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

搜索文档
黄土岭战役:首次击毙日军中将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01 22:46
历史事件回顾 - 1939年11月八路军在黄土岭战役中歼灭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主力 击毙日军中将阿部规秀[4][5][7] - 八路军采用诱敌深入战术 将1500余日军精锐部队包围于黄土岭峡谷地带[5] - 迫击炮连发射4发炮弹精准命中日军指挥所 造成日军官兵10余人伤亡[7] 区域经济发展 - 黄土岭村依托红色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和高山种植产业[8] - 荣乌高速专设黄土岭出口与服务区 促进当地旅游交通便利性[4][8] - 村民通过高速服务区就业与公益岗位实现全员就业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11000元[8] 文化传承载体 - 战役纪念展室陈列锈迹斑斑军号与迫击炮实物 军事博物馆收藏击毙阿部规秀的迫击炮[5][7] - 当地设立雁宿崖黄土岭战役胜利纪念碑 保留800米炮击距离测量历史细节[4][7] - 村党支部书记家族传承民兵支前故事 持续强化红色血脉教育[8]
大地铭记·鲜花为他们盛开
人民日报· 2025-09-01 22:41
图为中国画《星火燎原》(局部),作者关山月。 雕塑《狼牙山五壮士》,作者马辉,中国美术馆藏。 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无数英雄儿女挺身而出。他们本是农夫,是学子,是医生,是音乐家,是劳 工……然而,当侵略者的铁蹄踏碎和平,当家园沦为一片焦土,他们辞别亲人,毅然奔赴那血与火的战 场。 他们是肉体凡胎,却筑起民族的钢铁长城。他们的眼中燃烧着不屈的火焰,他们的胸膛里涌动着滚烫的 热血。每一次冲锋,都踏响胜利的鼓点;每一声呐喊,都震慑敌人的嚣张。 如今,山河已无恙,岁月亦静好。可那片曾经浸透热血的土地,依然铭记着他们的抗争与牺牲。看吧! 听吧!群山垂首,以沉默的脊梁托起黎明的重量;江河低吟,以深沉的脉动诉说岁月的沧桑;遍野芬 芳,英雄的魂魄化作春泥滋养民族的希望。 大地不会忘记,血染的鲜花在和平的土壤上怒放;人民不会忘记,英雄的身影已化为天际繁星的守望! 西征胜利歌 杨靖宇 中国红军已到热河眼看到奉天,西征大军夹攻日匪赶快去会战。日匪国内党派横争革命风潮涌,对美对 俄四面楚歌日匪死不远。 紧握枪刀向前猛进同志齐踊跃,歼灭日匪"金田"全队我军战斗好,摩天高岭一场大战惊碎敌人胆,胜利 缴获盔甲枪弹齐奏凯歌还。 同志们快来高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陈蕴瑜:“成仁取义为我夙愿”
新华社· 2025-09-01 10:48
陈蕴瑜,1900年出生。1916年肄业于贵州省立模范中学,后考入贵州省陆军讲武学校第二期,1919年毕 业后,历任黔军排长、连长等职。1921年,陈蕴瑜随援桂黔军转战广西,攻克柳州有功,晋升为营长、 团副,后调任黔军第四混成旅参谋长。当时,贵州军阀混战,社会秩序混乱,盗匪横行。其间,陈蕴瑜 除担任军职外,还兼任过贵州黔西、织金、水城、正安、思南、威宁等县县长,肃清匪患、赈济灾民、 发展教育。 新华社贵阳9月1日电 题:陈蕴瑜:"成仁取义为我夙愿" 新华社记者向定杰 在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处屯堡院落静静矗立,这里是陈蕴瑜将军故居。走过台阶来到天井, 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展柜里陈列有陈蕴瑜将军遗像、烈士证书、家书等资料。 1937年淞沪会战时,陈蕴瑜在一封家书中写道:"国家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如今日寇欺侮我中华,正 值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时,上阵杀敌,是我军人应尽的天职。现我部奉命开赴前线抗日,此去不成功 便成仁,成仁取义为我夙愿。" 如今,来到陈蕴瑜祠堂、衣冠冢,数名工人正在对其进行修缮维护。安顺市平坝区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 文应峰说:"今年文保部门对陈蕴瑜将军故居实施了木构件油饰、石板屋顶检修、电线线路 ...
