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

搜索文档
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会计监管报告
证监会发布· 2025-08-15 10:18
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披露情况 - A股市场共有5413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 其中主板3185家 创业板1377家 科创板586家 北交所265家 [2] - 按期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中192家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包括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56家 带持续经营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35家 同时带强调事项段和持续经营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8家 保留意见72家 无法表示意见21家 [2] 证监会会计监管报告主要结论 - 上市公司总体能够较好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财务信息披露规则 [3] - 部分公司在收入确认 长期股权投资与企业合并 金融工具 资产减值 非经常性损益等方面存在会计处理或信息披露错误 [3] 证监会后续监管措施 - 持续跟进审阅发现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并严格按规定进行后续监管处理 [3] - 进一步加强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监管 完善监管工作机制 提升监管效能 [3] - 针对市场热点难点会计问题加强实践指导 提升执行会计准则和信披规则的一致性与有效性 [3] 对上市公司及中介机构的要求 - 应高度重视会计监管报告指出的问题 及时改正财务报告错误 [3] - 增强理解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及财务信息披露规则的能力 [3] - 认真稳妥做好财务报告信息披露工作 提升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3]
华映科技: 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4 16:3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7.21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8.65亿元下降16.6% [3] - 净亏损为4.77亿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5.64亿元收窄15.4% [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723元,较2024年同期的-0.2039元有所改善 [3] 资产负债结构 - 总资产从期初的58.93亿元下降至52.15亿元,减少11.5% [1] - 货币资金从5.00亿元减少至2.99亿元,下降40.2% [1] - 短期借款从12.28亿元降至10.74亿元,减少12.5% [1]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从9.97亿元增至10.87亿元,增长9.0% [1]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0.71亿元,较2024年同期2.01亿元的正向现金流大幅恶化 [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0.30亿元,较2024年同期-0.33亿元略有改善 [5]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0.96亿元,较2024年同期-1.21亿元明显好转 [5] 所有者权益变动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12.97亿元降至8.19亿元,下降36.9% [1] - 未分配利润为-11.11亿元,较期初-10.63亿元进一步扩大 [1] - 其他综合收益为-1,637万元,较期初-1,433万元有所下降 [1] 成本费用分析 - 营业总成本从13.71亿元降至11.70亿元,减少14.7% [3] - 研发费用从0.76亿元降至0.74亿元,下降2.8% [3] - 财务费用从0.98亿元降至0.93亿元,减少5.3% [3] - 利息费用从1.05亿元降至0.76亿元,下降27.6% [3] 业务结构特征 - 公司属光学光电子-面板行业,主要从事OLED平板显示屏、显示屏材料制造等业务 [10] - 应收账款从0.81亿元降至0.38亿元,减少53.1% [1] - 存货从2.02亿元降至1.56亿元,减少22.8% [1] - 固定资产从44.18亿元降至40.56亿元,减少8.2% [1]
利民股份: 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4 16:3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达24.52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2.98亿元增长6.7% [5] - 净利润实现2.81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715万元大幅增长657% [6] - 基本每股收益0.69元,显著高于2024年同期的0.09元 [6] 资产负债结构 - 总资产67.78亿元,较期初66.60亿元增长1.8% [3] - 货币资金6.47亿元,较期初6.66亿元下降2.9% [1] - 应收账款5.99亿元,较期初3.70亿元增长61.9% [1] - 短期借款8.78亿元,较期初7.63亿元增长15.0% [3] - 所有者权益合计35.39亿元,较期初26.96亿元增长31.2% [3]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144万元,较2024年同期-1.14亿元改善明显 [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653万元,较2024年同期-5073万元有所扩大 [7]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817万元,较2024年同期-1.19亿元有所改善 [7] 成本费用分析 - 营业总成本21.67亿元,较2024年同期22.05亿元下降1.7% [5] - 研发费用8265万元,较2024年同期6285万元增长31.5% [5] - 财务费用3148万元,较2024年同期3836万元下降17.9% [5] 子公司表现 - 母公司营业收入18.39亿元,较2024年同期15.30亿元增长20.2% [6] - 母公司净利润3.26亿元,较2024年同期-2929万元显著改善 [7] 权益变动 - 资本公积14.81亿元,较期初8.30亿元增长78.4% [3] - 未分配利润13.70亿元,较期初12.06亿元增长13.6% [3] - 股本4.41亿元,较期初3.67亿元增长20.2% [3] 业务特征 - 公司主营农药批发零售业务,同时涉及化工产品销售、生物有机肥料研发等多元化业务 [15] -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显示公司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5] - 应收账款大幅增加,可能反映销售政策变化或行业回款周期延长 [1]
康达新材: 成都中科华微电子有限公司审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4 16:39
