压力 保护国内市场和企业回流 [2] - 特朗普政策框架体现"美国优先"理念 减税鼓励企业扩产 关税保护产业链安全 [2] - 当前多国谈判仍在继续 结果将决定是否进入对等关税执行阶段 局势仍存高度不确定性 [2] 市场影响 - 美国股债双杀 新兴市场货币创4月以来最大跌幅 美元反弹至两周高点 现货黄金V形反转一度跌破3300美元关口 [2] - 电子纸行业出现抢出口现象 元太科技迎来"有史以来最佳的第二季度" 美国市场电子纸价签穿透率约9% [5] - 中国电子纸模组制造占全球96% 2024年应用终端出货量达3.79亿片同比增长23.4% [5] 贸易数据 - 1-5月中国出口增速6%高于去年全年5.8% 一季度净出口对GDP贡献达39.5%处于25年高位 [4] - 抢出口金额估算约240亿美元占去年对美出口4.5% 其中直接出口约67.3亿美元 转口约171亿美元 [7][8] - 墨西哥、中国台湾省、越南、韩国等经济体有望发挥"纽带"作用 预计2025年新增贸易承接规模380亿-660亿美元 [8] 行业影响 - 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或成"重灾区" 乘用车和部分上游工业原料、轻工制造品也会受影响 [9] - 纺织业下游开工率低于过去两年水平 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2个月上升但仍处47.7%收缩区间 [10] - 美国解除部分对华出口限制 包括EDA软件、乙烷出口和航空发动机供应 [3][4] 经济展望 - 2025年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量增速或下滑至1.8% 全球经济增速或放缓至2.5% [11] - 中国PPI连续32个月负增长 CPI同比增速连续四个月负增长 政策应对进入主动发力期 [12] - 扩大内需是主线 建议短期现金补贴、中期调整个税体制、长期提高居民初次分配占比 [13]
谈判延期又施压加码 美最新关税动作怎么看
新华网· 2025-07-08 09:49
美国最新关税政策 - 特朗普宣布从8月1日起对日本、韩国等14国征收25%-40%不等的关税,其中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突尼斯、哈萨克斯坦面临25%关税,南非和波黑30%,印尼32%,塞尔维亚和孟加拉国35%,泰国和柬埔寨36%,老挝和缅甸40% [1] - 同时延长"对等关税"暂缓期90天至8月1日,特朗普表示8月1日并非"100%固定"期限 [1] - 与4月宣布的"对等关税"相比,日本和马来西亚关税从24%上调至25%,韩国、南非、印尼和泰国关税持平,其余国家关税有所下调但仍大幅高于10%的"基准关税" [2] 金融市场反应 - 纽约股市7日收盘时道琼斯指数下跌0.94%,标普500下跌0.79%,纳斯达克下跌0.92% [3] - 在美上市的日本车企股价大跌,丰田下跌4%,本田下跌3.9% [3] 各国政府回应 - 日本首相表示"非常遗憾",指示相关阁僚在8月1日前继续谈判,强调不会牺牲农业利益 [3] -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称新政府与美方密集谈判但仍未达成共识,企划财政部表示新关税加剧市场不确定性 [3] - 马来西亚投资贸易与工业部称单边主义将干扰商业活动和供应链,希望进一步磋商 [4] - 南非总统指出77%美国产品免税进入南非,而美国对南非产品征收30%关税"不合理" [4] 政策信号解读 - 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新关税施压加速贸易谈判,但将日韩等盟友纳入首批对象令外界意外 [6] - 延长关税暂缓期显示认识到一味施压无法达到预期目的,可能为避免金融市场更严重动荡 [7] - 系列关税信函带来新的不确定性,难以判断是执行计划还是重启谈判 [7]
特朗普过去24小时都忙了什么?(2025-07-08)
新浪财经· 2025-07-08 09:49
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业务动态 - 公司宣布在全球范围内推出电视流媒体平台Truth+ Newsmax频道现可在所有国际Truth+应用程序和网站上观看 [2] 贸易政策调整 - 签署行政令将对等关税暂缓期从7月9日延长至8月1日 [3] - 对14个国家发出新关税威胁 税率从25%至40%不等 涉及日本 韩国等亚洲国家及南非 波斯尼亚等 生效日期为8月1日 [5] - 暗示关税可能再次延期 若相关国家提出建议 [10] 能源政策动向 - 指示联邦机构推动终止风能和太阳能补贴 称可再生能源不可靠 昂贵且依赖外国供应链 [4] 国际关系表态 - 称愿意在适当时机取消对伊朗制裁 [6] - 对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不满 宣布将向乌克兰输送更多武器 [8] 其他事件 - 贸易信函出现性别称谓错误 将波黑女性领导人误称为"主席先生" [7]
29国齐捅刀,特朗普紧急发声,日本前首相:中日韩团结的时刻到了
