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

搜索文档
墨西哥计划在2026年预算提案中提高对华关税 外交部回应
新京报· 2025-08-28 10:33
贸易关系 - 墨西哥是中国在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 中国是墨西哥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国[1] - 中墨经贸合作本质特征为互利共赢[1] 政策立场 - 中方反对墨西哥2026年预算提案中提高对华关税的单边保护主义措施[1] - 中方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反对歧视性排他性措施[1] - 中方坚决反对在胁迫下对华设限损害正当权益的行为[1]
(抗战胜利80周年)中方谈普京出席九三纪念活动:宣示中俄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成果
中国新闻网· 2025-08-28 07:20
(抗战胜利80周年)中方谈普京出席九三纪念活动:宣示中俄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成果 中新社北京8月28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洪磊28日在北京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来华出席 九三纪念活动,进一步彰显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也宣示了中俄共同捍卫二战胜 利成果的团结同心。 在当天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第一场记者招待会上,中方宣 布普京将出席纪念活动。 谈及相关安排向外界传达的信息,洪磊表示,80年前,中国和苏联作为二战亚洲和欧洲主战场,是抗击 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中流砥柱,付出了巨大民族牺牲。两国人民并肩作战、相互支援,挽救了各自 民族危亡和人类前途命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洪磊说,今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 80周年庆典,同普京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发出了二战历史真相不容歪曲、二战胜利成果不容否定、战 后国际秩序不容挑战的强音。 编辑:徐世明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洪磊指出,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中俄 ...
王晓泉:上合组织树起新型国际关系典范
经济日报· 2025-08-27 00:14
峰会基本信息 -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 这是中国第五次主办上合组织峰会 也将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1] 组织发展历程 -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4年来 始终秉持上海精神 不断成熟壮大 焕发出强大生命力 成功走出一条顺应时代潮流 契合各方需求的区域合作道路[1] - 上合组织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新型国际组织 遵循以互信 互利 平等 协商 尊重多样文明 谋求共同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上海精神[1] 组织合作机制 - 建立平等磋商体系 包括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政府部门领导等定期会晤机制 促进成员国深入了解彼此观点与关切 增加互信和互谅[1] - 推动成员国加强合作与友好关系 促使其将本国需求与各方需求相结合 使本国利益与地区整体利益相适应[2] 国际关系理念 - 上海精神坚决反对霸权霸道霸凌 强调平等协商 互利共赢 呼应广大发展中国家心声[1] - 尊重国家主权 谋求共识而不是强加意志 加强合作而不是进行博弈 致力于维护共同 综合 合作 可持续的安全[2] - 践行不针对第三方 以共同发展为目标的新合作观 创建谋求共同安全与发展 体现平等与公平的多边合作新范式[4] 经济合作领域 - 集合全球重要的自然资源生产国 消费国和快速增长的市场 人口占全球近一半 经济总量占全球约四分之一[3] - 在基础设施 产能合作 绿色经济等领域推进务实合作 促进互联互通 降低贸易和物流壁垒 确保区域供应链稳定与开放[3] - 推动数字经济包容性发展 在绿色转型中创造新合作机遇 正在成长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经济新增长极[3] 全球治理作用 - 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重要的理念基础和实践经验 致力于在全球治理中引入更多非西方视角和关切[4] - 积极与联合国 金砖国家等国际组织和机制加强合作 为全球发展治理提供新路径[3] - 上海精神与金砖精神 丝路精神 中国—中亚精神等全球南方合作新理念融合发展 推动国际关系平等化 国际合作伙伴化[4] 区域合作网络 - 中国与上合组织大多数成员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 并就共建一带一路和命运共同体达成共识[4] - 推动上合组织域内形成更加紧密的伙伴网络 更加磅礴的南南合作合力[4]
上合组织树起新型国际关系典范
经济日报· 2025-08-26 21:56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这将是中国第五次主办上合组织峰会,也 将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4年来,始终秉持"上海精神",不断成 熟壮大,焕发出强大生命力,成功走出一条顺应时代潮流、契合各方需求的区域合作道路,树立起新型 国际关系的典范。以此次天津峰会为契机,上合组织必将进入更加团结、更重协作、更富活力、更有作 为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上合组织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新型国际组织,遵循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 求共同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上海精神",体现了真正的多边主义,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上海精神"顺应时代潮流。"上海精神"坚决反对霸权霸道霸凌,强调平等协商、互利共赢,呼应了广大 发展中国家心声,激发了成员国加强合作、共同行动的意愿。上合组织建立了平等磋商体系,包括国家 元首和政府首脑、政府部门领导等定期会晤机制,促进成员国深入了解彼此观点与关切,增加互信和互 谅,使决策更加公平合理和稳慎周全。 第三,让全球治理体系更加公正合理。上合组织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念基础和实践经 验。上合组织致力于在全球治理中引入更多非西 ...
