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

搜索文档
霍尼韦尔,收购!巴斯夫,出售!
DT新材料· 2025-07-03 13:38
巴斯夫业务调整与战略聚焦 - 完成Styrodur®品牌XPS保温材料业务出售给BACHL,进一步聚焦EPS领域[3] - 计划2027年前将Neopor产能扩展50,000吨至250,000吨/年[3] - EPS凭借成本优势和环保合规性更契合碳中和目标,通过添加石墨烯提升性能接近XPS水平[4] - 中国EPS产能达782万吨(5年CAGR 5.7%),增量市场集中在建筑/包装/汽车/冷链领域[6] - 收购Alsachimie合资企业49%股份实现全资控股,整合PA66价值链关键原材料[8][9] - 法国Chalampé新HMD装置投产使己二胺年产能提升至26万吨[12] 霍尼韦尔技术并购动态 - 收购Nexceris旗下Li-ion Tamer业务,强化锂电安全监测技术[13] - 该系统通过监测电池早期"气体逸出"预防热失控事件[15] - 2023年12月以来并购总额达135亿美元,同步分拆非核心业务[16] 行业趋势与市场数据 - 全球EPS市场规模2024年156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194亿美元[6] - 石墨聚苯乙烯在中国存在技术差距,但增长空间和壁垒被看好[5] - BACHL通过收购Styrodur®增强产品多样性及环保建材市场地位[7]
长虹精准数控年减碳50000吨,打造绿色智造力
和讯· 2025-07-03 09:35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能碳管理的显性化和规范化,精准调控节能降碳 [1] - 公司构建"战略规划—技术创新—全链协同"三位一体的绿色发展"智慧矩阵",形成可复制的节能降碳路径 [1] - 公司以ESG管理体系为核心,将绿色基因融入公司治理,实现从顶层设计到生产末梢的全面渗透 [4][5][6]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全链条节能体系,显著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并取得多项绿色认证 [7][8][9][10][11] - 公司打造全产业链循环经济,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并规划清晰的碳中和路径 [12][13][14] 战略织网 - 公司构建"战略-治理-执行-披露"四位一体的ESG管理体系,设立ESG管理委员会和办公室,确保绿色理念贯穿公司运营 [5] - 公司绿色发展战略中,"绿色回收与资源再生"是关键枢纽,已覆盖15个城市的200个回收点 [6] - 公司通过绿色金融获得1亿元绿色循环贷款和21.5万港币补贴,为绿色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6] ESG管理体系锚定绿色发展 - 公司年度综合能耗强度下降0.09%,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降低7.94%,水资源耗用强度下降2.33% [6] - 公司旗下多家企业获得国家级绿色供应链认证、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和省级绿色工厂认证 [7] - 公司通过绿色技术融入每道工序,从"省级环保诚信企业"升级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6] 技术破浪 - 公司通过数千个传感器和智慧能源管理中枢实现生产线智能化管理,部分区域已实现"无人值守" [9] - 公司推进传统设备绿色改造和新兴技术规模化应用,双轮驱动构建全链条节能体系 [9] - 电镀车间通过自动化改造减少用水50%,废水处置减少50%;液压马达改造节电率最高达39% [9] - 空调真空脱脂炉改造年减碳780吨,挥发油回收率超50%,全年CO₂综合减排量达2583.05吨 [10] - 公司应用相变材料(PCM)技术,中央空调节能超20%,峰谷电价下电费节约超50% [11] 全链协同 - 公司从研发端到回收端构建绿色供应链闭环,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年减碳超5万吨 [13] - 公司规划2025-2027年新增5个国家级绿色工厂、12个省级绿色工厂;2030年实现园区光伏全覆盖 [14] - 公司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内部碳达峰,2049年前实现碳中和 [14] - 公司筹备2020-2024年碳减排量核算(初步测算约7万吨),计划完成CDCER核算认证并开展交易 [14]
全球零售250强出炉,仅13家中国企业上榜
36氪· 2025-07-03 06:54
