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搜索文档
《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图片展在莫斯科举行
新华社· 2025-09-27 05:44
新华社莫斯科9月26日电(记者黄河)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俄罗斯胜利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为 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图片展26日在莫斯科开幕。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罗存康致辞说,本次主题展览不仅向广大俄罗斯民众讲述了中国人民英勇 不屈的抗战故事,也展现了中俄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牢不可破的伟大友谊。 俄罗斯胜利博物馆副馆长安娜·卡内申娜说,此次展览是大批档案资料的集中呈现,也是中国人民14年 英勇抗战的鲜活见证,更是对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作用的诠释和全人类永垂不朽的共同记 忆。 俄多所高校学生当天参加了展览开幕式。开幕式结束后,胜利博物馆还组织放映了以南京大屠杀为历史 背景的中国电影《南京照相馆》。 本次展览通过约100张历史照片和20张文物照片,全面展示了中国人民14年浴血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伟大 历程,突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和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所作出 的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同时集中展示了中俄两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并肩作战、相互支援的历 史。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公使衔参赞赵薇在开幕式上说,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彻底打败日 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宣告 ...
寻找照片中的TA·抗战胜利80周年丨这些人这些事,不能忘,不敢忘!
新华社· 2025-09-19 11:47
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 华夏大地上 四万万人不屈抗争 浴血抗战14年 1945年日本正式投降 顽强的中华民族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我们通过老照片 寻找在侵略战争阴影之下 追寻自由、独立、和平的人物 和他们浴血奋战、自强不屈的故事 1931年9月18日 取得了彪炳人类和平史册的伟大胜利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 10多岁的夏淑琴和亲人留下这张合影 本应三代同堂的家庭 只剩下寥寥数人 在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中 她的父母和两个未成年的姐姐惨死日军刺刀之下 她是首位赴日控诉 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幸存者 面对日本右翼"假证人"的污蔑 她毅然拿起法律武器 起诉日本右翼分子名誉侵权 经过近十年的诉讼 她在中国、日本取得全面胜诉 这是历史给予我们最珍贵的启示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只有以史为鉴 幸存后的每一天 她都活成了 历史的见证者 真相的捍卫者 和平的守护者 才能更加珍视和平 寻找照片中的TA·抗战胜利80周年|"我活一天,就要为30万遇难同胞讨一天公道!" ↑↑点击链接↑↑ 一户外国家庭留下了一张全家福 母亲怀抱中的婴儿叫白丽诗 1943年日军占领上海公共租界 10多国的6000余名在 ...
习言道|以史为鉴,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中国新闻网· 2025-09-19 05:55
责编:秦雅楠、王瑞景 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 幕。"94年前,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蹂躏,中国人民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揭开14年浴血奋战序 幕。一起聆听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铭记这段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壮丽史诗。 ...
金秋里,听历史的声息拂过耳畔
新华社· 2025-09-17 13:32
我们清晰感受到,流淌的民族血脉中,先辈的足音始终回响。不屈抗争中淬炼出的伟大抗战精 神,正在新时代的土地上生长出新的力量。 以疤为证,载记忆入血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 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 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 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上的重要讲话,汇聚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奋斗的磅礴伟力。 纪念大会前几天,新华社播发政论《永远做中华民族文明成果与人类和平事业的捍卫者——写在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广大读者的共鸣,正如我们写作时的 感受:再次回望苦难辉煌交织的抗战岁月,思想感情的潮水在心里激荡奔流。 支撑这篇政论的是厚重的历史,包括很多抗战人士和具体场景。文章发表后,广大受众反响热 烈。新华社记者在世界各地继续挖掘,采访对象的讲述带我们再次走入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1937年寒冬的南京,刺刀划破空气的寒意 ...
永远铭记用生命书写的国际友谊(国际观澜)
人民日报· 2025-09-14 22:03
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彻底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在那场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 暗、进步与反动的生死较量中,中国人民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不仅以 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还有力支援了世界其他战场的反法西斯斗争。 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谢唯进、张瑞书、刘景田、张纪等中国志愿者加入国际纵队,为欧洲反法西斯 阵营注入中国力量。1941年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爆发后,毛岸英、唐铎等中国热血青年毅然投身到抗击纳 粹德军的行列中,中国女记者胡济邦冒着炮火全程经历并忠实记录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留下一个个感人 故事。西欧战场上也有中国人的身影。1940年后,多达两万名华人海员与英国海员并肩穿越大西洋和英 吉利海峡上的炮火,为盟军输送军火和必需品。1942年,中国政府派遣24名海军学员赴英受训,其中20 人于1944年参与执行诺曼底登陆行动的海军主攻、反潜护航和防空警戒任务。 在极其艰难的处境下,中国人民秉持人道主义精神,多次自发营救盟国士兵。日本偷袭珍珠港后,1942 年4月,美国空军16架B—25轰炸机奔袭日本,由于油料不足,杜立特中校等飞行员在中国弃机跳伞, 中 ...