搜狐财经· 2025-07-08 09:45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引发的全球反应 - 美国政府宣布自4月2日起对全球贸易伙伴实施10%对等关税,并设定90天过渡期,试图以经济优势调整全球经济秩序 [3] - 政策忽视各国经济差异,要求发展中国家与头号经济体执行同等关税水平,引发不公平争议 [3] - 截至7月3日,29个国家联合反击美国,包括韩国、日本及欧盟27国,导致特朗普外交政策陷入危机 [5][7][9] 日韩等传统盟友的立场转变 - 韩国总统李在明明确表示美韩谈判陷入僵局,双方立场无法调和,并计划加强与中国合作 [5] - 日本首相石破茂拒绝美国将对日关税从24%提升至35%的要求,批评单边施压策略无效 [7] - 欧盟27国集体决定不与美国在截止日期前达成协议,加剧美国孤立局面 [9] 中日韩三国合作的经济潜力 - 中日韩三国GDP合计占全球23.4%,贸易总额占全球18.7%,经贸合作影响力显著 [11] - 2025年前四个月中日贸易总额突破千亿美元,进出口比例接近1:1,显示深度依存关系 [12] -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呼吁三国加强合作以应对美国压力,获得广泛支持 [11][12][14] 美国霸权主义的衰退迹象 - 特朗普坚持从7月4日起单方面通知各国关税数额,但误判盟友接受度,暴露战略失误 [9][14] - 多国反思"美国优先"政策,转向平等合作模式,中国倡导的互利理念吸引力上升 [14] - 美国经济现状加剧特朗普焦虑,但其归咎他国的策略未能缓解国际关系恶化 [14]
最后24小时美国改主意,除了中方这个特例外,14国需缴纳巨额关税
搜狐财经· 2025-07-08 09:33
美国关税政策调整 - 特朗普政府将对等关税暂缓期从7月9日延长至8月1日 [3] - 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贸易逆差同比激增18% 其中对华逆差占比超35% [5] - 美国财政部长承认全球上百个国家与美国贸易联系薄弱 这些国家美国市场仅占其出口总额5%以下 [5] 美国经济面临的困境 - 东南亚国家通过RCEP构建替代供应链 越南泰国电子产品出口可通过中日市场消化 [7] - 若对马来西亚加征36%关税 美国芯片制造商将面临20%产能缺口 因该国供应全球40%先进封装材料 [7] - 特朗普4月宣布加税当天 道琼斯指数暴跌4.3% 纳斯达克指数跌幅达6.1% [8] - 沃尔玛家得宝等零售商警告关税将导致商品价格上涨15%-20% [10] - 2025年5月美国CPI同比上涨4.8% 创三年新高 其中进口商品价格贡献近70%涨幅 [10] 中国成为特例的原因 - 美国83.7%稀土依赖中国进口 重稀土镝铽依存度高达97% [12] - 中国控制全球80%铼加工产能 F-35发动机叶片所需 以及92%钐钴永磁体供应 用于爱国者导弹制导系统 [12] - 中国2025年4月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 导致洛克希德·马丁F-16生产线停工三天 直接损失超2亿美元 [12][13] - 中国掌握全球86%稀土深加工专利技术 生产成本仅为欧美企业四分之一 [15] - 中国通过"出口管制+许可证制度"精准调控 2025年6月中美稀土协议仅批准民用领域出口 [15]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欧盟2025年4月启动"反胁迫工具法案" 对美国农产品实施25%报复性关税 [19] - 印度对美国信息技术服务加征15%关税 冲击微软谷歌等企业印度业务 [19] - 2025年上半年WTO针对美国的贸易诉讼案件同比激增230% [19] - 金砖国家建立本币结算机制 东盟推进"RCEP+数字贸易"谈判 [2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同比增长37% 重点布局半导体新能源领域 [25]
关税政策面临调整,高位股回落
华泰期货· 2025-07-08 09:05
FICC日报 | 2025-07-08 关税政策面临调整,高位股回落 市场分析 关税政策进入下一阶段。关税方面,特朗普威胁对金砖国家加征10%新关税。外交部对此回应称,金砖机制是新 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合作的重要平台,倡导开放包容、合作共赢,不搞阵营对抗,不针对任何国家。关于加征关 税,中方已经多次阐明了立场,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特朗普接连在社媒上公布其对多 个国家发出的关税信函,截至目前,其已对14个国家发出最新的关税税率威胁,其中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 马来西亚和突尼斯面临25%的关税税率。同时签署行政命令,延长"对等关税"暂缓期,将实施时间从7月9日推迟到 8月1日。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已经有很多贸易对手改变了在谈判方面的态度,预计本周将公布多项贸易协议。 贝森特称,"我们将在未来48小时内发布几项公告。" 沪指震荡。现货市场,A股三大指数走势分化,上证指数涨0.02%收于3473.13点,创业板指跌1.21%。行业方面, 板块指数涨跌互现,综合、公用事业、房地产、轻工制造行业涨幅居前,煤炭、医药生物、通信行业跌幅居前。 当日沪深两市成交金额继续回落至1.2万亿元。海外市场,美国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