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编制“十五五”规划,广州向黄奇帆王一鸣等权威专家求智
南方都市报· 2025-08-21 05:48
规划编制机制创新 - 广州首次成立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 成员包括国家级智库权威专家 科研机构负责人 高校院长教授以及知名企业负责人 [1][2] - 专家委员会覆盖宏观经济 产业发展 科技创新 改革开放 规划建设 绿色发展 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 承担规划编制前期咨询 后期论证 宣传解读等职责 [2] - 市领导或部门负责人带队与研发机构 制造业企业 服务业咨询机构 行业协会 高校 医院等进行一对一深度访谈 获取宏观视野与微观体验相结合的建议 [2] 区域协同与调研行动 - 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各区调研 听取区级规划编制汇报 强调统筹全市一盘棋与推动各区特色发展相结合 [3] - 规划编制注重与佛山 东莞 清远等周边城市加强衔接协作 并与港澳"超级联系人"对接沟通 推动合作共赢 [3] - 赴国内主要城市调研 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谋划与长三角 京津冀 成渝都市圈 海南自贸区等国家区域战略核心城市协同联动 [3] 公众参与与建议征集 - 开展"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 新增粤港澳大湾区 营商环境 人才发展 城市国际化等主题板块 [4] - 活动开展一个月已收到建议近2500条 超过"十四五"建议数量 [4] - 市民建议中产业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科技创新关注度分列第三 第四 第五位 体现对经济发展和区域发展的高度关注 [4] 规划编制目标与方法 - "广泛凝聚共识 多方听取意见"六大行动是五年规划编制方式方法的重要创新 在高度 广度 深度 精细度方面均有提高 [5] - 坚持开门问策 集思广益 听取权威意见 专业意见 企业意见和一线鲜活意见 将优秀成果转化为发展思路和任务举措 [5] - 编制目标为落实国家战略 符合广州实际 彰显时代特征 体现市民意愿的高水平规划 [5]
多条跨城轨交迎来新进展 深圳都市圈加速融合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10:47
深圳都市圈轨道交通建设进展 - 深惠城际大鹏支线龙坪区间右线盾构隧道贯通 全线累计完成5853环 完成率超85% [1] - 深莞正推动3条跨市地铁项目:10号线东延、11号线北延衔接东莞3号线、6号线支线北延衔接东莞1号线 建成后连通深圳与东莞凤岗/松山湖/滨海湾新区 [1] - 深圳城际轨道规划中11条跨市线路加速建设 包括穗莞深/深大城际等 [1] - 深圳机场东站建设中 将汇集深江铁路/广深第二高铁/深大城际及多条地铁线路 [1] 轨道交通对区域经济影响 - 轨道交通建设推动"1小时交通圈"成型 促进深圳都市圈同城化与融合发展 [1][2] - 交通项目推动城市围绕站点半径1000米范围布局 形成疏密相间城市形态 [2] - 轨道延伸重塑产业逻辑:深圳地铁6号线支线贯通后 松山湖承接深圳技术外溢 形成"深圳研发+东莞中试"闭环 [2] - 大科学装置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共享实验资源 创新链通过轨道高速流转 [2] 跨市交通便利性提升 - 临深片区交通接驳改善使"双城生活"更便捷 东莞惠州临深片区受深圳投资者关注 [2] - 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经济辐射范围通过轨道向周边城市延伸 [2]
今天,母基金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办事处正式揭牌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8-08 10:37
活动背景与主办方 - "科创驱动·共创未来"项目路演暨母基金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办事处揭牌活动于2025年8月8日在深圳福田区深铁置业大厦举办 [1] - 活动由福田区金融服务和风险防控中心指导,福田资本运营集团、母基金研究中心主办,福田创投公司承办,广东省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澳银资本支持 [1] - 母基金研究中心是根据国务院政策精神设立的平台,旨在推动中国母基金行业发展,提供行业研究、新闻资讯、中介服务等 [1] 母基金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办事处 - 