全球零售行业概况 - 2023财年全球零售总收入达6.03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4万亿),创历史新高 [1] - 全球250强零售企业收入同比增长3.6%,但增长主要依赖通胀推动而非结构性增长 [2] - 行业集中度持续攀升,业态与区域分化加剧,中国有13家企业上榜 [1][2] 区域零售表现 - 北美以85家企业贡献49.2%全球收入,稳居核心地位 [4] - 欧洲89家企业占比33.6%,面临消费疲软和线上冲击 [4] - 亚太54家企业贡献13.8%收入,中国企业是重要力量 [4] - 非洲/中东市场增速达9.7%,成为零售新蓝海 [4] 零售业态分析 - 快消品零售以138家企业、3.95万亿美元收入占比65.5%,主导行业 [4] - 服装与配饰业态虽仅占10.3%规模,但以9.8%净利润率居首 [5] - 耐用品及休闲商品、多元化商品等业态寻求差异化增长 [5] 全球零售十强企业 - 沃尔玛以46488.6亿元人民币收入连续三年登顶,供应链规模和低价策略构筑壁垒 [6] - 亚马逊以18068亿元零售收入居第二,Prime会员体系锁定2亿用户 [6][7] - 开市客(Costco)仓储会员模式实现17378.5亿元收入,会员费贡献主要利润 [6][7] - 京东集团以8813.6亿元收入位列第八,是前十强中唯一中国企业 [6][8] 中国零售企业表现 - 京东面临3C家电占比过高、下沉市场拓展缓慢等挑战 [11] - 希音(SHEIN)以2199亿元收入、88.2%复合增长率成为跨境新势力 [13] - 阿里巴巴新零售业务收入1785亿元,但排名下滑22位 [16] - 老凤祥以588.2亿元收入展现黄金珠宝抗周期能力,复合增长率11.5% [32] 零售行业趋势 - 战略运营效率提升,构建需求驱动型供应链 [55] - AI深度融入零售全环节,重塑消费体验与运营效率 [57] - 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成为重要方向 [58] - 零售媒体网络等替代性收入来源拓展 [59] 中国零售未来突围方向 - 全球化拓展需解决合规、供应链协同和品牌塑造 [60] - 数智化深耕,从初级数字化迈向深度数智化 [61] - 业态融合创新,构建"零售+科技+服务"生态闭环 [62]
不产甘蔗甜菜,却“甜”透全球
齐鲁晚报· 2025-07-02 22:11
进出口数据表现 - 德州禹城一季度完成货物进出口额14.06亿元,其中出口额13.73亿元,同比增长32.3% [1] - 功能糖产业一季度出口额4.7亿元,同比增长80.8% [1] 功能糖产业地位 - 禹城功能糖产品占据全球35%、国内70%以上的市场份额 [2] - 区域品牌价值达72.89亿元,被命名为"全国功能糖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和"中国功能糖城" [3] - 形成覆盖研发、生产、销售的全链条功能糖产业集群 [3] 原料与生产技术 - 以玉米及玉米芯为原料,运用高新生物技术生产低聚异麦芽糖、木糖(醇)和低聚木糖等产品 [3] - 实现将玉米"吃干榨净"的循环经济模式,资源利用率与经济效益双提升 [6] - 百龙创园通过自动化生产线和精密仪器实现闭环且无接触的精细化管理 [4] 企业案例与技术突破 - 百龙创园自主研发D-阿洛酮糖,2019年攻克结晶技术难关,纯度达99.5%以上,建成年产6000吨生产线 [6][7] - 福田药业2008年建成国内首条L-阿拉伯糖产业化生产线,填补国内空白,第四代生产线即将投产 [8] - 保龄宝生物掌控全球20%赤藓糖醇产能,产品远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13000吨项目已完工投产 [9] 海外市场拓展 - 百龙创园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贸易额年增20%,一季度销售额3.07亿元中69%来自出口 [10] - 福田药业产品销往欧美及新兴市场,计划在东南亚建设工厂 [11] - 禹城政府搭建对接平台,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展会和培训,2024年举办多场推介活动 [11] 未来发展规划 - 禹城将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全球化为方向,培育壮大功能食品产业 [12] - 目标推动建成全球功能糖产业高地,让中国功能糖城升级为世界功能糖城 [12]
广西忻城万缕蚕丝织就振兴路
经济日报· 2025-07-02 22:07
桑蚕产业智能化升级 - 广西忻城县红渡镇现代化桑园示范基地采用5G网络联动气象站和土壤墒情探测仪实现水肥精准灌溉[1] - 基地通过"宽窄行"种植法和大叶优质桑树品种使桑叶亩产量从1500公斤提升至3000公斤[1] - 智慧温控系统使标准化蚕房能根据幼蚕生长阶段实时调节温湿度[1] - 使用方格簇技术使每斤蚕茧比传统茧多卖3元[1] 产业规模与增长 - 忻城县桑蚕产业覆盖27.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65%[1] - 2024年全县桑园面积26万亩鲜茧产量4.59万吨同比增长8.1%[1] - 鲜茧产值达29.37亿元同比增长8.1%[1] 茧丝绸产业园建设 - 忻城茧丝绸产业园一期建成18个标准厂房累计生产真丝绸300万米产值1.5亿元[2] - 产业园采用温湿度传感器实时调控车间环境保持5A级生丝品质[2] - 数码印花区通过高速柔性生产线实现布匹精准印花[2] 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 - 忻城县入选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立项名单规划面积222.92万亩[2] - 计划实施25个子项目总投资20.13亿元目标2027年总产值达43亿元[3] - 其中蚕桑产业产值目标38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万元以上[3] 产业链延伸战略 - 一产重点建设优茧优桑繁育基地和智慧标准化小蚕共育基地[3] - 二产构建高端印花和面料全产业链开发生物医药保健护肤产品[3] - 三产通过科技集成中心和休闲农业园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3]