理响中国|一把木勺一口锅,这些老物件里藏着抗战动人故事
中国新闻网· 2025-09-01 10:23
一把小木勺,胡春花用它为伤员一勺勺喂药喂饭;一方煎饼鏊,邓玉芬用它为战士们烙饼充饥;一口行军锅,打了17个补丁仍在使用,铁锅里的每一道裂 缝,都记录着军民鱼水情的温暖……这些斑驳的物件,藏着血肉铸就的抗战史诗,诉说着那段艰苦岁月里最动人的温情故事。 kk8037799 Jo 明春化肛化技村里木匠做了一个小木 勺,一口一口地送水喂药,这位重伤员的伤情很快得 到好转。 ♀ 地点:山西省武乡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WWW.CHINANEWS.COM. 邓五芬的煎饼签子 这个圆形的、锈迹斑斑的器物,叫作煎饼整子。邓玉 芬把自己的丈夫和五个儿子先后送上前线,自己的家 也成了八路军伤员住所。看着八路军伤病员憔悴的面 容,邓玉芬的心里像针扎了一样难受。她按照以前贫 苦人家改善生活吃粗粮细作的办法,找来煎饼整子, 将仅有的粮食做成煎饼给伤员吃。经过邓玉芬的悉心 照料,一个又一个的八路军伤病员康复了。他们重新 走上战场,抗击日本侵略者。 1 r and 四싸出坊反打 制而成。行车锅的边缘已经断裂,锅身 上有着长长的裂缝,足足有17个补丁。1938年,八 路军展开反敌"九路围攻"的长乐村战斗。八路军炊 事班班长在战斗中受重伤,临终前 ...
一把木勺一口锅,这些老物件里藏着抗战动人故事
中国新闻网· 2025-09-01 10:13
一把小木勺,胡春花用它为伤员一勺勺喂药喂饭;一方煎饼鏊,邓玉芬用它为战士们烙饼充饥;一口行军锅,打了17个补丁仍在使用,铁锅里的每一道裂 缝,都记录着军民鱼水情的温暖……这些斑驳的物件,藏着血肉铸就的抗战史诗,诉说着那段艰苦岁月里最动人的温情故事。 kk8037799 Jo 明春化肛化技村里木匠做了一个小木 勺,一口一口地送水喂药,这位重伤员的伤情很快得 到好转。 ♀ 地点:山西省武乡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WWW.CHINANEWS.COM. 邓五芬的煎饼签子 这个圆形的、锈迹斑斑的器物,叫作煎饼整子。邓玉 芬把自己的丈夫和五个儿子先后送上前线,自己的家 也成了八路军伤员住所。看着八路军伤病员憔悴的面 容,邓玉芬的心里像针扎了一样难受。她按照以前贫 苦人家改善生活吃粗粮细作的办法,找来煎饼整子, 将仅有的粮食做成煎饼给伤员吃。经过邓玉芬的悉心 照料,一个又一个的八路军伤病员康复了。他们重新 走上战场,抗击日本侵略者。 ♀ 地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中國 狗用 網 WWW.CHINANEWS.COM.CN 打了了 这口80多年前的行军锅直径71厘米,通高49厘米, 这是一把长13厘米的普通止血钳,银白色的表面 ...
在八路军和新四军,十位大将都是什么职务,谁的地位最高
搜狐财经· 2025-08-31 06:22
八路军和新四军干部职务特点 - 八路军师级干部多成长为元帅 新四军师级干部多被授予大将军衔 [1] - 八路军总指挥为朱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参谋长叶剑英 [1] - 115师师长林彪(平型关大捷) 副师长聂荣臻 政训处主任罗荣桓 [1] - 120师师长贺龙(晋西北作战) 129师师长刘伯承 副师长徐向前 [1] - 新四军军长陈毅率部驰骋江南 [1] 十位大将抗战时期职务详情 - 粟裕起步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司令张鼎丞) 1939年任江南指挥部副指挥与陈毅合作 [3] - 皖南事变后粟裕任第1师师长兼苏中军区司令 1944年苏中军区地方武装发展至44万人 [3] - 1945年粟裕任苏浙军区司令指挥更广阔战场 [3] - 徐海东任115师344旅旅长(政委黄克诚) 1939年转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总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 [5] - 徐海东1940年后因健康问题长期休养 未参与解放战争 [5] - 黄克诚任344旅政委 后历任第2/4/5纵队政委或司令兼政委 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3师师长兼政委 [5] - 黄克诚后任苏北军区司令兼政委 [5] - 陈赓任129师386旅旅长(麾下陈再道/李聚奎/谢富治) 1940年后兼太岳军区司令及纵队司令 [5] - 谭政1938年起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兼军委政治部副主任 负责政治宣传和思想工作 [7] - 萧劲光任八路军留守处主任/留守兵团司令(保卫延安) 1942年后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协助贺龙) [7] - 张云逸任新四军参谋长兼第三支队司令 1939年任江北指挥部总指挥(副手徐海东/罗炳辉) [9] - 皖南事变后张云逸任副军长兼第2师师长 常代理陈毅主持工作 1955年享受元帅待遇 [9] - 罗瑞卿任抗大教育长/副校长 1940年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参与百团大战) [9] - 王树声任晋冀豫军区副司令/代司令 后任太行军区副司令 1944年组建河南军区任司令 [9] - 许光达1938年归国任抗大训练部长 1942年任120师独立第二旅旅长兼晋绥军区分区司令(贺龙/吕正操领导) [9] 总体评价 - 十位大将在抗战时期职务虽不及元帅显赫 但在前线/后方/政治/军事各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11] - 为新中国建立奠定坚实基础 [11]
“祖国如今的成就足以告慰烈士” 寻访抗战英烈赵尚志将军后人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31 00:40
