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张子龙:走出黄河流域治理新路
经济日报· 2025-07-15 23:59
生态保护成效 - 水源涵养能力显著提升 甘南草原产草量和草群高度达10年峰值[1] - 黄河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9年保持Ⅱ类标准 流域41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7.56%[1] - 地下水超采区面积较2016年减少1059平方公里 严重超采区全面清零[1] 智慧治理创新 - 建成19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和251套智能监控设备 人工监测范围缩小40%[2] - 整合9家国家级野外观测站和37家省级重点实验室 每年投入1000万元支持生态技术攻关[2] - 与青海四川宁夏建立跨省生态补偿机制 在12个市州24个县区开展横向补偿试点[2] 绿色产业发展 - 文旅产业快速发展 黄河风情线等景点成为网红打卡点带动兰州旅游热度[3] - 生态+产业多元化 平凉打造康养城市名片 天水花牛苹果入围区域品牌百强[3] - 工业绿色转型加速 建成绿色工厂129间 绿色矿山13座[3] 生态价值转化 - 创新推出"丝路碳票"融资工具 17个项目获气候投融资授信125亿元[3] - 通过制度创新激活要素潜能 技术变革重构产业形态[3]
2025年黄河调水调沙圆满结束 实现腾库迎汛水库排沙生态补水等多赢目标
水利部网站· 2025-07-15 02:03
调水调沙实施情况 - 2025年黄河调水调沙历时18天 小浪底水库最大下泄流量4820立方米每秒 最大出库含沙量250千克每立方米 [1] - 采取万家寨、三门峡和小浪底水库调控为主 支流故县、陆浑水库下泄清水稀释黄河干流高含沙水流的联合调度模式 [2] - 累计腾库33 6亿立方米 小浪底水库排沙量1 60亿吨 三门峡水库库区净冲刷0 53亿吨 [3] 调水调沙成效 - 黄河下游主河槽平均下切3 1米 主槽最小过流能力由2002年的1800立方米每秒恢复至5000立方米每秒 [3] - 向黄河河口三角洲湿地生态补水1 5亿立方米 下泄清水0 43亿立方米稀释高含沙水流 [3] - 下游河南、山东累计引水6 9亿立方米用于抗旱保灌 [3] 组织保障措施 - 加密水文监测频次 增派30多人加强沿线监测 组派4支应急监测队 [2] - 成立调度专班每日滚动会商 精细控制干支流水库下泄流量 [2] - 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压实责任 确保工程和人员安全 [2] 后续工作部署 - 水利部将继续关注黄河雨情水情汛情 科学调度骨干工程 [4] - 落实各项防御措施确保黄河安澜 [4]
7月14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14 13:55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要求沿黄九省区推动生态保护、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1][3] - 沿黄九省区持续完善生态大保护协同格局,推动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1][3] 外贸与进出口数据 - 2024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创历史同期新高[9] - 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半年完成货量15.46万标箱、货值283.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和22%[18] - "义新欧"中欧班列累计出口货值突破2000亿元,辐射欧亚大陆50多个国家160多个城市[17] 新能源汽车与能源行业 - 2024年上半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562.2万辆,同比增长27.86%,占汽车新注册登记量的44.97%[16] - 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6号机组完成穹顶吊装,采用"华龙一号"技术,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约520亿度[19] 物流与供应链 - 6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454.3,同比增长4.7%,快递市场规模持续增长[15] - 全国脱贫地区优质特色粮油产品产销对接活动签订销售和意向订单超38亿元[17] 国际经贸与冲突影响 - 欧洲多国警告美国对欧盟商品加征30%关税将导致"双输",德国称将打击汽车、机械、化工和制药行业[20] - 美国宣布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防空系统,费用由欧盟承担[21]
以“大保护”下活“一盘棋”
经济日报· 2025-07-13 22:21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山西需落实中部崛起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1] -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被定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 沿黄九省区功能定位已明确[1] - 当前形成以大保护为核心的上中下游协同治理格局 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成效显著[1] 生态保护具体措施与挑战 - 需坚持全流域统筹 重点保护水源补给地 治理"几字弯"土地沙化及污染[2] - 实施水资源"四定"原则(定需水 定用水 定排水 定节水)强化生态与生产生活约束[2] - 生态本底脆弱问题仍存 包括洪水威胁 水资源短缺 区域发展不平衡[1] 沿黄地区经济发展路径 - 多数省份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阶段 存在资源依赖 产业同质化 新兴产业滞后问题[2] - 创新驱动为核心 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2] - 需优化营商环境以增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2] 民生与公共服务建设 - 加强教育 医疗 交通等基础公共服务供给 推进普惠性民生建设[3] - 目标是通过民生改善使黄河成为"幸福河" 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3]