审计意见 -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对成都中科华微电子有限公司2024年12月31日及2025年3月31日的合并及母公司财务报表出具无保留审计意见 确认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 公允反映公司财务状况 [1][2] 合并资产负债表关键数据 - 2025年3月31日总资产达291,835,115.98元 较2024年末273,351,433.20元增长6.8% [6][7] - 货币资金从2024年末45,371,125.51元降至24,309,890.19元 减少46.4% [6] - 应收账款从107,341,392.58元增至128,210,955.65元 增长19.4% [6] - 短期借款从54,707,708.77元增至66,708,742.10元 增长21.9% [6] - 应付股利保持22,400,000元不变 [6] - 未分配利润从51,118,408.94元增至71,279,595.67元 增长39.5% [7] 合并利润表现金流表现 - 2025年1-3月营业总收入48,022,888.82元 相当于2024年度100,528,105.71元的47.8% [7] - 研发费用从2024年度14,764,381.38元降至2025年1-3月3,494,906.00元 [7] - 净利润2025年1-3月为20,126,922.77元 2024年度为32,905,827.02元 [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 2025年1-3月为-13,175,072.81元 2024年度为-14,740,200.20元 [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扩大 2025年1-3月达16,259,345.86元 主要因购建长期资产及投资支付 [8] 母公司财务数据 - 母公司2025年3月31日总资产293,655,452.54元 较2024年末262,855,651.53元增长11.7% [9][10] - 母公司应收账款从102,017,970.14元增至123,059,327.07元 增长20.6% [9] - 母公司2025年1-3月营业收入47,960,286.93元 净利润22,055,297.85元 [10]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 辽宁四和微科技有限公司持股74.07% 为控股股东 [12] - 公司拥有南宁国芯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和辽宁晶测科技有限公司2家子公司 [12] - 公司主营半导体分立器件、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设计生产销售业务 [12] 会计政策与合并方法 - 公司采用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 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 [13][14] - 金融工具按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分类为摊余成本、公允价值计量等类别 [19][20] - 应收账款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减值准备 [26]
翔鹭钨业: 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4 16:2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930,975,109.13元,较2024年同期901,756,396.79元增长3.24% [4] - 净利润18,383,566.00元,相比2024年同期净亏损10,348,265.39元实现扭亏为盈 [5] - 基本每股收益0.06元,较2024年同期-0.04元显著改善 [5] 资产负债结构 - 总资产2,147,073,794.71元,较期初2,061,697,688.87元增长4.14% [1] - 货币资金121,074,489.97元,较期初135,545,337.26元下降10.67% [1] - 存货780,621,778.93元,较期初717,692,006.36元增长8.77% [1] - 短期借款582,954,247.97元,较期初529,044,499.01元增长10.19% [1] - 应付债券从期初290,797,818.36元降至0元,债务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2] 现金流量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9,442,396.09元,较2024年同期-15,788,339.92元进一步恶化 [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2,625,008.79元,较2024年同期-47,369,033.94元大幅改善 [6]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4,280,064.76元,较2024年同期85,118,521.15元由正转负 [7] 所有者权益变动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082,097,343.56元,较期初764,574,904.66元增长41.53% [2] - 资本公积548,905,375.20元,较期初240,820,109.75元增长127.96% [2] - 未分配利润116,864,091.22元,较期初98,480,525.22元增长18.67% [2] 成本费用控制 - 营业成本834,643,930.08元,占营业收入比重89.65% [4] - 研发费用30,844,034.90元,较2024年同期31,799,579.12元下降3.00% [4] - 财务费用20,337,680.45元,较2024年同期22,848,754.98元下降10.99% [4] 业务规模与行业地位 - 公司系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企业,主营钨精矿、钨制品及硬质合金加工销售 [12] - 总股本327,172,422.00元,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交易 [12] - 应收账款332,612,801.67元,较期初299,872,980.82元增长10.92%,显示业务规模扩张 [1]
石基信息: 北京中长石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1-4 月、2024年度备考审阅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4 13:12
公司基本情况 - 北京中长石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2月,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65号—A11层,总部办公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65号石基信息大厦,公司为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企业 [2] - 公司属于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主要为酒店、餐饮、零售、休闲娱乐等大消费行业提供信息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3] 资产重组方案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向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张育宏和张伟购买其持有的深圳市思迅软件股份有限公司13.50%的股份,具体包括上海云鑫持有的9.86%股份(对应10,450,000股)、张育宏持有的2.56%股份(对应2,718,125股)及张伟持有的1.08%股份(对应1,144,375股),合计标的资产为思迅软件14,312,500股 [3] - 交易前公司持有思迅软件66.23%股份,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将提升至79.73%,交易前后思迅软件均为公司控股子公司,控制权保持不变 [3] 备考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 备考合并财务报表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2025年修正)》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6号》相关规定编制,专用于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不适用于其他用途 [4][5] - 