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独角兽企业
icon
搜索文档
三年亏近八亿!这家独角兽却估值百亿!两家上市公司是股东!
IPO日报· 2025-08-03 02:06
公司概况 - 视涯科技进入科创板IPO问询阶段,距离上市更近一步 [1] - 公司为合肥新增独角兽企业,估值不低于100亿元,但尚未实现盈利,三年累计亏损近8亿元 [2] - 公司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本9亿元,专注于新一代半导体OLED微型显示器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具备"显示芯片+微显示屏+光学系统"全栈自研能力 [5] 核心技术与产品 - 核心产品为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并提供战略产品开发、光学系统和XR整体解决方案等增值服务 [5] - 研发了硅基OLED强微腔技术、硅基OLED串扰截断技术、硅基高光效叠层OLED全彩技术等一系列核心技术 [5] - 2024年全球XR设备硅基OLED产品出货量中,索尼排名第一(50.8%),视涯科技排名第二(35.2%),境内第一 [5] 募资计划与用途 - 拟募资20.15亿元,其中16.09亿元用于超高分辨率硅基OLED微型显示器件生产线扩建项目,4.06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5] 股权结构与实际控制人 - 实际控制人为董事长顾铁,通过上海箕山及其控制主体合计控制公司29.36%股份,特别表决权设置使其控制表决权比例为61.79% [6] - 顾铁为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工程博士,曾主导奕瑞科技科创板上市,目前担任奕瑞科技董事长、总经理 [6] - 未来将向关联方奕瑞科技采购生产所需微显示晶圆背板,并签署协议保障产能 [6] 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2022-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75.59%、76.62%、73.61%,客户集中度较高 [7] - 精测电子和歌尔股份为第二、第三大股东,同时也是供应商,存在关联采购 [8]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亿元、2.15亿元、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1.5% [10] - 核心产品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收入占比从2022年61.71%提升至2024年79.7% [10] -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7亿元、-3.04亿元、-2.47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近8亿元 [10] - 战略产品开发收入占比不超过10%,光学系统和XR整体解决方案收入占比从31.36%降至12.98% [10] - 核心产品毛利率从2022年19.14%上升至2024年21.52% [11] - 2024年末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账面价值分别为10.39亿元和5.12亿元,折旧成本较高 [11] - 2022-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23亿元、-2.87亿元、-0.76亿元 [11] -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分别为8.76%、10.15%、6.82%,偿债压力较小 [12] 行业地位与估值 - 2023年《合肥市独角兽企业榜单》中估值111亿元,位列合肥第7家独角兽 [8] - 2024年《2024全球独角兽榜》中以15亿美元估值入选,为合肥三家新增独角兽之一 [8]
独角兽IPO加速 多家企业冲刺“火箭第一股”
深圳商报· 2025-07-31 19:05
独角兽企业IPO热度上升 - 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7月29日在北京证监局进行科创板IPO辅导备案 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 有望成为"火箭第一股" [1] - 多家民营商业航天企业竞争"火箭第一股" 包括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12月备案) 长光卫星(2022年3月备案) 天津爱思达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6月备案) [1] - 蓝箭航天成立于2015年6月1日 注册资本3.6亿元 是国内最早成立的民商火箭企业之一 [1] - 2023年7月蓝箭航天完成全球首款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朱雀二号遥二成功入轨 [1] - 截至2024年底蓝箭航天累计融资超70亿元 投资方包括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等 [1] 独角兽企业概况 - 独角兽企业定义为成立10年以内 估值超过10亿美元 获得过私募投资且尚未上市的企业 [1] - 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为北京(75家) 上海(59家) 深圳(42家) [1] - 深圳近3年共有7家独角兽企业上市 包括优必选 晶泰控股 速腾聚创(港交所) 华大智造 奥比中光 云天励飞 拉普拉斯(科创板) [2] - 深圳42家独角兽企业中有上市计划的12家 包括已向港交所递表的货拉拉(2025年4月) 以及已辅导备案的荣耀 欣旺达动力 正浩创新 创想三维 飞骧科技 [2]
三年亏近八亿!这家独角兽却估值百亿!两家上市公司是股东!
