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保护

搜索文档
台积电2nm泄密,日企解雇一人
观察者网· 2025-08-08 06:14
8月7日,彭博社报道称,东京电子株式会社宣布解雇其台北分公司的一名员工,这是自台当局逮捕六名 涉嫌窃取台积电商业机密的嫌疑人以来,该公司首次公开发表声明。 这家日本芯片设备制造商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正在配合正在进行的调查,但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有任何数 据与第三方共享。 8月6日,据智通财经报道称,台积电全力冲刺年底前量产2纳米先进制程之时,却被曝出重大泄密事 件。台积电8月5日证实,因2纳米制程商业秘密泄漏开除多名员工。 台积电指出,近期在常规的监控情况下侦测到违规行为,经内部调查发现涉及商业秘密泄漏情况。由于 公司建立全面及完备的监控机制,得以及早发现,已对涉事违规人员进行严厉惩处,并采取相关法律行 动,此案已进入司法程序。 台积电强调,对任何违反公司保护商业秘密规定,以及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秉持零容忍的态度,绝对从 严处理,追究到底。 经调查,此次事件约有10人涉案。其中1人为跳槽至东京电子的台积电前员工,已被收押。他与过去在 台积电工作期间认识的先进制程研发人员取得联系,从而获得台积电商业秘密。 智通财经称,有6人为研发中心人员,因在职期间通过网络传送2纳米相关资料,已被台积电调离原单 位。 另3人为2纳米试 ...
界面早报 | 就理想i8碰撞测试相关方发布联合声明;特朗普对印度加征25%的额外关税
搜狐财经· 2025-08-06 23:16
电影行业 - 2025年暑期档总观影人次突破2亿[1] 汽车行业 - 理想汽车、中国汽研及东风柳汽联合倡议行业严格自律 杜绝不当竞争行为 聚焦车辆安全性能提升与技术创新[2] 半导体行业 - 台积电因2纳米制程商业秘密泄漏事件开除多名员工 涉案约10人 包括1名前员工被收押 6名研发人员调离 3名试产人员被开除并移交司法部门[3] 上市公司监管 - *ST东通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黄永军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4] 国际贸易政策 -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印度商品加征25%额外关税 以回应印度继续进口俄罗斯石油[5] 科技公司投资 - 苹果将增加1000亿美元的美国投资承诺[6] 货币政策 - 美联储官员卡什卡利表示今年降息两次似乎合适 若通胀因关税上升可能暂停降息或加息[7]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道指涨0.19% 纳指涨1.21% 标普500涨0.73%[8] - 苹果股价大涨超5% 亚马逊涨4% 特斯拉涨超3%[8] - 知名零售商及消费电子板块涨幅居前 Shopify涨超21% 沃尔玛涨超4%[8] - 减肥药及化学制品板块跌幅居前 陶氏化学跌超4% 诺和诺德跌近4%[8] - AMD因业绩不及预期跌超6% 超微电脑跌超18% Snap跌超17%[8]
董明珠那句话含金量还在上升!国产芯片监管需加强,堵住“后门”
搜狐财经· 2025-08-05 10:46
案件判决与处罚 - 上海第三人民法院于2025年7月28日对张琨等14人侵犯商业秘密罪作出判决,主犯张琨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及5年行业禁入 [1][20] - 14人犯罪团伙合计罚金达1350万元,尊湃通讯公司账户9500多万元现金被冻结清算,公司强制解散且所有技术资料依法销毁 [22] 技术窃取细节 - 尊湃通讯通过U盘拷贝、拍照、截屏、手抄及隐藏加密硬盘等方式窃取华为芯片核心技术,服务器中查获证据显示40个关键技术点与华为商业秘密达90%以上同一性 [9][18][25] - 被窃取的WiFi6芯片项目投入超9亿元人民币研发资金及数年工程师心血,14名核心研发人员涉及违规离职 [14][16] 资本运作与公司发展 - 尊湃通讯2011年成立后获A轮融资3亿元人民币,公司估值迅速攀升至15亿元,资本过度追捧创始人背景而忽视技术来源审查 [5][7][12] - 行业自主研发WiFi6基带代码需消耗数千万美元及3年时间,但资本快速涌入助长技术窃取投机行为 [10][31] 行业影响与自主创新进展 - 案件印证内部监管重要性,华为承认经济损失赔偿无法弥补核心竞争力流失及技术领先窗口期延误 [16][18] - 同期国内芯片领域取得突破:湖北梦芯科技发布全球首款北斗优先全频点高精度芯片,龙芯中科推出100%自主知识产权工控芯片,华为昇腾算力达英伟达同级系统1.6倍 [26][27] 人物背景与争议言论 - 创始人张琨具美国留学及高通工作经历,曾任华为海思技术总监,其海归背景加剧行业对"内部挖墙脚"风险的关注 [5][16][26] - 董明珠4月22日"防海归间谍"言论引发争议,但案件判决结果间接佐证其关于内部监管加强的观点 [3][24]