财务报表假设资产重组事项已于2023年12月31日完成,架构自2024年1月1日已存在,交易对价基于评估结果确定为人民币33,089,770元,交易对价高于股本部分全部计入资本公积,未考虑利息费用影响 [6] - 财务报表未包括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变动表及完整附注,非完整财务报表,且未考虑重组产生的费用、支出和税收影响 [5][7] 会计政策概要 - 公司采用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境外子公司按经营环境确定记账本位币后折算为人民币 [8] - 金融资产按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13][14] - 收入确认原则基于客户取得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点,具体业务包括软件产品销售、云架构软件服务、商品销售、系统集成、技术支持与维护、一次性技术开发、业务推广费及支付业务手续费收入 [37][40][41][42] - 研发支出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开发阶段支出在满足技术可行性、意图使用、预期经济利益、资源充足及支出可靠计量条件下予以资本化 [32]
石基信息: 深圳市思迅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1-4 月、2024年度、2023年度审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4 13:12
审计意见与基础 - 审计机构对深圳市思迅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12月31日、2024年12月31日及2025年4月30日的合并及母公司财务报表出具无保留审计意见,认为其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公允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1][2] - 审计工作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执行,审计证据充分适当,为审计意见提供基础 [2] 关键审计事项 - 营业收入确认为关键审计事项,因收入金额重大且是公司主要利润来源,存在较高错报风险及管理层操纵收入的固有风险 [2][3] - 2023年、2024年及2025年1-4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374.90万元、33,099.23万元及36,435.98万元 [3] - 审计应对程序包括评价内部控制、比较同业政策、执行分析程序、检查支持性文件、函证客户、测试截止期间及检查期后回款等 [2][3][4] 公司基本情况 - 深圳市思迅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4月27日,注册地址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软件产业基地,属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0] - 公司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通过集合竞价方式交易,主要从事支付技术服务、自研标准化软件及配套硬件销售业务 [10]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注册资本为106,035,000.00元 [10] 重要会计政策 - 公司财务报表编制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及证监会相关规定,以持续经营为基础 [10][12] - 金融资产按业务模式及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16][17][18][19][20]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发出存货采用加权平均法,存货跌价准备按单个项目计提 [27] - 收入确认政策区分不同业务类型:支付技术服务在服务接受时确认;买断式软件销售在密钥激活或发送后确认;硬件销售在客户签收后确认;技术开发在验收后确认;技术支持与服务按服务进度或完成时确认 [36][37] 税项及优惠政策 - 公司享受软件产品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部分即征即退政策 [49] - 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适用15%企业所得税税率,子公司思迅网络2022-2024年执行12.5%税率,2025年预计为15%;子公司奥凯软件作为小型微利企业适用减按25%应纳税所得额且按20%税率征收 [49][50][51] 合并财务报表主要项目 - 2025年4月30日货币资金为340,026,466.34元,其中银行存款339,864,044.53元(含3.1亿元定期存款),其他货币资金162,421.81元 [51] - 2025年4月30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为1,509,231.43元,主要为净值型理财投资 [52] - 2025年4月30日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22,187,016.29元 [52]
法尔胜: 2022年至2024年度审计报告书(中兴华审字(2025)第023318号)
证券之星· 2025-08-14 11:19
审计意见与基础 - 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对江苏法尔胜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至2024年合并及母公司财务报表出具无保留审计意见,认为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公允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1][2] - 审计工作遵循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执行,审计证据充分适当,会计师事务所独立于公司并履行职业道德责任 [2] 关键审计事项 - 收入确认为关键审计事项,因收入是重要财务指标且存在管理层操纵确认时点的固有风险,审计程序包括评估收入确认政策、测试内部控制、核查销售合同及支持文件、执行分析程序、验证客户关联关系及执行函证程序 [2][3][4] - 商誉减值测试为关键审计事项,因收购大连广泰源环保科技形成商誉账面余额30,826.21万元,2024年、2023年、2022年累计计提减值准备分别为23,239.02万元、21,356.78万元、5,110.03万元,期末账面价值分别为7,587.19万元、9,469.43万元、25,716.18万元,审计程序包括评估减值测试内部控制、复核管理层关键假设如收入增长率及折现率、检查外部评估机构报告 [4][5] - 存货、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减值确认为关键审计事项,2024年、2023年固定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375.35万元、4,879.16万元,无形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1,575.15万元、6,189.87万元,审计程序包括测试存货管理内部控制、执行存货监盘、进行截止测试及复核跌价准备计提 [6][7] 公司基本情况 - 江苏法尔胜股份有限公司原名江阴钢绳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3月设立,经多次送股、配股及非公开发行,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发行股本41,950.3968万股,注册资本41,950.3968万元,注册地址江苏省江阴市澄江中路165号 [10][11][12]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金属制品业务(生产销售钢丝产品如轮胎钢帘线、胶管钢丝)和环保业务(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开发生产及运营管理服务) [12]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 