国际金融报· 2025-07-31 15:59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视涯科技进入科创板IPO问询阶段 估值不低于100亿元但尚未实现盈利 三年累计亏损近8亿元 [1] - 公司成立于2016年 注册资本9亿元 专注于硅基OLED微型显示器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具备显示芯片+微显示屏+光学系统全栈自研能力 [2] - 2024年硅基OLED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二(35.2%)境内第一 仅次于索尼(50.8%) 为全球唯二实现百万级出货的厂商 [2] - 2023年位列合肥独角兽企业榜单第7名 估值111亿元 2024年以15亿美元估值入选《2024全球独角兽榜》 [4]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 实际控制人顾铁通过上海箕山合计控制61.79%表决权 持有29.36%股份 [3] - 顾铁为复旦大学物理系及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工程博士 曾主导奕瑞科技科创板上市 现任奕瑞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 [3] - 精测电子和歌尔股份为第二、第三大股东 同时兼任公司供应商 存在关联采购关系 [4] 财务表现与业务构成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亿元/2.15亿元/2.8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21.5% [5] - 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为核心产品 收入占比从2022年61.71%提升至2024年79.7% [5] - 同期归母净利润持续亏损 分别为-2.47亿元/-3.04亿元/-2.47亿元 三年累计亏损近8亿元 [1][5] - 战略产品开发收入占比不足10% 光学系统和XR解决方案收入占比从31.36%降至12.98% [5] - 核心产品毛利率从2022年19.14%波动上升至2024年21.52% [5] 资金状况与资产结构 - 拟募资20.15亿元 其中16.09亿元用于生产线扩建 4.06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 [2] - 2024年末固定资产10.39亿元 在建工程5.12亿元 固定资产折旧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从48.18%降至37.54% [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 2022-2024年分别为-2.23亿元/-2.87亿元/-0.76亿元 [6] - 资产负债率处于较低水平 2022-2024年分别为8.76%/10.15%/6.82% [6] 客户与供应链关系 - 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持续超70% 2022-2024年分别为75.59%/76.62%/73.61% [4] - 与关联方奕瑞科技签署协议 未来将采购微显示晶圆背板 奕瑞科技承诺保障战略客户所需产能 [3]
报告:南京独角兽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搜狐财经· 2025-07-31 06:21
中国独角兽企业概况 - 2024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共372家 江苏占比13%共49家 [1] - 南京拥有8家独角兽企业 数量位列全国城市第七 [1] - 独角兽企业定义为成立不超过10年 估值超10亿美元且具备核心技术优势的未上市公司 [1] 江苏独角兽企业分布与估值 - 江苏49家独角兽企业总估值达1025亿美元 占全国总估值近10% [2] - 南京8家独角兽企业总估值147亿美元 按估值排序为T3出行 中汽创智 蓬勃生物等 [2] - 主要赛道覆盖集成电路 动力电池 创新药 智能装备 自动驾驶等领域 [2] 南京独角兽企业产业特征 - 南京独角兽企业涉及智慧出行 智能网联 创新药 人工智能 集成电路等"4266"现代化产业体系方向 [4] - 展芯半导体专注模拟集成电路设计 掌握超小型化封装集成技术 产品应用于海陆空天装备 [4] - 众能联合搭建工程设备租赁数字化平台 入驻商户超2万家 运营设备15万台 服务客户15万家 [4] 南京政策支持措施 - 南京构建梯次培育体系 出台专项政策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产学研融合 [5] - 发布《加快培育独角兽企业 瞪羚企业若干政策措施》 从创新激励 金融供给 人才服务等多维度赋能企业 [5]
2025H1中国一级市场已披露融资额同比腰斩50%;全球独角兽新增41家,中国占6家;江苏领跑最热投资地丨投融资半年报
创业邦· 2025-07-31 00:08