母基金研究中心在深圳香蜜湖国际风投创投街区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办事处,旨在促进区域母基金行业交流与发展 [1] - 办事处将依托专业数据和研究成果,为政府及投资机构提供母基金行业发展策略 [1] - 未来将定期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母基金交流讨论会、LP&GP对接会、行业研讨会及路演活动 [9] 政府与机构表态 - 福田区金融服务和风险防控中心表示将加强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搭建"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平台,优化科技金融生态 [3] - 母基金研究中心联合创始人王鹏指出,办事处设立旨在加强与大湾区合作,挖掘投资机会并推动资源对接 [5] - 福田资本运营集团与母基金研究中心、广东省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6] 企业路演与行业展望 - 活动中科云图、中科谛听等五家企业进行路演,与投资机构深度交流 [9] - 粤港澳大湾区被定位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股权投资活跃,母基金和直投基金发展迅速 [11] - 母基金研究中心将通过务实对接推动大湾区母基金行业协同发展 [11] 其他行业动态 - 第四届达沃斯全球母基金峰会即将举办 [13] - 2025母基金研究中心专项榜单评选已启动 [14]
珠三角9市上半年进出口总值占全国五分之一
中国发展网· 2025-08-08 10:01
中国发展网讯 李少辉 聂金秀 记者罗勉报道 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今年上半年,珠三角9市进出口 总值达4.38万亿元,同比增长4.3%,占广东省进出口总值的96.3%,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0.1%。作为全 国外贸重镇,珠三角继续发挥着"稳定器"与"压舱石"的关键作用。 4.38万亿元,既是珠三角外贸发展的里程碑,展现了区域外贸韧性;也标志着外贸发展新的起点,开启 携手港澳开拓市场的新篇章。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珠三角外贸表现平稳,较好应对了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影响,展现了区域外贸韧 性,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各城市资源优化配置,形成更加强有力的竞争优势,推动产业链发挥更大作 用。 依托当地超过4000家玩具生产企业和1500多家配套企业形成的完整产业链,东莞玩具出口99.7亿元,覆 盖全球115个国家和地区。白明分析:"东莞外贸面临压力较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动作较早,如今其外 贸风险应对能力相对更强。" 肇莞穗增速领跑珠三角 数据显示,上半年广东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4%,高于全国外贸进出口2.9%的增速,肇庆(16.7%)、东 莞(16.5%)、广州(15.5%)、珠海(8.9%)、惠州(6.9%)、江门(6%)、 ...
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加快建设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
证券日报· 2025-08-08 07:24
金融支持政策 - 五部门联合发布30条金融支持举措推动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 [1] - 政策覆盖创新创业金融服务、社会民生服务、特色金融发展、市场互联互通、跨境金融创新及监管机制完善 [1] - 目标为强化南沙在大湾区"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地"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1] 创新创业金融服务 - 支持金融机构创新票据贴现产品并加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 [1] - 建设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金融融合的数据算力中心及监管平台 [1] 社会民生金融服务 - 扩大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试点范围并探索信用卡视频面签 [2] - 支持粤港澳征信机构跨境合作及推进征信产品互认 [2] 特色金融发展 - 鼓励广州期货交易所探索电力期货并深化新能源期货品种体系 [2] - 支持生成式AI大模型开发与金融应用 包括智能信贷、投资研发及风控服务 [2] 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 鼓励利用自由贸易账户等为境外机构提供国际结算、资金交易等综合金融服务 [2] - 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推出与香港交易所跨境合作品种并探索期货国际合作新模式 [2] 跨境金融创新 - 积极引入主权财富基金、家族办公室及风投创投等多元化投资机构 [2] - 支持港澳投资者申请设立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及参控股境内期货公司 [2] 金融监管机制 - 加强中央与地方监管协同并严格执行中央统一金融管理规则 [3] - 构建适应南沙建设的金融监管创新机制以确保风险防控与改革创新匹配 [3] 配套保障措施 - 支持出台住房、人才及教育政策并运用金融手段支持国际化人才特区建设 [3] - 为境内外金融专业人士提供出入境便利等发展条件 [3]
塔牌集团(002233):上半年业绩大增,盈利能力提升
东莞证券· 2025-08-07 10:12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2]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超九成,营业收入20.56亿元(同比+4.05%),归母净利润4.35亿元(同比+92.47%),扣非净利润2.42亿元(同比+31.73%)[6] - 业绩增长主因煤炭价格下降、降本增效及投资收益(含浮盈)同比大幅增长,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增加1.51亿元[6] -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销售毛利率24.26%(同比+0.18pct),销售净利率21.4%(同比+9.52pct),水泥平均销售成本同比下降6.88%(大于价格降幅5.51%)[6] - 粤东区域水泥龙头,熟料产能1473万吨(全国排名第16),水泥产能2000万吨(广东省前列),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及沿海经济带建设[6] - 拟以5000万-1亿元回购股份(价格≤10元/股),预计回购占总股本0.42%-0.84%,用于员工持股计划[6] - 预计2025-2026年EPS分别为0.54元/0.55元,对应PE 15.3倍/15.1倍[8] 财务数据 - 2025H1水泥熟料销量810.59万吨(同比+10.90%),水泥销量同比+13.43%[6] - 2025E盈利预测:营业总收入4406百万元,归母净利润644百万元(EPS 0.54元)[9] - 2026E盈利预测:营业总收入4626百万元,归母净利润651百万元(EPS 0.55元)[9] 行业与公司优势 - 行业基本面回暖,"反内卷"竞争改善盈利,下半年基建发力或支撑水泥需求及价格[8] - 公司区位优势突出(梅州、惠州、龙岩三大基地),资产负债率低、现金流良好,常年积极分红[6][8]
上半年珠三角9市进出口总值占全国五分之一 7市增速跑赢全省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07 08:28
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今年上半年,珠三角9市进出口总值达4.38万亿元,同比增长4.3%,占广东 省进出口总值的96.3%,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0.1%。作为全国外贸重镇,珠三角继续发挥着"稳定 器"与"压舱石"的关键作用。 4.38万亿元,既是珠三角外贸发展的里程碑,展现了区域外贸韧性;也标志着外贸发展新的起点,开启 携手港澳开拓市场的新篇章。 肇庆、广州、东莞三市的外贸高速增长,以及深圳进出口规模的总量优势,为广东乃至全国外贸注入暖 意。 "深蹲起跳"展现外贸韧性 "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珠三角外贸表现平稳,较好应对了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影响,展现了区域外贸 韧性。"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各城 市资源优化配置,形成更加强有力的竞争优势,推动产业链发挥更大作用。" 肇莞穗增速领跑珠三角 数据显示,上半年广东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4%,高于全国外贸进出口2.9%的增速,肇庆(16.7%)、东 莞(16.5%)、广州(15.5%)、珠海(8.9%)、惠州(6.9%)、江门(6%)、中山(4.7%)7市外贸 进出口增速,跑赢全省及全国水平。 广州上半年外贸进出口 ...