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基础,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及证监会披露规定编制,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主,资产以历史成本计量 [13] - 会计年度为公历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境外子公司按经营环境货币记账 [14] 重要会计政策 - 企业合并区分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同一控制下按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账面价值计量,非同一控制下按购买日公允价值计量合并成本 [14][15][16] - 金融资产按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负债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或以摊余成本计量 [30][31][32] - 金融资产减值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计量,按一般方法或简化方法计提准备,对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始终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 [37][38][39]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跌价准备按单个或类别存货计提,发出计价采用加权平均法 [43] - 长期股权投资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投资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初始投资成本按企业合并类型或其他方式确定,处置时差额计入损益 [48][49][50][51][53][54][56]
美盈森: 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4 11:1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达到19.49亿元,同比增长5.46%,主要来自主营业务收入增长[5] - 净利润为1.57亿元,同比增长10.82%,综合收益总额同比增长10.84%至1.57亿元[6] - 基本每股收益0.115元,较上年同期0.0981元增长17.23%[6] 资产负债结构 - 总资产74.24亿元,较期初71.41亿元增长3.96%,主要因流动资产增加[2] - 货币资金15.55亿元,较期初14.79亿元增长5.14%[2] - 短期借款大幅增长39.52%至11.54亿元,应付票据下降21.72%至4.53亿元[3] - 所有者权益合计45.13亿元,较期初45.57亿元小幅下降0.94%[3]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0亿元,同比增长30.58%[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03亿元,主要因投资支付增加[7]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51亿元,同比增长301.78%,主要来自借款增加[7] 业务成本结构 - 营业成本14.22亿元,同比增长7.35%[5] - 研发费用6240.94万元,同比下降4.69%[5] - 财务费用为负值-1736.92万元,主要因利息收入大于利息支出[5]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营业收入5.28亿元,同比下降19.32%[6] - 子公司净利润8071.46万元,同比下降90.92%[7] - 子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42亿元,较上年同期正流量大幅下降[9]
法尔胜: 2024年度审计报告书(中兴华审字(2025)第023337号)
证券之星· 2025-08-14 11:19
审计意见 - 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对江苏法尔胜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表出具无保留审计意见,认为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公允反映公司2024年12月31日合并及母公司财务状况以及2024年度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1][2] 关键审计事项 - 收入确认为关键审计事项,公司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1,226.91万元,审计程序包括评估收入确认政策合规性、测试内部控制有效性、核查销售合同及支持性文件、执行分析程序和客户询证等 [2][3] - 商誉减值测试为关键审计事项,公司因收购大连广泰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形成商誉账面余额30,826.21万元,累计计提减值准备23,239.02万元,商誉账面价值7,587.19万元,审计程序包括评估减值测试方法合理性、关键假设复核和外部评估机构报告验证 [3][4] - 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减值被认定为关键审计事项,审计程序包括测试存货管理内部控制、执行存货监盘、进行跌价准备计提充分性分析及同行业比较 [5][6] 公司基本情况 - 江苏法尔胜股份有限公司原名江阴钢绳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3月设立,注册资本最初为6,000万元,经多次送股、转增和配股,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发行股本41,950.3968万股,注册资本41,950.3968万元 [9][10][11]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金属制品业务和环保业务,金属制品业务主要生产销售多种规格钢丝产品,环保业务主要从事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开发、生产及运营管理服务 [12]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 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基础,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编制,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除部分金融工具外均以历史成本计量 [12][13] 重要会计政策 - 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处理,同一控制下按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账面价值计量,非同一控制下按购买日公允价值计量合并成本 [14][15]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包括母公司拥有半数以上表决权或能决定财务经营政策的被投资单位 [17][18] - 金融资产按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 [28][29][30]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发出计价采用加权平均法,跌价准备按单个或类别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差额计提 [43] - 长期股权投资对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投资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初始投资成本按企业合并类型或其他方式确定 [47][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