山东省在青海考察对接工作
大众日报· 2025-07-12 01:07
鲁青两省合作交流 - 山东省委书记林武率团赴青海考察对接工作 双方省委书记及多名高层领导出席活动 [2] - 林武强调将深化农业 能源 环保 教育 医疗 文旅等领域合作 推动鲁青合作再上新台阶 [2] - 青海省委书记吴晓军提出希望两省在清洁能源 绿色算力 农牧业等特色产业加强合作 [3] 考察调研项目 - 考察团走访圣源地毯集团 青海绿色算电融合调度及生态监测中心 北川湿地公园 高原康养中心等企业及设施 [3] - 调研山东援建海北州的医院 学校 畜牧业科技示范园等项目 [3] - 参观原子城纪念馆 海北州红色研学基地等红色教育基地 [3] 对口支援工作 - 山东表示将扎实做好对口支援和援青干部人才接续工作 [2] - 青海高度评价山东真金白银投入和真情实意帮扶 认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3] - 两省计划平稳有序推进干部人才轮换工作 [3]
深化合作同题共答 加力推进郑州都市圈建设
郑州日报· 2025-07-11 01:00
郑州都市圈建设调研 - 郑州市党政考察团赴新乡市、开封市调研郑州都市圈建设 聚焦规划建设、科技创新、文旅融合等领域 [1] - 考察地点包括中原农谷展厅、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万岁山武侠城、河南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保税仓等代表性项目 [1] - 新乡市和开封市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文旅融合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为郑州都市圈提供有力支撑 [1] 都市圈发展战略 - 郑州都市圈建设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关键抓手 [2] - 重点推进"五个现代化都市圈"建设 涵盖交通同网、产业同链、文化同兴、生态同建、服务同享五大领域 [2] - 强化郑新一体化和郑开同城化发展 提升协同创新水平和产业协调共融 [2] 产业与创新布局 - 新乡市平原示范区重点发展生物育种产业 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展示科技创新成果 [1] - 开封市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万岁山武侠城和艺术品保税仓体现文化IP开发与对外开放成果 [1] 工作机制 - 建立跨区域工作推进机制 通过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加强协调 [2] - 三市领导层共同参与 形成政府间协同推进格局 [1][2]
聚焦“两高四着力” 深度融入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程
金融时报· 2025-07-10 03:16
习近平总书记河南考察指示精神 - 强调河南需落实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战略部署 [1] - 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农业强省、改善民生、加强生态保护等发展方向 [1] - 中国信达河南分公司将围绕"两高四着力"融入地方发展 [1][5] 产业转型升级支持 - 聚焦新材料、先进制造领域,通过债转股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技术突破与国产替代 [2] - 助力恒达智控发展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技术装备 [2] - 创新金融不良债权处置模式,帮助华英农业、中孚实业等上市公司减轻债务负担 [2] - 参与科迪食品救助,保障1万多名奶农、5000多名员工就业 [2] - 2025年4月联合河南省国资委举办国企业务对接会,推动存量资产盘活与并购重组 [2] 重点领域风险化解 - 累计投资超500亿元收购河南省内银行不良贷款 [3] - 收购宛达昕高速项目不良债权化解风险,盘活地方政府存量资产 [3] - 累计收购地方中小银行不良债权本金61.67亿元 [3] - 2025年3月举办银行客户座谈会强化金融不良资产生态圈建设 [3] - 通过纾困基金完成郑州铁炉项目3319套住房交付,推进康桥集团重组并交付6214套住房 [3] 传统产业升级与新能源发展 - 2015年起累计为河南能源集团、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提供超200亿元资金支持 [4] - 助力河南能源集团信用修复并重返债券市场 [4] - 通过债转股支持多氟多降低资产负债率,扩大新能源材料生产 [4] 文旅产业赋能 - 参与洛阳达码格利置业破产重整,推动商业综合体品牌升级与业态焕新 [4] - 打造洛阳"特色文旅名片",助推河南文旅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4] 未来战略方向 - 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和服务河南"两高四着力"深化主业 [5][6] - 重点支持文旅、制造业、高新技术等产业发展 [6]
建行山东省分行扎实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 40亿元,金融护航济南“穿黄”起势
齐鲁晚报· 2025-07-09 10:54