上半年观察&综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一级市场融资事件3982个,同比减少25%,环比减少12% [4][8] - 已披露融资总额1948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50%,环比减少25% [4][8] - 热门融资行业:智能制造(995个)、人工智能(548个)、医疗健康(486个),智能制造环比下降7% [4] - 热门融资地区:江苏(669个)、广东(643个)、北京(524个)、上海(488个)、浙江(477个) [4] 行业分布 - 前五行业融资事件2627个(占比66%),金额1356.99亿元(占比70%):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材料、企业服务 [11] - 金额前五行业: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汽车交通、医疗健康、材料,总金额1573.72亿元(占比81%) [13] 热门城市分布 - 融资事件数量前五城市:北京(524个)、上海(488个)、深圳(406个)、苏州(306个)、杭州(264个) [15] 阶段分布 - 早期融资事件3106个(占比78%),金额981.36亿元(占比50.85%) [5][18] - 成长期融资事件739个(占比18.56%),金额640.30亿元(占比33.17%) [5][18] - 后期融资事件137个(占比3.44%),金额308.42亿元(占比15.98%) [5][18] 大额融资及独角兽分析 - 全球新增246个大额融资事件,金额8005.54亿元;中国新增44个(占比18%),金额995.36亿元(占比12%) [24][25] - 全球新增41家独角兽,中国新增6家;全球总计1883家独角兽,中国504家(占比27%) [33][34] 投资机构分析 - VC/PE机构2037家,同比减少26%,环比减少11%;CVC机构224家,同比减少39%,环比减少9% [41] - 活跃VC/PE机构:深创投(49个)、麓山投资(44个)、中科创星(40个)、顺禧基金(37个)、合肥国耀资本(37个) [42] - 活跃CVC机构:尚颀资本(13个)、小米集团(12个)、中芯聚源(11个)、蚂蚁集团(11个)、联想创投(10个) [44] 中国企业IPO市场分析 - 130家企业完成IPO,同比增加33%,环比增加1%;募资1260.57亿元,同比增加161%,环比增加6% [46] - IPO分布:A股51家、港股40家、美股39家 [48] - 热门IPO行业:传统行业(29家)、医疗健康(14家)、消费(14家)、智能制造(13家)、汽车交通(12家) [49] - IPO热门城市:香港(19家)、杭州(9家)、苏州(8家)、深圳(8家)、北京(6家) [53] 中国并购市场分析 - 并购事件237个,同比减少45%,环比减少43%;金额681.45亿元,同比减少62%,环比减少48% [55] - 并购热门行业:传统行业(41个)、智能制造(29个)、企业服务(25个)、医疗健康(24个)、能源电力(23个) [57] - 金额前五行业:传统行业(341.49亿元)、能源电力(51.74亿元)、汽车交通(47.13亿元)、智能制造(42.02亿元)、医疗健康(34.54亿元) [57]
“独角兽”“瞪羚”跑起来,他们是坪山创新合伙人 | 营商→赢商①
搜狐财经· 2025-07-30 21:51
深圳坪山区创新创业生态 - 坪山区拥有1家上市毕业独角兽、6家潜在独角兽、11家种子独角兽、7家瞪羚企业,创新创业生态活跃[1] - 入选企业紧密围绕"智能车、创新药、中国芯"三大主导产业,体现区域创新梯队储备力量[3] - 通过打造"热带雨林"式生态,助力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快速发展[1][25] 拉普拉斯新能源科技发展案例 - 拉普拉斯新能源科技是坪山区土生土长的上市毕业独角兽企业,成立不到十年[5] - 2017年面临资金和场地困境时,坪山区提供厂房和资金支持,当年实现近6000万产值[7] - 专注于光伏电池片设备领域,突破TOPCon电池核心设备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7] - 目前产业园每月饱和生产多台大型光伏制造装备[7] 京鼎工业技术发展案例 - 京鼎工业从精密注塑模具起家,现已成为瞪羚企业[11] - 2016年迁入坪山后,依托区域产业优势开辟生物医药新赛道[11] - 成为坪山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上游关键成员[11] - 建成企业总部京鼎未来中心,向国际产业前沿高地冲刺[11] - 坪山完善的产业链大幅降低沟通与运输成本,促进技术协同创新[13] 光舟半导体发展案例 - 光舟半导体是坪山区中城生物医药产业园内的潜在独角兽企业[15] - 选择坪山因其半导体产业政策、制造配套支持和发展环境优势[17] - 产业集聚效应带来丰富人才资源[17] 政府支持政策与措施 - 深圳出台《深圳市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行动计划(2025—2027年)》[18] - 