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乡村产业振兴
icon
搜索文档
产业反哺乡村 共赴振兴茶路
金融时报· 2025-06-03 04:24
金融支持茶产业发展 - 中国人民银行宣城市分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共同发展计划",推出"茶叶贷""茶叶订单融资"等信贷产品解决涉农主体融资难题 [1] - 采用"贷款合同+中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方式巩固银企合作,规划"茶旅研学路线""茶文化体验节"等项目推动产业升级 [1] - 马鞍山农商银行广德支行构建"金融+产业+文化"融合模式,为茶产业链提供全过程融资支持 [1] 茶产业融资方案 - 马鞍山农商银行广德支行推出"茶产业全链金融方案",包含为茶农提供的低息贷款和为茶企提供的5年中长期贷款 [2] - 吉桐茶叶公司获得100万元中长期贷款用于建设标准化厂房和引进智能化设备,精制茶产量和竞争力显著提升 [2] - 截至2025年4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突破7.9亿元,支持培育10余家茶企茶农 [3]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 银行与吉桐茶叶联合制作《广德茶韵·匠心传承》宣传视频,通过抖音平台推广茶文化 [2] - 吉桐茶叶公司获得"中茶杯"特等奖、"国饮杯"一等奖和长三角名茶评比五星金奖等荣誉 [3] - 当地创建"笄罩山""醉新茗"两大茶品牌,产品远销全国 [3] 产业带动效应 - 吉桐茶叶公司年均吸纳70余名工人,带动20余户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1万元 [3] - 推行"有机种植+生态养护"模式,形成"企业+农户+基地"的紧密联结 [3] - 助力打造"广德黄金芽""笄山竹海茶"等区域公用品牌 [3]
赋能“百千万”!东莞举办荔枝经纪人及荔枝电商专题培训
搜狐财经· 2025-05-30 19:35
东莞荔枝电商培训会 核心观点 - 东莞市农业农村局与商务局联合抖音电商举办2025年东莞荔枝经纪人和电商培训会 旨在通过电商平台优势拓展销售渠道 构建荔枝产业"产供销"高质量发展链条 [1] - 培训聚焦抖音电商红利期 解析其农产品销售优势 包括需求量大 达人生态强及商家增长快等特点 并提供店铺运营与需求激发的实操方法论 [3] - 东莞荔枝品种优质品率超90% 厚街镇"冰荔"经济效益显著 电商赋能推动产业向"标准化 品牌化 数字化"转型 助力全国市场拓展 [4] 参会企业与覆盖范围 - 24家龙头企业及骨干参与 包括厚街桂冠荔枝专业合作社 新荔荔枝合作社 广东岭南荔园发展有限公司等 覆盖厚街 大岭山 大朗等10个核心产镇 [3] 培训内容与成果 - 平台系统教学涵盖理论到实操 重点讲解水果类目店铺货架优化逻辑及消费者需求挖掘策略 [3] - 参会企业如"兰姐冰荔"反馈培训解决历史运营规则盲点 "果王冰荔"表示与平台直接对接增强电商销售信心 [4] 行业转型方向 - 电商深化推动东莞荔枝从传统农产品升级 借助抖音全域营销优势实现"丰产更丰收" 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活力 [4]
5天拉动20亿元消费!一只“鹅”让一座小城“狂飙”?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14:24
网红效应与流量经济 - "卤鹅哥"林江通过跟随美国网红"甲亢哥"投喂荣昌卤鹅,在社交网络爆火,抖音粉丝从16.38万飙升至破百万,单条视频播放量突破1.2亿次,相关话题总浏览量超5亿次[3][4][5] - "卤鹅效应"直接拉动荣昌卤鹅销量增长10倍,快递单量增长超20倍,全区重点商贸企业日均直接拉动消费超1亿元[8] - 五一假期荣昌卖出290150只卤鹅,游客量同比增长743%,夏布小镇取代洪崖洞成为重庆新晋网红打卡地[8] 文旅消费与产业联动 - 荣昌五一假期接待游客超200万,实现零售额20亿元,同比增长258%[3] - 美食旅游成为新趋势,"逛吃游"激活全域经济,荣昌卤鹅成为城市文化基因的传递媒介[17] - 地方特色美食与地域文化深度融合,形成"特色美食激活全域经济"的产业闭环,契合乡村振兴战略[18] 卤鹅产业地域分布与广东机遇 - 国内卤鹅相关企业达3608家,西南地区占比45.23%,广东以869家居全国首位[22] - 广东四大名鹅中开平马冈鹅年产值超56亿元,年销量约1亿只,占广东烧鹅原料80%[27] - 广东通过预制菜产业园推动马冈鹅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建设"马冈优品"品牌冲刺百亿级目标[27] 产业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 网红美食需关注供应链完整度、品质稳定性和服务体系升级,流量之外更需可持续发展能力[28] - 荣昌案例展示"流量—留量—增量"路径,政府快速响应与全产业链护航是关键[28] - 农文旅融合下,特色美食成为文化叙事支点,潜在国民IP藏于地方烟火气中[28]