国网张掖供电公司:电力“加码” 护航绿色养牛循环路
中国能源网· 2025-07-02 09:56
智慧养殖技术应用 - 奶牛养殖基地采用智能化设备全程监控养殖情况,包括产牛犊和奶牛生病等状况,并及时提醒饲养员[3] - 自动投喂系统按照设定时间和食量精准投喂饲料,智能温控系统监测牛舍环境,自动清粪设备保持牛舍整洁[3] - 每头牛配有专属标签记录健康档案,部分配备更复杂传感器,通过数据分析调整喂料、挤奶、按摩等动作[3] 电力支撑作用 - 电力贯穿养牛场运作的每一个环节,是产业发展的"生命线",支撑着众多设备的稳定运行[3] - 国网张掖供电公司为养牛场量身定制供电方案,定期检查维护用电设备,升级改造周边电网[5] - 配备专属"电管家"提供用电检查和技术指导,宣传安全用电知识,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5] 养殖效率提升 - 智慧养殖使养殖效率大幅提高,牛的生长状况更好,能实时掌握每头牛的生长数据并调整养殖策略[5] - 新建14栋40000多平方米圈舍建筑,引进高端奶牛1000头、胚胎2000枚,预计存栏良种奶牛2000头[6][7] 循环经济模式 - 利用牛粪生产生物质纸质地膜,添加胡麻秸秆、麦草等原料,具有无污染、有机绿色特性[5] - 地膜具有机械强度、保湿保温、透光、抑草增肥效果,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并促进农作物生长[5] - 实现养殖业与循环经济的深度融合,探索绿色、高效的发展之路[7]
骑士乳业(832786):北交所信息更新:上游承压下游亮眼,一体化布局静待价值释放
开源证券· 2025-07-02 06: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营收12.97亿元,同比增长3.22%,归母净利润转亏,扣非净利润下滑;2025Q1营收3.70亿元,同比增长55.88%,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下滑 [4] - 因生鲜乳销售价格下降、期货交易亏损、售牛价格低迷,下调2025 - 2026年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为0.77/1.05(原1.29/1.51)/1.36亿元,对应EPS为0.37/0.50/0.65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为31.9/23.4/18.2倍,看好公司循环经济优势,维持“增持”评级 [4] 各业务情况总结 牧业 - 2024年公司2023年购入的进口奶牛进入产犊、泌乳期,生鲜乳产量提升,收入4.37亿元 [5] 乳业 - 2024年乳业工厂原料奶价格下降,自有品牌产品成本下降,奶粉代加工业务量增加,奶粉营收5677.61万元,同比+52%,代加工奶粉营收1.17亿元,同比+82%,乳业工厂净利润同比增长;2025年乳业计划丰富产品多样性,加大研发力度,增加市场竞争力 [5] 糖业 - 2024年制糖工厂收购甜菜约65万吨,同比增加近19万吨,但因持续降雨导致甜菜含糖量下降,白砂糖产量同比增幅较小,营收3.53亿元,同比-12% [5] 行业情况总结 - 全球乳制品价格近期震荡,受新西兰、欧盟等主要产区产量波动影响,2024年新西兰气候干旱致原奶供应收紧,推高全脂奶粉价格,欧盟地区产量稳中有升,部分抵消上涨压力;饲料方面,玉米、大豆等饲料价格较2024年高位有所回落 [6] 财务数据总结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256|1,297|1,400|1,585|1,795| |YOY(%)|32.6|3.2|8.0|13.2|13.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4|-8|77|105|136| |YOY(%)|31.0|-108.2|1105.8|36.1|28.9| |毛利率(%)|19.0|16.2|18.7|20.0|20.8| |净利率(%)|7.5|-0.6|5.5|6.6|7.6| |ROE(%)|11.1|-1.1|8.7|10.9|12.7| |EPS(摊薄/元)|0.45|-0.04|0.37|0.50|0.65| |P/E(倍)|26.3|-320.6|31.9|23.4|18.2| |P/B(倍)|3.0|3.2|2.9|2.6|2.3| [8] 财务预测摘要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呈现不同变化趋势,如资产总计、负债合计、经营活动现金流等在不同年份有相应数值变动,各指标体现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动态变化 [10]
过度包装治理的“破”与“立”(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7-01 21:55