坪山发布"6+3"产业集群系列政策,今年推出八大政策利好[19] - 落地新能源汽车和生物医药两支总规模100亿元的产业基金[20] - 推出"坪链贷""莹展e贷"等特色金融产品,累计提供信贷支持近90亿元,惠及2600余家小微企业[20] - 筛选125家潜力企业,2025年上半年实现产值56.49亿元,同比增长19.78%[21] - 召开专场培育会10场,辅导申报企业1000家以上[21] - 完善"龙聚坪山"人才政策体系,覆盖新能源、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22] 企业类型定义 - 瞪羚企业指跨过创业初期,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26] - 独角兽企业指成立不超过10年、估值超10亿美元,具备核心技术优势和市场潜力的未上市公司[26] - 这两类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对引领产业抓住新机遇具有重要意义[27]
蓝箭航天由董事长张昌武控股15%,非航天技术出身、曾任职汇丰银行
搜狐财经· 2025-07-30 07:47
| 辅导协议签署时间 | 2025年7月25日 | | --- | --- | | 辅导机构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 | 律师事务所 |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 | 会计师事务所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蓝箭航天成立于2015年6月1日,注册资本3.6亿元,法人代表为张昌武。公司是全国首家取得全部准入资质的民营运载火箭企业,并于2018年10月27日完成 中国首次民营运载火箭发射。 瑞财经 吴文婷7月29日,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箭航天")启动IPO辅导,拟登陆科创板,辅导机构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律师事务所为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 辅导对象 | 蓝 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 | --- | --- | --- | --- | | 成立日期 | 2015年6月1日 | | | | 注册资本 | 36,000 万元 | 法定代表人 | 张昌武 | | 注册地址 | 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南路 13 号院 9 号楼 1 层 101 | | | | 控股股东及 | | 公司控股股东 ...
二〇二五年“全球独角兽”和“中国独角兽”等榜单陆续发布,我市多家企业上榜
南京日报· 2025-07-24 02:46
独角兽企业概况 - 2024年中国独角兽企业达372家,总估值突破1.2万亿美元 [2] - 南京有8家企业入选2024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总估值达147亿美元 [2] - 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达到1523家,中国以343家位居第二,占比22.52% [2] - 南京有9家企业上榜2025全球独角兽榜,数量居全国第七 [2] 南京独角兽企业分布 - 2024年南京独角兽企业按估值排序为:T3出行、中汽创智、蓬勃生物、华控创为、展芯半导体、芯华章、连尚文学、众能联合 [2] - 2025年全球独角兽榜南京企业按估值排序为:T3出行、新康众、芯驰科技、开沃汽车、蓬勃生物、世和基因、福佑卡车、鼎泰集团、芯华章 [3] - 赛道分布广泛,涉及智慧出行、智能网联、创新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数字文娱、产业互联网等领域 [2] - 生物科技行业有3家企业上榜,其余分布在共享经济、电子商务、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物流等行业 [3] 行业聚焦 - 集成电路连续4年是独角兽企业数量最多的赛道和新晋独角兽企业主阵地 [4] - 展芯半导体专注于高性能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主力产品为电源管理芯片及电源类微模块 [4] - 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拥有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集聚了一批产业链优质企业 [4] - 南京生物医药产业在获批临床、临床试验、申请上市、批准上市的药品数量均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五 [4] - 南京是江苏唯一的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涵盖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 [5] 培育政策与生态 - 南京建立瞪羚企业、培育独角兽企业、独角兽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出台《南京市关于加快培育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若干政策措施》 [6] - 政策从创新激励、金融供给、人才服务、场景应用、宣传推广等方面赋能企业 [6] - 2025年上半年南京独角兽企业发展良好,药捷安康登陆港交所,南京司凯奇汽车科技在纳斯达克上市,汉桑科技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7]