解开芯片高管“背叛”疑云
人民网· 2025-08-04 00:48
"王总,你看看小芯公司的宣传册,上面这个人是不是你们公司郭总?他啥时候跳槽的?" "老郭?他没有跳槽,你是不是看错了?"面对客户的疑问,上海某智能科技公司的负责人王总接过 宣传册,的确看到了郭某的照片,旁边还赫然标注着"首席运营官"头衔。 访问记录显示,这并非郭某第一次私自传输公司数据,在此之前的一个多月里,郭某有过多次登录 记录,而这段时间,正好在郭某任小芯公司首席运营官头衔之后。难道郭某早已找好下家,并准备拿公 司的核心数据纳投名状?王总赶紧报了警。 郭某接到警方电话后,主动配合调查,承认他确实从公司的服务器中传输了大量数据到个人网盘 中,但声称:"只是出于工作需要,为了给公司数据备份。" 当调查逐渐深入,公安机关发现,公司服务器具备自动备份功能,结合郭某与竞争对手的紧密联 系,种种迹象表明,郭某的辩解站不住脚。再次来到审讯室,郭某终于承认,私自下载、复制公司核心 数据是因为与其他股东矛盾激化,担心自己被边缘化,遂试图以技术资料作为"筹码",另谋他途。 某公司作为一家专业从事芯片研发的高科技公司,已获得数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郭某不仅是公 司的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还持有公司的股份和表决权,何以悄然现 ...
窃取华为芯片技术!14人被判刑,罚款超千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2 13:39
案件判决与侵权事实 - 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对尊湃侵犯华为商业秘密案件做出一审判决,14名前华为海思员工被判处有期徒刑(5人实刑,首犯6年),总计罚款1350万元 [1] - 2021年2月,华为海思原高管张某、刘某等人设立科技公司,通过高薪、股权利诱诱导研发人员跳槽,并在离职前非法获取芯片技术信息 [1] - 侵权芯片技术有40个技术点与原商业秘密密点具有90%以上同一性,构成实质性相同 [1] 尊湃科技背景与发展 - 尊湃通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为张琨,原华为海思员工,曾在Wi-Fi芯片领域深耕多年,2019年离职后于2021年创立尊湃通讯 [1] - 公司迅速集结多名华为旧部,声称打造"国产Wi-Fi 6/7芯片",但产品开发速度与技术路径与华为内部项目高度相似 [1] - 成立一年完成超3亿人民币融资,2022年5月宣布超募完成数亿人民币Pre-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小米集团、湖杉资本等 [2] 小米集团的投资与声明 - 小米集团旗下瀚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于2022年参与某芯片公司融资,强调此为正常财务投资行为 [2] - 小米表示既不是最早、最大或主导投资者,也不参与该公司直接管理和运营,与其无知识产权或技术合作 [2][3] - 小米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坚决反对通过不法手段窃取商业秘密的行为 [3] 融资与投资方 - 尊湃通讯2021年5月完成近亿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由高榕资本领投,江北佳康科技跟投 [2] - Pre-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小米集团、湖杉资本、天际资本、嘉御资本、上海科创旗下海望资本、平治信息等 [2] - 参与多轮融资的包括多支国家与地方政府产业发展基金及20多家财务投资机构 [2]
14名前海思员工剽窃华为芯片技术获刑!