世界不应忘记中国抗战历史意义(国际论道)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7 22:16
纪念活动核心意义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展示中国维护和平的坚定承诺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 [2][10][11] - 活动吸引众多外国政要参加 体现国际社会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共同纪念 [2][5] 阅兵展示内容 - 展示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成果 包括新一代武器装备如高超音速导弹和无人系统 [3][5] - 受阅官兵通过高强度训练展现高度纪律性和协调性 体现军队实力 [2] - 维和部队方队参与检阅 彰显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 [4] 历史贡献与国际评价 -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 牵制日军50%以上海外兵力 [6][7] - 西方二战叙事长期忽视中国贡献 中国纪念活动是对西方垄断二战记忆的有力反驳 [7][8] - 罗斯福 丘吉尔 斯大林等领袖均承认中国对战争结局的决定性影响 [7] 技术创新与国防实力 - 阅兵展示最新型尖端武器 包括高超音速导弹和无人系统 标志中国崛起为国防创新领军者 [3][5] - 中国军队结构改革提升作战能力 增强维护世界和平的实力 [5] 国际影响与外交意义 - 多国领导人出席活动 反映中国在维护地区稳定进程中不断攀升的影响力 [2][5] - 中国通过阅兵向世界传递实力与影响力 展现民族自豪感和对未来的自信 [10][11] 和平发展理念 - 中国重申对和平与共同发展的承诺 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10][11] - 阅兵结束时放飞8万羽和平鸽 象征对和平的寄望 [10] - 中国坚持不诉诸战争而崛起 维护主权而不侵犯任何国家 成为世界秩序的积极参与者 [11] 社会反响与纪念氛围 - 北京街头设置多组立体花坛 吸引市民和游客打卡 营造浓厚纪念氛围 [5] - 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出现数百个热门话题 洋溢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 [5]
海外人士谈抗战丨专访: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访亚美尼亚-中国友好协会主席阿瓦基扬
新华网· 2025-09-07 12:48
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 - 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1] - 中国牵制了大量日军主力 有力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 [3] - 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和独立进行了英勇斗争 付出了巨大牺牲 [3]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 - 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5] - 中国共产党优秀将领凭借战略智慧 坚毅性格以及对祖国解放事业的忠诚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上写下功勋卓著的篇章 [5] 亚美尼亚与中国的历史联系 - 亚美尼亚人作为苏联红军的一部分 曾和中国军民并肩作战 [5] - 共同战斗的情谊为亚中现代关系奠定了基础 [5] - 亚美尼亚是古丝绸之路上沟通东西方的重要枢纽 亚中人民友好交往历史源远流长 [5] 亚中友好交流现状 - 阿瓦基扬从事对华友好事业已有30多年 经常组织亚中民间交流活动 [5] - 双方友好合作让彼此更加了解 友谊和交流不断巩固和发展 [5]
海外人士谈抗战|专访: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访亚美尼亚-中国友好协会主席阿瓦基扬
新华社· 2025-09-07 11:00
中国反法西斯战争历史贡献 - 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1]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要战线之一 牵制大量日军主力并促进全面胜利[1] - 中国每一寸土地的解放依靠勇气和鲜血 人民为自由独立进行英勇斗争并付出巨大牺牲[1]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 - 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斗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1] - 中国共产党优秀将领凭借战略智慧 坚毅性格和对解放事业的忠诚写下功勋卓著篇章[1] 亚美尼亚与中国历史联系 - 亚美尼亚人作为苏联红军一部分曾与中国军民并肩作战[1] - 共同战斗情谊为亚中现代关系奠定基础[1] - 亚美尼亚是古丝绸之路上沟通东西方的重要枢纽 两国人民友好交往历史源远流长[2] 双边关系发展现状 - 双方友好合作促进相互了解 友谊和交流持续巩固发展[2] - 亚美尼亚-中国友好协会主席从事对华友好事业30多年 经常组织民间交流活动[1]
海外人士谈抗战丨专访:中国抗战胜利具有“深远的国际影响”——访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共产党前总书记卡瓦·马哈茂德
新华网· 2025-09-06 13:10
抗日战争历史意义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具有深远的国际影响 为构建合理公正的战后国际新秩序奠定基础 [1] - 中国战场是东方主战场 以3500多万军民伤亡代价挽救国家民族并捍卫世界和平 [1] - 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全国人民 以民族气节和凝聚力取得抗战胜利 [1] 国际认知与当代启示 - 西方学者常将反法西斯战争与欧洲战场等同 但中国1931年就打响反法西斯第一枪 [1] - 中国80年来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践行多边主义并通过改革开放为世界稳定注入动力 [2] - 当前单边主义抬头背景下 需以史为鉴铭记历史经验 和平发展仍是时代主题 [2]
海外人士谈抗战丨专访: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被西方严重低估——访英国“里斯本丸”纪念协会主席安东尼·琼斯
新华网· 2025-09-06 10:54
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 - 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牵制了日军兵力阻止日军进一步扩张并为盟军在其他战场集中力量争取了关键空间中国军民承受了巨大苦难[1] - 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被西方严重低估西方对中国在这一战争中贡献的认知绝对不足[1] "里斯本丸"沉船事件的历史意义 - 1942年10月日军征用的"里斯本丸"号客货船在运送1800多名英军战俘从香港赴日途中因未显示战俘运输标识在浙江舟山群岛海域被美军潜艇鱼雷击中[1] - 沉船之际东极岛的中国渔民冒着被日军机枪打中的风险营救落水英国战俘成功救起384人[1] - 幸存者家属2024年成立"里斯本丸"纪念协会并在英国国家纪念植物园的沉船事件纪念碑前组织纪念活动[2] 历史纪念与传播活动 - 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和电影《东极岛》在中英等国上映有助于西方国家民众了解和铭记这段历史[2] - 2024年5月安东尼·琼斯与多名幸存者后人到访舟山参加了东极渔民营救英俘纪念碑揭幕仪式[2] 国际秩序与多极化发展 - 维护战后国际秩序至关重要这一秩序建立在世界绝不能再次陷入毁灭性局面的共识之上[2] - 促进世界多极化意味着要确保所有国家无论大小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都能共享发展成果[2] - 中国作为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在实现上述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