科创也亮眼!看深圳福田区的独角兽企业
南方都市报· 2025-07-22 13:03
深圳独角兽企业发展概况 - 2025中国(深圳)独角兽企业大会发布两份报告:《GEI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5》和《深圳市独角兽企业及瞪羚企业研究报告2025》[1] - 深圳福田区计划到2027年累计培育"瞪羚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独角兽企业不少于70家[1] - 福田区将发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科创高地和金融强区优势构建企业培育生态[1] 独角兽企业表现 - 深圳42家独角兽企业中有6家来自福田区[3] - 2024年深圳新晋独角兽企业13家数量全国第一其中荣耀与宏芯宇两家来自福田[3] - 荣耀作为AI终端生态公司涵盖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平板电脑等产品矩阵宏芯宇在国产存储领域实现高成长[3] - 福田区独角兽企业总估值超490亿美元居全市前列主要依托荣耀、货拉拉两家超级独角兽[3] - 2024年深圳有3家独角兽企业上市包括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生物医药企业晶泰科技[3] 瞪羚企业与独角兽培育计划 - 深圳市出台《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行动计划(2025-2027年)》[5] - 福田区发布支持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发现和培育行动方案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赛道[5] - 福田区创新梯队储备包括莱芒生物、牛芯半导体(潜在独角兽)板石智能、中和储能(种子独角兽)价值在线、海云安(瞪羚企业)[5]
专访长城战略咨询合伙人马宇文:生态、政策与市场共筑独角兽成长沃土
证券时报网· 2025-07-22 07:13
中国独角兽企业整体发展态势 - 2024年深圳新增13家独角兽企业,创新能力突出,市场生态活跃且国际化色彩浓厚,催生大量跨境信息服务、电商、货运物流企业 [1] - 深圳硬科技企业密集,华为技术带动作用明显,孵化出荣耀、引望智能等新独角兽,腾讯生态助力微众银行等独角兽成长 [1] - 苏州通过瞪羚独角兽培育计划,早期聚焦生物医药后拓展至新材料、集成电路,潜在独角兽数量排名第三,独角兽数量排名第四 [2] - 常州聚焦动力电池和储能领域培育出3家独角兽,产业聚焦型城市经验可借鉴 [2] - 活跃创新生态、精准政策支持、敏锐把握市场需求是推动独角兽成长的关键因素 [2] 独角兽企业融资特点 - 独角兽融资呈现"低频、大额、集中"特点,大额融资企业数量占比持续提升 [3] - 新获融资集中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重点赛道,与国家布局前沿科技方向一致 [3] - 人民币基金融资成为主体,其中70%以上以国有资本为主参与投资 [3] 城市培育独角兽经验 - 深圳优势在于开放国际化市场、科技巨头孵化能力及政府构建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4] - 苏州通过政府部门与服务机构深度合作,提供从遴选认定到系统化赋能的全方位服务 [6] - 苏州经验在江苏多城推广,如无锡、常州围绕重点产业集中布局,内生培养与外部引进结合 [6] 独角兽行业分布差异 - 中国独角兽偏向硬科技领域,美国以企业服务等软件信息业为主,金融科技领域差异显著 [7] - 中国金融科技独角兽数量减少,部分企业布局重点转向东南亚出海市场 [7] 高质量发展作用 - 独角兽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推动新领域开拓、场景应用及传统产业升级转型 [2] - 创新驱动且前沿科技属性增强,正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主体 [2] 政府培育建议 - 开放更多应用场景包括公共资源,畅通多层次融资渠道,加大对创投市场支持力度 [5] - 发挥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投资孵化作用,搭建政企交流平台整合服务资源 [5][6]