在经风雨中壮筋骨
人民日报· 2025-08-25 03:52
中国企业全球竞争力提升 -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130家中国企业上榜[1] - 奇瑞汽车成为榜单中跃升最快的汽车企业[1] - 华为重返世界500强前100名[1] 企业突破性发展案例 - 奇瑞通过突破国外技术封锁逐步成长为世界500强企业[1] - 华为业务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2] - 华为年度研发投入达1800亿元人民币[2] - 比亚迪从电池供应商转型为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3] - 安徽2023年上半年成为汽车出口量第一的省份[3] 全球化竞争战略 - 企业需要主动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并适应风浪考验[2] - 内陆地区转型为开放高地成为新趋势[2] - 企业需通过全球市场和资源配置提升竞争优势[2] 产业变革与创新驱动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1] - 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国内企业竞争焦点[1] - 企业需要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和主动求变中把握发展主动权[3] 领导力与战略视野 - 领导干部需提升开放条件下决策和工作能力[2] - 企业领导者需要从现象中把握规律并预见趋势[3] - 增强前瞻性和顺势而为能力对企业长远发展至关重要[2][3]
王毅介绍访问南亚三国情况
人民日报· 2025-08-22 22:03
南亚地区发展潜力 - 南亚各国人口众多且发展潜力巨大 21世纪将是南亚加快发展振兴的时代[1] - 印阿巴三国均将发展视为当务之急 认为和平稳定与繁荣符合各方共同利益[1] - 三国主张坚持多边主义 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1] 中国与南亚国家关系 - 中国奉行睦邻安邻富邻政策 坚持亲诚惠容和命运与共理念[2] - 中巴关系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 中巴命运共同体建设走在周边命运共同体前列[2] -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不仅惠及两国人民 还将向阿富汗等国延伸[2] 中巴战略合作领域 - 两国践行全球发展倡议与全球安全倡议 发展高水平安全合作[2] - 巴基斯坦担任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 中国在安理会新增主持公道的伙伴[2] - 中巴将密切协调配合 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南方正当权益[2]
《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蓝皮书(2024/2025)》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8-21 22:13
中国外交政策与成就 - 系统阐释2024年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1] - 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 坚持自信自立开放包容公道正义合作共赢方针原则 [1] - 推进三大全球倡议落地走实 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1] - 引领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1] 国际形势分析 - 深入分析2024年国际形势演变新态势 [1] - 全面阐述2024年中国外交和中外关系取得的新成就新进展 [1] 出版物信息 - 《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蓝皮书(2024/2025)》于8月21日在北京发布 [1] - 人民日报2025年08月22日04版刊登相关报道 [2]
推动全球治理更加公正合理
经济日报· 2025-08-21 22:10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各种新旧问题与复杂矛盾叠加碰撞、交织发酵,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显 著上升,完善全球治理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议题。作为负责任大国,我国日益融入国际体系,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引领国际体系和秩序变革方向,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本期特邀 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是时代课题 当前,国际社会面临哪些会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的全球性问题?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意义何在? 吴志成【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 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全球发展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上升,国际社会面临诸多错综复杂的全球性问 题。 一是全球经济长期疲软。全球经济面临增长速度放缓、债务危机加重、宏观金融风险加大等一系列挑 战。联合国发布的《2025年全球经济形势与前景年中更新》显示,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至 2.4%,较2024年2.9%的增速明显回落。二是地区冲突多点频发。俄乌冲突延宕,巴以、黎以、伊以冲 突蔓延,泰柬边境激烈交火,苏丹、布基纳法索、叙利亚、阿富汗等多国面临人道主义危机,地区冲突 外溢带来移民问 ...
蓝皮书:中国外交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新贡献
新华社· 2025-08-21 15:01
核心观点 - 2024年中国外交坚持自信自立、开放包容、公道正义、合作共赢的方针原则 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新贡献 [1][3] - 中国推进三大全球倡议落地走实 引领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3] - 中国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稳定力量和最可预期的确定因素 [3] 国际形势演变 - 国际战略态势持续深刻复杂演变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危害加深 [3] - 全球南方战略自主、联合自强的势头持续增强 [3] - 世界多极化潮流不可逆转 百年变局的大势走向更加清晰 [3] 蓝皮书价值 - 帮助中国读者了解世界、帮助外界理解中国外交 [3] - 深入解读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的作用 [4] - 让国际读者深入了解中国对各类全球问题的看法 对外交官和政策分析人士颇具价值 [4] 出版背景 - 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编写 [4] - 自2006年起每年发行中文版、2009年起每年发行中英文两个版本 [4] - 已连续出版20年 [4]
王毅:21世纪应是亚洲、更是南亚加快发展振兴的时代
新华网· 2025-08-21 14:33
王毅强调,中方奉行的是睦邻、安邻、富邻政策,坚持的是亲诚惠容、命运与共理念,始终致力于 同南亚各国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信任、相互成就。中国同南亚各国是天然的伙伴,合作空间广 阔。中印关系历史悠久,虽经坎坷,但日益显示出清晰的历史逻辑。中巴友好历经考验,铁杆成钢,更 加具有强劲的内生动力。中巴、中印以及中国同其他邻国的关系都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任何第三方影 响。 王毅强调,中巴两国是铁杆朋友和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中巴命运共同体建设走在构建周边命运共 同体的前列,产生着重要示范作用。中巴两国带头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经济走廊建设不仅惠及中巴两国 人民,还将向阿富汗等国延伸。中巴两国践行全球安全倡议,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 观,致力于发展高水平安全合作。中巴重视全球文明倡议,超越不同文化、社会制度差异,推动两国人 民更加相知相亲。中巴同为全球南方重要成员,巴基斯坦今年起担任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中国 在安理会又多了一个主持公道正义的伙伴。我们将密切协调配合,共同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南方 正当权益。 王毅表示,南亚各国历史悠久、文明灿烂、人口众多、发展潜力巨大,是中国山水相连的近邻,也 是中方构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