过度包装现状与问题 - 商品包装存在严重过度现象,拆解过程繁琐如"闯关游戏",包含多层无用材料如泡沫盒、铁盒、拉菲草等 [1] - 包装废弃物占城市生活垃圾30%-40%,纸制包装每生产1吨需消耗20棵树龄20-40年的树木和500吨水资源 [1] - 过度包装助长铺张奢靡风气,与违规收送礼、高档礼品套现等问题相关联,例如高档茶叶存在"喝的人不买,买的人不喝"现象 [2] 治理措施与成效 - 中国已出台强制性国家标准并加强线上线下监管,在重要节日开展专项整治 [1] - 2023年500元以上月饼礼盒基本退出市场,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超95%,智能装箱技术使包装耗材减量达20% [1] - 浙江安吉"以竹代塑"可降解包装案例显示,绿色发展可拓展产业新空间 [2] 包装产业发展趋势 - 全球包装市场规模超万亿美元,塑料和纸占比约一半 [2] - 行业需跳出粗放经营模式,研发替代材料并融入文化设计,向绿色化方向发展 [2] - 包装产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配套产业",通过绿色发展可创造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2] 绿色消费转型 - 消费品行业需平衡绿色理念与使用体验,如竹制自行车、负碳家居等成功案例 [3] - 商品需提升含绿量同时注重品质创意,绿色溢价降低的有机食品受市场欢迎 [3] - 国家政策推动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方式,反对过度包装是重要细节 [3]
点“铝”成“绿” 霍林河循环经济“再升级”
新华财经· 2025-07-01 14:06
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工程进展 - 累计发电量突破1400亿千瓦时 [1] - 扎哈淖尔35万吨绿电铝项目完成首批500千安节能电解槽安装 [1] - 现有86万吨电解铝产能中绿电替代比例达26.7%,年均减排二氧化碳超百万吨 [1] 绿电铝项目技术细节 - 扎哈淖尔项目年用电量46.5亿度,其中绿电占比80%(37亿度) [2] - 配套65万千瓦风电和10万千瓦储能作为铝厂专属电源 [2] - 新电解槽能耗比老设备低12%,氟化物排放仅为国家标准的五分之一 [2] - 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减碳120万吨,绿电比例提升至35%以上 [2] 清洁能源装机发展 - 2016至2024年清洁能源装机增长超3倍 [3] - 2023年新能源总装机达105万千瓦,占专用电网容量的36.8% [3] - 年产出30亿千瓦时清洁绿电,满足电解铝产业近30%用电需求 [3] - 2026年目标新能源装机170万千瓦,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 [3] 循环经济模式 - 形成"煤-电-铝-电网"产业集群,年消耗900万吨低热值褐煤 [1] - 包含180万千瓦火电、105万千瓦新能源、86万吨电解铝及智能监控体系 [1] - 政策要求2027年电解铝清洁能源使用比例超30% [1]
湖北宜化(000422) - 2025年7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1 10:24
重大资产购买 - 公司完成重大资产购买,持有新疆宜化75%股权,新增主要产品年产能为尿素60万吨、PVC30万吨、烧碱25万吨、煤炭3000万吨,解决同业竞争,整合优质资产,增强盈利能力 [1] - 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资产规模、收入规模、净利润以及基本每股收益均增加,有利于提高资产质量、增强持续经营能力 [1] 新疆盈利能力预期 - 新疆宜化主要从事化工化肥业务,其控股子公司新疆宜化矿业保有资源量21.08亿吨,当前核定年产能3000万吨 [2] - 新疆宜化矿区有开采成本、产品质量、区位及政策优势,控股股东对其作出2025 - 2027年矿业权口径归母净利润累计不低于301,155.35万元的业绩承诺 [2] 宜昌工厂关改搬转 - 公司6月底前关停宜昌猇亭和宜都旧厂区,将产能置换至宜昌市姚家港化工园田家河片区 [3] - 年产20万吨精制磷酸、65万吨磷铵项目部分投产,部分产品已满负荷生产,其余项目2025年下半年分批投产 [3] - 公司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升级,构建循环经济优势,降低能耗,提升自动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3] 控股股东增持 - 宜化集团近两年三轮增持合计7.11亿元,累计增持71,834,155股,占总股本6.6% [3] - 今年上半年发布新一轮增持计划,拟6个月内增持2亿 - 4亿元 [4] 市值管理措施 - 制定《未来三年(2025 - 2027年)股东回报规划》,完善分红机制 [4] - 完成并购重组,实现新疆宜化回表上市公司 [4] - 推进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协同核心骨干与公司业绩成长 [4] - 积极沟通资本市场,提升公司价值发现的可及性和透明度 [4] 未来战略规划 - 践行资本与实业双轮驱动策略,以新疆为煤化工产业主阵地,打造全国重要的煤基化学品基地 [7] - 实施宜昌工业园区产业升级战略,推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建成现代化工产业集群 [7] - 加快内蒙和青海地区氯碱产业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优化产品结构,拓展新能源等产业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