粤东城际铁路关键工程跨南溪河特大桥合龙
中国新闻网· 2025-08-07 00:36
粤东城际铁路"一环一射线"项目是国家批复的粤东地区城际铁路网核心组成部分,线路全长约140.5公 里,设计时速160公里。该项目建成通车后,将助力粤东地区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推动广东 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实现汕潮揭地区中心城市"半小时通勤圈"和粤东地区"一小时 交通圈",促进汕潮揭都市圈深度融合,实现产业集聚发展、促进民生改善、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具有重 要意义。 8月6日,由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承建的粤东城际铁路关键控制性工程、全线单跨跨度最大桥梁——跨南 溪河特大桥5日顺利合龙,这是粤东城际铁路首座实现合龙的斜拉桥,标志着全线最复杂桥梁主体结构 施工完成。 跨南溪河特大桥位于汕头市澄海区,全长510米,主跨280米,为双塔双索面半漂浮体系钢混组合梁斜拉 桥,其主塔高度、主跨跨度均为全线桥梁之最。大桥桥位地质条件复杂,桩基需穿越20米深厚淤泥层、 细砂及风化花岗岩地层,最大桩深达100米,加之邻近南溪河航道,运输空间受限,施工精度要求极 高。 大桥主塔为钢筋混凝土双柱式钻石塔,塔高分别为95.5米和98.5米,施工中采用第二代智能液压爬模系 统,依托PLC同步控制实现模板自动爬升,可将精 ...
刘冬顺会见香港发展局局长宁汉豪
水利部网站· 2025-08-06 23:59
本站讯 7月24日,水利部副部长刘冬顺在京会见香港发展局局长宁汉豪,双方就加强内地与香港水利领 域合作深入交换意见。 刘冬顺指出,水利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双方于 2025年4月1日签署《水利部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关于涉水事务管理与合作的安排》,积极推动在防灾 减灾、供水安全保障、规划及项目建设管理、深圳河湾治理与保护等领域全面深化合作,为确保"一国 两制"行稳致远、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提供坚实的水安全支撑。今年是东 深供水工程对港供水60周年,双方要加大宣传东深供水工程伟大意义以及东江水对保障和支持香港经济 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贡献。 宁汉豪感谢水利部长期以来对香港供水和防洪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将积极推动落实关于涉水事务管理 与合作的有关安排,全面深化与内地在水利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发挥好香港国际窗口的纽带作用,加强 青年一代"一脉相连、饮水思源"爱国主义教育,更加积极地融入国家水利高质量发展。 ...
《南沙方案》第一阶段目标收官!多部门解读成效、展望新目标
南方都市报· 2025-08-06 02:47
政策实施与目标达成 - 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第一阶段(2025年)目标任务已基本完成 [1] - 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37.8%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75.9% [1] - 国家层面出台财税、海关、市场、金融等领域支持政策 省级层面制定支持文件并推进立法 [2][3] 重大项目与资源保障 - 三年累计将100个南沙重大项目纳入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 [3] - 支持32个重大项目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535亿元 [3] - 广州将《南沙方案》细化为12项重大政策、252项重大事项、60项重大项目 [3] 港澳合作与企业投资 - 累计超过3100家港澳企业投资南沙 [5] - 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与粤澳发展促进会积极发挥作用 [5] - 港澳专业人才执业备案244名 27名获评内地职称 [8] 制度创新与开放政策 - 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33项试点措施全部实施 [8] - 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邮轮入境15天免签"等便利化政策 [8] - 建成全国首个"无证明自贸区" 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 [8] 产业发展与平台建设 - 推行"港澳研发+南沙转化""港澳服务+南沙制造"创新模式 [6] - 布局深海空天、人工智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平台 [14] - 建设南沙科学城、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 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6] 人才引进与青年发展 - 过去一年实有人口新增11万人 其中青年人才超7万人 [13] - 计划3年内引进5万名大学生 2025年提供近2万个工作岗位 [13] - 建成15家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实施"青出于南"计划 [13][14] 基础设施与交通规划 - 提升南沙港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功能 构建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 [7][12] - 推进广珠澳高铁、广深港高铁庆盛站班次优化等重点项目 [7] - 近三年支持南沙用地计划指标近1.4万亩 [11] 区域协同与战略定位 - 划设工业产业区块线14.7万亩 保障制造业发展空间 [11] - 打造联动广深港、广珠澳的交通枢纽 完善跨珠江口通道布局 [12] - 建设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 集聚法律金融财税等高端要素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