证券时报· 2025-08-02 08:04
案件判决与处罚 - 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于2025年7月28日对尊湃通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侵犯华为商业秘密案作出一审判决 14名前海思员工被判处有期徒刑 其中5人实刑 总计罚金1350万元 [1] - 主犯张某因侵犯商业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并处罚金300万元 其余13名员工分别被判处2至5年不等刑期 并处罚金20万元至150万元不等 [1] 公司背景与违法行为 - 尊湃通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 注册资本约330万元 曾用名"上海尊湃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主营专业设计服务、集成电路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 [1] - 2021年2月 权利公司原高管张某、刘某等人为牟取非法利益 在离职后设立科技公司 以高薪和股权利诱方式诱导原权利公司研发人员跳槽 指使人员在离职前通过摘抄、截屏等方式非法获取芯片技术信息 [2] - 侵权芯片技术与权利公司相关技术构成实质性相同 导致权利公司商业秘密灭失 损失根据研发成本、收益等商业价值认定 [2] 案件侦破过程 - 2023年12月21日 上海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总队通报成功侦破侵犯芯片技术商业秘密案 抓获犯罪嫌疑人14名 在公安部指挥和江苏警方配合下完成 [1][2] - 张某、刘某等4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因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被依法执行逮捕 其余10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取保候审 [2] 企业知识产权立场 - 华为注重自有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保护 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 禁止员工不当获取、披露、使用及处置他人商业秘密 [2]
重罚!窃取华为芯片技术!14人被判刑,罚款超千万
券商中国· 2025-08-02 07:42
案件判决结果 - 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对尊湃侵犯华为商业秘密案件做出一审判决,14名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其中5人实刑,首犯张某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00万元 [2][4] - 其他被告人刑期从1年至5年不等,罚金总计1350万元,其中周某被判5年罚金120万元,刘某被判4年6个月罚金150万元 [4][5] - 部分被告人适用缓刑,如张某某被判2年6个月缓刑2年6个月并处罚金100万元,王某某被判1年9个月缓刑1年9个月并处罚金70万元 [4][5] 侵权行为细节 - 2021年2月前华为海思高管张某、刘某设立科技公司,通过高薪和股权诱导华为研发人员跳槽,指使员工离职前以摘抄、截屏方式窃取芯片技术 [2][9] - 侵权芯片技术经鉴定有40个技术点与华为商业秘密90%以上同一性,构成实质性相同,导致华为商业秘密灭失 [2][9] - 尊湃科技创始人张琨原为华为海思Wi-Fi芯片领域专家,2019年离职后于2021年创立公司,产品开发路径与华为内部项目高度相似 [5] 案件影响与处置 - 上海警方查扣存储侵权技术的服务器7台,法院裁定冻结尊湃科技银行存款9500万元或等值财产 [6] - 该案被定性为破坏公平竞争营商环境的重大商业秘密侵权案件,涉及芯片产业核心技术的非法转移 [6][9] - 尊湃科技曾宣称要打造国产Wi-Fi 6/7芯片,但技术来源存在争议,案件曝光后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5][9]
尊湃剽窃华为芯片技术 前海思14名员工获刑 被罚135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2 06:34