东北抗日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起始地,开始时间最早,抵抗时间最长。在这片白山黑水间,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赵 尚志曾浴血奋战,壮烈牺牲。 近日,记者采访了赵尚志将军的侄女——赵战利。她的父亲赵尚朴是赵尚志的二哥,也是一位曾参加过抗日战争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通过她的讲述,来感受 英雄们的丰功伟绩与铁血精神生生不息的传承。 赵尚志是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他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全力投身抗日。他指挥抗日队伍在松花江流域、小兴安岭山麓战斗, 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站在雕像前告慰先辈的老人是赵尚志将军的侄女——赵战利。 赵战利回忆,父亲既不愿提起往事,也不愿孩子以烈士后代的身份在外招摇。在家庭氛围的影响下,关于先辈的事迹,她直到退休后才开始深入了解。 赵战利:赵尚志有的时候在老乡家住了好多日子,老乡都不知道哪个是司令,因为他没有官架子。他穿的是最破的。老乡有一天问战士,哪个是你们司令 啊?战士说,天天给你烧火那个就是我们司令。属于那种最不像官的官,就是这么个人。 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赵尚志侄女 赵战利:我的名字是抗战胜利的意思。在珠河(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尚志市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他们经历的抗战丨号声嘹亮,穿越枪林弹雨
河南日报· 2025-08-30 23:25
个人背景 - 薛进礼12岁加入地方武装并开始学习军号吹奏 在寒冬中坚持练习掌握近百种号谱[3][4] - 1944年2月正式成为冀鲁豫军区第九军分区新四路部队司号员 从连级晋升至团级并参与培养数十名号兵[4] - 1954年复员后在信阳粮食系统工作30余年直至离休[8] 军事经历 - 1944年4月首次参与滑县焦虎镇对日作战 在战斗中负伤且棉裤被血浸透仍坚持三天[5][6] - 1944年6月参与黄河桥战役 在距敌30米处吹响冲锋号引导战士进攻 遭遇敌方炮火反击[7][8] - 1945年作战时头部中弹 弹片留存颅内30余年才被发现 当时仍坚持执行号兵职责[8] 精神传承 - 强调军号虽小但关乎战斗胜负和千军万马性命 始终严肃对待号兵职责[8] - 作为战争幸存者常怀念牺牲战友 见证国家从苦难走向强盛的发展历程[8] - 虽已96岁高龄且军号遗失 但其精神仍如嘹亮军号般持续闪光[9]
专访:捍卫历史真相与正义是不可推卸的共同责任
新华社· 2025-08-30 07:11
韦尔盖奇克与中国抗战历史的缘分还植根于他的家族血脉。他自豪地告诉记者,他的祖父彼得·德米特 里耶维奇·韦尔盖奇克曾是苏联红军战士,在参与解放明斯克后参加了柯尼斯堡战役,再被派往中国参 加解放东北的作战。 韦尔盖奇克表示,白俄罗斯和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付出巨大牺牲,作出重大贡献,并在共同抗击 法西斯的历史中凝结出深厚情谊。80多年前,白俄罗斯和中国的先辈为了正义事业流血牺牲,击败了法 西斯主义;80多年后,捍卫历史真相与正义同样是白中两国人民不可推卸的共同责任。 白俄罗斯战略研究所分析师谢尔盖·韦尔盖奇克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在世界反法西 斯战争中承受了巨大牺牲,这是不容否认的历史事实。中国战场对牵制和最终击溃日本军国主义力量起 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韦尔盖奇克与中国有着深厚渊源。他曾在华深造,并赴卢沟桥、长城抗战遗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 难同胞纪念馆参观,对中国抗战历史有着深刻了解,更深刻知晓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承受的深重苦 难。 在他看来,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之所以能战胜拥有军事技术优势的日本侵略者,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带 领人民坚持斗争,捍卫了国家的自由与独 ...
“铭记历史 同心奋进”主题讲述会在西安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8-30 06:59
活动概况 - 中共西安市委统战部主办"铭记历史 同心奋进"主题讲述会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1] - 活动于8月29日在西安举行 旨在回望抗战历史 传承精神力量 巩固爱国统一战线 服务西安高质量发展[1] 活动内容 - 各民主党派成员代表讲述各自民主党派先辈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 共赴国难的感人故事 包括奔走呼号 浴血沙场 献策献力等事迹[1] - 活动现场举行纪录片《山河同路人——孙蔚如将军抗战纪》首播仪式 以孙蔚如将军率部在中条山抗击日寇事迹为主线 通过史料还原和场景再现展现英雄壮举[1] - 纪录片刻画三秦儿女为守护国家生存 推动民族复兴不惜牺牲的群像 揭示全民族抗战的历史必然与伟大意义[1] 专题解读 - 活动邀请中共西安市委党校统战理论教研部副主任 副教授许成科就统一战线的历史传承与新时代发展作专题解读[1] 领导致辞 - 中共西安市委常委 市委统战部部长贠笑冬强调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永不褪色的精神财富 新时代需从中汲取前行动力[2] - 指出要把握大团结大联合主题 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做好凝聚人心 汇聚力量工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