山东探索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建设的规律和路径
中国经济网· 2025-05-26 05:48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及其提档升级 - 会议聚焦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及其提档升级 旨在推动理论创新 政策建议与实践应用的良性互动 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山东经验和中国智慧 [1] - 从总论 分论 专论三个方面系统解读《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及其提档升级》的主要内容 阐释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档升级的理论框架建构 实践经验总结和具体实现路径 [1] - 课题组将继续秉承科学严谨的态度 深入探索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建设的规律和路径 [1] 乡村振兴重点任务 - 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片区建设 农业科技创新是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发展的四大重点任务 [1] - 自然环境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需要以技术创新破解农业发展难题 [1] 乡村产业振兴与农业现代化 - 山东乡村产业的综合实力与重要发力点和着力点 [2] - 文旅融合 村貌优化 品牌构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 [2] - 构建乡村金融服务体系 推动科技赋能农村金融 [2] 国家治理研究院定位 - 聚焦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持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经验总结与理论创新 [2]
邮储银行江西泰和县支行让更多创业者在家乡实现致富梦想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20 06:43
农业金融支持 - 邮储银行泰和县支行为葡萄种植户陈吉松提供20万元"再就业担保贷款",解决其扩大种植规模的资金周转问题 [1] - 该支行组建专业"三农"金融服务团队,实施网格化管理,主动上门为农户定制全链条金融解决方案 [2] - 截至目前该支行涉农贷款余额已突破11亿元,惠及众多农户 [2] 葡萄种植业发展 - 陈吉松葡萄园通过贷款资金新建标准化种植大棚、引进阳光玫瑰等热门品种,并对灌溉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 [2] - 预计今年葡萄园产量将从3万斤跃升至8万斤,品质大幅提升 [2] - 科学管理与用心经营使葡萄园在当地站稳脚跟,市场需求攀升促使扩大种植规模 [1]
建行金融“活水”助力梨花飘香
环球网· 2025-05-19 07:58
宁陵金顶谢花酥梨产业概况 - 宁陵金顶谢花酥梨是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拥有700多年栽培历史 被誉为"中国酥梨之乡" [1] - 主要种植区域为宁陵县石桥镇 种植面积约22万亩 是河南省第一产梨大县 [1] 行业融资痛点 - 种植农户 合作社及小微企业面临融资困难 其他渠道存在手续复杂 授信低 效率低等问题 [1] 建行"豫农振兴贷-酥梨贷"产品 - 产品针对酥梨产业融资需求设计 2023年上半年开始重点推广 [1] - 上线当天为石桥集村27户授信4379万元 支用贷款22256万元 [1] - 上线一周授信和投放均超1000万元 授信户数金额居全省首位 [1] - 年利率从375%降至345% 资金用于梨树高接换优和高标准种植 [1] 产业带动效应 - 建行为"小梨妹"公司及上下游农户 合作社授信超500万元 [2] - "小梨妹"成为当地规模最大 创收最高的酥梨加工企业 [2] - 创造近300个就业岗位 带动3000多户种植农户 [2]
白领回乡“头雁”飞
辽宁日报· 2025-05-08 01:09
公司发展 - 公司创始人刘家峰从城市白领转型为树莓种植创业者,9年前在老家租下30亩地开始种植树莓[1] - 创业初期遇到选址不当和销路不畅等问题,但通过不断调整和改进逐步走上正轨[1] - 2023年成为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学员,通过浙江大学培训学习品牌经营理念,提升经营思路[1] - 公司修改产品包装设计,将塑料瓶装改为高温瞬时灭菌玻璃瓶装,优化客户体验[2] - 公司目前用工带动当地村民就业,未来计划通过深加工实现全年销售,进一步带动村民参与产业链[2] 行业动态 - 树莓种植具有当年见效、多年受益的特点,生长速度快,8月份果实成熟[1] - 树莓鲜果市场价格较高,深加工产品如果汁具有市场潜力[1] - 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项目计划5年培育3000人规模的带头人队伍,带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3] - 2023年有19名"头雁"学员获得国家级或市级荣誉称号,70余名学员带动周边群众增收或提供技术服务[3]