案件判决结果 - 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尊湃侵犯华为商业秘密案,14名前海思员工被判处有期徒刑(其中5人实刑),总计罚金1350万元 [1] - 主犯张某被判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300万元,其余13人刑期2至5年不等,罚金20万至150万元不等 [1][6] 财产保全措施 - 2023年8月上海海思申请冻结尊湃通讯及关联公司银行存款9500万元或等值财产,法院裁定执行 [3] 尊湃通讯融资情况 - 成立一年内完成超3亿人民币融资,包括2022年5月数亿人民币Pre-A轮融资(小米集团、湖杉资本等参与)及2021年5月近亿人民币天使轮融资(高榕资本领投) [4] 商业秘密侵权细节 - 侵权芯片40个技术点与华为商业秘密密点90%以上同一性,构成实质性相同 [8] - 张某团伙通过高薪利诱原华为研发人员非法获取芯片技术信息,导致华为商业秘密灭失 [5] 警方行动与小米声明 - 2023年4月上海警方抓获14名涉案人员,在侵权芯片量产前查处 [10] - 小米声明其投资尊湃通讯仅为财务投资,未参与管理或技术合作,否认涉商业秘密窃取 [10][11]
尊湃剽窃华为芯片技术,前海思14名员工获刑,被罚135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2 06:31
案件判决与处罚 - 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对尊湃侵犯华为商业秘密案件做出一审判决,14名前海思员工被判处有期徒刑,总计罚金1350万元 [1] - 主犯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300万元,其余13人刑期2-5年不等,罚金20-150万元不等 [1][6] - 法院裁定冻结尊湃通讯及其关联公司银行存款9500万元或等值财产 [3] 侵权行为细节 - 侵权芯片技术有40个技术点与华为商业秘密具有90%以上同一性,构成实质性相同 [8] - 前华为高管张某等人设立科技公司,通过高薪股权诱导研发人员跳槽并窃取芯片技术信息 [5] - 窃密行为导致华为商业秘密灭失,损失按研发成本和商业收益计算 [8] 公司融资情况 - 尊湃通讯成立一年完成超3亿人民币融资,包括Pre-A轮数亿元融资 [4] - 投资方包括小米集团、湖杉资本、天际资本等20多家机构 [4][10] - 2021年完成近亿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由高榕资本领投 [4] 执法行动与影响 - 上海警方2023年4月在沪苏两地抓获14名涉案核心成员,在侵权芯片量产前及时查处 [10] - 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灭失,对芯片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具有警示意义 [8][10] 小米集团声明 - 小米澄清其投资尊湃通讯仅为财务投资行为,不参与公司管理运营 [10][11] - 强调与尊湃通讯无任何知识产权或技术合作,反对窃取商业秘密行为 [10][11] - 指出参与尊湃融资的还有多支政府产业基金和20多家财务投资机构 [10][11]
尊湃侵犯华为商业秘密案一审判决:首犯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总计罚金1350万
搜狐财经· 2025-08-01 16:17
案件判决结果 - 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对尊湃侵犯华为商业秘密案件做出一审判决,14名被告被判处有期徒刑,总计罚金1350万元 [1] - 主犯张某被判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300万元,其他被告刑期从1年至5年不等,罚金从20万元至150万元不等 [4] 案件背景与细节 - 2021年2月,前海思高管张某、刘某等人离职后设立科技公司,通过高薪和股权诱导多名原公司研发人员跳槽 [3] - 涉案人员在离职前通过摘抄、截屏等方式非法获取华为芯片技术信息,并用于同类芯片设计 [3] - 侵权芯片技术有40个技术点与华为商业秘密的密点具有90%以上同一性,构成实质性相同 [3] - 窃密行为导致华为商业秘密灭失,损失根据研发成本和商业收益认定 [3] 案件调查与抓捕 - 上海警方在公安部和江苏警方配合下侦破案件,抓获14名犯罪嫌疑人,查扣7台存储侵权技术的服务器 [3] - 张某、刘某等4名主犯被逮捕,其余10人被取保候审 [3] 涉事公司信息 - 媒体指出涉事公司为尊湃通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