济南跨黄交通建设进展 - 国务院批复《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黄河正式成为济南"城中河",跨河发展进入新阶段 [1] - 济南启动"四隧四桥"跨黄通道建设,目前"四桥"全部通车,"四隧"之一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日均通行1.5万辆车 [1] - 建行山东省分行为3条穿黄隧道项目提供信贷支持,为2条跨黄河通道项目上线收费系统,合计批复固定资产贷款40亿元,投放36.42亿元 [1] 济泺路穿黄北延隧道 - 隧道全长4.3公里,下穿邯济铁路、鹊山水库,是济南"北跨"战略重要基础设施,已进入通车"倒计时" [2] - 与已通车的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首尾相连,构成主城区到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最便捷通道,通行时间将缩短至8分钟 [2] - 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项目总投资66.28亿元,建行济南市中支行为城隧项目公司批复基本建设贷款20亿元,联动建信金投放融资租赁贷款20亿元 [2][3] 黄岗路穿黄隧道 - "山河号"盾构机平稳穿越黄河南岸大堤,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完成黄河段掘进,最大开挖直径17.5米 [4] - 隧道全长未明确,但建成后车辆可从蓝翔路直达G309互通立交,成为济南南北区域间又一条穿黄通道 [4] - 工程总投资74.09亿元,采取BOT模式运营,建行济南市中支行批复基本建设贷款10亿元,分4阶段投放 [5] 航天大道穿黄隧道 - 隧道全长3.8公里,是济南北部东西向连通黄河两岸的重要道路,最晚开工但意义重大 [6] - 建成后将串联起步区、保税区、机场片区,开辟机场疏解新通道,可通行大载货量货车 [6] - 工程总投资61亿元,资金来源为30%银行贷款、40%专项债、30%自筹,建行给予10亿元信用额度并已投放6.42亿元 [6] 金融支持情况 - 建行山东省分行对沿黄九市对公贷款余额3986.6亿元,较年初新增476.0亿元,增速13.6% [7] - 建行在多个项目中提供融资方案设计、市场分析、可行性评估等专业服务,并参与后期收费系统建设 [3][6]
城发环境: 2024年度城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信用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07 16:06
公司评级与战略定位 - 主体信用等级由AA+调升至AAA,评级展望为稳定,反映公司在河南省及控股股东体系内战略地位提升[3][4] - 作为河南省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公司被定位为省内最大环保投资运营平台[5][17] - 聚焦供排水一体化和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打造第二产业增长曲线[5][40] 业务运营与市场地位 - 垃圾处理能力达28,550吨/日,装机容量591兆瓦,运营效益处于行业较优水平[4][17] - 2023年环保固废污水处理业务收入28.33亿元,毛利率42.05%,高速公路业务收入14.39亿元,毛利率56.01%[31] - 在河南省垃圾焚烧市场占有率超50%,并积极拓展乌兹别克斯坦、埃及等海外项目[17][18] 财务表现与资本结构 - 2023年总资产291.28亿元,营业收入65.22亿元,净利润11.80亿元,EBITDA 31.10亿元[6][31] - 资产负债率70.87%,总资本化比率65.66%,财务杠杆处于行业较高水平[7][31]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1.20亿元,获现能力保持稳定[9][34] 行业环境与发展前景 - 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增速放缓,"焚烧下县"政策推动县域项目成为发展重点[15][17] - 危险废物处置行业竞争加剧,盈利空间收窄,行业处于调整期[14][15] - 河南省供排水一体化政策推动下,公司水务运营能力有望实现高速增长[5][23] 核心竞争优势 - 许平南高速路产质量优异,贡献80%以上通行费收入,持续提供稳定现金流[26][27] - 通过整合股东及省内固废资源,形成完备产业链,环保业务规模效应显著[5][17] - 获得控股股东河南投资集团在资产注入、业务协同等方面的持续支持[40]
红旗漫卷黄河岸 砥柱中流铸丰碑——记“共和国水电长子”刘家峡水电站
中国能源网· 2025-07-02 05:55
刘家峡水电站历史与建设 - 1955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决议建设新中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3] - 1958年9月开始建设,1969年4月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1974年12月五台机组全部投产,1975年2月全面建成[5] - 建设过程中克服西方技术封锁、国内物资匮乏等困难,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5] 技术升级与改造 - 1986年起历时17年完成5台机组增容改造,净增出力19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达135万千瓦[9] - 2006年新建330千伏GIS开关站,2011年完成220千伏系统改造,解决送出受阻问题[9] - 2018-2021年完成3台机组定子改造,2021-2024年启动整机改造,2号、3号机组已完成改造并网发电[13] - 2018年洮河口排沙洞扩机工程2台15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达166万千瓦[11][19] 综合功能与效益 - 年均发电量未明确,但提到将黄河水化作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输向全国[3][7] - 春灌期间为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补水8-12亿立方米,灌溉面积1600万亩[15] - 水库防洪功能显著,在1981年、2018-2020年成功调节多次洪峰[15] -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调节出库流量减轻宁蒙河段700多公里封冻河段防凌压力[15] 生态保护措施 - 库区沿岸植树200多万株,绿化面积3382亩[17] - 2018年起投入两艘自动化机械打捞船,年均打捞漂浮物1.7万立方米[17] - 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展电力大数据在生态治理领域的应用[17] 当前规模与地位 - 总库容57亿立方米[19] - 总装机容量166万千瓦[19] - 被誉为"共和国水电长子",承担防洪、防凌、灌溉、供水、发电、生态保护等多重功能[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