听夯号品非遗 黄河畔赶大集(城市味道·大河九曲)
人民日报· 2025-05-07 23:00
黄河文化与非遗传承 - 利津县因黄河与渤海的地理优势形成水陆码头和商贸重镇,历史上以盐业著称,清代永阜盐场为山东八大盐场之冠 [8] - 滩区房台村落是黄河独特人文景观,村民为防洪用泥土夯筑高台建房,2018年启动19个滩区村庄旧村台改造提升工程,连片加固并完善基础设施 [8][10] - 佟家村保留古房台发展旅游产业,建成民宿、黄河滩文化展示馆、黄河口文学艺术创作基地,吸引美术院校师生及艺术从业者 [10] 非遗文旅产业开发 - 老街长巷非遗文化街汇聚35个非遗项目,包括黄河夯号、老扬琴、剪纸、陶印等,布设21家非遗店铺和90余个流动摊位 [12][13] - "五一"假期接待游客10 9万人次,旅游收入940多万元,单日最大客流达5万人次,年均演出400余场并提供200余个就业岗位 [13] - 草编合作社产品畅销海内外,村民月均增收2000元,2024年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改革创新二十佳案例 [11][13] 传统技艺活化利用 - 黄河夯号从筑台劳动号子发展为非遗表演,体现"人心齐泰山移"的协作精神,成为文旅融合亮点 [12][15] - 滩区芦苇、蒲草编织手艺转型为特色手工艺品,如坐墩、蒲团、储物筐,通过合作社模式带动村民就业 [10][11] - 盐窝镇利用盐业历史资源打造非遗文化街,扭转盐碱地低收益局面(原每亩年收入不足1000元) [12][13]
振兴“川字号”乡村产业
经济日报· 2025-04-21 22:10
农业产量与收入增长 - 全省粮食总产量达726.8亿斤 亩产达378.2公斤 均创历史新高 [1] - 生猪出栏量达6149.6万头 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1]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达6.6% 高于城镇居民1.9个百分点 [1] 特色产业发展 - 蒲江县柑橘总投产面积44.5万亩 产量约103万吨 产值达72.82亿元 [2] - 蒲江实施"两个替代"工程 有机肥使用覆盖率超75% 绿色防控覆盖率超70% 农产品均价较传统种植高出30%以上 [3] - 米易县采用"稻菜轮作"模式 每亩产出稻谷2000斤 蔬菜20000斤 亩均收益达4万余元 最高达8万元 [4] - 眉山市泡菜产业综合产值达225亿元 培育5家国家级龙头企业 [6] 产业集群建设 - 四川规划"1+1+8"特色农业产业 包括畜牧万亿元产业 粮油5000亿元级产业 及8个千亿元级产业 [6] - 绵阳市年提供优质种猪30万头 培育百亿元级"链主"企业2家 十亿元级企业5家 [8] - 宜宾市茶园面积达130万亩 干茶产量11.45万吨 计划新增精制茶产能1.2万吨 新茶饮产能5万吨 [8] 产业链整合模式 - 建立"加工企业+农户"直采型 "企业+基地+农户"流转聘用型 "企业+中间组织+农户"订单合作型等5种利益联结模式 [9] - 东坡区企业通过土地流转每亩支付400-500元租金 单个蔬菜栽培季节解决务工约5000人次 带动增收90万元以上 [10] - 李记酱菜公司与5000多农户签订订单 收购价高于市场价 2024年初收购10万吨 帮助农民增收1000余万元 [10] 农民增收机制 - 两河村农民通过水果销售 村集体企业务工 冷库分红三种方式增收 近两年分红400多万元 [11] - 驼峰菌业年产量2.2万吨 吸引200多名当地农民务工 月工资3000多元 [11] - 全省培育114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104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带动户均增收近1.7万元 [11] 产业融合与加工能力 - 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强镇215个 优势特色产业集群9个 省级特色产业集群21个 [12] - 主导产业新增农民就业岗位60.3万个 从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万元 [12] - 全省农产品初加工率达到69% 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1080亿元 接待5.2亿人次 [12] - 青神县果园托管模式带动参与农户户均增收约15000元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